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名师预测卷(原卷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名师预测卷(原卷版)

ID:246922

大小:186.2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 年全国高考名师预测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起点,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 圆转、依类象形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笔性丰富、渐趋平直的隶书,变得更容易辨识。“隶变”一词在 唐代唐玄度的《新加九经字样》中便有提及,后见于宋代郭忠恕的《佩觿》、宋代徐铉校注的《说文解字》 等。一般认为,隶变始于秦国文字,是俗体流行所推动的结果。然而,隶变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我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 学界曾有观点认为,在秦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楚 文的消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书同文”所统一的主要是公文用语和用字规范, 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是难以同一的,因此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具备一定可能性。 从现有文献、文物来看,楚简的书体、字体和笔法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具备了毛笔书写、多面出 锋、用墨自然、笔性灵动、点画多样、提按顿挫、平直折转等书法艺术元素。这些包含篆、草、隶、楷、 行点画的楚简文字,极富人文笔性,其点画的多样性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母体。楚国简帛文字的 多样性亦造就了不同书风,各个篇目,自成系统。仅以部分郭店楚墓竹简为例,《唐虞之道》温润静穆、淳 朴内敛;《尊德义》苍茫奔放、起伏跌宕;《老子·甲》整齐严谨、雅致精微。关于楚帛文字,郭沫若先 生认为:“体式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也认为:“如果秦没有统 一全中国,六国文字的俗体迟早也是会演变成类似隶书的新字体的。”可以推断,至少在楚国简帛文字中 可能存在与隶变相似的形变现象,楚文字书法艺术的“今文”趋势,不仅彰显了其笔理墨妙,更蕴含着一 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对于隶变的探讨,离不开关于书法正体和俗体问题的研究。《说文解字·序》有“著于竹帛谓之书”。 王国维指出:“掌文书者亦皆谓之史,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这些“掌文书者”均为诸 侯国史官,而不像汉代简牍更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他们抄写大量经典所使用的应为官方通行文字。在 古文向今文转化的探索和自然演化中,各诸侯国史官“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文字中凝结着各自的 人文特质,使得多种新形体出现。这些形体均可视作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产物。所以,我认为“隶变”是 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所谓俗体的推动仅是促成汉字形体演变的动因之一。 追寻隶变之踪,可以一窥中国书法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体味汉字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更加深入理 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选自孟鸿声《追寻隶书演变之踪》)2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隶变是指汉字形态由篆书向隶书转化的过程,它是现代汉字的起点。 B.隶变是从秦国开始的,这是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C.隶书吸收了楚简的字体和笔法形态,是对楚简的融合、转化、演进。 D.隶变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汉字背后蕴含着自觉的人文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在介绍“隶变”相关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一般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领起全文。 B.文章主体部分之所以从楚简谈起,意在说明文字的形变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C.第三段运用事实论证和引言论证说明了楚简的特点,增强了论证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D.第四段通过事实论证说明“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篆书线条圆转、依类象形,不容易辨识,其向隶书转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完全是俗体推动的结果。 B.秦王朝颁布“书同文”的政令,只是统一了公文用语和用字规范,却无法统一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 C.楚简文字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已经包含了篆、草、隶、楷、行等点画,这些点画成为书法艺术的母体。 D.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途径在于各诸侯国史官,正是他们各具人文特质的书写,导致了多种新形体出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在先秦,商族起于东夷,周人起于戎狄,由夷狄而入华夏以主中原。秦人出于西戎而一统六国,汉朝 设置“都护”经略西域。在隋唐,经过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胡汉交融,王朝统治者一改以往“贵中华、贱夷 狄”的民族歧视,代之以“爱之如一”的平等态度。宋代到清代,王朝统治者提出“胡汉一家”“华夷无 间”等思想,创制一系列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民族宗教法规和管理体制,奠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格局。 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随着盛衰兴亡而断流中止,始终得益于中华文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海纳百川, 包容开放。判定一个民族是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标志,不是种族,不是血缘,不是地缘,而主要是 文化。无论是作为“多元”的源头,还是作为“一体”的支撑,少数民族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接受者,更是 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历史上,先有印度佛教的传入,后有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华文明均对其接 纳吸收,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华文化主干,变外来宗教为中国化宗教。 (摘自《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3 材料二 当前,“一带一路”倡导日益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而跨文化交流则有利于夯实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基础。跨文化交流能够帮助不同民族求同存异,在更好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 增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培育不同文化间相互包容的精神特质。当前,世界各国民众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成 本日益降低,增进了各国民众之间的日常往来,有助于普通民众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文化主体间思维方式和 价值观念的差异,以更客观开放的心态面对差异,消除文化偏见和误解,从而实现民心相通。跨文化交流 的本质在于通过文化互通寻求理念共识,进而为国家之间实现互利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摘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 材料三 材料四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普遍制定了适合自己本国国情的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相结合, 使得各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属 于上升期,他们在公路、铁路、建材、通讯等众多产业有着巨大需求,而这些恰好是中国产能丰富、技术 领先的优势产业。 作为中国向各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战略性平台“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 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提供投融资支持。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同时,中国抓住机遇,来解决我们产能过剩 的问题,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沿线各国在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的同时,人民币在沿路国际贸易 和国际投融资领域使用范围和使用规模将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过去,西部地区一直为东部地区提供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全力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逐渐东部4 发展起来,东西差距逐渐扩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全力提升西部开放力度,为西部对外贸易和投 资提供契机,扩大西部的贸易总量,从而促进西北、西南地区的经贸崛起以平衡国家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 (摘自《“一带一路”战略推行的经济基础及其战略意义》)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联合体,从先秦开始直至明清,胡汉华夷之间一直纷争不断,正是 这样的纷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B.中华文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少数民族是多元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共同体的支撑者,他们接受了 中华文明,也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创造。 C.跨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求同存异,为国家之间实现互利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中国倡导 的“一带一路”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D.“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 体理念的具体实践,正日益被世界所接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历史经历了许多朝代的盛衰兴亡,中华文明却没有因此断流中止,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是 一个文化共同体,海纳百川,包容开放。 B.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主干,是在接纳吸收印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础上形成的, 原本外来的宗教最终成了中国化宗教。 C.各国民众的日常往来,有助于他们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主体间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从而达 到消除文化差异和偏见,实现民心相通。 D.“一路一带”横贯欧亚,陆路从西安出发,经哈萨克等地可以进入欧洲,水上从福州等地出发,经 马来西亚、希腊等地同样也可以到达欧洲。 6.“一带一路”有哪些战略意义,根据材料四作简要归纳。(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球 丛棣 我一生下来就对一些圆圆的东西感兴趣,譬如我爸爸的光头,在我学走路前那是我最好的玩具,后来5 被皮球替代了。由小到大的皮球向前滚动着,一个孩子跟在后面,慢慢地显现出他的天赋异禀。 到了八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足球,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我发誓,那是一个崭新 的标准足球,但我只踢了一脚,只一脚它便如出膛的炮弹,再也没有回来。 我一生都在追寻它的下落,为了它,我没再碰过别的足球。 事实上,那个惹祸的足球当时并没有逃走,我记得它还理直气壮地回到原地蹦跳了两下,直至二楼窗 口探出一个脑袋。一个刁蛮的老太婆,她的脸像另一块碎裂的玻璃,我被她的样子吓坏了。一个黑影趁机 从我面前溜走,那个猥琐的家伙弓着身子,回头时一脸的坏笑,他叫小淘,从那以后我只叫他“窃蛋龙”。 我确认“窃蛋龙”怀抱着的不是只恐龙蛋,而是一个足球,一个正在哭泣的足球。 我没命地往前跑,把“窃蛋龙”吓坏了,他试图把球还给我但被我拒绝了,很快我便超过了他。我听 见身后的“窃蛋龙”在哇哇怪叫,他的后面还紧跟着一个手持扫把健步如飞的老太婆…… “窃蛋龙”到底还是跑掉了。 那天镇上的人都看到了,“窃蛋龙”怀抱着足球,像最后一只恐龙,被一个疯狂的女猎人追赶,卷起 一路烟尘,一口气跑出了小镇。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回来,反正我是没再见过他,也没再见过我的那个足 球。 我还是对圆的东西情有独钟,除了足球。 我开始滚铁环,坡上坡下地玩上个来回,我便长大了。 长大后我干起了修理自行车的行当,在街角挂了个锈迹斑斑的车圈作招牌,远远看去就像是我玩过的 铁环。我天天摆弄那些车胎车圈,藉此安身立命。我还娶了个圆圆的老婆,没过多久,她还给我添了个圆 圆的儿子。 儿子很像我,一生下来便相中了我的光头…… 小家伙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有一次喊我“爸爸”喊得格外甜,他指了指自己的小鞋子,我便俯下身凑 近看,结果被他重重地踢了一脚,他也乐得摔倒在地上。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我没给他买足球,而是在 他生日的时候送了他一把玻璃珠子,并教他如何用手弹射。他同样是个天才儿童,只几天的工夫,我的家 就如同遭到了枪手们的疯狂扫射,窗户和墙壁上满是累累弹痕。 头缠绷带的我点上一支烟,开始怀念曾经拥有过的一个足球,我想,它在也许会好些。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又到了。 小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都聚集在那里喝啤酒看直播,看中国队如何过关斩将,杀进决赛,看来这一 次大力神杯我们是势在必夺了。 决赛那晚我也去了,还别有用心地带上了儿子。6 中国队迎战巴西队,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比赛,一波三折,我们的 11 号队员格外抢眼,在最后伤停 补时阶段创造了一个点球,并亲自操刀主罚,一蹴而就,完成绝杀。举国欢腾,我的周围人声鼎沸,人们 都在击掌相庆,只有我还在紧盯着屏幕:那个改写历史的英雄,抱起足球一边亲吻一边满场乱蹿,他弓着 身子的样子很像一个小偷…… “窃蛋龙”! 他是“窃蛋龙”! 你们不认得他了吗,11 号是“窃蛋龙”呵! 我的怪叫的确让他们愣怔了几秒,但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庆祝方式,于是我看到了雨点般的 拳头疾落下来,几乎把我砸进泥土。 事情过去了很久,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包裹,是“窃蛋龙”寄来的一个足球,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签名, 看上去很珍贵。我知道这个不是我丢失的那个,但我还是原谅了他。 我把足球送给了儿子,谁知儿子却不屑一顾地将它丢到一边。他已经长大了,而且越来越圆,最近他 迷上了呼啦圈。我有些生气,强拉着他出了门,我要重新教他踢球。我发誓,那是一个崭新的足球,可我 儿子只踢了一脚,只一脚它便如出膛的炮弹…… 还是那个窗口,还是那个老太太,她的脸还像原来那块碎裂的玻璃,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点都没变。 我吓坏了,儿子却像没事人似的慢吞吞地捡回球,还在原地拍打了两下,我赶忙跑过去推搡他:“你傻呀, 还不快跑,快跑呵……” 儿子一脸的诧异,说:“我干吗要跑?” 随后儿子仰起脸,撒娇似地喊了一声:“太奶奶……” 我看见,老太太皱巴巴的一张脸随之舒展开来,像一块刚刚换上的玻璃,完整而平滑,我的奶奶哟…… 我把那个足球抱在怀里,忽然泪如雨下。我哭了,哭得惊天动地。 没人知道我在哭什么……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不以“足球”而以“球”为标题,是为了突出球的共性特征,象征命运如同圆圆的球,其滚动 和归属具有偶然性,难以预测。 B.小说语言诙谐幽默,不见一般小说的一本正经,用轻松的笔调书写严肃的主题,让读者在看似说笑 的氛围里思考作品的思想内涵。 C.小说以足球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除“窃蛋龙”跑出小镇的情形为插叙,其余为顺叙, 全文结构紧凑,详略有致,布局合理。7 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有“我”和“窃蛋龙”命运的对比,有“我”和儿子踢球不同结局的对比, 有二楼老太太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 8.小说写“我”为儿子买玻璃珠子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6 分) 9.小说结尾写道:“没人知道我在哭什么……”那么,“我”究竟为什么哭?为什么不直接点明?请试作 探究。(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 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以六年中封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 四岁。是时萧何为相国,而张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 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黥布反亡,汉立皇子长为淮南王,而张苍相之。十四年,迁为御史大夫。高后 崩,以淮南相张苍为御史大夫。苍与绛侯等尊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四年,丞相灌婴卒,张苍为丞相。自汉 兴至孝文二十余年,会天下初定,将相公卿皆军吏。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 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吹律调乐,入之音声,及以 比定律令。若百工,天下作程品。至于为丞相,卒就之,故汉家言律历者,本之张苍。苍本好书,无所不 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张苍德王陵。王陵者,安国侯也。及苍贵,常父事王陵。陵死后,苍为丞相, 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苍为丞相十余年,鲁人公孙臣上书言汉土德时,其符有黄龙当见。 诏下其议张苍,张苍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于是文帝召公孙臣以为博士,草土德之历制度, 更元年。张丞相由此自绌,谢病称老。苍任人为中侯,大为奸利,上以让苍,苍遂病免。苍为丞相十五岁 而免。孝景前五年,苍卒,谥为文侯。 (摘自《史记·张丞相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 B.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8 C.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 D.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食邑,文中指古代的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B.列侯,指位列诸侯,即位同诸侯,享有诸侯的待遇。 C.五德,文中指五行之德,即土金、木、火、水、土。 D.博士,古代为官名,掌管书籍文典,从事教授生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苍精通计算,官起财会。他由北平侯升任为计相,一个月后以改任主计,以列侯的爵位在相府 办公,负责管理各郡国交上来的会计帐簿。 B.张苍擅长乐律,精通历法。张苍吹奏律管,调整乐调,制定律令,并且亲自制定汉朝的历法,整 个汉代研究音律和历法的学者都师承张苍。 C、张苍不负恩义,知恩图报。王陵救过张苍的性命,张苍把王陵当父亲一般侍奉,王陵死后,休假 时总是先拜见王陵夫人,献上美食才回家。 D.张苍为官正直,勇于担当。张苍不惧邪说,敢于坚持自己的科学主张,罢免了公孙臣,文帝下诏 书支持他,但终因年老多病而自行引退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 (2)苍任人为中侯,大为奸利,上以让苍,苍遂病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9 【注】苜蓿:植物名。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天马:骏马的美称。 《史记•大宛列传》说:“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 马曰天马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联中“绝域”指极远的地域,“胡烟”“塞尘”点明此去的前方是边塞,那里路途遥远,寂寞 荒凉,环境恶劣。 B.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抬头偶见归雁,前方路上极少行人,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哀 伤与压抑之情。 C.尾联言此去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既是对友人的希望,也寄寓诗人效命疆场、安 边定国的豪情。 D.全诗熔写景、说史、抒情于一炉,从写景到说史,再从说史到抒情,曲折有致,表现了作者对友人 的深情厚谊。 15.试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对“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一联作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 (2)《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 惆怅之情,也蕴涵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70 年风雨兼程,70 年 奋进,中国共产 党带领人民开启 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 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 们,( ),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949-2019,这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彰显了亿万人民的奋斗与豪情。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 , 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亿万人 的勤劳奋斗,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10 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新中国 70 年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今天,中国人民拥有了一切,都是拼搏奋斗干出 来的,凝聚、浸透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和奋斗者的辛勤汗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砥砺 栉风沐雨 根源 摩顶放踵 B.砥柱 栉风沐雨 根源 胼手胝足 C.砥砺 筚路蓝缕 根基 胼手胝足 D.砥柱 筚路蓝缕 根基 摩顶放踵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 B.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 C.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 D.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民拥有了一切,都是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凝聚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奋斗者的辛勤汗水。 B.中国人民拥有了一切,都是拼搏奋斗所获得的,凝聚、浸透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和奋斗者的辛勤汗水。 C.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都是拼搏奋斗所获得的,凝聚、浸透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和奋斗者的辛勤汗水。 D.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都是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凝聚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奋斗者的辛勤汗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20 个字。(6 分) 作文运思有如抽丝,在一团乱丝中拣取一个丝头,把它从错杂纠纷的关系中抽出,有时一抽即出, ① ,没有耐心就会使紊乱的更加紊乱。运思又如射箭,目前悬有鹄的。箭朝着鹄的发,有时一 发即中,也有因为瞄准不正确,用力不适中,② ,习射者须不惜努力尝试,多发总有一中。 这譬喻不但说明思路有畅通和艰涩的分别,还可说明一个意思的涌现,③ 。普通所谓“灵 感”,虽然源于潜意识的酝酿,多少也含有机会的成分。 21.下图是丁聪为巴金所作的头像画,请根据头像中人物的神情,结合你对巴金的了解,写一段人物赞, 表达你对巴金的敬仰之情。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能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 60 字。(5 分)11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2019 年 02 月 20 日,国家财政部办公厅首次就加强珠算心算传承发展工作下文,要求各地财政部门加强 珠算心算协会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珠算心算服务发展的科学价值。 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结晶。 2008 年 6 月,珠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3 年 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中国珠算非遗 项目得到了进一步保护传承发展。目前接受珠算珠心算教育的中小学生大约有 200 万人以上。江苏省教育 厅、财政厅决定,自 2017 年 9 月起,进一步扩大全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规模,目前全省参与珠心算教学 与实验的小学共计 240 余所。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根据自己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