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叙州区一中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宜宾叙州区一中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版)

ID:252285

大小:116.0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春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一第二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期的中美贸易争端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两国 之间的经贸摩擦对于全球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对中美两国的共同重要贸易伙伴 ——欧盟的影响不容忽视。 美国为了加强对华贸易战的效果,需要联合欧盟、日本等盟国对中国进行多边共同施压, 使美国对华贸易战更加有效。目前美国政府暂时豁免对欧盟的钢铝关税,但美国是以欧盟在 未来 40 天内要满足诸多苛刻条件为交易。它要求欧盟与美国合作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 架下对中国的“贸易扭曲”政策提起申诉。美国国内对于这种施压方式也更为认可。在美国 国内,那些出于自身利益反对贸易战的利益集团,大多也主张美国与欧盟等各方联合对华贸 易施压,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美国单方面遭受中国贸易报复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中国需要积极加强与欧盟在贸易问题上的合作。在应对美国的贸易 压力方面,中国应与欧盟抱团取暖而非被美国各个击破。中欧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 是欧盟的第二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2016 年,中欧贸易总额为 5470 亿美元左右,其中 中国出口 3390 亿美元,进口 2080 亿美元。虽然中欧之间也存在贸易逆差,不过这主要是双 方的贸易结构和生产链不同造成的,体现了贸易互补性,符合双方的合作共赢。与此同时, 中欧之间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贸易沟通机制,在反垄断调查、政策补贴和企业并购等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对于双边贸易摩擦也能及时沟通和处理。 为了防止在对华贸易战上出现“美欧合流”,中国要积极加强与欧盟的沟通,要让它认识 到一旦追随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那么欧盟恐怕是为他人火中取栗,得不偿失。对于“美 欧合流”对中欧合作的利害关系,中国要晓之以理,还要坚守中欧双方在维护开放贸易格局 上的共同立场。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依然要求维护开放的贸易格局,中欧双方在此问题上 持有共同立场,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手段,中欧双方都持非常强硬的反对态度。维持开 放的全球贸易格局对于欧洲经济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 美欧贸易矛盾也是积怨很深,短时期并不容易化解。面对特朗普的贸易战的粗暴方式, 欧洲一些国家认为需要“以牙还牙”。中欧可以在应对美国贸易战方面抱团取暖,比如共同应 对钢铝关税等问题。只要中欧加强合作,欧盟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才能更加强劲有力,不仅 能尽可能维护欧盟的自身利益,也能更好地维护中欧合作共赢的友好局面。 (摘编自“光明网”2018 年 3 月 30 日文章《应对美国贸易战,要防止“美欧合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欧盟是中美共同的重要贸易伙伴,被卷进对华贸易战,对它本身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B. 中欧贸易对于中国来说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这是欧洲参与对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 C. 中欧对全球贸易的理解有很多相同点,一个开放的全球贸易格局对欧洲也是有利的。 D. 中欧加强合作会进一步加深美欧贸易矛盾,美欧合作长期形成的积怨很难化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首段交代本文写作的背景,提出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B. 第三段的具体数字表明中欧贸易差额巨大,旨在证明中欧贸易合作的互补性。 C. 文章预测了美国联合欧盟对华贸易战的两种原因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 D. 最后两段解决问题,防止“美欧合流”主要的办法还是加强与欧盟的沟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欧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美国的苛刻条件,美国会暂时豁免对欧盟的钢铝关税。 B. “美欧合流”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美国在损害中国的利益之后,又去损害欧盟的利益。 C. 如果中国与欧盟保持积极的沟通,欧盟就不会追随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 D.欧盟只有加强和中国合作,才能更好地维护中欧合作共赢的友好局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①金陵九冬,悲歌击筑。一声声呼唤,一阵阵悲泣,划破这个寂静的冬晨。来自世界各 地的吕门弟子和东南大学师生代表等千余人,齐聚南京市殡仪馆,为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的 吕志涛送行。 ②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自发前来送行的人们排成一条长龙。2017 年 1 月 11 日,常年疾 病缠身的吕志涛永远合上了双眼,走完了 80 年的人生路。临走前,他的手里仍紧紧攥着一支 钢笔,枕边几张散落的稿纸上,凌乱地记录着对学生论文的修改意见和对学科建设的一些随 想。 ③1965 年,吕志涛研究生毕业,因品学兼优,当时系主任兼研究生导师徐百川建议他留 校任教。 ④这一留,就是一辈子。 ⑤从最初的助教到讲师,再到教授,他把自己的半生光阴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将教书育 人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⑥“人生得此恩师,足矣!”孟少平跟随吕志涛 35 年,恩师诚朴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了 他的一生。孟少平说,读研时他的某项课题国内外研究很少,参考资料难寻,花了很长时间 只查找到一位俄罗斯学者的文章,通篇俄文,他实在看不懂,只能前去请教恩师。“当时先 生还在北京参加学术研讨会,本以为他只会告诉我文章的核心内容,没想到他却熬了两个通 宵把论文翻译出来。”回忆起当时拿到翻译的论文的情景,孟少平双目濡湿。如今,已身为 博导的孟少平遇到难题时,还是会忍不住求助恩师,只是,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里再无那道熟悉的身影。 ⑦在吕志涛心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1989 年意外骨折后,他因为放心不下学生,便 把课堂搬到了家里。一米宽的过道里摆放着数十张小马扎,无法站立的吕志涛瘫坐在椅子上 给学生上课,60 厘米的小黑板总是写了再擦、擦了再写…… ⑧数十年后,羽翼已丰的学生们回来探望恩师,还是会坐在小马扎上,静静凝视那块小 黑板,细心地聆听恩师的教诲,一如当年。 ⑨“先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书育人上了。”宋业坛说,他投入恩师门下时,先 生已年近 80 高龄。那段时间,吕志涛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行动日益艰难,但是为了及时指导 学生,他仍然坚持每天去一次学院了解情况。从家到学院,常人 10 分钟的路程,吕志涛要拄 着拐杖走 30 多分钟,中间至少停歇 3 次。 ⑩“每次听到石板路上的‘笃、笃’声,我们就知道先生来了。”想起昔日恩师的悉心 指导,宋业坛泣不成声。 ⑩躬耕于教,育万千桃李。如今,郑文忠、戴雅萍、冯健、曾滨等百余名吕门弟子分布 世界各地,成为国内外建筑学界的顶梁柱。 (摘编自郑晋鸣、李薇《科研工作也要“文以载道”》) 材料二: 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吕志涛院士指出,目前中国高楼越建越多,超高层建筑正大量在 建,应当降温。 超高层建筑为什么应当降温?吕志涛院士说,一是结构问题,上百层的超高层建筑目前 在结构上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二是建设成本太高。如上海第一高楼金茂大厦,建设成本 超过了 50 亿元,仅一天的营运成本就要 100 万元。三是没有节约用地。城市建筑需要节约用 地,但超高层建筑必须考虑停车场、绿地等配套设施用地,实际上未起到节约用地的作用。 四是难以应对消防等突发事件。因此,吕志涛院士说,百层以上、300 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要 尽量少建。但他同时认为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还是要多多建设。为什么?因为二三十层的高 层住宅能节约用地,解决我国人多、住房用地紧张的矛盾,从技术上说,也已比较成熟。吕志涛院士还对不顾实际、不计成本、片面追求建筑美观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他说,搞 大工程、大建筑要以实用、安全、经济、美观为原则,现在很多地方不适当地把美观放到了 首位,不仅提高了建设成本,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 亟须引起社会重视。 (摘编自《吕志涛院士呼吁:“超高层建筑热”应当降温》) 4.下列对材料一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金陵九冬,悲歌击筑”“一声声呼唤,一阵阵悲泣”,用整句,用叠音词,写景写声,渲 染了悲痛哀悼的气氛。 B. 记叙吕志涛留校任教经历,用“从最初的助教到讲师,再到教授”一笔带过,主要是留给 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C. 第④段是过渡段,第⑦段“在吕志涛心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是过渡句,它们使文段 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D. 第⑧段和第⑩段,分别在前面记叙吕志涛事迹的基础上,进行虚写,虚实结合,寄寓了深 沉的情感。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吕志涛是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他去世后,他的世界各地的弟子,以及东南大学师生代表 前来哀悼,还有许多人自发为他送行。 B. 吕志涛把学生放在心中,对学生的求助无私地尽力帮助;他曾瘫坐着坚持给学生上课;他 年老病重时,还及时指导学生。 C. 吕志涛认为,超高层建筑在结构上存在诸多问题,建设成本太高,没有节约用地以及消防 问题突出,因此要尽量少建。 D. 吕志涛不赞同追求建筑美观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提高了建设成本,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 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 6.以上两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和基本倾向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杜甫的亭子 李新文 ①不知不觉,我靠近了岳阳楼旁的怀甫亭。 ②那会儿,夕阳与树上的枫叶一个颜色,风一吹,“哗啦啦”落下来,像一种叹息。一 片叶子落在我的肩上,停泊了一会儿,画出一个弧,掉在地下。那一刹,我疑心这不止是一 种生命的坠落,也是季节的归属。但,不管怎样,都是过程,让生命处于停泊状态的过程。 其实,从石级到怀甫亭不过几十步的路程,但我走得很慢很慢,生怕时间加快脚步的速度, 会将十多个世纪浓缩成一瞬。我知道,那掩在树林中的亭子,也同我一样在怀念着一个人的 名字——杜甫。 ③长满苔藓的石板路缓缓伸向亭子,并在时间里伸向远古的残唐。这条铺在夕阳里的路 正向着北方,是通往古长安的方向。走在路上,分明感觉一千多年前的岁月在向我涌来。秋 阳浓重,不知那个形销骨立的杜工部,是否还站在被秋风卷着茅草乱飞的屋檐下,拄着他的 拐杖长长地叹息?是否还在一叶孤舟里念念不忘他的家国?也许,一路走来,还在一次次吟 诵那痛彻肺腑的《三吏》《三别》吧。先生不到 50,已长出满头白发。一阵风吹,皱纹散落一 地。他从老家出发,直奔长安,折腾一番后,又从长安走向四川。不久,日子实在熬不下去 了,只好又一次作生命的漂泊。于是,出长江,漂向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他风一程,雨一程, 走在木叶凋零的季节里,心情一定是沉郁的。可不曾想,这岳阳楼下的亭子竟成了他灵魂的 归属。 ④那年,先生摇着木筏子来到了岳阳码头,把舵绳往岸边的树上一系,晃着枯叶般的身 子向岳阳楼的方向走。那是个秋天的下午,阴云低沉,压得一湖秋水喘不过气来,这气氛, 一如他老迈的气息。好不容易向上走出几步,一头白发被风吹乱,也懒得理会。他憋着一口 气,使出洪荒之力朝头顶的岳阳楼爬。然而,这时的岳阳楼黯淡得不见几丝光彩,尤其远处 的君山、近处的湖水似乎显得有气无力,像得了一场大病的人,向他投来无精打采的神色。 他太累了。只好,一步一步地朝上爬,费了老大的劲,终于爬上神交已久的楼台。斜风细雨 中, 楼阁一言不发,静静地立着,静默成雨中的一个意象。也许,楼台在这里等候他不少年了。 ⑤他放眼一望,凄风苦雨,乌云斜飞,这样的气氛,更让他觉得自个儿像一只风雨里的 孤鸟。“安史之乱”以来,他从长安一路走来,沿途躺着太多的饿殍,那景象,让人一望伤 目。战争的惨烈,黎民百姓的苦处以及自身的孤单,一股脑儿在心头交集,起伏,缠绕,不 觉一把老泪脱眶而出。泪水,迷蒙了他的双眼,也打湿了满腔的愁绪和那个寂寥的黄昏,连 空中的鸥鸟也好像在为他哭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 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每次读到这样的句子,我的心久久不 能平静,似乎随手一抓,能从文字里抓出一把人世的苍凉,还有浓得发黑的哀愁。不言而喻, 字里行间有着透骨的寒意和生命的渺茫,渗透着尖厉的生命大痛和锥心刺骨的生命体验。 ⑥现在,我面临的气氛静得仿佛将许多事物化为了空无。我几乎是蹑手蹑脚地行进,生 怕一不留神搅乱了先生的安静。这种静,对一个长年漂泊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安 顿,就如一艘船在港湾里安然停泊,不再遭受风吹浪打,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靠岸的气氛。 岸,对一个诗人太重要了,是栖息,更是安放。不知怎的,突然觉得这个亭子甚而整个洞庭 湖太小了,装不下他的灵魂。杜甫与李白完全不同,他们的精神视角的走向,一个朝上,一 个向下。杜甫的眼睛和诗笔一直向着底层小百姓,在用灵魂与他们对话。 ⑦亭子里有块石碑,刻着先生的诗《登岳阳楼》。我想,肯定不少人读过,但未必读懂了 文字背后的大痛。 ⑧先生走了,纪念他的亭子还在,并朝着他老家河南巩县的方向。年年岁岁,只有风在 丈量着两者之间的距离。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文章开头的一句话,点明引发作者展开联想抒写情感的对象,总领下文。“靠近”与下文 作者“走得很慢很慢”相呼应,突出作者登临的喜悦心情。 B. “一阵风吹,皱纹散落一地。”这句话形象地绘了晚年杜甫的苍老形象,而这苍老透露出 杜甫饱尝了世间的战乱之苦、漂泊之苦、思念之苦。 C. 文章第⑥段中“不知怎的,突然觉得……装不下他的灵魂”,形象地突显了杜甫的伟大和所承受的苦痛之重。 D. 文章描写怀甫亭及其周围寂静的景物,在不断变换的景物中浮现杜甫的人生历程,增强了 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化意蕴。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6 分 ) 9.作者为什么在题目中将“怀甫亭”称为“杜甫的亭子”?( 6 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候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候战,陷陈却 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耆国。元帝初,补金城长史,举茂材,迁郎 中车骑将,朝廷多重之者。转为校尉,迁张掖太守,徙酒泉,所在著名。 成帝初,征为光禄大夫,迁左曹中郎将,至执金吾。坐子杀赵氏,左迁酒泉太守。岁余, 大将军王风荐庆忌:“前在两郡著功迹,历位朝廷,莫不信乡。质行正直,仁勇得众心,通 于兵事,明略威重,任国柱石。臣凤不宜久处庆忌之右。”乃复征为光禄大夫、执金吾。数 年,坐小法左迁云中太守,复征为光禄勋。 时数有灾异,丞相司直何武上封事曰:“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 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于亡形。《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 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 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光禄勋庆忌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前在边郡,数破敌 获虏,外夷莫不闻。乃者大异并见,未有其应。加以兵革久寝。《春秋》,大灾未至而预御之, 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其后拜为右将军诸吏散骑给事中,岁余徙为左将军。 庆忌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为国虎臣,遭世 承平,匈奴、西域亲附,敬其威信。年老卒官。长子通为护羌校尉,中子遵函谷关都尉,少 子茂水衡都尉,出为郡守,皆有将帅之风。宗族支属至二千石者十余人。 (节选自《汉书·辛庆忌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 B. 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 C. 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 D. 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 11.下列省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屯田,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 制度。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都曾在西域屯田。 B. 侍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 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清代为大都长官之首。 C. 茂材,又作“茂才”,西汉时原作“秀才”,为汉代的一种察举科目,是对有特异才能品行 和突出贡献的官更进行升迁和提拔。 D.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案之一。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 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辛庆忌富有军事才能,军功卓越。他跟随长罗侯常惠驻兵守边,开垦屯田。在与歙候作战 的过程中,陷阵却敌,建立卓越的功绩,被朝廷授予侍郎的职位。 B. 辛庆忌富有政治才能,治理有方。他深受朝征重用,曾先后担任过张掖太守、酒泉太守。 他励精图治,所治境内的人民都能够得以安居乐业,为当时的人所称颂。 C. 辛庆忌品质行为正直,深受喜爱。大将军王凤、丞相司直何武上书推荐褒扬辛庆忌,都认 为他威望很大,可以担任国家柱石,不想自己挡在前面,阻碍他成功。 D. 辛庆忌举止恭敬谦逊,生活简朴。作为国家勇武之臣,他获得了匈奴、西域的敬重。他饮 食穿戴尤其节俭朴素,但性喜车马,标识很醒目,这算是他唯一的奢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2)《春秋》,大灾未至而预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4~15 题。 安乐宫① 李 贺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瓜②,瓶中弄长翠。 新成安乐宫,宫如凤凰翅。 歌回蜡板鸣,左倌③提壶使。 绿蘩④悲水曲,菜萸别秋子。 [注释]①安乐宫:三国时期,吴国所筑官殿,在武昌。②邵陵瓜;一说东陵瓜。召平,秦 东陵侯,秦亡,于长安东城种瓜。③左倌(guān):汉恒帝时宦官,封上蔡侯。④绿蘩:绿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有人汲水,惊起了深井边桐树上乌鸦,动静结合,写出安乐宫如今破败的景象。 B. 运用典故,写安乐宫中的水如今只能在瓶中泛着绿色涟漪,表达昔盛今衰之感 C. 宫殿精美,歌声回响,拍板声悦耳,内侍忙碌,展现了安乐宫昔时的繁华盛况。 D. 虽同为怀古作品,但此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 15.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去,皓月朗 照下湖面波光粼粼、明月倒映水中的景色。(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自己生命短暂,引 出了下文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描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书写时自然容易美化,所以世 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 有的庄严凝重,有的入木三分,有的娟秀美丽,表现着风格各异的气质神韵。汉字的表义能 力特别强,像象形字、形声字等,目击的瞬间就能萌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例如 “田”“狗”“痛”这几个字,一看就能大致理解其意义并想象出它所表现的情形,而拼音 文字中的“field”“dog”“pain”这几个音,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 ),思维就慢了一拍。 汉字还具有言简意赅的优点。它的音节少,最适合未来的声控计算机使用。随着经济的 飞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 为世界通用的文字之一。汉字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完全可与中国古代发明的火药、造纸术、 指南针、印刷术相媲美,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所不同的是,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 功勋显赫,而今日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将是它更加发挥威力的时代!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 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与未来也会在中国与世界发挥更大威力,再 建奇功! B. 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将是它发挥威力的崭 新舞台! C. 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正在、并将在未来的中国与世界,继续发挥 出威力! D. 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的中国和未来的世界,将是它更加发挥威力 的时代!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 只有经过相应的记忆,才能懂其意义 B. 只有与前后字母组合,才会产生意义 C. 只有通过字母的拼读,才能理解意义 D. 只有读了前后文后,才能确定出其意义 19.下列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 A. 入木三分 B. 言简意赅 C. 蒸蒸日上 D. 纷至沓来 20.下面一则请假条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5 分 ) 尊敬的年级主任: 我是高三(1)班的学生,想报名参加民航飞行员考试,家父家母也十分支持。我现在要 参加中国民航组织的“招飞”体检,由于路途较远,需请假五天(从 11 月 18 日~11 月 22 日),请务必批准! 2018 年 11 月 16 日 王兵强 21.根据下列“全球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图”,分三点说明和 2010 年相比,2030 年可能出现的旅 游市场份额变化。(6 分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①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与众。——《史记》 ②历史无新事,历史也不抄袭。——木心 ③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伟大而高贵。——杜加尔 ④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周国平 ⑤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王符 ⑥智者筑桥,愚者筑墙。——《黑豹》 名言警句总是发人深思,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 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20 年春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一第二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C 2.B 3.C 4. A 5. D 6. 材料一侧重报道了吕志涛投身教育事业,言传身教,为祖国输送人才,赞颂了他高尚的 品德和献身精神。材料二侧重报道吕志涛对建筑领域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批评,表现了他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感。 7.A 8.①作者的思绪在时空上的久远。②客死他乡的杜甫一直思念着家乡、关心着国家。 9.怀甫亭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修建的,但在作者看来怀甫亭是杜甫人生的最后一站,是他灵魂 的归属,是他灵魂的安顿地。文章题日这样称谓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杜甫的敬仰和追念。10.A 11.B 12.C 13.(1)如果将领不事先安排好,就不能应付仓猝之间的变难;士兵平时不加以严格训练,就 不能让他们以死抗敌。 (2)《春秋》上说大的灾难未来之前就要提前加以防备,辛弃忌应该居武官来防备不测。 参考译文 辛庆忌字子真,年少时因为父亲的荫蔽被授予了右校丞的职位,跟随长罗侯常惠开赴乌 孙都城赤谷城驻兵守边,开垦屯田,辛庆忌与歙侯作战,陷阵却敌,常惠把他的功绩上奏, 朝廷论功行赏,升任侍郎,又升任为校尉。率领将士驻扎在焉耆国。汉元帝初年,补任为金 城长史,被推荐为茂才,又调为郎中车骑将,朝廷官员中有很多看重他的人。后来又改任校 尉,升任张掖太守,徙任酒泉太守,所治境内为当时所称颂。 汉成帝初年,辛庆忌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又迁任左曹中郎将、执金吾。因儿子杀了姓赵 的人,辛庆忌贬为酒泉太守。一年多后,大将军王凤推荐辛庆忌道:“他先前在两郡任官时 功迹卓著,被征召到朝廷后,历任各种官职,没有人不信任向往他的。品质行为正直,仁爱 勇敢深得大家喜爱。而且还通晓兵事,懂得谋略,威望很大,可以担任国家的柱石。臣王凤 不宜久在辛庆忌的上位。”于是辛庆忌又重新被征召任命为光禄大夫,执金吾。几年后,辛庆 忌因犯小罪,被贬为云中太守,后重新被征召为光禄勋。 当时多次出现灾难异象,丞相司直何武封书上奏说道:“虞国因有官之奇,晋献公难以 入眠;卫青在位,淮南王只得停止阴谋。所以贤人在朝廷,挫败阴谋,弹厌变难,可以胜敌 于无形之间。《司马法》上说:‘天下即使安定,如果忘记了战争就一定很危险。’如果将领 不事先安排好,就不能应付突然的变难;士兵平时不加以严格训练,就不能让他们以死抗敌。 因此先帝建立了各位将领的官位,由亲近的亲戚主持内部,外姓的人主持外部,所以奸邪不 轨的行为不能萌发而被破坏消灭,这实在是万代的长久之计。光禄勋辛庆忌躬行仁义遵依正 道,和柔沉毅,诚实宽厚,有深谋远虑。以前在边郡,几次打败俘获敌虏,夷狄没有不知道 的。前一段时间有些很怪异的事都出现了,却没有得到应证。再加上兵事很长时问都没有了。 《春秋》上说大的灾难未来之前就要提前加以防备,辛庆忌宜居武将官位以备不测。”其后辛 庆忌被授官为右将军诸吏散骑给事中,一年多后调任为左将军。 辛庆忌平日的仪容举止恭敬谦逊,饮食穿戴尤为节俭,但性喜车马,标识很醒目,这算是他唯一的奢侈。为国家勇武之臣,适逢天下太平,匈奴、西域亲近归附,敬重他的威信。 辛庆忌年老死于任上。长子辛通任护羌校尉,次子辛遵任函谷关都尉,幼子辛茂任水衡都尉, 又出任郡守,他们都有将帅的风范。宗族旁支亲属官至二千石的有十多人。 14. A 15. ①运用拟人手法,写池水边长满蒿草,茱萸子被秋风吹落。②呼应上文,描绘出一幅 荒凉衰败的秋景。③渲染了悲凉萧瑟的氛围,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④借景抒情,表达了 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6.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 穷 17.A 18.A 19.B 20.①缺标题,补.上“请假条”三字;②“家父家母”改为“父母"③“从 11 月 18 日~11 月 22 日”,删掉“从”或将连接号改为“到”;④“请务必”改为“请”或“恳请"⑤落款处的时间 和署名,上下行颠倒,把署名改在上行,把时间改在下行。 21.①市场份额增长最大的是亚太区。②市场份额最大的还是欧洲区,但降幅也最大。③美洲 区降幅较大,中东区和非洲区略有增长。(将美洲区和欧洲区归为一点亦为正确) 22.追求让梦想花开 追求是阳光,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追求是雨露,滋润世间生灵万物;追求是光明,带我们走出 人生的黑暗时光。追求让梦想花开! 周恩来追求的是中华的崛起。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 誓言。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外国侵略者不断瓜分中国,中国面临的是灭亡的危急处 境。有了周总理这句话,今后的中国真的站起来了。于是,抗日战争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 我国的外交也一步步走向好转。亚非会议上,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中国外交 事业又进一步攀登。正是因为周总理的伟大追求,才使他能流传后世名垂千古,才能使伟大 的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张瑞敏追求的是产品的质量。我们都知道那个海尔公司的老总——张瑞敏。曾经他的工厂是那么的不起眼,工人们也都没有真的去工作,常常是偷工减料。但张瑞敏并不甘心处于现在 的状况。在他得知后,他将所批发出去的冰箱全部又收购了回来。当着众人的面砸毁了那些 不合格、质量有问题的产品,这需要亏损多大的利益啊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啊!但也正因为如此, 使张瑞敏的公司从此声名远扬,生意开始好转,以至于现在发展到国外。正是因为他对产品 质量的严格要求,讲诚信,人们才会信任他,他才会有今天如此辉煌的业绩,得以实现他的 梦想。 现代著名钢琴家刘伟,他追求的是人生的精彩。他用他的意志与毅力敲开了成功的大门。当 命运之神无情的夺去了他的双臂,他的人生受到了一次重挫。就像折了翼的天使,不能飞翔。 但他并没有放弃。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双臂的人是如何弹奏出钢琴曲的,但刘伟做到了。虽然 没有了双臂,可还有一双脚。他在练习中常常从椅子上跌落,虽然很痛,但他依然坚持。上 天终于被他感动,让他得以获得成功,成为著名钢琴师。他说:“要么痛苦地死去,要么精彩 的活着。”是啊,人生在世,就是要活得精彩。 是追求让我们的生活充实,有了追求我们才会快乐,才不会像行尸走肉一般。生命中没有追 求,梦想只能是空想。梦想要靠追求得以实现,追求让梦想花开!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