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册同步精品系列:5.2 “蒸汽”的力量(同步练习原卷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册同步精品系列:5.2 “蒸汽”的力量(同步练习原卷版)

ID:247987

大小:24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三 “蒸汽”的力量 一、单选题 1.(2020·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月考)从 18 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 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 ,“19 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该段材料 内容应该是 A.新型的工厂制度产生 B.血腥圈地立法的推行 C.农村经济的不断凋敝 D.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2.(2020·安徽省高三月考)18 世纪 90 年代,英国掀起了运河开凿热。北起马基特哈伯勒南 到牛津西达格洛斯特,东迄伦敦运河发起人比比皆是,报栏中关于运河运煤的报道铺天盖地。但 19 世纪 20 年代后,这一热潮迅速降温。这一变化可说明( ) A.铁路在英国内陆运输的作用增强 B.工业化为运河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C.自由放任政策阻滞了运河的开凿 D.石化工业发展使运河开凿热降温 3.(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马克思指出:“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生产 上的社会关系”。材料中“社会关系”的产生源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4.(2020·白山市第十四中学高二月考)下表出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上)1600—1923》。其中列举了 1751—1792 年停泊在广州口岸的外国船舶数目。由此可知(  ) 年份 国家 英国 公司 船 港脚船 法 国 荷 兰 瑞 典 丹 麦 美 国 其 他 总 计 1751 7 3 2 4 2 1 19 1780 12 12 — 4 3 3 34 1787 29 33 3 5 2 2 2 5 81 1792 16 23 2 3 1 1 6 5 57 注:港脚船为东印度公司颁发特许状,允许持该公司执照航行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私家商船。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是出超地位 B.英国在中西商贸中有明显优势C.广州因一口通商而有外贸优势 D.英国在西方造船业中水平最高 5.(2020·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期末)《发明简史》一书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发明共归类为十四章,其中四 章的标题分别为“科学理论反哺科技发明”“先造仪器,再谈科技”“科技发明是把双刃剑”“以人为本,面向未 来”。下列选项中,属于题干中所述“先造仪器,再谈科技”一章的发明的是 A.蒸汽机 B.无线电 C.原子弹 D.移动电话 6.(2020·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在正常情况下,织布和纺纱两道工序应该同步、同节奏。1733 年飞梭的 发明打破了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过于求; 1785 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这表明工业革命 A.技术来源于劳动者实践 B.得益于自然科学革命 C.植根于市场导向的创新 D.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 7.(2020·重庆高二期末)18 世纪 60 年代,瓦特将蒸汽机的动力由原来的直线运动改为连续的均匀的直线 运动,改进之后的蒸汽机可以连续不断的驱动其他机器的工作。这一成就 A.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B.颠覆了人类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C.使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D.实现了资本主义的跨越式变革 8.(2020·高三开学考试)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国家,让成千上万的 7 岁至 12 岁的儿童每天在热不可耐的纺织工厂中工作 15 个小时;其中只给他们 40 分钟来吃饭和换空气,当然更因 为机器的不停运转也需要冷却。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垄断组织壮大 D.工业革命开展 9.(2020·全国高二开学考试)史载,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希罗于 1 世纪发明的汽转球,是一个 玩具。从 17 世纪开始,塞维利、纽可门等对蒸汽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765 年到 1790 年,瓦特经 过一系列实验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这可以用来说明 A.技术革新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 B.科学须与技术结合才能发展 C.社会状况决定了科技发明效果 D.科技推动生产时间逐渐加快 10.(2020·上海高三)工业革命期间社会立法关注对象依次为 A.童工—女工—男工 B.女工—男工—童工 C.男工—女工—童工 D.童工—男工—女工 11.(2020·广东高三月考)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 12 世纪。纺织业作为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学技术的 应用集中领域,出现了很多发明专利和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纺织设备。1700 年到 1800 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自然科学理论促进了纺织业的发明和革新 B.18 世纪英国是唯一确立了专利制度的国家 C.专利制度保障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专利制度建立是英国国力强盛的根本原因 12.(2020·山东高一月考)1856 年英国棉纺织业资本家爱德华斯特拉特被封为贝尔珀男爵,成为“第一个工 业贵族”。当时被封为贵族的金融家、大商人不过数人,而且都是贵族的亲戚,一些银行家.工业家在得到爵 位前后,总是尽力购置地产,以求名实相符。这表明英国 A.贵族的来源出现了变化 B.工业革命颠覆了传统观念 C.世袭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D.工商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权 13.(2020·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月考)下表为 1834—1856 年英国部分出口产品所占出口总额百分比 统计表 年份 棉织品 毛织品 其他制成品(机器、火车和铁轨等) 1834~1836 48.5 15.2 17.6 1844~1846 44.2 14.2 18.7 1854~1856 34.1 10.5 23.8 据上表可知,在 1834—1856 年间,英国 A.世界工厂的地位有所削弱 B.纺织业领域技术退步 C.工业革命的成果影响扩大 D.纺织品出口总额下降 14.(2020·四川高二学业考试)19 世纪中期英国陆续颁布《河道法令》《消除污害法案》等法律,以缓解当时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这一时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自然灾害频发 D.殖民霸权的角逐 15.(2019·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1853 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 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 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A.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工业化给英国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D.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 世纪末,印度的棉纺织品曾一度占据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相关贸易份额。至 19 世纪 50 年 代,孟买的买办商人开始了印度工厂棉纺织业的历史。在这些工厂中,由印资开办或控制的占绝大多数。 在英国的世界市场贸易霸权和枪炮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的保护下,印棉得以大量出口中国。但孟买的工厂 主们同时也要把价钱压到最低以抵御来自曼彻斯特的压力,才能得以保存它的一席之地。 ——周娜《英国殖民统治与印度工业化的起步》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印度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材料二 黑奴贸易路线图19 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2)比较两幅图片,提取两项材料蕴含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紧扣材料且 明确、合理,并依据史实予以说明) 17.(2020·全国高三)茶叶的故乡在中国,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茶叶逐渐被世界所共享,并在不同 时期、不同地域酝酿了不同内涵的茶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俗语中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 不可或缺的食品。陆羽在《茶经》里曾对茶具中颇为知名的“三才杯”做过描述,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 其寓意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均在社会中 影响甚广。 ——摘编自宋时磊《唐代茶史研究》 材料二 17 世纪之后,茶叶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行之旅。1669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对华茶叶贸易专 营权,自此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与此同时西印度群岛糖业的发展为英国饮茶习惯的形成提供了 条件。1730 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肖特发表论文称“糖不但可以遮掩苦涩之味道,使茶水更为适口,而且 有清肺之良效,亦能增益肾脏功能”。1774 年,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茶叶走私贸 易亦非常盛行。1786 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上两次茶。因 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饮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材料三 据统计,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茶叶出口大国,但中国茶叶贸易,特别是高端红茶贸易的世界 市场份额却远低于英国。英国虽然不直接生产茶叶,但英国的红茶出口贸易额却居于世界前列。英国进口 茶叶的 20%以上用于加工再出口,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 2 倍以上。英国红茶以先进独特的加工工艺、现 代化的市场营销和文化底蕴厚重的品牌(如立顿红茶)而享誉世界。——摘编自英国麦克法兰《绿金:茶叶帝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7—18 世纪茶叶在英国社会逐渐普及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在现代国际市场上如何提高中国茶叶经济的竞争力? 18.(2020·福建省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其中具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两个——汴京和临安。……在宋代,城市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街道上随处 可以开设店铺。北宋开封已经有 6400 多家大中型工商者,8000—9000 家小商小贩。宋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 诞生、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如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材料三 1949—2009 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9》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18 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并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推进 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合理化建议。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