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答案 第 1 页(共 1 页)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1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5 ADDAC 6~10 DBCDA 11~15 CBCDC
16~20 AABBA 21~25 DBBDC 26~30 CBACC
二、材料题(共 55 分)
31.(1)原因: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传教士的推动;皇帝的支持;有识之士的推广。
(4 分)
(2)特点:由被动到主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渐进性(或历史阶段性);内容丰富;
途径多样。(4 分,答出 4 点即可)
(3)①内容:明末清初传入的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近代传入的除西方科技外,还有西方
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2 分)
②影响: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
性变革;近代的西学东渐传播范围较广,并引发了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2 分)
32.(1)措施:鼓励发展纺织业;设立专门机构推动实业发展;制定并颁布相关章程;支持
兴建铁路与开矿;奖励技术发明。(4 分,答出 4 点即可)
意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了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为后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3 分,答出 3 点即可)
(2)特点: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迅速;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2 分,
答出 2 点即可)
原因:国民经济的恢复;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援
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4 分,答出 4 点即可)
33.(1)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
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社会习俗方面:禁止父子及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家庭政策。
(5 分)
推动社会转型:改革了原有的土地制度,维护并壮大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或从根本上
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打击并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
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改革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 分,答出 2 点即可)
(2)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1 分)
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
民族交融;推动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3 分)
另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了拓跋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全盘汉化,
使得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2 分)高二历史答案 第 1 页(共 1 页)
34.(1)原因: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激化社会矛盾;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或新思潮的涌动);有识之士的推动。(4
分,答出 4 点即可)
促进因素: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赎金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
改革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加剧了农村的社会分化,推动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3 分,
答出 3 点即可)
(2)特点:移植西方模式(或借鉴西方经验);充分利用国家政权力量(或国家大力扶植);
工业化政策合理(工业化从发展轻工业开始);重视民营经济的地位。(4 分)
(3)原因:都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政府对工业的大力扶植(或政府的政策支持);
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外侵略扩张。(4 分,答出 2 点即可)
说明:阅卷时不必完全拘泥于所给答案,如果言之成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