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01【山东卷】
1
2
3
6
7
10
11
12
15
18
C
B
B
C
D
C
D
B
B
B
1.C
2.B
3.B
4.【参考答案】①引用路遥的创作初衷,论述了《平凡的世界》受读者欢迎是作家为大众写作的现实追求的自然回报,从而引出下文对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取得成功的原因及意义的阐释;②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对《平凡的世界》的意义进行论证;③论证中采用了引证法、例证法和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答出1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4分)
5. 【参考答案】第一种:认同这种观点:①现实中,基本不存在孙少安、孙少平们那样的逆境生活环境了,那么,这部作品的意义就已经消解大半了;(2分)②社会的变革速度加快,与之相关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逆境中奋斗并逆袭成功的例子已经不受推崇和追捧了;(2分)③每个时代可能有它独特对应的文体,有它独特对应的创作方式;小红书、微信、简书、头条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情感、发表见解的主阵地。(2分)上述几点均使得《平凡的世界》的“人生指南”和“当代英雄”的功能大为褪色。
第二种:反对这种观点:①这个世界是属于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平凡的世界,但也永远是伟大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们是和文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路遥是为大众写作,只要“大众”存在,小说的意义就永远存在;(2分)②任何时代,奋斗、勇敢、克服等关键词,都是奋斗者的标配,是成为“当代英雄”的必然历程;(2分)③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勇士、英雄,没有壮举,只有平凡不过的生活及生活中不断艰难前行着地普通的人们;同时,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自己的世界,伟大的作品是用平实的语言去描写亘古不变的人情人性,《平凡的世界》就是如此。(2分)综上所述,那种认为“与现实脱节,故已经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了”是错误的。(每点2分)
6.C
7.D
8.【参考答案】①明线:诗人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人比作小河,然后以其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2分) ②暗线: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封建势力对爱情的摧残。(2分)
9.【参考答案】①诗歌中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2分)②精当地比拟使得诗歌意象富象征意味:(2分)如“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1分)而“无情的大海”的狂风恶浪,蛮横地“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暗示了封建顽固的黑暗势力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无情摧残虐杀,有力地表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爱情诗的意蕴。(1分)
10.C
11.D
12.B
13.【参考答案】⑴这就像富人的钱财,不在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流通,却用匣子装起来守着,愚蠢地恐怕它半夜可能会丢失一样。⑵韩侘胄早已听说王阮的名声,特地命他人朝奏事,准备用好的官位诱惑他,深夜派遣密使拜访王阮,王阮没有答应。
14.【参考答案】①王阮见解深刻,对策充分阐述了治理建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王阮文采斐然,对策谈古论今,文笔雄健,气势非凡;③王阮志向高远,与朝中怯懦偷安的大臣不同。(每点1分)
语文 第2页(共2页)
15.B
16. 【参考答案】①拟人。“汀草岸花知节序”,说汀草、岸花应时开放,花草尚知季节转换而百般珍惜,更何况是人。面对草长花开,诗人只有独自怅恨。(3分)②用典。“一身千恨独沾衣”,化用了“齐景公牛山沾衣”的典故,抒发自己身逢动荡时世,漂泊流离,不知何处可归的怅恨。(3分)
17.【参考答案】⑴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⑵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⑶弊在赂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B
19.【参考答案】①原文运用排比的手法,更形象地写出孩童们嬉戏内容的丰富;②原文中由短句到长句,句式的长短富有节奏美。(每点2分)
20.【参考答案】①虽然不知道故事的真假; ②房子虽然小(每点2分)
21.【参考答案】②“融合”改为“整合”;③“围绕”改为“以”,或将“为中心”删除;④“暑假优惠”后添加“信息”;⑥“免费”调整至“赢得”前。
22.【参考答案】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长城班”启动,(2分)每年遴选优秀学子,进行系统化培训,(2分)达到知行合一,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1分)
23.【写作指津】试题情境由两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中曾国藩强调“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强调局外呐喊不如自己投身其中。据此,可锁定参与、行动、付出等关键词,联系实际,阐发思考感悟。第二则材料则主张“置身事外,可以多一分自由超脱,于人于事,都是大有裨益”,强调保持一份距离,对认识事物的作用。据此,可锁定置身事外、距离、旁观者清、超脱等关键词。两则材料两种观点,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一进行立意。也可以对两种观点加以综合,阐述自己的见解。参考立意:①躬身入局,参与才有机遇;②躬身入局,行动胜过呐喊;③躬身入局,付出才有收获;④直面挑战,躬身入局;⑤置身事外,旁观者清;⑥既要能躬身入局,也要会置身事外。
语文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