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线上二模试题(咸阳市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线上二模试题(咸阳市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咸阳市二模考试文综试题 本试卷共 47 小题,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按学校要求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 显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 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25.李白有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杜 甫亦言:“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领袖)俱尘埃。”这反映了唐 代 A.浪漫主义文学颇受推崇 B.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C.儒道释三教已逐渐融合 D.诗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 26.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 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国家机构效能的需要 B.适应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势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D.君主集权体制逐步遭到破坏 27.明清《江宁府志》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 然后敢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明清工商皆本思想受到压制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C.为限制西方殖民而闭关锁国 D.资本主义萌芽侵蚀传统经济 28.1892 年,传教士艾约瑟在《万国公报》上连载《国富论》,以美国为例:“美国之铁 路电报民间自行经营,较国家之由官兴办,自必为益多多矣。”强调“(经济之事)须皆准 于经济学家”。据此推知艾约瑟 A.主张引进美国的铁路电报技术 B.洞悉到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C.反对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政策 D.揭示西方经济体制存在的风险 29.20 世纪 20 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 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该主张意在 A.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 B.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C.扭转新文化运动方向 D.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 30.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 息,判断图中①②的年份分别是 A.1956 年、1965 年 B.1966 年、1975 年 C.1978 年、1987 年 D.1992 年、2001 年 31.20 世纪 80 年代初,火车、轮船和长途汽车上到处是拎着装有建筑材料、纺织品和食品 等商品样本的大包小包的乡镇企业推销员,形成了“推销员满地跑”的景象。这一景象 A.表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反映出商品市场的活跃 C.直接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 D.体现了私营企业的活力 32.公元前 4 世纪以前,雅典案件的审判通常由执政官主持,陪审法庭审理,但他不能给 出或者影响案件的判决;当事人轮流陈述并做简短答辩后,陪审员无须仔细考虑和讨论便可 投票裁决。这说明古雅典 A.司法程序过于繁琐注重形式 B.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血缘政治仍然影响法律实践 D.司法程序体现主权在民思想 33.创作于 1595 年的一部文学作品,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 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该作品 A. 体现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B. 揭露资本主义黑暗 C. 摧毁天主教会精神独裁 D. 宣扬天赋人权理念 34.钱乘旦教授《德国通史》“民族国家时代”卷,叙述了 1815-1918 年德国以独特方式 全面迈人“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 “双重革命”。该过程表现为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 B.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 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既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产生了社会主义革命 35. 下表是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比较(2012)。据此,对狭义丝绸 之路经济带认识正确的是 A.打破了经济集团相互隔绝的状态 B.将成为世界最大区域性合作组织 C.促进世界经济力量向多元化发展 D.整体经济实力优于其他经济集团二、非选 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 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 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因此,这一观念成为普遍适用于华 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的价值。但是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以西方为中心 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 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二: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 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 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 21 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 “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特点,并简述晚清以来 “新的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14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因及意义。 (11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盘尼西林又称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 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一般的肺炎、肺结核,就能致人死亡,直到盘 尼西林的出现。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两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43、44 地理题,45、46 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 分)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庆历七年(1047 年),王安石调任明州(今浙江宁波)郡县知县。鄞县本是个、水利资源 十分丰富的鱼米之乡,居然“旱辄连年”。其缘故固然在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但王安石进 而发现其深层原因则是“吏者因循”,“人力不至”,官吏甚至与豪强勾结,侵占、破坏水利 资源。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奖惩结合,提拔廉吏;另一方面把抗旱作为第一要务, 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民众掀起水利建设热潮。其后鄞县“旱则滴水如油,涝则民居漂没”的问 题大大缓减。鉴于鄞县无官学,王安石在这里创建了鄞县县学,并聘请名师主办。为了改变 鄞人“信巫而不信医”的状况,他将朝廷颁布的医书《善救方》“刺石,树之县门外左”。当 时两浙转运使司厉行损害百姓利益的禁盐之政,王安石拒不施行,且上书转运使为民请命。 王安石离任后,民众“常相与传诵其事,指其迹而怀思之”,甚至为其立祠,以祭祀之。 ——摘编自张邦炜《王安石的鄞县施政与熙宁变法之异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鄞县施政的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鄞县施政的影响。(6 分) 46.(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19 年 9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 8 人“共和国勋章”。其中 一位就是 30 年末回国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20 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第 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1958 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 项。当时 34 岁的黄旭华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重要成员,科研人员没有见过核潜艇长 什么样,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零开始,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1970 年 12 月 26 日,我 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401”艇神秘下水。1974 年八一建军节这天,“401”艇正式交付 海军,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 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 艇的国家……1988 年初,64 岁的黄旭华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深潜航试验,他是全世界第一 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最终,“404”艇抵达水下极限深度,成功完成预定的深 潜试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核潜艇研制的背景。(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旭华的主要贡献。(6 分)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