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线上测试卷(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线上测试卷(Word版带答案)

ID:250318

大小:804.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泉州市 2020 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卷 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150 分钟;总分 3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 均无效。 3.回答第 II 卷时,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 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40 分) 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现象非常普遍,卫国人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要职;齐国 人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 这种现象 A.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 C.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平交往 D.反映君主专制体制弊端严重 25.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而不适用;同时还 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等问题。这反映了西汉 A.私营手工业成为市场主体 B.政府支配市场的弊端 C.官营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 D.家庭手工业发展缓慢 26.有学者认为,玄武门事变是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斗争,即以李建成为首的关陇军事贵族集 团和以李世民为首的下层士兵及各地农民武装的斗争。据此推知,玄武门之变 A.削弱世家大族势力 B.延续隋朝末年农民起义 C.促使皇权不断加强 D.导致下层民众控制政权 27.明清时期,我国戏曲总类丰富多彩,除“国粹”京剧外,还有流行于江浙的越剧、安徽的 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这表明当时A.统治思想兼容并蓄 B.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C.市民阶层生活需要 D.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28.表 3 近代早期苏州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 据此可知,表 3 的现象 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 B.折射中国民族工业的特殊性 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D.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29.1912 年 2 月 12 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 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 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据此可知,清帝退位 A.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 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 30.1925 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 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D.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31.至 1952 年,我党共接管官僚企业数量:2400 多家银行,2858 家工矿企业,还有交通运输 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并将它们逐步改造为国有。这反映了 我国 A.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 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32.公元前 5 世纪中期,雅典确立了不法申诉制度,公民可以就现行立法是否违反民主制度问 题向陪审法庭申诉,严惩提出法案的人。当时没有律师,陪审员判案的根据是原告和被告申 辩,在开庭前也不做调查核实。据此可知,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B.司法审判缺乏民主程序 C.法律条文形同虚设 D.公民崇尚知识与演说 33.19 世纪初,英国议席分配沿用中世纪定式,分为农村选区和城镇选区两类。老萨勒姆选区 已成为农田,每逢选举,“选民”们就走到田里去选举议员。有几个选区已沉入海底,选民们 要坐船到海上去进行“选举”。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中世纪政制被沿袭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宪政制度尚未完善 D.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 34.1952 年 12 月,英国伦敦连续 5 天出现厚重的雾霾,出现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市民 明显增多,伦敦市 10 万人生病,死亡 4000 人,这一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直 接推动了 1956 年英国《空气清洁法案》出台。这体现了当时英国 A.新科技发明引发城市污染严重 B.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C.工业革命严重危害了民众健康 D.公共事件促进立法进程 35.1948 年到 1974 年全球衰退开始的 25 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 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 50 年代”和“黄金的 60 年代”。“黄金的 60 年代”的出现主 要得益于 A.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C.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欧洲具有较完善的民主政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 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隔离病人的防疫措施。《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防治 传染病的法律条文。两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探索出瘟疫流行的原因,注意到自然环境和疫 病之间的关系,重视城市卫生建设,建立规范的医疗救助体系,充分发动民间力量防疫。到 了明代,种痘预防天花,已受到广泛的注意。据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种痘法 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宁国府太平县”,并“由此蔓延天下”。清代医学著作《种痘新 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后来,人痘接种法传到欧亚各国。1769 年,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免役法。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在 《哲学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的“种痘”,称:“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摘编自《中国疫病史鉴》等 材料二 从 1347 至 1353 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 2500 万欧洲人的性命, 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 1/3。意大利佛罗伦萨 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 《十日谈》中,佛罗伦萨突然就成了人间地狱。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当时又掀 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犹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犹太人到处流动传播瘟病并四处投毒。有许多学 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经历了黑死病后,原来看起来非常艰难的 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因而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 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 文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欧洲文艺复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传染病措施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黑死病”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10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4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情况表 ——摘编自尹永纯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 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二)选做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 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069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十一月颁布农田水利法,要求各县 将本县荒废土地的数量、原因,以及今后如何立法、召募垦辟;境内河流有无浅塞须要疏浚, 陂塘堰埭有无废坏须要兴修等种种事关水利兴修的情况一一指出,并提出如何进行修建,合 用多少工料;资金不足,可以依照青苗法条例向常平仓借贷,如常平仓官钱不足,还可向富 户借贷,依例出息,官为立簿,代为催还等;在确定工程是否修建前,主管官吏要和各路提 刑或转运官吏协商,对百姓提出修建工程的意见进行调查,工程量大的上报朝廷。各州县在 施工之前,要求绘制成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并上报。1070 年八月,北宋政府实行了差官察 访制,派遣官员察访各地的农田水利事宜。到 1076 年末,全国总共兴修水利一万多处。 ——摘编自陈振《宋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农田水利法的主要内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农田水利法取得成效的原因。(7 分) 46.(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7 年,杜鲁门主义发表后,苏联组织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进行对抗,美国认为必 须组建一个军事政治集团才能压制共产主义的“攻势”。而西欧国家特别是英、法而言,也有 组织军事政治集团的愿望。它们刚刚挣脱法西斯灾难,既怕德国东山再起,又担心美苏在欧 洲心脏地区的严重对抗会危及它们的安全。所以对抗共产主义成为它们的“共识”,但是它们 都各有各的打算。比如英国便以苏联威胁增大为由,利用西欧各国的不安全感,加快了西欧 联合的步伐。1948 年 1 月,英国外相贝文发表演说,正式提出西欧联盟的建议。法、比、荷、 卢 4 国表示响应。3 月 5 日,英、法、比、荷、卢 5 国代表在布鲁塞尔举行缔约谈判;17 日, 5 国外长签署《布鲁塞尔条约》。该条约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外长协商委员会。此外还设立 西欧联盟防务委员会、西方联盟参谋部和西方联盟司令官委员会。 在布鲁塞尔条约的形成过程中,美国政府不仅积极鼓励,而且还表示将着手向西欧提供 军事保护和军事援助。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建立是北大西洋军事联盟形成的前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英、法三国组织军事政治集团的各自打算。(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布鲁塞尔条约》。(9 分) 47.(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范成大,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宋孝宗即位后,发动对金战争,由于时机不对,将相不和, 北伐失利。此时金也无力南侵。隆兴二年(公元 1164 年)宋金达成和议,两国由“君臣”关系 改为“叔侄”关系,“岁币”减少五万两,割商州、秦地给金国。面对仍不平等的条约,宋孝 宗希望收回开封等地,能够祭拜祖先,并下令招募使者,前去金国谈判。无人应招,只有范 成大慨然应允。到金国,面对金人威胁,范成大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改变了宋朝一向软弱、 怯懦的形象,给了金国一次下马威,号称“小尧舜”的金国皇帝完颜㿈最终放走了范成大。 隆兴和议使宋金百姓得到了四十年的宝贵和平,范成大保住了南宋王朝的尊严,令世人刮目 相看。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成大能顺利出使金国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隆兴和议的影响。(9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