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淮南一中高二空中课堂地理(平行班)测试卷
分值:100 分 时长:60 分钟 命题人:彭红春
一 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2.5 分,总分 100 分)
读下图,回答 1~2 题。
1.图中①②③实际区域面积相比(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无法比较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②区域位于③区域东南方向
读图,回答 3~4 题。
3.甲、乙、丙三艘轮船同时沿图示方向以相同的速度驶向 180°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时到达 B.甲最先到达
C.乙最先到达 D.丙最先到达
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在西半球
B.乙和丙都属于低纬度地区
C.甲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甲、乙在东半球,丙在西半球
右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 5~6 题。5.图中 P 地位于 X 地的( )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6.从 X 地到 P 地途经( )
A.东西两半球 B.西半球
C.东半球 D.南北两半球
读下面的四幅图,完成 7~8 题。
7.图中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40°N,116°E)东南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库赛湖的年纹层是一种由冬季冰面颗粒物质沉积形成的粗颗粒层和夏季沉积的细颗粒层两
者交替形成的。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 9~11 题。
9.库赛湖湖底粗颗粒层的沉积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库赛湖东南部和西北部等深线疏密差异大的原因可能是 ( )
A. 东南部地壳下陷更加剧烈 B. 东南部流水沉积作用较强
C. 西北部风力沉积作用较强 D. 西北部冰川沉积作用较强
11.湖泊年纹层是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若湖底某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
年比往年 ( )
A. 春季风力偏大 B. 夏季气温偏高 C. 秋季降水偏少 D. 冬季光照较强读图回答 12~13 题。
12 图示信息表明( )
A. 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 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小
C. 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 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13.某游客于当地区时 1 月 1 日 9 时出发,用 3 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
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某月,小明去某岛旅游时,发现该地的传统民居很有特色(如图
所示),其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
伸展很长。挑檐下的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该月内当地
居民的正午家庭作坊位置从南侧移到北侧。如图为当地房屋。据
此完成 14~16 题。
14 该地可能位于
A. B.
C. D.
15.该建筑特点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遮阴 B. 排水 C. 防风 D. 防潮
16.该月,当地
A.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B. 昼长夜短
C.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 昼渐变短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 17~19 题。17.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南北两侧向中部汇流 D. 自中部向南北奔流
18.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
①东西走向 ②南北走向 ③东北—西南走向 ④西北—东南走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在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 )
A. 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 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C. 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D. 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 20~21 题。
20.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中,平均坡度最大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径流受 L 湖调节最明显的是()
A. 甲河段 B. 乙河段 C. 丙河段 D. 丁河段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瀑布的落差为 72 米,读图回答 22~23 题。
22.Q 地的海拔可能为
A. 90 米 B. 230 米 C. 340 米 D. 420 米
23.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 米 B. 310 米 C. 360 米 D. 410 米下图为某半球 30°—40°纬度带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4~25 题。
2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个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B.乙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
C.丙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陆
D.丙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
25.关于图中①、②、③三个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B.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
C.③大洋的面积将不断缩小 D.②大洋全部位于东半球
下图为世界四大海峡略图。读图回答 26~27 题。
26.图中位于两洲分界线的海峡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27.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从上海港出发,沿最短海上航线到达伦敦港,其所经过的海峡依次
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读经纬线简示图,其中 X 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 地位于大陆西海岸,读图回答 28~29 题.
28.X、Y 两地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29.位于 Y 地所在国的是
A.富士山 B.大分水岭 C.巴拿马运河 D.硅谷历时 44 天,我国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载人潜水器 7 000 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
顺利完成海试任务。据此回答 30~31 题。
30.本次“蛟龙”号进行 7 000 米海试任务的马里亚纳海沟对应于下面海底地形图中的( )
A.甲部位 B.乙部位
C.丙部位 D.丁部位
31.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此次“蛟龙号”进行海试任务的大洋应是其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 32~33 题。
32.图中 a 的值可能是
A.-10 ℃ B.0℃
C.10 ℃ D.20 ℃
33.造成图中 0℃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
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
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下图为世界局部年
均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34~35 题。
34.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A. 0<P<10 20<Q<30
B. -10<P<0 30<Q<40
C. 0<P<10 30<Q<40
D. -10<P<0 20<Q<30
35.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盛行风、洋流 B. 纬度、地形
C. 海陆位置、地形 D. 纬度、洋流36.下图示意某区域 1 月份 0℃等温线分布。导致图中 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降水
C. 沿岸洋流 D. 曲折海岸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
37-38 题。
37.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 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 附近大陆东岸
3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下图为某地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完成 39-40 题、
39.造成图中 M、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
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40.a 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0C B,-50C C. 20C D,-8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