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丰中学2019-2020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必修)(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新丰中学2019-2020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必修)(附解析Word版)

ID:251934

大小:4.0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4-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必修)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 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 下图为“部分天体系统示意图”,P、Q 是与地球相邻的大行星,M 是地球的卫星。读图完成下 面小题。 1. 图中 P 天体为(  ) A. 太阳 B. 水星 C. 金星 D. 火星 2. 与 P、Q 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条件是(  )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组成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 题详解】 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 星和海王星。据图可知,P 为地球运行轨道内的临星,即为金星,Q 为地球运行轨道外的临星, 即火星。故选 C。 【2 题详解】 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共同环境,①④排除;由于地球距太 阳的位置适中,产生适宜的温度;由于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产生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②③ 正确。故选 B。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地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较厚的大气层和液态水三大金锁链条件,和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和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活动高峰时会发生太阳风暴现象,其产生的高速带电离子流往往给地球造成严重影 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 A. 极昼和极夜 B. 黑子和耀斑 C. 太阳风和磁暴 D. 光球和色球 4. 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 全球各地地震频繁 B. 扬州地区出现极光 C. 两极产生极昼现象 D. 引发“磁暴”现象 【答案】3. B 4.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难度较易。 【3 题详解】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黑 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综上对比四选项可知 B 符合。故选 B。 【4 题详解】 耀斑爆发时,可能引发地球上某些区域地震,故 A 选项错误;耀斑爆发时,两极地区的高空 可能出现极光,我国扬州地区不会出现极光,故 B 选项错误;两极不可能同时出现极昼,且 耀斑爆发对两极极昼无影响,故 C 选项错误;耀斑爆发时,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故 D 选项正确;综上可知,选 D。 5.下图中的现象受太阳活动影响不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甲是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太阳活动对其影响小,A 正确; 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出现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等,排除 BCD。 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运行在地月引力平 衡点 L2 点晕(halo)轨道上的中继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图为“‘嫦娥四号’登 月位置及中继星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月球背面 A. 终年处于黑夜 B. 气温日较差小 C. 受地球电磁干扰少 D. 地形平坦高差小 7. 能够对中继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 A. 太阳辐射 B. 太阳活动 C. 月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答案】6. C 7. B 【解析】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月球背面,因月球阻挡,受地球电磁干扰少。月球表面没有风、 流水,外力作用影响小。耀斑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传送。 【6 题详解】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月球背面受地球电磁干扰少,C 对,月球有自转,有昼夜交替现象, A 错。月球上缺少大气,气温日较差大,B 错。受外力作用影响小,地形起伏,高差较大,D 错。故选 C。 【7 题详解】 能够对中继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太阳活动,耀斑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传送,B 对。太 阳辐射、月球自转、地球公转等,不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A、C、D 错。故选 B。 2017 年 10 月 19 日,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地理台用全景巡天望远镜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天体, 该天体以超高速度直奔太阳系而来。下图为“射电望远镜‘绿岸’对其进行监控时收回的无线电信号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神秘天体最可能属于 天体系统是(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地月系 D. 河外星系 9. 最有可能干扰“绿岸”监控工作的是(  ) A. 太阳辐射 B. 沙尘暴 C. 狂风暴雨 D. 太阳活动 【答案】8. B 9. D 【解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组成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8 题详解】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天体 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河外星系 与银河系同等级别。据材料可知,该天体以超高速度直奔太阳系而来,说明其应属于比太阳 系高一级的银河系。故选 B。 【9 题详解】 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因此最可能干扰“绿岸”监控工作的是太阳活动。太阳辐 射不会对监测工作带来影响,沙尘暴和狂风暴雨属于地球大气层中的现象。故选 D。 10.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该景观是我国火山熔岩地貌的代表,读图回答 问题。 的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  ) A. 岩石圈 B. 地壳 C 地幔 D. 地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详解】地球的内部圈层自外向里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幔中的软流层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据材料可知,该景观是我国火山熔岩地貌的代表,属于火山 喷发形成,因此其物质主要来自地幔。故选 C。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不正确的是(  ) A. a—地核 B. b—地壳 C. c—岩石圈 D. d—大气圈 12. 关于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来说,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B. a、b、c、e 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C. 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D. c 是岩石圈,它属于外部圈层 【答案】11. B 12.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1 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 a 位于地球内部最里层,应为地核,A 正确;b 层顶部有软流层,应该为地幔, B 错误;c 位于软流层上面,应该为岩石圈,d 为大气圈,CD 正确。故选 B。 【12 题详解】 一般来说,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A 正确;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构成人类赖以生 存的自然地理环境,B 错误;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C 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 地幔的顶部,属于内部圈层的组成,D 错误。故选 A。 【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 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下列地貌类型中与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形成作用相同的有 a.长江三峡  b.长江三角洲  c.冲积扇  d.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e.溶洞  f.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沟谷 A. aef B. bce C. cdf D. ace 【答案】13. D 14. A【解析】 【13 题详解】 A、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 错误; B、②为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基础上流水侵蚀形成的,B 错误; C、③为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的,C 错误; D、④为风蚀蘑菇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D 正确; 故选 D。 【14 题详解】 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 形成的,冲积扇流水沉积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溶洞是流水溶蚀形 成的,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沟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因此 aef 与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 景观形成作用相同,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5.右图为波浪岩,耸立在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由于像高高的海浪而得名,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 A. 海浪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冰川侵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波浪岩位于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不易受到海浪、冰川、流水侵蚀, 干旱区主要外力是风力,所以波浪岩的成因是风力侵蚀,C 对。A、B、D 错。 考点:区域地貌特征及成因,主要外力作用类型。 菜农为了避免所种的蔬菜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到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6. 近地面大气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 17. 菜农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 增强①辐射 B. 减弱②辐射 C. 增强③辐射 D. 改变的②辐射方向 18.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6. B 17. C 18. D 【解析】 试题分析: 【16 题详解】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大气和地面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即①;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 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散射或反射,其余大部分能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形成②;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后增温,以地面辐射(④)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被大气层吸收, 而使大气层升温,然后以大气逆辐射(③)的形式将一部分能量返还给地面。 【17 题详解】 菜农燃烧柴草使大气浓度增加,从而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③)增强,从 而增加地面温度,防御霜冻。 【18 题详解】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是地面辐射,即④。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19.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温度较低;夜晚多云,云层有保温作用, 温度不会太低。海洋升温降温的幅度比陆地慢,因此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D。故选 D。 2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图 A 是低压吹向高压,A 错。图 B 是夜晚,海洋降温慢, 气温高,气流上升。陆地气流下沉,吹陆风,B 对。市区人口多、工业活动释放热量多,气温 高,是上升气流,C 错。近地面等压面向上拱起处是高压,图 D 中冷处等压面应向上拱起,D 错。 点睛: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夜晚,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风由海 洋吹向陆地,是陆风。等压面向上拱起处是高压,气温低。向下凹处是低压,气温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1. 下图中穿堂风最显著的是(  ) A. , B. C D. 22. 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 A. 利用厨房、 卫生间做进风口 B.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C.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 房屋最好坐北朝南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穿堂风是从后屋植物吹向庭院地面,庭院地面应该是温度高、气压低 的区域。由图可知,房屋背面是植物(升温慢),前面庭院是石子地面(石头比热容小,升温 快),增强房屋前后的温差,有利于形成穿堂风,选 A。B、C 图中房屋前面都有绿植,房屋前 后温差小,难以形成过堂风。 【22 题详解】 穿堂风是利用屋前屋内的温差形成气压梯度进而形成了风,由于正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上,南北方向上的温差相对较大,穿堂风以南北方向为主,因此,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 堂风,北半球则房屋最好坐北朝南,既向阳又有风道,选 D。 【点睛】穿堂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形式。由于房屋前后覆盖物不同或屋内屋外的温度不同, 从而形成的局地温差,从而形成的屋内外之间的特有现象,适当利用穿堂风,能享受到夏日 的舒适凉风。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读古诗结合图示回答下列小题 .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 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 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24. 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 b 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3. B 24. B 【解析】 【23 题详解】 河流曲流的东岸是凸岸,是沉积岸,A 错。“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凸岸是沉积岸,陆地面 积增大,成为新住处,B 对。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C 错。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 流的中下游,D 错。 【24 题详解】 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沉积作用明 显,河床较浅,坡度缓。最有可能是图 b 中的 ②图,B 对。A、C、D 错。 下图为小王同学在学习地理时看到的“某种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 据图推测,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作用 B. 风力作用 C. 流水作用 D. 海浪作用 26. 下列景观与该地貌成因一致的最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25. A 26. D 【解析】 【25 题详解】 图示山脉有许多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作用,A 对。 风力作用形成的是风蚀蘑菇或沙丘地貌,B 错。流水作用形成的是 V 形谷或冲积扇地貌,C 错。 海浪作用主要在沿海形成海蚀崖等,D 错。故选 A。 【26 题详解】 图 A 是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A 错。图 B 是海蚀柱等景观,是海蚀地貌,B 错。图 C 中 沟壑纵横,是流水侵蚀地貌,C 错。图 D 是峡湾景观,是冰川侵蚀地貌,D 对。故选 D。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 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27. 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A. 下渗明显增多 B. 地表径流加大 C. 地面蒸发增加 D. 地下径流增多 28. 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 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 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 提高透水路面比率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 题详解】 由图可知,与自然的路面相比,城市路面下渗量明显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面蒸发作 用减弱,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故 B 正确,ACD 错误。 【28 题详解】 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对城市内涝没有影响,故 A 不可取, 符合题意;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可以加快地表水的排放,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 B 可取;加 快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 C 可取; 提高透水路面的比率,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 D 可取;根据题意要 求选择措施不可取的选项,故符合要求的应是 A。 雅丹和丹霞都是在中国命名的地貌形态,两类地貌的外力作用均以侵蚀为主。在青海柴 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深处,由于近年来冰川加速消融,从而形成了世界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景 观,下图为“我国主要雅丹和丹霞地貌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下列关于我国雅丹和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区与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A. 雅丹—西部地区—风力侵蚀 B. 雅丹—东部地区—流水侵蚀 C. 丹霞—西部地区—流水侵蚀 D. 丹霞—东部地区—风力侵蚀 30. 推测水上雅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全球变暖 C. 冰川侵蚀 D. 海浪侵蚀 【答案】29. A 30. B 【解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29 题详解】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据图可知,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丹霞地貌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由于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了赤壁丹崖及石墙、石峰、石柱、石巷、 岩穴等造型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据图可知,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故选 A。 【30 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由于近年来冰川加速消融,从而形成了世界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说明水 上雅丹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消融有关,而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故选 B。 2017 年 2 月 18 日《解放军报》报道,西藏军区海拔 4500 m 以上哨所全部建成“阳光保 暖房(下左图)”,住上这种新式营房,官兵再也不用“四季穿棉袄”了。下右图为“大气受热 过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1. 右上图中,与“阳光保暖房”类似具有保暖作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32. 以前官兵“四季穿棉袄”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①较弱 B. 海拔高,⑤较弱 C. 海拔高,②较弱 D. 多晴天,④ 较强 【答案】31. C 32. 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31 题详解】 据图各箭头特点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射 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 是大气逆辐射,故选 C。 【32 题详解】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因此气温低,官兵“四季 穿棉袄”。故选 B。 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下图为“1978 年以来我国人 口政策变化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3. 下列与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关系密切的人口数据有( )①人口迁移数量 ②劳动人口比重 ③人口死亡率 ④老年人口数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4.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有( ) ①育龄妇女人数减少 ②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33. D 34. C 【解析】 【33 题详解】 与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关系密切的人口数据有劳动人口比重,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② 对。人口迁移数量 、人口死亡率对人口政策调整影响小,①③错。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 加大,④对。D 对,A、B、C 错。故选 D。 【34 题详解】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儿防老观念淡化, ③对。育龄妇女人数增多,①错。平均初婚年龄增大,②错。人们的生活富裕程度提高,生 育观念变化,④对。C 对,A、B、D 错。故选 C。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我国调整了人口政策,2016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 图为 2010—2040 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35. 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医疗水平 B. 教育水平 C. 人口迁移 D. 环境质量 36. “全面二孩”政策逐步实施后,有利于 A.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 明显降低人口死亡率 C. 改变人口增长模式 D.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35. C 36. A 【解析】 【35 题详解】 由于城乡间的收入差异导致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市更严重,因此, 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差异的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人口迁移,选 C。 【36 题详解】 “全面二孩”政策逐步实施后,有利于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但不可能明显降低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模式依然是现代型,可以缓解但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据此选 A。 下图为“2016 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人口净迁入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 迁出率的差值。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8. 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7. D 38. 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37 题详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应为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之和最大。据图 分析可知,④自然增长率最大,且人口净迁移率最大,因此人口增长最快。故选 D。 【38 题详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地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据图分析可知,① 地区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且数值最大,可判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故选 A。 读“2010 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对 2010 年上海市人口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出生率低,儿童人口数量少 B. 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C. 青壮年中,户籍人口超过外来人口 D. 老龄人口以户籍人口为主 40. 下列措施有利于上海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是( ) A. 积极有序放开人口落户通道 B. 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C. 大量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D. 快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答案】39. D 40. A 【解析】 【39 题详解】 读图可知,上海 2010 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小,主要是近年来自然增长率低和老龄化增加有关, 故 A 错误;上海在各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并未失衡,故 B 错误;上海青壮年人口中, 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故 C 错误;上海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以本地户籍人口为主,故 D 正确。【40 题详解】 读图上海外来人口比重较大,户籍人口比重小,说明上海落户政策较为严格,所以积极有序 的放开人口落户通道,是上海人口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故 A 正确;中国现阶段人口基 数大,所以还不能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故 B 错误;大量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必然使上 海人口过度膨胀,且安全得不到保障,故 C 错误;快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会使大量青年就 业困难,故 D 错误,所以该题选 A。 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 4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左图中虚线 a、b 表示等压面)。读下面左右两 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左图中实线上用箭头将热力环流补充完整。 (2)左图中 B、C 两地温度较高的为 ;A、B、C、D 四点气压由高到低分别为 。 由此可见, 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3)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 【答案】(1)A→B→C→D→A,A→B→E→F→A。 (2)C;BCDA;地面冷热不均。 (3)白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和表现形式,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同一水平高度,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据左图中 等压面的弯曲可判断,近地面 E 和 C 处等压面下凹,为低压区,近地面 B 地等压面上凸,为 高压区,同理可判断高空 A 为低压区,DF 为低压区。近地面高压区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 近地面低压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方向从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热力环流 ABCD 之间呈顺时针,ABEF 之间呈逆时针。 (2)据上题的分析可知,近地面 B 地盛行下沉气流,说明气温较低,C 地盛行上升气流,说 明气温较高。BC 位于近地面,气压较高,且 B 为高压区,C 为低压区,气压值 B>C;AD 位于 高空,且企业组织 D>A。因此四点气压由高到低为 BCDA。地面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 本原因。 (3)陆地相对于海洋而言,升温快降温也快。据右图可知,近地面海洋盛行下沉气流,陆地 盛行上升气流,可判断近地面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应为白天。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 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 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 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 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 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 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 42.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跨 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3)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戊环节下渗的条件是( )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4)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等主要措施增加丁环节水量。 【答案】 (1). 蒸发 (2). 降水 (3). 地表径流 (4). D (5). 植树种草,保护 地表植被 【解析】 【分析】 的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以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水循环根据发生的领域可分为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水内循环。水循 环主要的环节有蒸发、降水、下渗、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据图可知,甲、乙、丙 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 (2)人类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活动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 (3)据图可知,戊环节为地表径流,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植被覆盖状况和降水强度。地表植 被覆盖率高,利于下渗,降水强度小,利于下渗,降水强度大,则会变为地表径流流走。故 选 D。 (4)据图可知,丁环节为地下径流环节,主要是通过地表水下渗补充,人类可以通过植树种 草、保护地表植被来增加下渗,进而增加地下径流量。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