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海区四校2019-2020高二政治11月联考试题(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天津静海区四校2019-2020高二政治11月联考试题(Word版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静海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11 月份四校联考 高二年级 政治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3 分,共 75 分) 1.每年的 4 月 23 日为“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使读书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默默 地阅读中,总有一种无言的力量。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 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 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3.“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 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 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4.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大地的诗人”杜甫,真切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在宋词中,我 们跟随苏东坡的步伐,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永不放弃;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 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②优秀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文艺作品体现出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某校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活动、以“仁者爱人”为重点的 社会关爱教育活动、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 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充足养分和精神食粮,该校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海明威、马丁·路德·金、电影《西雅图不眠夜》、美剧《纸牌屋》……这些美国人熟知的 历史人物和大众文化被习近平主席引用到访美的演讲中,以美国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倾心交 流,“习式语言”以真诚再次展示其独特魅力。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案例不胜枚举。《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 等荧幕热播,获年轻观众点赞。近 600 岁的故宫,坚持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近年推出 众多文化创意产品,从“胶带”到“冰箱贴”,一年卖 10 亿,不少产品成“网红”。传统文 化融入现代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④要把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点观看辽阔的国土,自然地理牵动人文历史,尽览锦绣中华, 带给观众一个普通视角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这些奇观或掩藏在人类无法通过陆路到达的区 域,或被日常生活所遮蔽。该片播出后广受好评,增进了很多人对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国土的 热爱。《航拍中国》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 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魅力  ②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内涵③该纪录片蕴含的价值理念点燃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④该纪录片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全面再现了中华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 2018 年 1 月,电影《无问西东》上映以来深受好评,影片反映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 华大学的年轻人成长奋斗的故事。一场电影,百年沉浮,既有青春、爱情,又有爱国、责任 和担当,是一部堪称商业化成功的正能量电影。吸引观众的不仅是演员的颜值和演技,更是 影片演绎的家国情怀。这部电影之所以深受好评是因为 ①立足实践,进行文化创作,反映了时代要求 ②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观众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 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 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 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体现了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 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央视网不断丰富《动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根据青少年网友多使用 移动端上网的特点,对《孔融让梨》《精忠报国》等部分优秀片目进行二次剪辑、精加工,推出时长 4 分钟以内的动画小短片,深受网友喜爱。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保持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③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 ④基于传统文化这一精神根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 的学生习惯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从互联网上搜索和下载自己喜欢的文章、视频来 阅读和学习。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③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 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15.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 “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 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 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A.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 强”。而中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字的传承,这是因为汉字(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英歌舞源于古傩舞,在潮汕大地已经流传了 3 000 多年,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英歌舞融汇了戏剧、音乐、舞蹈、南拳等元素,表演阳刚豪放、雄浑粗犷,又被誉为“中国 汉族最男性的舞蹈”。如今的英歌舞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异国他乡潮籍乡亲维系乡情的桥梁和 纽带。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18.在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 14 年抗战中锻造出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 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拼搏进取、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撑。可见,抗战 精神(  ) ①体现出了爱国主义精神  ②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③是我们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④指明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A.③④ B .①② C.①④ D.②③ 19.2018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对文化自信 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④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20.“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古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结出许多丰富多彩的自主 创新成果,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中医药、冶金、器械、水利、阴阳历等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反映了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渐趋融合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21.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 2018 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 8 设立为“中国农民丰 收节”。秋分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 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在于 ①传承和弘扬中华悠久农耕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②从根本上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③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农尊农爱农的良好文化氛围 ④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柳青、路遥等作家的作品充满旺盛生命力,因为他们扎根基层,汲取肥沃的养分,其作品反映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C.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 D.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3.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发好评,节目 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和经典名句,请专家解读其中蕴含 的历史故事,道德准则与时代精神,渗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该节目的播出旨在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③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④增强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4.社交类软件抖音可编辑短视频分享生活,了解奇闻趣事。近日央视曝光某些短现频出现了 未成年人禁忌内容。对此,我们在文化消费时应该 A.加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B.投身实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改进技术促进传媒商业化发展 D.提高眼力,辨别不同文化影响 25.2018 年 11 月 5 日至 6 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新作《共同家园》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本次 音乐会依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性地将 海派民乐与五大洲多种代表性音乐有机融合,展现了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的发展交融。这告 诉我们 ①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②文化借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④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25 分)26.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2018 年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 惊艳上线,该节目“和诗以歌”,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 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乡村教师和贵州大山里的孩 子一起表演了小诗《苔》,孩子们朴质的天籁之声直击人心,感染了无数人。《苔》诗的选取, “活出自我”立意的挖掘,经典传唱人的寻找,诗、歌、舞、乐、声、光、电等各种视听元素 的运用,体现着节目创作者的匠心独运。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节目成功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启示。(6 分) 27.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 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 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 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 中国文化。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10 分) 2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抓文化建设、 发展文化产业成了许多地方的共识,成了许多人的共同追求。但是,怎样建设?怎样发展?有人 按文化的规律来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当成一种精神产品来发展,当成提升人文底蕴、提升国民素质、提升地方档次的载体和平台。有人则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患上了“短视症”和“金钱 饥渴症”。文化成了产业的点缀品,吸引眼球的包装品和旅游经济的噱头,甚至在金钱面前放弃 了责任,玩起了“娱乐无极限”“娱乐无底线”的“时尚”,传播出版发行一些迎合低级趣味, 含有严重暴力、色情内容的文化产品,以达到捞钱敛财的目的,被舆论批评为“娱乐低级”。 (1)文化市场中为什么会出现“娱乐低级”现象?(2 分) (2)你认为怎样才能消除“娱乐低级”现象?(7 分)2019—2020 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四校联考 政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CDB 6-10 DACCB 11-15 DACAB 16-20 DCBDB 21-25 ABBDC 二、非选择题 26 答案:.①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 的价值和意义。 ②坚持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继承传统,推 陈出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发挥人民群众创造主体作用。 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写出任意 3 点,得 6 分) 27 答案: 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 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1 分) 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 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知识 2 分、材料 1 分) 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 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 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知识 2 分、材料 1 分) ④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 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 体现了这一点。(知识 2 分、材料 1 分) 28 答案:(1)问: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是文化 市场出现“娱乐低级”现象的主要原因。(2 分) (2)问:①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发展人民 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大 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 分) ②文化生产单位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生产文化产品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的统一。(1 分) ③人民群众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 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 能力。 (3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