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甘肃武威三中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甘肃武威三中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测试题

ID:245575

大小:7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甘肃省武威第三中学高一线上考试试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把时间变成历史 阅读历史,有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古代中国,挑战中华文明的游牧民族,为什么大 多反而被中国文化所“内化”?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答案是,中国文化有着由文明定义的“历史叙 事”,相对而言,游牧民族则只拥有自然流动的时间。这启示人们,时间自在自为地流逝,唯有 通过人类文明,才能变成具有人文刻度的历史。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如果缺少人的行动与奋斗,时间只是“逝者如斯夫”的自然变化。马 克思说过,“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 过程”。可以说,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奋斗,才把匀速流动的时间,变成有着起伏快慢和生长节 奏的历史,从而建构起一个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意义的世界”。 而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在几千年时间跨度里保持了连续性的文明体系,中国比其他国 家更加注重“历史意识”。我们的时间之轴,可说被一系列伟大的历史事件所标定。比如说,秦 统一中国,既证明了大一统的可能性,也让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叙事和预设模式;再比如 说,前段时间举国纪念长征胜利,正是因为 80 年前那场史诗般的征途,为现代中国走出了一条开 阔的道路。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就像锋利的铧犁一样,在时间的荒原里开垦出历史的田垄,由 此哺育着文明的生长繁荣。 时间一旦变成历史,就不仅关乎过去,更意味着向未来的延伸。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名篇《小 径分叉的花园》里,用“小径分叉”来比喻时间的分叉,因为“时间总是不断地分叉为无数个未 来”。其实,时间分叉只是形象的文学修辞,时间不会自动分叉,而恰恰是人类的奋斗,才让未 来具有可以期待的无限可能性。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恺撒的“我来,我见,我征服”,还是哥 伦布发现新大陆,抑或是牛顿提出三大定律,正是人类对未来可能性的不懈追求,才不断把无声 的时间变成激动人心的历史。可以说,失去了可能性,未来就不再值得期待,历史就不再值得创 造,剩下的只是自然时间的无谓流动而已。 因此,在历史的语境中,未来不再只是未曾到来的时间,而是等待着人们去创造的无限可能 性。而实现未来的可能性,这本身就是在创造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把时间变成历史,就具有了 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着把现代化与 10 亿级人口规模相结合的伟大事业,始终在“向着一个 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西方教科书上的固有模式,而中国的未来也 将给现代文明带来更多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让外媒用“激动人心”来形容中国的发展;也 正是这种可能性,向所有人展现了创造历史的开放性。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在改革发展的宏 大叙事中加上自己的一笔,既是在赢得未来,更是在创造历史。 过去孕育着“以往知来,以见知隐”的经验和知识,而未来则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未来的 可能性不会被取消,历史更不会被终结。今天的中国有了这样的底气:我们不仅善于书写历史, 而且勇于创造历史。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仍然葆有把时间变成历史的激情和能力。 (摘编自夏建平《当谈流行音乐时我们在谈什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古代中国,挑战中华文明的游牧民族,大多反而被中国文化所“内化”,这个问题引人 深思,本文提供的答案也很有启发性。 B.中国文化相对游牧民族有着由文明定义的“历史叙事”,自在自为流失的时间只要通过人 类文明,就能变为具有人文刻度的历史。 C.人类在构建起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意义的世界”后,就把匀速流动的时间变成了有着 起伏快慢和生长节奏的历史。 D.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加注重“历史意识”,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在几千年 里保持连续的文明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首段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引导人们思考时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B.文中阐述秦统一中国、举国纪念长征胜利证明时间变成历史后向未来的延伸。 C.主体部分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说明了把时间变成历史的方式。 D.结尾部分联系现实,引用外媒评价,表达了对中国未来创造历史的的坚定信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历史的语境中,未来不再具有时间的含义,而是等待着人们去创造的无限可能性。人们 以实现未来的可能性,来创造历史。 B.今天的中国,在“向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努力创造历史就更具有了深刻的 现实意义。 C.外媒用“激动人心”来形容中国的发展,是因为中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可能给现代文明 带来新的形式和内容。 D.在当今的中国,我们既要注重过去,从过去吸取知识和经验,更要凭借激情和能力来创造 未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 多了。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可以说在接近 100% 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 他们就被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 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不信的话,你只要上 985 高校和三流院校的第 2 页 共 5 页 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 985 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 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 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 985 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 顶级名校。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 TOP10 申万一级行业 硕士博士占比(%)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银行 8.94 71.69 计算机 6.7 57.13 传媒 5.77 49.13 建筑装饰 5.35 42.77 房地产 6.29 39.41 国防军工 9.3 38.96 通信 5.09 36.77 公用事业 4.21 34.89 综合 6.51 33.73 非银金融 7.31 30.68 材料三: “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不 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 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如今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已超过 60 万人,20 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 11 倍,甚至超过了 本科生。研究生如此扩招,研究生就业势必遭遇“高学历泛滥”困境,造成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 超过岗位本身的需求。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 位。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摘编自中国民生网) 材料四: 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 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 校毕业生。 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 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 86%。而且,半年之后所有的专 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 91.8%。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 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当今 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 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 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 饭碗。 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此语境下, 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 (摘编自中国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即使你的工作经历再多、情商再高,如果没有学历这一前提条件,很多单位在招人时连机会 都不会给你。 B.根据材料二,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占比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 员工均占比最高。 C.若干年后,一些专业可能会失去社会土壤,我们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 自生能力。 D.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大学所有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率都能超过八成,半年后就业率能超 过九成。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 985 高校毕业生,而且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 毕业生最多。 B.大学设置的专业都有其合理的依据,我们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总会 找到自己的岗位。 C.从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来看,非银金融和银行的人均月薪较高,因此,学生报专业会首选 与这两个行业相关的专业。 D.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商品快速迭代,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所有从业者而言,都不会是吃一 辈子的饭碗。 6.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说说如何看待学历与工作、收入的关系。(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来源:Zx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7~9 题。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余华 有一天,我挑着担子从桥上走过,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脸上的汗水,他们笑得哗啦哗啦 地问我:“你在脸上擦什么?”第 3 页 共 5 页 我说:“擦汗水呀。” 他们哇哇笑了一会儿后,有一个人喘着气问我:“你是谁?”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想起来了,他们叫我叫得最多的是:喂! 我就试探地对他们说:“我是……喂!” 他们问我:“我是不是你的爹?” 我点点头说:“嗯。” 我爹死掉后,这镇上的人,也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爹了。 陈先生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别人问我什么,我都答应,陈先生就说:“你们是在作孽。只要 是人,都有一个名字,他也有,他叫来发……” 陈先生又对我说:“来发,从今往后,别人不叫你来发,你就不要答应,听懂了没有?”我 点点头说“嗯。” 这些天,我常想起从前的那条狗来,他们也叫它傻子,我知道他们叫它傻子是在骂它,我不 叫它傻子,我叫它喂。 那个时候我挑着煤一户一户人家送,时常看到那条狗,所以翘鼻子许阿三把它提过来时,我 一眼就认出它来了。许阿三说:“喂,你想不想娶个女人?”他们在一边哈哈笑着,一边对我说: “傻子,接过来,这就是你的女人!” 我说:“它是一条狗,是小狗。” 他们哈哈笑起来说:“这傻子还知道狗……还知道是小狗……” 我再看到那条狗时,轻声叫了它一下,我说:“喂。”它听到了我的声音后,对我汪汪叫了好 几声,我就给了它半个吃剩下的馒头,它叼起馒头后转身就跑。后来,这条狗就天天跟着我了。 后来,这狗就在我家里住了。我出去给它找了一堆稻草回来,铺在屋角。 我坐到稻草上,和我的伴坐在一起。我的伴对我汪汪叫了两声,我对它笑了笑,我笑出了声 音,它听到后又汪汪叫了两声,我又笑了笑,还是笑出了声音,它就又叫上了。 我的狗大了,也肥肥壮壮了,翘鼻子许阿三他们见了我就说:“喂,傻子,什么时候把这狗 宰了?” 翘鼻子许阿三他们要吃我的狗了,他们拿着一根骨头,把我的狗骗到许阿三家里,关上门窗, 拿起棍子打我的狗。 我的狗也知道他们要打死它,它钻到许阿三床下后就不出来了,许阿三他们用棍子捅它,它 汪汪乱叫。 他们把一个绳套塞到我手里,他们说:“勒死它。” 我摇摇头,我把绳套推开,他们说:“拿着绳套……去把狗勒死……不去?不去把你勒 死……” 我看到陈先生的两只手插在袖管里,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陈先生在一边说话了: “你们要他帮忙,得叫他真的名字,这么乱叫乱骂的,他肯定不会帮忙,说他是傻子,他有 时候还真不傻。” 许阿三他们便围住了陈先生,陈先生说:“他叫来发。” 许阿三搂着我往他家里走,他边走边说: “来发,你我是老朋友了……来发,去把狗叫出来……来发,你只要走到床边上……来发, 你只要喂的叫上一声……来发,就看你了。” 我走到许阿三的屋子里,蹲下来,看到我的狗趴在床底下,身上有很多血,我就轻轻地叫了 它一声: “喂。” 它一听到我的声音,呼地一下蹿了出来,扑到我身上来,用头用身体来撞我,它身上的血都 擦到我脸上了,它鸣鸣地叫着,我还从来没有听到它这样鸣鸣地叫过,叫得我心里很难受。我伸 手抱住它,我刚抱住它,他们就把绳套套到它脖子上了,我还没觉察到,我抱着狗的手就空了。 他们回头看看我,哈哈哈哈笑着走出屋去了。 这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狗睡觉的稻草上,想了很久,我知道是我自己把狗害死的。我摇了 很长时间的头,摇完了头,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这镇上的人,也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爹了”表明镇上的男 人,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在来发面前称“爹”,以此欺侮来发。 B. 小说中既写了许阿三他们一帮人的笑,也写了来发的笑。这些笑声里既有许阿三他们的嘲 弄,也有来发心中的悲苦和他与小狗交流时的一丝温情。 C. 来发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处于劣势,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作为参照物的狗出现后,来发将它 由小狗养成了肥壮的狗,这是来发身上人性的光辉的反映。 D. 在承蒙别人把自己当人看的一连串亲切的“来发”声中,在自己一直没有名字而现在别人 喊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来发竟一时冲动出卖了自己的良心。 8.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结尾的“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 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 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 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 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 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第 4 页 共 5 页 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 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 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 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 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 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 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 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 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B.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 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C.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 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D.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 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人们选取与名的含义相关的字以表德行、特性,体现精神追求或自我期待,这是中国独特 的语言文化现象。 B. 登进士第,指考中进士。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是皇帝在殿 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C. 黜,指官职的贬退;文中“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中的“左降”等也表降职贬官;“转 考功郎中”中的“转”则指提拔任用。 D. “元和十二年”是唐宪宗的年号纪年。在古代也用干支法纪年,如《赤壁赋》中“壬戌之 秋,七月既望”,那一年为壬戌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韩愈刻苦自励,擅写文章。他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曾把文章投 送给公卿,受到郑余庆的称赞而出名。 B. 韩愈说话直率,直言获罪。他讲话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曾当面向皇帝陈述宫市的弊 端,后被贬阳山做县令,移职江陵。 C. 韩愈很有史才,傲视权贵。他写了《进学解》自明心志,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 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多不予理睬。 D. 韩愈奖掖后进,弘扬仁义。他对待后进和颜悦色,尽管有时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他资助 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接近十人。 13. 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⑵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关山月 陆 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①关山月,乐府旧题,此诗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②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 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 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 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③遗民: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描述的场景形成直接的 因果关系。 B.诗歌忌重字,但“将军不战空临边”与“沙头空照征人骨”二句复用“空”字,看似败笔 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 C.“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写出了从军将士的无所事事,他们只有以阵阵刁斗 声送走一轮又轮的明月,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 D.最后两句写诗人眼看着沦陷区的百姓惨遭金人蹂躏,看见他们伤心落泪,盼望宋军能够北 伐收复失地。 15.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借诗中三类人的不同境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6 分) (三)名片名句默写第 5 页 共 5 页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劝学》中以雕刻为比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不懈,才能有成就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景物描写,写出了送客时的悲秋之景。 (3)《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醉翁志在欣赏山水美景。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打开熟悉的中国地图,两条蜿蜒曲折的线,目光追随、抚摸,耳畔有淙淙的水声日夜不息, 是的,它们就是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河流——长江与黄河。它们有着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 样的( )、厚重与宽广,在它们的岸边有我可爱的家园。 前段时间,朋友邀约一同去韩城看黄河。这条河由海拔四千五百米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 麓起源,一条小溪逶迤着逐渐浩荡,翻越千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来到陕 西韩城大禹口(韩城大禹口),进入它生命的又一个峡谷。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最窄处河宽 不足四十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 )。【乙】传说大禹口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也指这里。我们的车子缓缓( )在峡谷之中,但见两 岸山石陡峭,山脊隐在冬日的雾霾里,稀薄处直插云霄。我打开车窗,感到刚刚还和煦的阳光忽 然暗淡起来。【丙】下车,但见一面高耸的山脚下、公路边,一湾滩涂被巨大的白色冰块( ), 有人在冰块上行走,孩子们在嬉戏,就在那冰块的中央,隐隐有一径细流而过。 如果这湾滩涂, 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发现极难。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古老 一泻千里 行进 覆盖 B.古老 一日千里 行进 遮盖 C.苍老 一泻千里 穿行 覆盖 D.苍老 一日千里 穿行 遮盖 18.文中甲乙丙三处划线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甲 B 乙 C 丙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湾滩涂,站在远处如果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发现极难。 B.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极难发现。 C.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极难发现那条细流。 D.这湾滩涂,站在远处如果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极难发现。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___① _____,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除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 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比较低,____②___,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 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_______③_______,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 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21.下面是一封校庆邀请函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学校诚邀您来看一下校庆典礼,与贵校师生共襄盛典。您的拨冗惠顾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如能参加,务必于 5 月 10 日前发回执告知,以便学校做好接待准备。如不能亲临,可将贺信呈送 到校庆办公室。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传统文化,流沙河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达:文化里面的“化”,含有变化的意思,文 化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要把传统文化神化了,它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文化的作用也 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马见效。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