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试题(PDF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语文参考答案 3.B A 项,“中国人喜爱松、竹、梅,本不在于……而在于……”说法错误。 把兼备关系、主次关系变成了取舍关系。原文为“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 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C 项,“个体的人格 和群体的民族性格决定了……”说法错误。“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现代文明的创 新性”是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所具有的特点,“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是 现代意义上的风骨的内涵。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D 项“有必要对意象进行新 的革命精神的阐释”说法错误。个别不能代替一般,对松竹梅进行革命精神的新 的阐释,并不代表一定要对所有的传统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都要进行新的革命 精神的阐释。以偏概全。故选 B。 4.D D 项, “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错误,由原文“他认 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 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知,“北斗系统”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匹敌,由此可见,北斗系统还没有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故选 D。 5.A A 项, “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错误,材料二原文第一 段“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 6 至 8 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由此可知,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早已开启,今年只是要继续加快步伐。 故选 A。 6.①提高国产化率,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精神;②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 精神;③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每点 2 分,共 6 分)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 2020 届高三年级线上第四次模拟考试 1.B B 项,“……决定了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这一传统。”分析错误。 原文第①段“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强调有关系, 并没有说起决定作用,夸大事实。故选 B。 2.D D 项,“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析错误。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层进 式结构展开论述,先分析中国文人喜爱松竹梅的原因,然后分析这类自然事物所 代表的中国文化风骨,接着阐释中国现代社会对风骨的继承与发展。故选 D。2 【试题分析】本题中,关于“北斗精神”相关内涵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和材 料三。材料二中,“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 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综合材料二的全文内容来看, 他们秉持的“北斗精神”就是要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国产化率,使中 国拥有这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非常艰辛,“20 余年 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以总指挥李 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材料三中,“北斗 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 20 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 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 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综合材料三这些内容可 知,“北斗精神”就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7. A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 项第 6 段,傻根娘 不愿来城里居住的主要原因是对农村有牵挂,她答应来城里居住主要是因为“傻 根他爹去世”“觉得乡村再没有值得牵挂的”;C 项没有外貌描写,并且文章主 要是通过心理描写体现来傻根娘的生活状态;D 项“主要表现出城市环境变化的 现实,呼吁人们要爱护环境,保卫家园”对主题理解片面,文章表现的主要是从 乡村到城市的老人的孤独,呼吁青年一代多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 8. ①勤劳朴实:傻根娘进入城市后“儿媳妇什么事情都不让傻根娘干”,傻根 娘便觉得“浑身不自在”,“赶鸟”的任务让傻根娘“把鸟当作自己的一份期待”; ②眷恋农村:最初傻根娘“受不了城市的局促”,“一直和傻根爹在乡下侍弄他 家的一亩三分地”;后来来到城里,也总是会怀念着农村生活;③孤独寂寞:城 里的生活让傻根娘觉得“自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相当地孤单”“自己是个 多余的人”;④渴望老有所用 :自从有了“赶鸟”的任务,傻根娘“一直盼望 着进入腊月”。在阳台上赶鸟,体现一下她的“存在价值,五年后,鸟消失了, 傻根娘也觉得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每点 2 分,3 点 6 分,没有解析 扣 1 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 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 不可泛泛而谈。比如:傻根娘进入城市后“儿媳妇什么事情都不让傻根娘干”,3 傻根娘便觉得“浑身不自在”,“赶鸟”的任务让傻根娘“把鸟当作自己的一份 期待”,可见其勤劳朴实。最初傻根娘“受不了城市的局促”,“一直和傻根爹 在乡下侍弄他家的一亩三分地”;后来来到城里,也总是会怀念着农村生活,可 见其眷恋农村。城里的生活让傻根娘觉得“自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相当地 孤单”“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可见其孤独寂寞。自从有了“赶鸟”的任务,傻 根娘“一直盼望着进入腊月”。在阳台上赶鸟,体现一下她的“存在价值,五年 后,鸟消失了,傻根娘也觉得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可见其渴望老有所 用。 9.①突出表现了傻根娘感觉到自己真是老了不中用的心理活,揭示老人虽年老但 仍有体现自身价值的渴望。②表现了从乡下到城市的老人的孤寂,含蓄地表达了 “年青的一代要多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的主题。(一点 3 分,两点 6 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 思考。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 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 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小说结尾部分富有深意,应该和表现主旨有关系。 文章用了很多笔墨描写了傻根娘进入城市后的心理活动,“儿媳妇什么事情都不 让傻根娘干”,傻根娘便觉得“浑身不自在”,城里的生活让傻根娘觉得“自己 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相当地孤单”“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可见其不适应城 市里的生活,以及孤独。等到有了“赶鸟”的任务,让傻根娘“把鸟当作自己的 一份期待”,可后来,五年后,傻根娘再来城里,鸟消失了,没有“赶鸟”的任 务了,傻根娘觉得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可见其渴望老有所用。所以“跨 过年,傻根娘就进八十七岁了”这句话在内容上主要是突出表现了傻根娘真的年 龄大了,以及感觉到自己真是老了不中用的心理活动。同时对比前文,揭示老人 虽年老但仍有体现自身价值的渴望。以及表现了从乡下到城市的老人的孤寂,含 蓄地表达了“年青的一代要多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的主题。 10.D 12.D【解析】 D 项“皇上实施了其建议”错,原文是“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 毁礼,上遂从之”,皇上采纳的是“定迭毁礼”,并没有采纳实施迁都的建议。 13.(1)连年没有丰收(好的收成),百姓饥困贫乏,受不了饥饿寒冷,以致 11.B【解析】B 项关东,秦汉时指函谷关以东。4 于触犯刑法(刑律)。(比年,连年;登,丰收;陷,犯……过失。各 1 分。句 意 2 分。) (2)而且宫室园囿,奢侈过度难以供给,以致百姓穷困国库空虚,失去了这么 多年的积蓄。(奢泰,奢侈过度;供,供给;畜,积蓄。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研究《齐诗》,和萧望之、匡衡师从同一个老师。三 个人对经术都很精通,匡衡是后辈,望之把经术运用到政事上,而翼奉勤奋学习 不愿做官,喜欢历法阴阳占卜之术。元帝即位不久,许多儒者就推荐他,他被征 召在诏宦者署中,多次上书言事并在皇帝闲暇时被召见,天子很尊敬他。当时, 平昌侯王临凭着是宣帝外戚担任侍中,称诏要跟随翼奉学习经术。翼奉不肯和他 说,就上了一封密封的奏章说:“我从老师那里听说,治道最要紧的在于知道人 的正邪。人如果追求品行端正(正道),即使愚笨也是有用的;如果他怀着奸邪 之心,那么知识越多,危害越大。我实在不敢将它告诉邪恶之人。”这一年,关 东发生大水灾,十分之一的郡国发生了饥荒,瘟疫更加盛行。元帝于是下诏那些 属于少府的江海湖泊园林池塘用来资助贫穷的老百姓,不收赋税;减损太官(“大” 通“太”)负责供应的御膳,裁减乐府中的成员,减少苑中马匹的数量,皇帝很 少临幸的各个宫殿馆阁不再修缮;太仆少府减少喂马的谷物,水衡(掌管的上林 苑中喂养的鹰犬)少吃肉类食物。第二年二月戊午那天发生了地震。夏天,齐地 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七月己酉那天,又发生地震。皇上说:“连年没有丰收(好 的收成),百姓饥困贫乏,受不了饥饿寒冷,以致于触犯刑法(刑律),我很怜 悯他们。已经下令让官吏打开仓库,救济贫穷的老百姓。各位官员也要好好想想 天地的告诫,有可以免除、减少、节省而方便老百姓的,可以上奏给我。尽心指 出我的过失,不要有所顾忌。”于是大赦天下,选拔直言敢谏的人。翼奉上奏了 一封密封的奏章说:“诸侯王的园林和他们的后宫,最好设定限额,遣出那些超 过制度的人,这是消损阴气回应上天救治邪祟的办法。如今怪异的事发生而不回 应改正,灾难就会随之而来。愿陛下裁夺。”元帝又向翼奉请教得失之事。翼奉 认为在云阳汾阴祭祀天地,以及各个寝庙不因为亲疏而毁掉一部分,都要花费很 多,这是违背古代制度的。而且宫室园囿,过度奢华难以供给,以致百姓穷困国 库空虚,失去了这么多年的积蓄。这些由来已久,如果不改变根本,很难使末正5 常,于是上书建议迁都以正根本。奏章呈上之后,皇帝认为翼奉的意见与众不同, 就批复说:“问奉:如今皇帝墓地所在的宗庙有七个,你说要向东迁徙,怎么办?” 翼奉回答说:“以前成王迁到洛,般庚迁到殷,(他们)回避什么追求什么,都 是陛下清楚知道的,不是有圣明之德,不能改变天下,我刚直愚昧狂妄昏惑,全 凭陛下裁断。”其后,贡禹也说应当定下迭毁之礼,元帝于是听从的他的意见。 翼奉年老而终。 14.C(注意选项前面说的是借用典故,很显然藏钩就不能够指游戏,而是以 钩弋夫人的命运典故来表达参悟命运的难以揣测) 15.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无奈。颈联中灵龟神算,却无法避免 自己的灾殃,充满对其中蕴含的矛盾和哲理的思考。引用典故,表现了诗 人对塞翁关马故事的一个逆向思考。②表现了他被贬谪时的自我安慰,与 友人的互勉,通过典型的例证表现了作者对待命途不顺的一种看法,既是 对个人情绪的宽解,也是对友人的勉励。③表达作者对人生际遇的豁达。 诗颈联体现的对人生起落无定的认识和感伤,同时也有基于此对命理的认 识和豁达。(每点 2 分,三点 6 分) 【诗文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 首联说世上的福祸出现和潜藏都是不确定的,在尘世的大网中纠缠最终也 没有一个休止。颔联和颈联使用了典故,说福祸的轮回就像车轮一样循环 转动,钩弋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荣枯的翻覆并没有恒常的规律。龟有灵性, 能够占卜,却免不了被人挖肠的忧患;塞翁的马要是丢失了不再回来,那 么他的儿子也就不会摔伤脚。而尾联说不信请看下棋的人,输赢的判定只 有等待棋局终了。这首诗包含了矛盾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但也有一定的 片面性。塞翁的马失而复还而且还带回一匹好马,这是福;但是后来,其 子骑马又摔坏了腿,福于是变成了祸。其中,这个儿子去骑马,或是皮由 于事先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或是由于他的骑术不高明摔下马来,这就是其 福转化为祸的条件。而“马失应无折足忧”的说法,只讲转化,忽略了转 化的条件,是不足取的。 16.(1)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6 夜紫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17.D 第一空,“创举”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创造”就是把以 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根据 句意,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前所未有过的举动,所以应该用“创举”。 第二空,“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游刃有余” 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语境是指“对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应用“炉火纯青”。 第三空,“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浑然天 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根据语境不是在说人工雕塑技艺,而是说国画中的颜色完整不可分割。应用“浑 然天成”。 第四空,“一概而论”指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式)。 “相提并 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语境指“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 即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使用,不能 用同一标准来对待, 应用“一概而论”。分析可知,D 项词语全都恰当。 18.C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成分残缺, “印章的使用”是 种“方式”,而非“补救”,据此排除 AB 两项;第二处是搭配不当,“演变成 为”与“作用”不搭配,可将“演变成为”改为“具有了”,据此排除 D 项。故 选 C。 19.D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 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 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 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反而”与“非但”搭配,衔接更流畅,据此排除 BC 两项;“破坏了画面的统 一和谐”的程度比“不能增加画面的美”或“破坏了画面的美”的程度更深应放 在后面,据此排除 A 项。故选 D。 20.(1)“莅临”改为“光临”或“参与”;(2)“要求”改为“号召”;(3) “鼎力相助”改为“大力相助”或“全力相助”;(4)“不是吝啬鬼”改为“一 定会慷慨解囊”;(5)“务必”改为“积极”。7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 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 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莅临”用于领导、上级或重要人物;“响应……要求” 不当;“鼎力相助”用于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都不是吝啬鬼”过分口语化; “务必”语气生硬。 21、①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②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③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每点 2 分,满分 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补写句子,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 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这段文字谈论的是行 书与楷书、草书的渊源关系。根据上下文语境,第①处应填“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根据后文“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第②处应填“不 像草书那样潦草”。第③处由后文“楷书是文字符号,艺术性相对不足。相 比较而言,草书艺术性高,而实用性相对不足”可知,行书兼具了楷书和草书 的优点,故应填“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 22、【佳作赏析】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雄鹰只是百鸟中的一只,但它敢于搏击苍穹,他的生命从此不再平凡;梅花 只是百花中的一朵,但它敢于凌霜傲雪,它的生命不再平庸;他们只是茫茫人海 中的一个,但是他们终生奉献,他们的人生从此不再平凡。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虽然平淡却无怨无悔,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璀璨的人生。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 无价。他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 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袁隆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一 个又一个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他整日穿梭于稻田之间,天为伴,地为友,生活 虽然平淡,但他无怨无悔。他甘心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智慧,奉献自己 的人生。他的奉献已超越了国界,他的奉献为人类带来了希望,他的奉献使得他 虽处平凡的岗位,却已种下不平凡的人生。8 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 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 文不取乐悠悠……”杨善洲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但他对党有着无限的忠诚, 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工作无比的热爱。他用激情、用热情、用生命向世人 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 60 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他的清贫一辈子、奉献一 辈子、奋斗一辈子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在人民的心中竖起一座丰碑。他 的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的卓越精神境界和他的公仆本色、百姓情 怀成为一代人的楷模,他是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 昨天,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绽开的鲜花;今天,平凡的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 智慧和汗水创造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隐没于茫茫人海之中,用平凡诠释了伟大, 用奉献回答了生命的意义!而我们,或许渺小如沧海一粟,或许平凡如一朵朴素 的花,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善、心中有爱,并且付诸行动,不因善小而不为, 那么一定会写就自己不平凡的传奇。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审题】 本题材料比较简单,主要讲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 招转名单引发人们热议。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 材小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 要因素,其中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可以认为不是“大材小用”, 可以从职业取向、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重视基础教育等方面分析立意;也可以 认为是“大材小用”,需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此角度不建议)。 参考立意:①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②百 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③大材在小岗位上也 会有大用;④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发展的根基,硕士博士到中学任教 大有可为;⑤让高层次人才当教师有利于人才培养;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 元”,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观点“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然后结合不同的人物事例进行分析论述,如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仍然有一些人拥9 有了不平凡的人生,因为他们对他们的工作情有独钟。结合汶川地震中那后一群 可爱、可亲、可敬的武警战士、袁隆平、邓亚萍等事例来分析论述。最后可以写 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对一件事情情有独钟,投入感情,认真的去做好它,就一 定能有非凡的成就;平凡亦是伟大,也唯有平凡能造就不平凡。 【素材】转变就业观念,发挥专长,做到极致,才能成“状元”。 时代在变化,每个人自我价值体现的方式也在变化,正所谓“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如果自己真是个“大材”,就不需要害怕大材小用,就应该更加 勤奋,以卓越的表现和成绩,让人佩服、称赞,从而实现“大材”大用。汉武帝 认为司马迁根本不是人才,但是司马迁以他的《史记》向历史证明了自己的伟大。 李白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尽管唐玄宗不认他这个人才,但是李白以自己的 诗篇,证明了自己实在是中华文化的天才。历史发展虽然确实埋没了许多人才, 但是也让更多的、数不胜数的英杰、伟人,如耀眼的繁星。体育比赛总有黑马杀 出,演艺界常有新人涌现,都很能说明真正的人才是不可能永远被埋没的。那些 觉得自己小材大用,而实际上很有可能不是“小材”,只是为人低调、谦虚的人。 这样的人,必然能够踏实肯干,勤奋好学,以勤补拙;这样的人,必然领导器重, 群众佩服;这样的人,必将进步地快,即使真是“小材”,也必然能终将成长为 “大材”。当前浮躁的时代,不少人容易眼高手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安于 踏踏实实做事,只会抱怨和指手画脚。他们愿意看、愿意说,却不愿干。看到别 人工作,他们嗤之以鼻,评论起来头头是道,可若要将他安排到同样岗位,却做 得不如别人。这样的人最爱抱怨“大材小用”,其实是自不量力。 当今需要抓住难得发展机遇,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扩大教育硕士规 模,坚持培养原则,确保培养质量。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就象一颗小小的铺路 石,没有水晶纯净,没有宝石艳丽,更没有钻石那般光芒四射。我曾经这样想过: 谁愿意,将自己的才华局限在那小小的三尺讲台?谁愿意,面对着一群懵懂的孩 子日复一日地传授着相同的知识?谁愿意,在一届届学生的迎来送走中看到自己 的年华流逝? 可是,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能满足那 对知识充满渴求的眼神,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愿意。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 凡的业绩。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 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