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ID:252287

大小:36.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卷 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一、 选择题(36 分,每题 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鞭笞(chī)师襄(xiānɡ)嗟乎(jiē)瓮牖绳枢(yǒu) B.召滑(zhào)郯子(tán)近谀(yú)比权量力(liànɡ) C.崤函(yáo)老聃(dān)贻误(yí)亡矢遗镞(zú) D.隳名城(tuī)苌弘(chánɡ)句读(dòu)一夫作难(n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两位年至耄耋的科学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人们更多的是着眼于获奖者的筚路蓝缕, 而不仅仅是那 500 万奖金。 B.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光明磊落、求全责备 的。 C.只有我们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D.他反应敏捷,听风就是雨,教练在场外作个手势,他就能迅速组织球队转换阵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 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 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 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 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 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 育思想等。 B. 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合称 “屈贾”;代表作有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C. 一般认为,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各个时期都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代表诗人,初唐有“四 杰”,盛唐有“李杜”,中唐有“元白”,晚唐有“小李杜”。 D.白居易,字乐天,号六一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韩愈, 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字家、哲学家,与柳宗元等倡导“古文运动”。 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本课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 B.“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后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地区各个越族。 C.“黔首”在课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 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D.“山东”即山的东面。在古代,“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等不同的山,故“山东”所 指地域也不相同。课文“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 国。 6.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③⑤④ 7.《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的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C.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D.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絜:衡量9、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君子生非异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以赢粮而景从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线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以弱天下之民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以为桂林、象郡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 ) A、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夜缒而出 D、吾尝终日而思矣 1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囊括四海之意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③⑤/④/⑥ 1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老大嫁作商人妇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14.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铸以为金人十二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5、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树之以桑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⑤古之人 不余欺也⑥余威震于殊俗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⑨身 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⑩陈利兵而谁何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⑨/⑤⑩ B、①/②③⑥/④⑦/⑤⑧⑩/⑨ C、①②/⑦⑧/③/④⑥⑨/⑤⑩ D、①/②④⑧/③/⑥⑦/⑤/⑨⑩ 16.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 B.①③⑤ C.③⑥⑧ D.②④⑤ 17.对《寡人之于国也》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18.下列对《过秦论》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 多用对偶与排比混成糅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B.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 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C.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 出要施仁政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D.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 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二、诗歌鉴赏(共 8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9~20 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②桃花红似锦,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 旧友。②不分:嫌恶的意思;“分”也作忿;③生憎:最憎恶。 19. 下列对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不仅点明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长,更表明两人源于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 B. 前四句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体现了时间的层次。 C. “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是诗人对景 伤情的缘故。 D. 尾联中的“剑南春色”,是诗人眼前的风光,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情景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0. 诗歌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请结合诗歌首联和颔联加以分析。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 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四、情境默写(10 分) (1)李商隐《锦瑟》中通过珠玉表现可望不可即的迷离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其中表现急切而愉悦 的情调的两句是 , 。 (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明君王的态度时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 (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 要施仁政 。 (4)《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在《劝学》 中也有两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 , 。” (5)《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 。 (6)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 五、《红楼梦》知识检测题(10 分) (一)、判断题 (5 分) 1.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如:泼辣能干的探春,怯懦的迎春,孤高的妙玉,温顺世故的晴雯,忍辱吞声的尤三姐,敢 于反抗的尤二姐和袭人等。 ( ) 2.《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 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 ) 3.《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分别是:宝玉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凤姐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 ) 4.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 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在这个人身上,寄予 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 ( ) 5.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林黛玉佩戴的是金麒麟。( ) (二)填空题(5 分) 6.《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______”。 7.《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_________所作。 8.大观园中,宝玉住怡红院,宝钗住_______。 9.《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金锁,“木石前盟” 是指开篇神话中神瑛侍者和_______的“还泪之说”。 10.《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________。 六、作文(4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 分) ①新冠病毒肆虐,钟南山院士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 汉。”1 月 18 日傍晚,84 岁的钟南山院士再度挂帅,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坐在 高铁餐桌一角查资料、听报告…… ②李文亮作为新型病毒“第一个吹哨人”,坦荡签过“训诫书”后,投入医疗一线,病床 上仍然请愿:“我好了,我也去”,2 月 7 日,34 岁的李文亮医生被病毒带走,永远地离开了 我们,离开了身怀六甲的爱妻…… ③“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 死神抢人”,疫情严重,无数 90 后医务人员奔赴前线,武汉 95 后护士李慧说:“如有不幸, 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1.【答案】A 【解析】B 项,“召滑(zhào)”应为“召滑(shào)”,人名,战国时楚国人。C 项,“崤函(yáo)”应为“崤 函(xiáo)”,中国古地名,指崤山与函谷关。D 项,“隳名城(tuī)”应为“隳名城(huī)”,意思是毁掉著名 的城池。 2、答案 A (A 项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B 项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其完美 无缺,不是指自我约束和自我严格要求。C 项上行下效:多指做坏事,贬义词。D 项听风就是雨:比喻刚听到 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是贬义。) 3、答案 C。 解析:A 逻辑混乱,语义重复,“禁止”与“不得”重复.B.成分残缺,存在……的情况 D.搭配不当,“维护” 搭配“合法权益”可以,但是不可以搭配“合理要求”,可改为“满足合理要求” 4【答案】D D 项,“号六一居士”错误,“六一居士”是欧阳修的号,白居易号“香山居上”。 5【答案】C 【解析】题中,C 项,“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鲰生’”错误,“鲰生”指浅陋无知的人,并非指百姓。故 选 C。 6【答案】A 7.【答案】A 8. 【答案】B B 项,“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不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句中的“爱”应 解释为“吝惜”,解释为“喜爱”错误。故选 B。 9. 【答案】D 10.【答案】B 【解析】B 项与例句均为连词,来;A 项,介词,按照;C 项,介词,凭借;D 项,介词,把。 11【答案】B 其它三项表修饰关系,B 项的而表转折。 12.【答案】D 【解析】①②为名词作状语,③⑤为使动用法,④名词作动词,⑥为形容词作动词。 13. 【答案】D 14. 【答案】C15. 【答案】B 16【答案】A 【解析】①鼓,名词动用;②王,称王;③树:种植;④衣,穿;⑥丧,埋葬。 17【答案】B 【解析】“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不当。 18【答案】B 【解析】B 项,“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表述错误,应是“指出后者远不如九国的力量强大”。 19. D D 项,“夸张”错误。这句诗并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恼怒春色“无赖”,是因为它“触忤”了“愁人”。 把春色人格化,运用了拟人修辞。 20.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离别之情。首联,表现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以及朋友 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颔联写出了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 诗歌前四句写送别之情: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在此之间的杳无音信令我们都感到茫然失落。一别四 十年,时间是这样久,谁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会合?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 久别重逢,乍逢又别!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诗从“童稚情亲”依次写 来,写到四十年来,“中间消息两茫然”,不接着写相逢和送别,而突然插入“更为后会知何地”,把诗人感 伤离乱的情怀,表现得沉郁苍凉,百端交集。有童年伙伴之间重逢的喜悦;也有动乱里朋友间失联的茫然之 感和感伤;还有故交叙旧之日,相见的欢愉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据此分析作 答即可。 三翻译略 四.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狗彘食人食而不之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一)判断题 1. (错)[应该是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温顺世故的袭人,忍辱吞声的尤二姐] 2.(对) 3. (错)[“宝玉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风姐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错误] 4.(对) 5. (错)[佩戴金麒麟的是史湘云。] (二)填空题 6.红学 7.高鹗 8.蘅芜院 9.绛珠仙草 10.贾宝玉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