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PDF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PDF版含答案)

ID:238329

大小:1.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2-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化学试题 第 页(共 8 页) 试卷类型:A 高 三 年 级 考 试 化 学 试 题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8 页。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 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3.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古诗词中所涉及化学物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 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C.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 Na+ + H+ + CO2- 3 D. 工业上用 Na 制取 K:Na + KCl = NaCl + K↑ 3. 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 。 用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的 反应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 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 C. 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 1 mol 碳酸亚乙酯最多可消耗 2 mol NaOH 2020郾1 古诗词 物质的相关叙述 A “药囊除紫蠹,丹灶拂红盐(一种盐,主要 成分:SnCl4·2NH4Cl)”(唐·皮日休) 红盐溶液显弱碱性 B “馊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宋·范成大) 蔗糖是一种双糖 C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唐·于濆) 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 “丹砂(HgS)在地经冬暖,玉竹成林入夜寒”(宋·张继先) 丹砂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汞 和 SO2 熔融 1高三化学试题 第 页(共 8 页) 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转化能实现的是 A. Fe(s) Fe2O3(s) Fe(s) B. NaHCO3(s) Na2CO3(s) NaOH(aq) C. AlCl3(aq) [Al(OH)4]-(aq) Al(OH)3(s) D. NH3(g) NO(g) HNO3(aq) 5.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 Na2CO3 溶液中的 CaCO3 杂质 B. 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②所示装置 C. 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 D. 用装置④将 SnCl2 溶液蒸干制备 SnCl2 晶体 6. 向含有c(FeCl3) = 0.2 mol·L-1、 c(FeCl2) = 0.1 mol·L-1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 NaOH 溶液, 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 9.3 nm 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 Fe2O3 B. 该分散系属于溶液 C. 加入 NaOH 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 Fe2+ + 2Fe3+ + 8OH- = Fe3O4 + 4H2O D.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 Na+分离开 7. 已知:25℃时,Kb(NH3·H2O) = 1.8 × 10-5。 该温度下,用 0.100 mol·L-1 氨水滴定 10.00 mL 0.100 mol·L-1 一元酸 HA 的溶液, 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 的体积(V)与溶液中 1g c(H+) c(O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HA 为强酸 B. a = 10 C. M 点时,c(A-) > c(NH+ 4) > c(H+) > c(OH-) D. 当滴入 20 mL 氨水时,溶液中存在 c(NH+ 4) > c(A-) 8. 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滴入)X 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X 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K+、 Na+、 ClO-、 SO2- 4 少量 SO2 SO2 + 2ClO- + H2O = SO2- 3 + 2HClO B NH+ 4、 Fe3+、 Br-、 SO2- 4 过量 H2S 2Fe3+ + H2S = 2Fe2+ + S↓+ 2H+ C NH+ 4、 Na+、 Fe3+、 [Al(OH)4]- 过量铜粉 2Fe3+ + Cu = 2Fe2+ + Cu2+ D K+、 Na+、 HCO- 3、 [Al(OH)4]- 少量 HCl H+ + [Al(OH)4]- = Al(OH)3↓+ H2O H2O(g) 高温 H2(g) △△ 饱和石灰水 过量氨水 过量 CO2 O2(g) 催化剂,△ H2O(1) 2高三化学试题 第 页(共 8 页) 9.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采用向 KOH 溶液中通入氯气,然 后再加入 Fe(NO3)3 溶液的方法制备 K2FeO4,发生反应: ①Cl2 + KOH→KCl + KClO + KClO3 + H2O (未配平); ②2Fe(NO3)3 + 3KClO + 10KOH = 2K2FeO4 + 6KNO3 + 3KCl + 5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①中n(ClO-) ∶ n(ClO- 3) = 5 ∶ 1,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1 B. 反应①中每消耗 4 mol KOH,吸收标准状况下 22.4 L Cl2 C. 氧化性:K2FeO4 > KClO D. 若反应①的氧化产物只有 KClO,则得到 0.2 mol K2FeO4 时消耗 0.3 mol Cl2 10.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磷酸铁 锂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xLiFePO4 - xe- → xLi+ + xFePO4,放电工作示意 图如右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 B. 放电时,电子由铝箔沿导线流向铜箔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xFePO4 + xLi+ + xe- → xLiFePO4 D.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 Li+迁 移实现,C、Fe、P 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 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10.1 g N(C2H5)3 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 2.1 N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CO2 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 16 NA C. 在捕获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完全断裂 D. 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5 NA 12. 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p、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 物, q 是元素 Y 的单质且为淡黄色固体,n是元素 Z 的单质,0.01 mol·L-1 r 溶液的 pH 为 2,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元素的非金属性:Z > Y B. 原子半径的大小:Z > Y>X >W C.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 > Y > X D. 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 > Y 3高三化学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3. 已知溶解度也可用物质 的量浓度表 示,25℃时, Ag2CrO4 在不同浓度 CrO2- 4 溶液中的溶解度如图所 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a、b 两点 c(Ag+)相同 B. 图中 a 点与 b 点 Ag2CrO4 溶度积相等 C. 在 a 点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AgNO3, 溶解度可变 为 c 点 D. 该温度下,Ag2CrO4 溶度积的数量级为 10-12 14. 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的总反应:C6H6O + 7O2 光 BMO 6CO2 + 3H2O B. 该过程中 BMO 表现出较强氧化性 C. 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等 D. 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3 15. 某待测稀溶液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 、 Ba2+、 Fe2+、 Cl-、 NO- 3、 CO2- 3 、 SO2- 4 ,已知该待测溶液中每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某研究小组进行如图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 A 为 CO2 B. 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Cl-、 K+ C. 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CO2- 3 、 NO- 3 D. 向溶液 G 中加入过量 H2SO4(aq)产生沉淀 J,故原溶液中存在 Ba2+ 4高三化学试题 第 页(共 8 页) 高 三 年 级 考 试 化 学 试 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共 4 页,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 (13 分)金属锂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 其在“氮的固定”中 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 X 的化学式为 。 (2)图中所示物质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 (填 化学式),属于电解质的有 种。 (3)③中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4)图中所示过程总转化关系式为 。 (5)Li 也可用于空气中 CO2 的固定,其工作原理为: 4Li + 3CO2 2Li2CO3 + C。 电池的电解质称为电池的“血液”,该电池的电解质 应为 (填化学式)。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反应中当有 3 mol 氧化剂被还原,通过交换膜的 Li+为 mol。 17. (10 分)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 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 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2020郾1 放电 充电 5高三化学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CeFCO3 中 Ce 的化合价为 。 (2)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 CeO2,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为了提高酸浸率,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偏高浸出率反而会减小,其原因 是 。 (3)HT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它能将 Ce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 为 Ce3+(水层)+3HT(有机层) CeT3(有机层)+3H+(水层)。 操作Ⅰ的名称是 ,操作Ⅱ加入稀 H2SO4 的目的是 。 (4)向 Ce(OH)3 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 Ce(OH)4 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15 分)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 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NO 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 + O2(g) 2NO2(g) ΔH 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Ⅰ和反应Ⅱ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 决定 2NO(g) + 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 (填“反应Ⅰ”或“反 应Ⅱ”);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反而变慢,其原因可能是 (反应未使用催化剂)。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的有关反应为:C(s) + 2NO(g) N2(g) + CO2(g)。 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 NO,T℃时, 各物质起始浓度及 10 min 和 20 min 各物质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在 10 min 时, 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20 min 时重新达到平衡,则 改变的条件是 。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40 0.030 0.030 20 0.032 0.034 0.017 时间 / min 浓度 / mol·L-1 6高三化学试题 第 页(共 8 页) ③在 20 min 时,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 NO 和 N2,使二者的浓度均增加 至原来的两倍,此时反应v正 v逆(填“ > ”、 “ < ”或“ = ”)。 (3)NO2 存在如下平衡:2NO2(g) N2O4(g) ΔH < 0,在一定条件下 NO2 与 N2O4 的 消耗速率与各自的分压(分压 = 总压 × 物质的量分数)有如下关系: v(NO2) = k1·p2(NO2),v(N2O4) = k2·p(N2O4),相应的速率与其分压关系如图所示。 一定温度下,k1、 k2 与平衡常数 Kp(压力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间的关系是 k1 = ; 在上图标出点中, 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的点是 ,理由是 。 19. (12 分)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相对分子质量:288)可由乳酸 与 FeCO3 反应制得,它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受热易分解,是一种很好的补铁 剂。 Ⅰ. 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 B 的名称是 。 (2)实验操作如下:关闭活塞 2,打开活塞 1、3,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其 目的是: ,然后关闭活塞 1,接下来的操作 是: 。 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 制备乳酸亚铁: 向纯净的 FeCO3 固体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 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 (3)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为防止乳酸亚铁 变质,在上述体系中还应加入 。反应 结束后, 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方法是: ,冷 7高三化学试题 第 页(共 8 页) 却结晶,过滤, ,干燥。 Ⅲ. 乳酸亚铁晶体纯度的测量: (4)用 K2Cr2O7 滴定法测定样品中 Fe2+的含量计算样品纯度,称取 6.00 g 样品配制 成 250.00mL 溶液, 取 25.00mL 用 0.0167 mol·L-1 的 K2Cr2O7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 点,消耗标准液 20.00mL。 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纯度为 (以质 量分数表示)。 20. (10 分)砷是生命的第七元素,可形成多种重要化合物,如雌黄(As2S3)、雄黄(As4S4)、砷 酸(H3AsO4)和亚砷酸(H3AsO3)等。 (1)雄黄可入药。 若 0.5 mol 雄黄与 O2 反应生成 As2O3,转移 14 mol 电子,则另一种产 物为 (填化学式)。 (2)砷酸(H3AsO4)是一种 重 要 化工产 品,可 与 足量 NaOH 溶 液 反应生 成 Na3AsO4。 NaH2AsO4 溶液水解反应的Kh= ,该溶液显 (填“酸”或“碱”)性。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则溶液中 c(H3AsO4) c(H2AsO- 4) 将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已知:25℃,砷酸的Ka1 = 5 × 10-3, Ka2 = 1.7 × 10-7) (3)亚砷酸(H3AsO3)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其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 常温下,用 NaOH 溶液滴定 H3AsO3 时,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以酚酞为指示剂,将 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 H3AsO3 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红 色时停止滴加。 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H = 8 时, 溶液 中,c(Na+) c(H2AsO- 3) (填“ > ”、“ < ”或“ = ”)。 - 4 8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2 页) 高 三 年 级 考 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 每小题若有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 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3.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评分标准参照试题) 1. A 2. D 3.C 4. B 5. A 6. C 7. B 8. B 9. D 10. D 二、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评分标准参照试题) 11. BC 12. A 13. BD 14. AC 15.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 (13 分) (1)Li3N (1 分) (2)LiOH (1 分) 3(1 分) (3)4OH- - 4e- = 2H2O + O2↑ (2 分) (4)2N2 + 6H2O = 4NH3 + 3O2 (2 分) (5)Li2CO3 (2 分) 3CO2 + 4e- = C + 2CO2- 3 (2 分) 12 (2 分) 17. (10 分) (1)+3 (1 分) (2)2CeO2 + H2O2 + 6H+ = 2Ce3+ + O2↑ + 4H2O (2 分) 温度升高,双氧水发生分解,造成浸出率偏小 (2 分) (3)分液或萃取分液 (2 分) 混合液中加入稀 H2SO4 使 c(H+)增大,平衡向生成 Ce3+水溶液方向移动,得到含 Ce3+浓度大的溶液 (2 分) (4)4Ce(OH)3 + O2 + 2H2O =4Ce(OH)4 (1 分) 2020郾1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2 页) 18. (15 分) (1)①2NO(g) N2O2(g) ΔH = -(E3-E4)kJ·mol-1 (2 分) ②反应Ⅱ (1 分) 温度升高后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导致 N2O2 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反应Ⅱ的影响 弱于 N2O2 浓度减小的影响,导致反应Ⅱ速度变慢,最终总反应速率变慢 (2 分) (2)①0.56 (2 分) ②减小二氧化碳浓度 (1 分) ③ > (1 分) (3)k1 = 2k2·Kp (2 分) BD (2 分) 达到平衡时,N2O4 与 NO2 的消耗速率满足条件v(NO2) = 2v(N2O4) (2 分) 19. (12 分) (1)蒸馏烧瓶 (1 分)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1 分) 关闭活塞 3,打开活塞 2 (1 分) Fe2+ + 2HCO- 3 = FeCO3↓+ CO2↑+ H2O (2 分) (3)2CH3CH(OH)COOH + FeCO3 = [CH3CH(OH)COO]2Fe + CO2↑+ H2O (2 分) 适量铁粉 (1 分) 隔绝空气,低温蒸发 (1 分) 用适量乙醇洗涤 (1 分) (4)96.2% (2 分) 20. (10 分) (1)SO2 (1 分) (2)2 × 10-12 (2 分) 酸 (1 分) 减小 (2 分) (3)H3AsO3 + OH- = H2AsO- 3 + H2O (2 分) (4) > (2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