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达标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下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达标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ID:242314

大小:3.36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八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时间:4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1929 年,在北京周口店,我国考古 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下列关于北京人 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B.他们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年至约 20 万年以前 C.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并会钻木取火 D.在体质特征上,头部仍然像猿,但手脚分工明显 2.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 时代出现的标志是( C ) A.劳动效率得到提高 B.人类社会演进速度加快 C.磨制石器工具的出现 D.陶器生活用具的出现 3.【2019·山东烟台中考】1958 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 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B ) A.干栏式房屋     B.半地穴式房屋 C.出土的稻谷    D.铜鼎 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右图是我国 远古时期的陶制炊具,它距今约有( B )A.170 万年 B.6 000~7 000 年   C.4 000 多年 D.2 000 多年 5.【2019·湖北恩施中考】袁隆平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提出以海水稻一颗种 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6.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明的特点有( A ) ①种植农作物 ②饲养家畜 ③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早期文明区域均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它们的共同点有( A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地处亚非洲 ④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棒把字刻在湿润的泥板上,干燥后文字笔画形似楔子。这种 文字起源于( D )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两河流域 9.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 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与埃及文明的关系是 ( A ) A.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有利于埃及农业的发展 B.尼罗河的泛滥毁灭了埃及文明 C.尼罗河在埃及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D.尼罗河的泛滥淹死了许多人 10.下列哪一项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其他三项不同( D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11.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杯出土于黄河流域,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C ) A.黄河流域的手工制作水平已经超过了现代 B.黄河流域的农业水平已经非常高 C.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相对比较高 D.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要比长江流域高出很多12.浙江绍兴出土的丝织品残片和黄河上游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证明当时人们已懂 得( A ) A.纺织、养蚕 B.纺织、造船   C.纺织、打井 D.养蚕、造车 13.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 的生产工具是( B ) 14.下面图片说明了黄帝时期已经出现了文字的萌芽和原始音乐。文字的发明者是 ( B ) A.黄帝 B.黄帝的下属官员 C.炎帝 D.炎帝的下属官员 15.【2019·广西桂林中考】炎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神奇人物,相传他教会 人们种植五谷、改进农具。我们也称他为( B ) A.伏羲氏 B.神农氏   C.有巢氏 D.轩辕氏 16.下列关于“禅让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依靠武力征服产生首领的制度 B.前任首领指定产生首领的制度 C.部落联盟会议推选首领的制度 D.民主选举产生首领的制度 17.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 ) A.夏朝的建立 B.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C.陶器的出现 D.村落的出现 18.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至今,许多历史事件命名都与干支纪年有关,如甲午 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等。下列事件命名与干支纪年有关的是( B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19.【2019·浙江宁波中考】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如今其负责人表 示要“把一个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理由有 ( B )①气势恢弘的历史建筑  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华民 族的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小胡同学假期和同学一起去北京旅游。他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看到了许多明清时 期的物品和照片,还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了很多关于故宫的故事。小胡还买了一本介绍故 宫趣闻佚事的书。关于小胡同学此次参观中接触到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照片属于文献资料 B.物品属于文物 C.介绍趣闻佚事的书不可信 D.导游的讲解是原始资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1965 年,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两颗人类牙齿 化石,粗糙的石器七件,人工痕迹清楚,还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材料二 1929 年,在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主持下,于 12 月 2 日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 人头盖骨。后来又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 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三 20 世纪 30 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三个头骨,还有大 量动物化石、炭屑、石器、骨器(包括骨针)和用穿孔石子、兽牙、贝壳等做成的装饰品等。 (1)请分别说出材料二、三所介绍的两个远古人类的名称以及其各自的生活年代。(6 分) 材料二:北京人,距今约 70 万至 20 万年;材料三:山顶洞人,距今约 3 万年。 (2)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观察下列史实和推论: 史实:粗糙的石器七件,人工痕迹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造打制石器。 请你按照这一思路,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完成三组相关史实和推论。(6 分) ①史实:__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__;推论:__说明元谋人已经懂得用火了。__ ②史实:__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__;推论:__说明北京人使用的是打 制的石器,主要生存方式是狩猎,并懂得用火。__ ③史实:__骨器(包括骨针)和用穿孔石子、兽牙、贝壳等做成的装饰品__;推论:__说 明山顶洞人已经懂得爱美了,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符合题意即可)__ (3)通过上述史实与推论,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应该具有哪些素质?(2 分) 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做到论从史出。(言之有理即可) 22.古为今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 学习。(16 分)图 1     图 2 图 3     图 4 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 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 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 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 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他们使用的 陶器如图 2、图 3 所示,请对号入座,写出陶器所属类别。(4 分) 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半坡居民;陶器类别:彩陶。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 陶器类别:黑陶。 (2)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4 分) 水稻:河姆渡居民;粟:半坡居民。 (3)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图片几反映了该住 房的结构特点?(2 分) 半地穴式房屋。图 4。 (4)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图片几反映了该住 房的结构特点?(2 分) 干栏式房屋。图 1。 (5)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2 分) 所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6)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2 分)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磨制工具、聚落出现(定居生活)。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材料二 在我国,有关新石器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有:①浙江绍兴出土的丝织品残片, 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纺轮,黄河上游地区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②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 壶;③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④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都发现了距今数千 年的水井遗迹。 (1)结合材料一,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3 分) 黄帝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 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2)材料二中的考古发现有没有印证黄帝传说中的内容?这些文物印证了传说中的哪些 内容?(4 分) 有。这些文物说明当时人们会纺织、养蚕、打井、以船为交通工具,当时还出现了原始 音乐。 (3)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3 分)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 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