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赣州市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赣州市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南北文化 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差别与南北文化对立融合的问题。从周朝起,北方诸侯自称中国,而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则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视为“蛮夷”,并受到北方的排斥轻蔑,直到晋代仍被视为“化外之民”,南方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黄河与长江作为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远古时期就哺育滋润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两大文化体系。而“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远古南北文化对抗融合的遗迹。代表北方文化的黄帝部落,与代表南方文化的炎帝部落曾在中原大地摆开了宏大的战场,一决雌雄。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激烈,天地都为之变色,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多次的反复,黄帝终于打败了炎帝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并从那时起,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南方部落虽然失败了,但南方文化并没有绝迹和湮灭,而是作为一种与北方文化相对立的“异端”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不时燃放出一段光彩。如果说《诗经》代表的是北方文学,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那么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是南方文化的化身,流淌着浪漫主义的神韵。正如王逸《楚辞章句》中所说的“楚人信巫”,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这种激情激发了屈原的灵感,刺激了他的无穷无尽的想象,丰富了他的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确立了史官的权威和绵延不断的修史传统。‎ 后来则有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和分庭抗礼。南朝文学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南朝民歌更是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再后来则是南北文学走上合流,这种合流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而元杂剧作为北方文学的代表,其音律、曲调都不同于以南戏、明清传奇为代表的南方文学。‎ 从美学上说,北方文化代表壮美,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慷慨激昂,正所谓“铁马秋风塞北”;而南方文化则是优美的化身,弥漫着阴柔之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所谓“杏花春雨江南”。从地形地貌来说,南方多山多水,山川秀丽,北方则以平原、草原为主,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饮食结构来说,北方是麦黍文化,南方是稻作文化。‎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从思想形态上说,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系统,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道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南方文化,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而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形态和文化发展趋势。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中原、华北地区,这里的重要自然景观是黄土和黄河,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哺育中国文化的乳汁,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正统文化的底色就是黄河文明,或称黄土文明。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如西京长安、东京汴梁、北京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华夏“黄土文明”或叫“黄河文化”的凝聚点和扩散中心。‎ ‎20世纪,北方文化有了“五四”运动的辉煌后,政治和文化的领导权就转移到了南方,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获得了中国文化发展潮流的领导权。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意味着南方文化在拉动着中国战车;而长征更是从南向北一路播撒革命的种子,是南方文化向北方播撒现代福音;20世纪后半叶则有文化界劲吹东南风,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厮杀过来,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从周朝起,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北方视为“蛮夷”,其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 B. 早期代表中国北方文化的《诗经》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而南方文化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流淌着浪漫主义神韵。”‎ C. 中国北方文化是麦黍文化,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而南方文化则是稻作文化,弥漫着阴柔之气。‎ D. 中国北方文化系统——儒家思想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而更多属于南方文化系统的道家思想则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 ‎2. 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主要围绕“南北文化对立融合”这一中心展开分析论证,采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 B. 文章第一、二段从历史的角度来阐释中心论题,引经据典,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和底蕴,又增加了论证的说服力。‎ C. 第三、四段,侧重从美学和思想形态两个方面,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D. 文章末尾,以时间为序,探讨了南方文明在近现代的迅猛发展和其对北方文化的积极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黄帝打败了炎帝,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但南方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强大时还压制着北方文化。‎ B. 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化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民歌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南北文化基本上势不两立。‎ C. 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根本原因是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D. 20世纪,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曾领导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潮流,如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就表明南方文化在起引导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二:‎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遣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4.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3分)( )‎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C.“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D.“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基础,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6.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枸杞树 季羨林 在不经意的时候,一转眼便会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这使我困惑。最先是去追忆:什么地方我曾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么?是在另一个地方的一个花园么?但是,都不像。最后,我想到才到北平时住的那个公寓;于是我想到这棵苍老的枸杞树。‎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那时我住的是北屋,屋前的小院里,有不算小的一缸荷花,四周错落地摆了几盆茶花。我记得很清楚:这些花里面有一棵仙人头,几天后,还开了很大的一朵白花,但是最惹我注意的,却是靠墙长着的一棵枸杞树,已经长得高过了屋檐,枝干苍老钩曲,像千年的古松,树皮皱着,色是黝黑的,有几处已经开了裂。幼年在故乡的时候,常听人说,枸杞树是长得非常慢的,很难成为一棵树。现在居然有这样一棵虬干的老枸杞树站在我面前,真像梦;梦又掣开了轻渺的网,我这是站在公寓里么?于是,我问公寓的主人,这枸杞有多大年龄了,他也渺茫:他初次来这里来公寓时,这树就是现在这样三十年来,没有多少变动。这更使我惊奇,我用惊奇的眼光注视着这苍老的枝干在沉默着,又注视着接连着树顶的蓝蓝的长天。‎ 就这样,我每天看书乏了,就总到这棵树底下徘徊。在细弱的枝条上,蜘蛛结了网,间或有一片树叶儿或苍蝇蚊子之流的尸体粘在上面。在有太阳火灯光照上去的时候,这小小的网也会反射出细弱的清光来。倘若再走进一点儿,你又可以看到许多叶上都爬着长长的绿色的虫子,在爬过的叶上留下了半圆的缺口。就在这有着缺口的叶片上,你可以看到各样的斑驳陆离的彩痕。对了这彩痕,你可以随便想到什么东西:想到地图,想到水彩画,想到被雨水冲过的墙上的残痕,再玄妙一点儿,想到宇宙,想到有着各种彩色的迷离的梦影。这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在这小的叶片上呈现给你。当你想的地图的时候,你可以任意指定一个小的黑点儿,算做你的故乡。再大一点儿的黑点儿,算做你曾游过的湖或山,你不是也可以在你心的深处浮起点儿温热的感觉么?这苍老的枸杞树就是我的宇宙。不,这叶片就是我的全宇宙。我替它把长长的虫子拿下来,摔在地上。对着它,我描画着自己种种涂着彩色的幻想,拴在这苍老的枝干上。‎ 在雨天,牛乳色的轻雾给每件东西涂上一层淡影。这苍黑的枝干更显得黑了。雨住了的时候,有一两个蜗牛在上面悠然地爬着,散步似的从容。蜘蛛网上残留的雨滴,静静地发着光。一条虹从北屋的脊上伸展出去,像拱桥不知伸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枸杞的顶尖就正顶着这桥的中心。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阴影,渐渐地爬过了西墙。墙隅的蜘蛛网,树叶浓密的地方仿佛把这阴影捉住了一把似的,渐渐地黑起来。只剩了夕阳的余晖返照在这苍老的枸杞树的圆圆的顶上,淡红的一片,熠耀着,俨然如来佛头顶上的金光。‎ 在如火如荼的盛夏转入初秋的澹远里去的时候,我这种诗意的,又充满了稚气的生活,终于不能继续下去。我离开这公寓,离开这苍老的枸杞树,移到清华园来。到现在差不多四年了。这园子素来是以水木著名的。春天里,满园怒放着红的花,远处看,红红的一片火焰。夏天里,垂柳拂着地,浓翠扑上人的眉头。红霞般的爬山虎给冷清的深秋涂上一层凄艳的色彩。冬天里,白雪又把这园子安排成为一个银的世界。在这四季,又都有西山的一层轻渺的紫气,给这园子添了不少的光辉。这一切颜色:红的,白的,紫的,混合的涂上了我的心,在我心里幻成一幅绚烂的彩画。我做着红色的,白色的,紫色的,各样颜色的梦。论理说起来,我再西城公寓做的童话般的梦,早该被挤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但是,我自己也不了解,在不经意的时候,总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飘过了春天的火焰似的红花;飘过了夏天的垂柳的浓翠;飘过了红霞似的爬山虎,一直到现在,是冬天,白雪正把这园子装成银的世界。混合了氤氲的西山的紫气,静定在我的心头。在一个浮动的幻影里,我仿佛看到:有夕阳的余晖返照在这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圆圆的顶上,淡红的一片,熠耀着,像如来佛头顶上的金光。‎ ‎(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写北屋前的小院里的一缸荷花、几盆茶花,以及这些花里面的一棵仙人头,是为后面描写枸杞树作铺垫。‎ B.清华园中的美丽风景,充盈了作者的生活,编织成颜色各异的梦,作者还是会忆及枸杞树,忆及西城公寓那段时光。‎ C.清华园虽美,但在作者看来,枸杞树在夕阳之中的独特神韵才是其心中的大美,可见作者是一个怀旧的人。‎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D.文中“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前后照应,突出强调作者脑海中浮动的枸杞树的幻影,传达出的是对往日岁月的铭记与怀念。‎ ‎8.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夕阳的余晖返照在这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圆圆的顶上,淡红的一片,熠耀着,俨然如来佛头顶上的金光”的作用。(6分)‎ 9. 为什么这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了春天的火焰似的红花;飘过了夏天的垂柳的浓翠;飘过了红霞似的爬山虎,一直到现在……静定在我的心头”?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始,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从秦王①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皇太子建成毒王,王病,举府危骇。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平之。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即位,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公。‎ 突厥颉利可汗已盟而政乱,诸将请遂讨之。无忌曰;“今我务戢兵,待夷狄至,乃可击。使遂弱,且不能来,我又何求?臣谓按甲存信便。”帝曰:“善。”然卒取突厥。‎ 太子承乾废,帝欲立晋王,未决,坐两仪殿,群臣已罢,独留无忌、玄龄、绩言东宫事。帝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异议者斩!”于是遂定。以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自此始。‎ 二十三年,帝疾甚,召入卧内,帝引手扪无忌颐,无忌哭,帝感塞,不得有所言。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因秘不发丧,请还宫。‎ 太子即位,是为高宗。帝欲立武昭仪为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许敬宗数劝之,无忌厉色折拒。帝后召无忌、遂良及于志宁言后无息,昭仪有子,必欲立之者。无忌已数谏,即曰:“先帝付托遂良,愿陛下访之。”遂良极道不可,帝不听。‎ 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帝惊曰:“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敬宗具言:“反迹已露,陛下不忍,非社稷之福。”帝终不质问。遂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后数月,无忌投缳卒。自是政归武氏,几至亡国。‎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以孙元翼袭封。文宗开成三年,诏曰:“每览国史至太尉无忌事,未尝不废卷而叹。” (选自《新唐书•长孙无忌传》,有删改)‎ ‎【注】①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擢:提拔,提升 B. 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 阴:暗地里 C .然卒取突厥 卒:士卒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D.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 复:恢复 ‎11. 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的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B. 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C. 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D. 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长孙无忌做事果断,敢作敢为。皇太子建成加害秦王李世民,他就和尉迟敬德、侯君集一起平定了太子,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他全力支持,晋王得以成为太子。‎ B. 长孙无忌辅佐皇帝,备受重用。他辅佐李世民做太子,李世民登上帝位后,授予他左庶子,进封齐国公。李世民病危,他和褚遂良一起受诏。‎ C. 长孙无忌坚持己见,结局悲惨。对于立武昭仪为皇后,他始终反对,即使皇帝示以恩宠,他也不让步;最终被许敬宗构陷,以致上吊自尽。‎ D. 长孙无忌有功于朝廷,终被昭雪。上元元年时,追复长孙无忌官爵,让其孙元翼袭封;文宗也曾说他每读国史,谈到无忌事就废卷而叹。‎ ‎1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5分)‎ (2) 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后汪元量为道士南归,这期间两人多有诗歌唱和。碧玉:据《乐苑》记载,“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愁”统领全诗,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这一连串细节,表现了浓浓的愁意。‎ B.颔联“碧玉调将空好音”直抒胸臆,表明纵使有优美的音乐,无人欣赏也是枉然。‎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颈联由眼前秋风中万叶齐摇的景象,遥想故乡一灯夜雨的情景,渲染出萧瑟的气氛。‎ D.尾联以景结情,梧桐夜雨,寒气萧萧,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15.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           ,‎ ‎ 。‎ ‎(2)《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3道题,共9分)‎ ‎“中国梦”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千万亿梦想的凝聚和升华,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梦”能够激励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引导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的思想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同时,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及历史使命感还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加油助力,二者 。‎ 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强盛的使命。老一代人在建国强国的 中贡献了青春、智慧和汗水,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的新局面;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珍惜 的大好时机,希望你们 ,为“中国梦”的实现,指点江山,谱写出新时代中国强盛的美好愿景。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梦”是引导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能够激励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 B.“中国梦”能够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是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C.“中国梦”能够激励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D.“中国梦”能够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 B.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坚定 C.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更加坚定 D.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息息相关 峥嵘岁月 千载难逢 不负众望 B.休戚与共 蹉跎岁月 不期而遇 不孚众望 C.休戚与共 峥嵘岁月 千载难逢 不负众望 D.息息相关 蹉跎岁月 不期而遇 不孚众望 ‎20.下面这首七言律诗顺序已被打乱,请为这首诗重新排序,把重新排序后的诗句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弯弯绿水绕青山 ②江心来往打鱼船 ③青山绿水风光好 ④重重青山抱绿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每空2分)‎ 我们古人很早就发现了一个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很多动物跑得快;没有很多动物力气大;爪牙不够锐利;目光不够灵敏;凭我们自己的这身皮毛,过冬都很困难等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们人可以通过教育和读书,把一代又一代积攒下来的经验和知识传承下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提高;而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它们无法拥有人类文明独有的东西——读书与教育,因此只能一代代重复先辈的本能,不能突破也不能超越。因此,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人类文明是通过读书来传承的。一旦不读书,文明就会死亡。‎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读书,就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在必修上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我们曾遇见站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遇见行走在乡野间“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遇见站立在柜台后“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张秉贵,遇见屹立在高原上“立心天地厚”的钟扬,我们还穿越千年与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等诗意地相逢。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同情他们的遭遇,或羡慕他们的生活,或崇敬他们的精神……‎ 请以“假如我与 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写在标题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③中心突出,叙述详略得当,细节具体生动。‎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语文答案 ‎1.A题中A项,“‘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和“被北方视为‘蛮夷’,不能说明其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还涉及到北方的排斥轻蔑),因果关系不成立,强加因果。故选A。‎ ‎2. A题中A项,“突显了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错误,无中生有。故选A。‎ ‎3. D题中A项,“强大时还压制着北方文化”属于无中生有,根据原文,应该是“还不时地燃放出一段光彩”。B项,理解文意有偏差,“南北文化基本上势不两立”分析有误,原文表达的意思是“南北文化对立和分庭抗礼”。C项,“根本原因是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分析不完全正确,原文有很长的限制性表述,“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系统”“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中原、华北地区,这里的重要的自然景观是黄土和黄河,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哺育中国文化的乳汁”,可见根本原因应该是本段论述的重点内容——“思想形态”,而不完全是首都的位置。故选D。‎ ‎4.B(A.符合“固本”原则;B.于文无据;C.“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表达的“惟精惟一”与文中的“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躁者涉猎”内涵一致,符合中医药创新的“守恒”原则;D.符合“出新”原则。)‎ ‎5.C(原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 ‎6.①具有代表性: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②具有实际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现在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③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每条2分)‎ ‎7.C(分析有误。清华园之美与枸杞树的独特神韵并无高下之分。)‎ ‎8.①第一处抓住雨天之后,夕阳的余晖落在枸杞树顶而创造出的如诗如画般的美妙意境,刻画出枸杞树在夕阳之中的独特神韵,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第二处是作者离开枸杞树后,脑海中浮动的枸杞树的幻影,对枸杞树在夕阳中的美丽神韵记忆犹新,传达出对往日岁月的铭记与怀念。(每点3分。)‎ ‎9.①枸杞树历经岁月洗礼,成长为一棵苍老高大的树,昭示着一个真理——搏击风雨、饱受忧患方能让自己更加敦厚丰盈;②枸杞树引起作者的驻足以及丰富的联想,是因为枸杞树以其静默与敦厚给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以精神上的慰藉;③‎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岁月变换,但枸杞树在雨中独特的韵致却一直鲜活在作者心中,因此,有时候简单朴素的美丽不逊色于任何绚烂极致的美。(每点2分。)‎ ‎10. C卒,最终,最后。‎ ‎11. D试题分析:翌日,与遂良入受诏,有顷,崩,方在离宫,皇太子悲恸,无忌曰:“大行以宗庙社稷属殿下,宜速即位。”‎ ‎12. B试题分析: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即位,迁吏部尚书。‎ ‎13. (1)唐高祖率领军队渡过黄河,(长孙无忌)来到长春宫拜见高祖,被(高祖)授予渭北道行军典签。(得分点:兵、河、谒、授、被动句)‎ ‎(2)(武昭仪)被立为皇后后,因为长孙无忌受到封赐却不帮助自己(做皇后),(对长孙无忌)怀恨在心。(得分点:后、既、以、衔、之)‎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翻译:“兵”,译成军队和率领军队都给分吧,“河”必须翻译成黄河,“谒”,拜见,“授”译成被动句,“后”是皇后,“既”是已经或者在……之后,“以”是因为,“衔”是怀恨。‎ 考察题中的“兵”“河”“谒”“授”“后”“既”“以” “衔”等词语和被动句的落实。‎ ‎【参考译文】‎ 长孙无忌字辅机,秉性豁达机敏,博览文史典籍。当初,高祖率领义军渡过黄河时,长孙无忌到长春宫晋见高祖,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有功,官职做到比部郎中,封为上党县公。‎ 皇太子李建成投毒暗害秦王,秦王中毒病重,全秦王府都感到凶险惊骇。才派长孙无忌暗中召集房玄龄、杜如晦商定计谋。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平息了祸乱。秦王当了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左庶子。秦王登帝位后,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因为功劳第一,晋封为齐国公。‎ 突厥的颉利可汗与唐朝结盟后发生了政治动乱,众将领请求趁机征讨。长孙无忌说:“现在我朝致力于和平,等突厥进犯,才能还击。假使他们就此削弱,将来不能进犯,我们还有何求呢?我认为按兵不动保持信用为好。”太宗说“:好。”但后来还是征伐了突厥。‎ 太子李承乾被废,太宗想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还没有决定,在两仪殿坐朝,群臣退朝后,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商议立太子的事,长孙无忌说“:谨奉诏命,持异议者斩!” 于是就决定了。太宗委任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的职位就是从这时才有的。‎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病危,召长孙无忌到卧室内,伸手摸着他的脸,长孙无忌哭泣着,太宗激动得气息哽咽说不出话。第二天,与褚遂良进宫接受诏书。过了一会,就逝世了。当时在离宫,皇太子李治极度悲哀,长孙无忌说:“刚逝世的皇帝把朝廷、国家交给殿下,应该迅速登位。”为保守太宗逝世的秘密,暂不发表讣告,请太宗的灵车回到皇宫。‎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太子登皇帝位,这就是高宗。高宗想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坚持说不行。高宗秘密地把十多车珍贵的器物、锦缎、丝绸赏赐给他,又亲自上门探望他,把他的三个儿子都提拔为朝散大夫,武昭仪的母亲又到他家申述请求。许敬宗多次劝说他,长孙无忌都严词厉色拒绝了。高宗后来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和于志宁说明皇后没有子女,武昭仪有儿子,是一定要立她的原因。长孙无忌多次劝谏无效,就说:“先帝把您托付给遂良,希望陛下听听他的意见。”褚遂良极力说不行,高宗仍然不听。‎ 武昭仪立为皇后以后,因为长孙无忌接受了赏赐却不帮助自己,怀恨在心。许敬宗猜到武后的心思,暗中指使洛阳人李奉节向高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与侍中辛茂将办理此案,教他编造长孙无忌谋反的情由。高宗震惊地说“:怕是奸邪的人挑拨离间,大概不是这样。”许敬宗陈述说:“谋反的迹象已暴露了,陛下心软,不是国家的福气。” 高宗始终没有对质审问长孙无忌。于是下令削去官爵封地,给予扬州都督一品官的俸禄流放到黔州。几个月后,长孙无忌上吊自缢。从此后政权被武氏家族夺去,唐朝差点亡国。‎ 高宗上元元年,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职爵位,让他的孙子长孙无翼继承封爵。文宗李昂开成三年,下诏书说“:阅读本朝史料,每当读到有关太尉长孙无忌的事情,总是掩卷叹息。‎ ‎14. B (B项,“直抒胸臆”判断错误。《乐府诗集》卷四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颔联后一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投降派们为伍的坚贞节操。应为用典抒情)  ‎ ‎15. (1)知己之叹。秋夜自斟自饮,昭仪亦无知音,两人都一样孤独,愁苦无人理解。(2)故土之思。远离故乡,辗转飘零,孤居馆舍,眼前的凄冷景象勾起“故乡心”。(3)亡国之痛。雨夜难眠,“挑灯看剑”,无力报国,暗含国破家亡之痛 ‎(试题分析:题干“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思想感情”“结合全诗分析”。答题时,首先点明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具分析。 “挑灯看剑”,国破家亡之痛;“少知己”“空好音”“孤”,孤独,愁苦无人理解;“故乡心”故土之思。)‎ 诗歌鉴赏参考:‎ 无声是最大的悲哀。辛弃疾《丑奴儿》词中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几句,算是把愁写到了极致。汪元量此诗的开头,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其中“愁到浓时“总提,以下分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诗句不再言愁,但愁绪自见。在这种地方,辛词用说话表现,汪诗用动作表现,可谓异曲而同工。又,第二句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成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只是此诗再缀以“泪痕深”三字,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之后的心理状态,已不能和当年的辛弃疾相比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颔、颈两联,一叹知音少,一抒故乡情,既应题,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又以家乡之思暗寓亡国之痛,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又,《乐府诗集》卷四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颔联前一句说空有黄金之台,后一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投降派们为伍的坚贞节操。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自然,这里的“故乡心”表达的仍是对宋室的追念。写法上,前两句用典故直抒胸臆,后两句用环境反衬乡心,手法变化,效果极好。‎ 尾联故意宕开,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为上文中已经酝酿出来的感情设计了大自然的深沉回响,因而使作者的“浓”愁有充溢寒空、侵凌肌肤之势。‎ ‎16、(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7.B(A项中“引导”和“奋发进取”、“激励”和“方向目标”均搭配不当;语序颠倒,轻重关系失调。C项,“激励”和“方向目标”、“引导”和“奋发进取”均搭配不当。‎ D项,“激励”前面缺少谓语“是”。) ‎ ‎18.A (括号前后两句的结构特点是动宾结构,应选“坚定……信念”;从“牢固树立”“不断提高”偏正结构特点来推断应为“更加坚定”。故选A。)‎ ‎19.A(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侧重情感利益方面;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第一个空强调的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及历史使命感和“中国梦”之间的联系密切,应该用表意更广的“息息相关”。峥嵘岁月:形容不寻常的岁月;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虚度岁月;第二空语境中有“贡献了青春、智慧和汗水”,应该选与之对应的“峥嵘岁月”。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千载难逢:一千年也难得遇到,形容机会难得;第三空强调机会难得,应该选“千载难逢”。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没有使众人信服的声望;第四空表示殷切希望,应该用“不负众望”,故选A。)‎ ‎20 . ④①③② ( ④①在一起给1分,③②在一起给1分,顺序全对给5分) ①与②两句押韵,作偶句;④与①对仗,③与②相连;由③句诗意“青山绿水风光好”知③句内容上承①句的“弯弯绿水绕青山”。由此,确定出答案。七言律诗的特点是:1.每行7个字; 2.一共有8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3.按照韵律书上的韵脚押韵; 4.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第三,四,五,六行要工整对仗; 5.同时要严格执行平仄要求。‎ 21. ‎①人类从自然天赋上来说是不如很多动物的 ②可是人为什么能够在大自然中胜出呢 ③动物虽然有很多的本领令人类望尘莫及 (每空2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2.此作文是供材料半命题作文,为写好作文,要做到下面“三审”。‎ 审材料。材料列举了12位人物,有课文作者,有课文报道的人物;有古代的文人,有现代的科学工作者;有气壮山河的领袖,有甘于平凡的工人。有一点必须注意这些人物都是现实中的人,不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写作时必须注意这一点,不能夸大虚构,脱离人物的基本生活真实。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要特别注意,此句暗示文章必须要体现一定的情感,虽不一定是材料中的“同情”“羡慕”“崇敬”,但一定要写出自己对所选人物的一种情感,一种认识。‎ 审题目。“以……为题”表面此作文是命题作文,不需再拟题目;“不少于800字”明确字数限制;“记叙文”明确文体要求。提供的题目是“假如我与 生活一天”,“假如”表明可以运用合理想象,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情节的虚构;“我”限定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空格处要填充,体现自我选择;“一天”限定时间范围,写作时最好要有体现时间变化的描写。‎ 审要求。要求①要注意“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限定了选择的范围是材料中的12位人物,不能另外选择;要求②中“故事”暗示作文中要有事件,“写出人物的风貌”暗示要通过记叙写出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出你的情感”暗示要以情来感人;要求③“中心突出”暗示要讲究立意,“叙述详略得当”要注重选材组材,“细节具体生动”要注意描写。‎ 记叙类文章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有相当精巧的构思;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深远的意境;有相当的语言表达智慧。‎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