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一中高二年级防疫期间“停课不停学”网上第二次周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博取眼球、赚取点击量和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
心。诗人本应怀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应有王冕笔下“不要人夸
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应有杜甫虽居茅屋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悲悯情怀,然而当下许多诗人都缺少这种“风骨”。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
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感叹,写出《雪
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
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风骨首先属于道德范畴,如古代“风”所蕴含的教化之义,是对诗
歌所拥有的诗教功能的肯定。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
蕴含的坚定信念,吉狄马加《我,雪豹……》中对人类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忧虑,李少君的诗句“我会
日复一日自我修炼”中那种慎独自省,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新时代的
新诗创作急切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出充满正气、崇高,具有神圣内涵的佳作,建构新时代的诗
歌风骨。
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风骨”不仅属于内容层面的诉求,更是审美范畴的艺术标
准。自从一些诗人提出“拒绝隐喻”“诗到语言为止”等口号,有些诗人便不再讲究文辞、技巧,如梨花
体的“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词直白随意,失去了汉语诗歌的美感,
风骨显然早已荡然无存。诗的语言如跳舞,是要讲究舞姿与步法的。新诗语言要以跳跃性、非逻辑性、写
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为特质,需要在不断的锤炼、锻造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重新建
构诗歌的语言风骨,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
总之,新时代诗歌需要重塑李白所说的“蓬莱文章建安骨”,需要继承与发扬古典诗歌传统与中华传
统精神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从而向新的诗歌高峰挺进。(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光明日报》2019 年 5 月 8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缺乏“风骨”,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的现代诗歌大多是低俗、恶俗、粗俗、媚俗之作。
B.诗人缺失使命感与责任心,就会缺少大情怀大境界,甚至会为了博取公众的关注而批量生产媚俗之作。
C.范仲淹、王冕、杜甫和艾青的诗作既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也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
D.曾卓、食指、吉狄马加和李少君的诗作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文章针对新时代诗歌创作中的“低俗、恶俗、粗俗、媚俗”现象,开宗明义地提出论点。
B. 文章从诗人的风骨、诗歌的内涵、新诗的语言三个层面论述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风骨”。
C.文章使用论据时,既有概述性事例,事例概括准确;也有具体例证,事例典型,针对性强。
D.文章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论述观点,在论证三个分论点时全都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是整治当下诗歌病态的需要。
B.新时代创作的新诗只有充满正能量,具有神圣内涵,才能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建构新时代的诗歌风
骨。
C.“风骨”是新诗的审美艺术标准,那些提出“拒绝隐喻”“诗到语言为止”口号的诗人,让“风骨”
荡然无存。
D.古典诗歌传统与中华传统精神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必须继承和发扬,否则,中国新诗堕入“深渊”
的现状无法改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 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它将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远超 4G
的网络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人机深度交互、万物广泛互联的新时代。国际
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定义了 5G 的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让超高清视频、无线宽带等大流量业务成
为可能或体验更好;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可满足远程医疗、工业自动化等行业的精准、可靠时延需求;海量
机器类通信可承载大规模、高密度的物联网业务,每平方公里支持 100 万个设备连接。
(摘编自林振辉《5G 关你什么事?》)
材料二:
各国 5G 标准必要专利申请分布 各企业 5G 必要专利申请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
材料三:
5G 将至,机遇与挑战并存。5G 是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通过与工业、交通、农业等行业的广
泛、深度融合,进而实现从支撑移动互联网向支撑各行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新转型。比如
对于健康医疗行业,5G 可用于实时传输医疗数据、远程控制照料病人的云机器人,还可用于急救无人机、
智能注射器等。随着 5G 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它将真正帮助整个社会构建“万物互联”。
然而 5G 真的那么容易实现吗?现实并不乐观。2017 年 7 月,中国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围绕 5G
通信技术在频率的标准方面达成一致,计划在 2020 年左右统一通信标准。不过为争夺通信行业,以及出
于国家利益的考虑,5G 标准在统一过程中,必将引起一场不小的角逐战。哪个国家都想在 5G 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通信标准的统一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5G 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应用
终端要适配各行各业,这对终端测试提出了极大挑战。有的应用模组在普通环境中测试尚可,但运用到实
际场景中,性能变化很大。因此,终端开发需要在产业链中与各类企业合作,推出适合各行业的 5G 终端。
随着
4G 不限量流量的普及,5G 流量将加速贬值,流量资费红利逐渐消失。和其他几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一样,
电信运营商 5G 网络的建设也不会一蹴而就。在 4G 建设成本尚未收回的情况下启动 5G,运营商将面临巨大
的高额投资与缓慢回报的成本压力。
(摘编自康双勇《5G 通讯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材料四:
关于世界通信技术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中国历经“2G 跟随、3G 突破”,实现
了“4G 同步、5G 引领”的历史性跨越。近日召开的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再
次提醒需正视 5G 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比如 5G 的“万物互联”,让智慧城市成为可能。城市的管网、电力、
能源、交通、社区等基础设施都有无数的传感器、摄像头进行监测和通过网络进行智能控制。一方面,精
准的数据采集和细粒度的管控使得城市的管理更加科学,但另一方面,也将风险暴露在黑客的视野中。如
果这些重 要基础设施对外部的攻击没有足够的防御能力的话,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代价将非常大。“但我
们不能因担心安全而放弃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安全与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需要同步发展。”邬贺铨说。
(摘编自《“万物互联”还是“万物泄露”,5G 时代网络安全怎么办》)
4.下列不属于 5G 三大应用场景的一项是(3 分)( )
A.通过在各大城市的公交车上或地铁中安装无线设备和实现网络覆盖,乘客使用智能手机可在车上观看电
视视频或上网浏览。
B.综合三维激光扫描、高解析度视频图像等技术,实现考古现场全方位、多角度数据采集,最大程度保持
数据完整和文物安全。
C.通过布满农场的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远程在线采集土壤酸碱度、养分、气象变化等信息,实现灌溉
用水量的智能决策。D.无人驾驶汽车 上的智能平台仅需瞬间即可对传感器监测到的海量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执行减速、刹车、
加油、转向等动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5G 开启了万物广泛互联的新时代,通过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可催生更多的创新应用及业态,是经济社会
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
B.全球 5G 标准必要专利申请被中、韩、美、芬、瑞、日六国瓜分,我国占比位居榜首,其中华为达
15.05%,中兴通讯紧随其后。
C.在各大手机厂商纷纷争夺 5G 标准必要专利权之际,中国 5G 建设摆脱了落后面貌,实现跨越发展,使我
国迈入通信技术强国行列。
D.5G 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可使社会生活日益智能化,但它的网络安全不容忽视,5G 发
展需要安全体系来护航。
6.为什么说我国的 5G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还面临着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落 叶
任容君
故乡祖屋后院一片林子里有两棵老柿子树,每到秋天,两树斑斓的柿叶,在风中呢喃,恣意摇曳,很
是养眼。那些熟透了的柿子,一个个红彤彤如大红灯笼满树满枝挂着的时候,也是母亲最为开心的时节。
母亲常将熟透的柿子摘下赠予左邻右舍分享,慷慨的幸福和分享的喜悦写满母亲和善的面庞。前年回老家,我和哥哥、姐姐到祖屋看了看,老柿子树仍硬朗健在,只是当年喜爱它们的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多年。
母亲的吃苦耐劳和能干,在远近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随着我们五个孩子的相继降生,头顶“光荣妈
妈”花环的母亲,又一头扎进新一轮操劳与辛苦之中。父亲长年工作忙,少有精力顾到家里,养育我们的
任务自然落在母亲的肩上。即便是三年困难时期,一家老小在吃糠咽菜中度日,母亲宁愿自己喝凉水,从
牙缝里省下点点滴滴,也从不在家人面前叫苦喊怨。同样度日如年的外婆,多次捎话让母亲带孩子们回娘
家过一段时间。倔强的母亲不肯,发誓一家老小“生要生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块”。拗不过母亲的执拗,
外婆只好让大舅不时匀些粗粮送来接济青黄不接的家。母亲时常在劳作之余,锄拾田埂地头的爬根草,还
会到别人收割过的田地里捡拾谷穗衰草,翻寻田垄里落下的山芋、土豆等聊补家用。在越堆越高的柴火堆
面前,母亲的身板变得越来越瘦小。母亲在灶膛里、暖火盆中点燃的柴火,成了那个年代一家老小可以紧
紧依偎的温暖臂膀。母亲用她乐观向上的精神,带领我们家度过了一个个困苦日子,而那些支离破碎的日
子却因了母亲的勤劳、坚韧显得格外幸福、明亮。
我在母亲临终前的那年深秋回去陪过老人一段短暂时光。很少回忆过去的母亲,跟我唠叨起了陈年往
事,忙过年是她多次提及的。腊月,蒸糯米、酿米酒、做炒米糖、磨豆腐、掸尘迎新等等,是母亲一年中
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家乡年俗,孩子们大年初一早晨要着新衣穿新鞋过新年。然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
代,五个孩子的新鞋、新衣上身谈何容易。母亲的女红在家乡是出了名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一个相当
不错的时装设计师。我排行老幺,我的新鞋或新衣,母亲也往往是在年夜饭后才会缝完最后一针。心灵手
巧的母亲为了让新衣看起来挺括,会烧上一大壶滚烫的开水,倒入平底搪瓷碗中,将新衣衫一一熨平整好,
显得格外不同。病中的母亲回忆起那个物质匮乏却情意满满的年月,满是皱纹的脸上会漾起难得的笑容。
母亲对我们几个儿女要求也是宽严有度。没读过书的母亲对我们读书方面提出的要求,总是尽可能满
足,别的则是能省则省。至今清楚记得,小时候,光连环画就给我买了百多本,但我年少时走亲戚穿的外
套有时还是向邻居家借的。大哥上高中时,社会上流行海魂衫,爱美心切的大哥写信央求在省城工作的小
舅给买了一件。收到衣服后,大哥兴奋之情可想而知,但只敢在学校里显摆,从不敢在家里穿。纸终究包
不住火,不久这事不知怎么被父母亲知道了,气得父亲拿着竹扫帚要狠揍大哥,被母亲拦下。母亲一番动
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数落,让还想争辩一番的哥哥彻底没了脾气——彼时小舅刚工作不久,且正和女友谈
婚论嫁,手头之紧可想而知。此事最后以大哥海魂衫被没收,每月的饭钱被酌扣至还完购衣款而告结束。
每年暑假,雷打不动要我们回乡下舅舅和叔叔家,帮助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是当时家里惯例。母亲
这么做,一是希望我们不要忘本,要吃得起苦,经得起累;二是让我们在劳动中增强生活本领,经风雨见
世面。所以,每每听到乡亲们夸赞我的哥哥姐姐们干得一手好农活,母亲很以此为骄傲。清白做人,踏实做事,更是父母亲营造的不变家规。及至后来我们兄弟姐妹相继走上不同工作岗位,母亲每见到我们,总
不忘反复叮嘱几句,要求我们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个能安安稳稳睡觉的人。
今年秋天,我又回到故乡。再次站在老柿子树下,看到老柿子树上片片斑斓的树叶在秋风暖阳中缓缓
凝固,欢舞飘落,我像看到母亲因为游子的归来,借助风的手不停地在我的脸庞上亲吻抚动。那些在风的
琴声中低吟浅唱,缓缓移动着舞步的落叶,正静静地诉说着自己一生的美丽。斑斓的落叶没有哀愁,她懂
得如何在秋风中欣赏自己,抚慰儿女:一朵红晕,一声感叹,一份誓言,一片深情,一生挚爱。那是风中
的母亲写给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诗。
(节选自《文汇报》)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文章开头作者怀着既喜悦又忧郁哀愁的心情,从祖屋的两颗柿子树写起,从而引出了对母亲的怀念和
追忆。
B.在吃糠咽菜的日子里,倔强执拗的母亲曾拒绝同样生活困难的外婆的支持和帮助,决心凭一己之力支
撑起整个家庭。
C.母亲既体谅儿女的需求,又能善解孩子的心意,不仅圆满解决了“海魂衫事件”,还很好地教育了子
女。
D.文章围绕母亲展开叙事,通过回忆母亲点点滴滴的生活,以饱满的感情表达了对母亲的钦佩和怀念之
情。
8.请结合全文分析“母亲写给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诗”包含了哪些内容?(6 分)
答:
9.文章以“落叶”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詹荣,字仁甫,山海卫人。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督饷大同,值兵变,杀总兵官李瑾。
总督刘源清率师围城,久不下。荣素有智略,善应变。叛卒掠城中,无犯荣者。外围益急,荣密约都指挥
纪振 、游击戴濂、镇抚王宁同盟讨贼。察叛卒马升、杨麟无逆志,乃阳令宁持官民状诣源清所,为叛卒乞
原,而阴以荣谋告,请宥升、麟死,畀三千金,俾募死士自效。会源清已罢,巡抚樊继祖许之。升、麟遂
结心腹,擒首恶黄镇等九人戮之。荣乃开城门,延继祖入,复捕斩二十六人。录功,擢光禄寺少卿,再迁
太常寺少卿。
二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鲁迷贡使留甘州者九十余人,总兵官杨信驱以御寇,死者十之一。
荣言:“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诏夺信官,槽死者送之归。番人感悦。逾年,
以大同巡抚赵锦与总兵官周尚文不相能,诏荣与锦易任。俺答数万骑入掠,荣与尚文破之黑山阳,进右副
都御史。寇复大举犯中路,参将张凤等阵殁。荣与尚文及总督翁万达严兵备阳和,而遣骑邀击,多所杀伤,
寇乃引去。代府奉国将军充灼行剽,荣奏夺其禄。充灼等结小王子入寇,谋据大同。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
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
五百余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
冬则聚而遏寇。帝立从焉。
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
部务,奏行秋防十事。已而翁万达入为尚书,遭母丧,荣复当署部务,辞疾乞休。帝怒,夺职闲住。越二
年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
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
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
C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 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
边当积粟/
D.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
以守边当积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B.贡使,进贡的使臣;贡,进贡,古代臣下或属国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
C.阳,指山的北面。古时候,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阴。
D.乞休,请求退休。这是中国古代官员基于某种原因主动申请辞职退休的行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詹荣颇有智慧谋略。他在总督刘源清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用计谋收买了叛军中的
人,通过他们擒获叛军首领并杀掉。
B.詹荣高瞻远瞩。杨信不善待外国使者,詹荣陈述了此事将带来的不利影响,为赢
取人心,树立中原国家形象做出贡献。
C.詹荣具有军事才能。他担任大同巡抚时,修建了大量御敌工事,因地制宜地实施
了强军策略,为稳固边防立下了大功。
D.詹荣深受皇帝信任。他自考中迸士后官职得到了多次升迁,最终官至兵部右侍郎,
虽未担任尚 书,但一直代理兵部事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
译文:
(2)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 14~15 题。
葛溪驿
王安石①
缺月昏昏漏②未央③,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①皇祜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
诗。②漏:漏壶,古代计时器。③未央:未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首联写驿站月色昏昏、漏声滴答、一灯如豆,景中融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最觉风露早”是羁旅之人身病受困的独特感受,“梦”是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C.尾联属以景结情写法,所写秋蝉聒噪和疏桐黄叶之景更增添无穷的感慨与辛酸。
D.全诗以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意象真实表现了诗人羁旅独苦的心境。15.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来源:Z_xx_k.Com]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l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皎洁月光照耀之下“ , ”,秋江的夜色浩瀚无
边,浑然一体。
(2)韩愈的《师说》以“ , ”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
谬心态。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 , ”两句表明他无论是否身在朝堂,
都会把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上。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自宋代以来,对于上古金石碑铭的审美,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将这种借助器具追
怀历史的审美趣味称为古雅。可以认为,(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借助器物,将遥远的历史拉入人生现
场,为空间性的当下生活, 了历史和时间。或者说,我们通过古雅,不仅仅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
界之内,而是让它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古器物的存在,使抽象的往昔历史变得坚实,
变得可感,变得 ,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因此前所未有地富有 。
中国金石学____于证经补史,这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审视古器物的基本原则,就是认知先于审美。没有
认知基础的审美,是盲目的审美,是假装在审美。就此而论,如何在追求古雅生活趣味的同时激活历史,
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古雅是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辅以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
B.古雅是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
C.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就是古雅
D.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是古雅,它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植入 金碧辉煌 立体感 发祥
B.移入 金碧辉煌 立体感 发端
C.移入 琳琅满目 纵深感 发祥
D.植入 琳琅满目 纵深感 发端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因为通过古雅,不仅仅我们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且给自己的生活
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B.通过古雅,我们不只是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是给自己的生活打开
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C.通过古雅,我们不仅仅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且让它给自己的生活
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D.通过古雅,我们不仅仅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且给自己的生活打开
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研究显示,正常状态下,人的眼睛每分钟眨动 15 --20 次,医学上称之为瞬目反应。每次完整的瞬目
过程中,上、下眼睑闭合,覆盖眼球表面,让泪液均匀地分布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以保持他们的湿润,并
使眼球得到 0.2 秒的休息,所以① 。但是,现在的电子屏幕设计本身就是对眼睛的刺激,
导致双眼无法实现完全的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至少减少一半。电子屏幕源源不断地跳出新的刺激点,眼
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在这个过程中,② ,完整瞬目的次数明显减少,这就会导致
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泪液蒸发增多。所以,③ ,眼睛持续睁着,会影响眼睛的
健康,我们的眼睛会更容 易患干眼症,进而诱发更多的眼部疾病。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句简洁流畅,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战线在打破重重封锁、拓宽交流渠道、改善国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为新中国的政治、外交做出了杰出贡献。从促进民间友好交往的中日“围棋外交”,到“小球转动大球”
的中美“乒乓外交”,黑白棋子、小小银球演绎出一段段历史佳话。如今,从高层出访到体育大赛,中国
体育外交不断引爆全球“朋友圈”;新一代中国运动员凭借着优异成绩和鲜明个性收获了世界各地的“粉
丝”;老朋友一般的外籍教练和外援,展现了中国体育开放包容的环境,未来,体育在中国外交舞台上将
有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是中国外交靓丽而厚重的一张名片。
答: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未知数,是指我们尚不清楚的事物。茫茫宇宙,充满未知数:广袤的苍穹,遥远的星际,有太多太多
尚未明了的难题。莽莽世界,充满了未知数:世相万千,芸芸众生,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有太多太多让
人迷惘的困惑。漫漫人生,也充满了未知数:生活家庭、学业事业、有太多太多的未知因素。未知数,是
人类创造的母亲,是不断进步的源泉;未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催生人类探索的动力……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铜仁一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正视未知,勇于探索”,
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