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题答案
一、 选择题(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5 BCBDC 6-10 ABDAB
11-15 DCADC 16-20 DDCAB
21-25 BBCCB 26-30 ADABB
31-35 CCCDC 36-40 CDCCA
41-45 ACDCB 46-50 DCBAC
二、非选择题(50 分)
51.(16 分)
【答案】(1)特点:带有封建性,确立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
体现了民主宪政精神;君主权利受到限制;规定了臣民的宪法权利;
保护私有财产等。(任意 4 点 8 分)
(2)原因:政治上:日本通过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政权,天皇具
有至高的政治权威,而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经济上:甲午中日战争后,巨额赔款使日本财政收入增加,而清政府
则损失惨重;外交环境:清政府主权严重受损,西方列强转而支持地
方军阀,缺乏一个和平安定的外交环境。(任意 2 点 8 分)
52.(12 分)【答案】(1)材料一:加强王权,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材料二:加
强和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地位。(4 分)
(2)主要矛盾:王权与教权的矛盾。变化:变成资产阶级和封建势
力的矛盾。原因: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日益壮大的资产阶
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要求改革。③加尔文教的传播
及影响。(8 分)
53.(12 分)
【答案】(1)深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博采东西方律例;受传统宗法观
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近代法制观念;尚未形成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任意 3 点 6 分)
(2)有利于保护侨民和维护国家主权;体现出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
的增强,促进外交近代化;推进法制化进程;为后世国籍法改革奠定
了基础。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和国际地位的低下,以及辛亥革命的爆
发,导致晚清国籍法改革的实际作用有限。(任意 3 点 6 分)
54.(10 分)
【答案】
观点: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唐太宗亲身经历了
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
役;此外他还“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