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全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全套

ID:227393

大小:6.47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9-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全套 第 3 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 1 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地球是一个两极__稍扁__、赤道__略鼓__的球体。赤道半径是__6378__km,两极方向的 半 径 约 为 __6357__km , 仅 差 0.33% 。 因 此 , 地 球 看 上 去 是 很 圆 的 。 赤 道 周 长 约 为 __4×104__km。 2.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相似,可分为__地壳、地幔、地核__三层。 【夯实基础】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时,会出现图中①~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 是( B ) 图 3-1-1  A.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 B.地球是个球体 C.海洋深浅不一 D.海平面上升 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B ) 图 3-1-2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3.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赤道周长约为 2×104kmB.极半径是 6300km C.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km D.赤道半径是 6371km 4.1864 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 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C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5.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的 6.在地球表面,图中从 a 到 b 最短距离为( A ) 图 3-1-3 A.等于 2 万千米 B.大于 2 万千米 C.小于 2 万千米 D.1.2756 万千米 7.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 到的宏观事物。如图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模型,它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图中①代表__ 地核__。 图 3-1-4 8.读地球形状大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3-1-5 (1)图中 A、B、C 三个字母中,表示赤道的是__C__,赤道的周长是__4__万千米。 (2)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两极稍扁、赤道略鼓__的球体。 (3)请举出一个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__远去的船只总是桅杆最后消失在视野中(合理即 可)__。 【能力提升】 9.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D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壳中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1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 A ) A.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符合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 B.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相对不变的 C.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阶段性的 D.科学技术对认识地球形状没有帮助 12.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成正果。这天,佛祖召见悟空,说土行孙要与他比试本领。 闲来无事的悟空高高兴兴地到了西天。请你帮悟空解决下列问题: (1)悟空与土行孙商定,两人从西天的某地出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谁用的时间短,谁就得胜。 土行孙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目的地。过了一会儿,孙悟空才气喘 吁吁地赶来:“你怎么比我还要快?”土行孙说:“我通过的距离比你短啊!”聪明的同学 们,请你告诉悟空,土行孙穿地而行的距离是( C ) A.十万八千里 B.6378km C.12756km D.4 万千米(2)悟空很不服气:“想我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那有什么。”七仙女来了,“我 们站在这里一动不动,一天下来还能行八万里路呢!”七仙女所说的“八万里路”是指地球 的( B ) A.平均半径 B.赤道周长 C.极半径 D.地球表面积 【拓展创新】 13.如图所示为月全食过程示意图,从图左下方到右上方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月球进入 地球阴影, 阳光被地球挡住,图中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呈__弧__形,据此可推断地球是个__球__体。 图 3-1-6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19 年 9 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 200 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 5 艘帆船从 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 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 1521 年 3 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 船队只剩下 1 艘帆船和 10 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于 1522 年 9 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材料二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 3-1-7 (1)麦哲伦坚信大地是__球__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出 发点。 (2)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__大西洋__、 __太平洋__、__印度洋 __,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__大西洋__。(3)你能够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什么? 【答案】 科学探究不能凭空臆断,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猜想、 探索与实践,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与多方考证。(合理即可) 第 2 节 地球仪和地图(1)[学生用书 B26] 1.地球仪是__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__的模型。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__经 线__,也称__子午线__;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__等距__,并且与经线__垂直__的线叫__ 赤道__,与它平行的线叫做__纬线__;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__经纬网__,它可以准 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__位置__。 2.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为__0°经线__,也叫__本初子午线__。 3.东、西半球以__西经 20°和东经 160°组成的经线圈__为界,南、北半球以__赤道__为界。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你认为错误的是( B ) A.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B.地球仪再现了地球最真实的面貌 C.地球仪是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等来表示地理事物的 D.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2.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是利用什么方法或工具来确定 位置的( A ) A.经纬网定向法 B.地面标志 C.无线电波通话 D.指南针 3.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C ) A.30°纬线 B.60°纬线 C.0°纬线 D.90°纬线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本初子午线以东 180°为东经,以西 180°为西经 B.赤道两边与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 C.连接南、北极的线是子午线 D.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半球,向西为西半球5.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A )   A     B     C    D 6.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 40°和西经 20°向北等速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B ) A.他们不一定在北极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7.读图,并回答问题: 图 3-2-1 (1)所有经线的形状特征是__半圆__,并且经线的长度特征是__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__,经 线指示__南北__方向。 (2)为了区别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人们为经线标注了度数,这个度数称为__经度__。0°经线 以西为__西__经,用字母“__W__”表示;0°经线以东为__东__经,用字母“__E__”表示。 (3)经度共有__360__度;东经 180°和西经 180°同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 180°经线。 8.读图,并回答问题:图 3-2-2 (1)纬线的形状特征是__圆圈__,纬线指示__东西__方向,纬线的长度特征是__自赤道向两极 逐渐缩短__。 (2)为了区别地球仪上的各条纬线,人们为纬线标注了度数,这个度数称为__纬度__。赤道是 __0__°纬线,赤道以北是__北纬__,用字母“__N__”表示;赤道以南是__南纬__,用字母 “__S__”表示。 (3)由赤道到__南极__和__北极__各分为__90__度。 9.读图,并回答问题: 图 3-2-3 (1)①点的经纬度是__(10°__N,90°__W)__。 (2)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西__半球,①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北__半球。 (3)①点位于②点的__东北__方向。 (4)在地球仪上①点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__相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0.读“南极洲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 3-2-4 (1)写出我国南极长城考察站 A 点的经度__60°__W__。(2)长城站位于__西半球__(选填“东半球”或“西半球”)和__南半球__(选填“南半球”或“北 半球”)。 (3)若图中虚线的纬度是南纬 60°,则 A、B、C 三地中属于高纬度的是__C__地。 【能力提升】 11.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竖直的 B.地球仪上的赤道和地轴呈 23.5°的夹角 C.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D.0°纬线的长度大约是 0°经线的两倍 12.如果你是一名特种兵,你收到了下面四个坐标信息,你能马上判断出来哪个坐标点位于 我国境内吗( B ) 图 3-2-5 A.① B.② C.③ D.④ 13.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C ) A.(160°W,23.5°S) B.(20°W,60°S) C.(20°W,60°N) D.(160°E,30°N) 14.读经纬网图,判断 C 点地理坐标( D ) 图 3-2-6  A.(0°,60° E) B.(0°,30° E) C.(0°,60° W) D.(0°,30° W)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3-2-7 (1)写出图中 A、D 两点的经纬度: A__(40°__N,40°__W)__;D__(0°,20°__E)__。 (2)判断位置:A 在 B 的__正西__方,C 在 A 的__正南__方,D 在 A 的__东南__方。 (3)A 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 C 点所在纬线的长度__短__(选填“长”或“短”)。 (4)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__北__(填方向)。 (5)A、B、C、D 四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__A、B__地。 16.读图,回答问题: 图 3-2-8 (1)图中小林与小红的说法,__小红__是正确的。 (2)写出小红站立点大致的经纬度:__(50°__N,110°__E)__。 (3)小林大致在小红的什么方向?__西南方向__。 (4)小红坐飞机沿纬线以相同的速度飞行,较快进入西半球的方向是__向东__(选填“向东”或 “向西”)。【拓展创新】 17.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如果某人从赤道以北 40km 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 东、正北、正西各走 100km,最后他应位于( D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 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东 18.家住北京的小明,一天接到在远洋轮船上工作的爸爸打来的电话。爸爸说:“我们的轮 船正停在这样一个地方:轮船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 球。”小明的爸爸电话中所说的地方真的存在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存在。因为赤道(0°纬线)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20° W 经线以东是东半 球,以西是西半球,所以这个地方存在,其经度是 20° W,纬度是 0°。第 2 节 地球仪和地图(2)[学生用书 A28] 1.地图的三要素:__比例尺__、__方向__、__图例与注记__。 2.比例尺:表示__实地__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比例尺=__图上距离/实地距离__。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图幅上,比值越大则比例尺越__大__,地图上所表示 的实际范围越__小__,但描述的内容越__详细__;比值越小则比例尺越__小__,表示的范围 越__大__,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__低__。 (2)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__文字式__比例尺:它是直接用文字来说明地图上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关系,如:“1cm 代表 实地距离 10km”。 __数字式__比例尺:是用分数形式表示,其分子为图上距离,分母为实地距离,分子、分母 要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且分子为 1,如:“1∶5000”。 __线段式__比例尺:如“ ”。 3.方向。 (1)经纬网定向法:__经线__指示南、北,__纬线__指示东、西。 (2)方向标定向法:指北的方向标指示__北__方。 (3)一般定向法:遵循“__上北、下南、左西、右东__”。 4.图例与注记。 【夯实基础】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图基本“语言”的是( A ) A.图名 B.方向 C.比例尺 D.图例与注记 2.在 1∶500000 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 20km 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B ) A.5cm B.4cm C.3cm D.2cm 3.下列图幅相同的地图中,表示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黑龙江省地图 D.哈尔滨市地图4.小刚同学要用 A4 纸(长约 30cm,宽约 21cm)绘制校园操场(长 200m,宽 150m)示意图,他 选取的最合适的比例尺是( B ) A.1∶200 B.1∶800 C.1∶8000 D.1∶20000 5.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设立雄安新区(如图)。 雄安新区位于北京的( B ) 图 3-2-9 A.南方 B.西南 C.北方 D.东北 6.在北半球,我们在野外可以利用孤立生长的树木辨别方向,一般树冠较密的一侧是( A ) A.南方 B.东方 C.西方 D.北方 7.读图,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D ) 图 3-2-10 A.该图使用的是小比例尺 B.该图使用的是线段式比例尺 C.该图使用的比例尺若转换成文字式应为“二万分之一” D.果园位于学校的正南方 8.读“三个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3-2-11(1)三幅图中,__A__图比例尺最大,__B__图比例尺最小。 (2)三个城市中,__B__城区面积最大,__A__城区面积最小。 (3)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以上三种比例尺,__A__图反映的内容最详细,__B__图反映的 内容最简略。 (4)将图中各比例尺用其他形式表示出来: 把比例尺“1∶1 万”改写成数字式__1∶10000__。 把比例尺“1∶50 万”改写成文字式__1cm 代表实地距离 5km__。 把比例尺“1∶10 万”改写成线段式____ __。 【能力提升】 9.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图的种类更为丰富,出现了很多新型地图。下列选项中不属 于新型地图的是( D ) A.有声地图 B.三维地图 C.盲文地图 D.平面示意图 10.如果甲、乙、丙、丁四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D ) 图 3-2-12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11.关于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B ) 图 3-2-13 A.本图采用方向标定向法,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 B.公路的变化方向自 A 到 B 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自 B 到 C 是自西向东 C.图中 A、B 间的图上距离约为 2cm,其实地距离应是 8kmD.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 12.从 A 到 B 再到 C,方向是( D ) 图 3-2-14 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13.某学校地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 3-2-15 (1)此地图是用__方向标__来判断方向的。 (2)里仁花园在学校的__东北__方向;足球场在体育馆的__正东__方向。 (3)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还缺少了__比例尺__。 (4)如果有人问你从校门到艺术楼怎么走,你会怎么告诉他?__沿大门一直向南走,走到路尽 头向右转往西走,第二个路口就是艺术楼(合理即可)__。 【拓展创新】 14.我国某些地区曾爆发过严重的禽流感,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御对策:疫情发生地 3km 内 家禽全部捕杀;3~5km 内强制免疫;10km 内活禽市场必须关闭。我国某乡禽流感疫情分布 情况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 3-2-16 (1)如果已知村落③在村落⑤的正东面,请你在该图左上角绘制方向标。 (2)仔细阅读材料,说说你将怎样获得该图的比例尺? (3)利用地图三要素,判断该图中数字代表的村落中,必须强制免疫的是哪些?理由是什么? 【答案】 (1)如答图所示。 第 14(1)题答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圆形阴影区为捕杀区,可用直尺测量出直径为 a cm;通过阅读材料可知, 捕杀区发生地为方圆 3km 以内,即以 3km 为半径的一个圆;再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得到: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 cm/6km=1∶(600000/a)。 (3)材料提示:3~5km 内属于强 制免疫区;通过对比、计算可判断:村落③、⑤必须强制免疫。第 3 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岩石种类 形成原因 特征 岩浆岩 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 凝固后形成的 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 或柱状结构 沉积岩 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 固化而形成的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 变质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 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 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 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常有片状的结构 【夯实基础】 1.鉴别不同种类的岩石的依据是( C ) ①岩石的外观特征 ②岩石的分布地区 ③组成岩石物质的特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自然界中的大理岩属于何种类型的岩石( C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石灰岩 3.沉积岩区别于其他种类岩石的主要特征是( C ) A.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 B.有明显的柱状结构 C.有明显的层状结构或化石 D.常有片状结构 4.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对于人类来说,岩石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提供 ( C ) A.各种森林资源 B.各种土地资源C.各种矿产资源 D.各种生物资源 5.冰岛位于大西洋东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据此推断组成冰岛的岩 石主要是( B ) A.砂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6.如图是位于桃渚风景区的珊瑚岩奇观,它是形成于八千万年前的六边形柱体,地质学家称 为柱状节理。根据岩石的成因,判断珊瑚岩的岩石类型是( A ) 图 3-3-1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大理岩 7.下列岩石中,由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是( D ) ①花岗岩 ②石灰岩 ③大理岩 ④砂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 3-3-2 观察岩石的外观并根据其外观特征判断: (1)属于岩浆岩的有__C、E、F__(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有明显的气孔或柱状结构__。 (2)属于沉积岩的有__A、B、D__(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有明显的层状结构或化石__。 【能力提升】 9.关于岩石的成因,正确的是( C ) A.花岗岩是由火山喷发而直接形成 B.石灰岩按成因属于岩浆岩C.页岩受挤压变质成为坚硬的板岩 D.玄武岩受热变成大理岩 10.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局部示意图”,“◇”代表“重熔再生”作用,①、②分别表示( C ) 图 3-3-3 A.岩浆岩、变质岩 B.岩浆、岩浆岩 C.岩石、岩浆岩 D.变质岩、沉积岩 11.图中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 B ) 图 3-3-4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12.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图 3-3-5 A.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 B.岩浆侵入地壳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使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 C.岩浆侵入地壳,经“变质”形成大理岩 D.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13.某校学生到郊外旅游,发现此地的人就地取材建了一座石灰厂。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的岩石属于( B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2)该地岩石具有的特点是( C ) A.风化后为球状岩石B.是一种带有气孔的深褐色岩石 C.岩层中可能含珊瑚化石 D.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了一处面积 100 多平方千米、形 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的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 岩体绵延分布数里,相对高度在百米以下。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形成距今不到一亿年,在 花岗岩岩体的外围露出的是距今 5 亿年至 4 亿年的沉积岩地层。 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15.读“地壳物质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3-3-6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 A__沉积岩__,B__变质岩__,C__岩浆岩__。 (2)D 和 E 均属于__岩浆__岩,其中 D 又称侵入岩,E 又称喷出岩。 (3)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__A__(填字母)的特征。 16.如图所示,图 B 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海拔 1200 余 米,相对高度 128m,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图 A 为岩石圈物 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丙为沉积岩)。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图 3-3-7 (1)在图 A 中,甲代表__变质岩__,乙代表__岩浆岩__,丁代表__岩浆__。 (2)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图 A 中的__乙__(选填“甲”“乙”“丙”或“丁”)。 【拓展创新】 17.读“岩浆岩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 3-3-8 (1)图中①②处常见的岩石是:①__玄武岩__;②__花岗岩__。 (2)就形成条件和分布位置来看,①和②有什么区别?__从形成条件上来看:①是岩浆喷出地 表急速冷却形成的;②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逐渐冷却形成的。从分布位置来看:①分布在地 表;②一般分布在地下__。 (3)作为重要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花岗石和大理石在成因上分别属于__岩浆__岩和__变质__岩。 18.为什么说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岩层和化石则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答案】 在正常情况下岩层是按顺序形成的,先沉积的岩层在下,后沉积的岩层在上,在形 成时代上,越往下岩层越古老,越往上岩层越年轻。各个地质时代的岩层就如同历史的“书 页”一样,记录着岩层按下老、上新顺序排列的地球发展历史。化石是一块一块的,每一块 就像一个字,诉说着地球曾经存在过的生物和那些生物的历史。(合理即可)第 4 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 1.地球上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__地壳变动__的结果。 2.火山喷发物有__气态的(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液态(熔岩流)和固态(火山灰、火山尘、 火山弹等)的__。 3.火山喷发时,气体、岩浆、固体等物质向外排出的出口叫做__火山口__。 【夯实基础】 1.下列有关世界火山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B.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 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D.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 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 说明( A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陆两栖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3.“沧海桑田”一词说的是( C ) A.地球表面形态是永恒不变的 B.通过科技力量,可以在海洋中植桑养蚕 C.地球表面的形态处在不断变化中 D.是山就是山,是海就是海,它们是永恒不变的 4.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C ) A.青藏高原目前还在抬升 B.古代书籍记载着青藏高原所在地是海洋 C.青藏高原岩石中发现海洋古生物化石 D.喜马拉雅山南部边缘曾是海洋5.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的是( D ) 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南极地区发现煤炭资源 C.2017 年 3 月 19 日,博茨瓦纳发生 6.5 级地震灾害 D.2016 年 11 月份新疆发生严重雪灾 6.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于( C ) A.地壳 B.地核 C.软流层 D.地幔下部 7.印度尼西亚有很多火山,很多农民在火山口附近居住、种地的主要原因是( A ) A.火山口附近有肥沃的火山灰 B.火山口附近有许多温泉 C.火山口附近有清新的空气 D.火山口附近有充足的热量 8.地壳变动的能量来源于( A ) A.地球内部的能量 B.太阳和地球的引力 C.地球的重力 D.宇宙中神秘的力量 9.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图 3-4-1(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__内力__的作用下,或发生__弯曲__,或引发__断裂__,这是地球 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石柱上横线代表曾被火 山灰覆盖,小点部分保留着海洋生物活动的痕迹),这说明__地壳变动__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这里曾经发生过__火山__活动;__地壳的升降运动__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3)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只要我 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__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__、__采 石场上弯曲的岩层__、__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__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3-4-2 (1)火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图中④所代表的圈层结构是什么?火山喷发物有哪些? (2)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 【答案】 (1)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其喷发物有气态的水蒸气、二 氧化硫等,也有液态的熔岩流和固态的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图中④代表软流层。 (2)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危害人的生命。益处:火山 灰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由此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矿产。(合理即可) 【能力提升】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地壳变动均表现为地壳上升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地壳变动均表现得十分激烈 D.人类历史时期周期性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12.在夏威夷的火山国家公园中,有一群愿意与火山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在他们心里,火 山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海拔1222m, 活动极为频繁。火山爆发的时候,熔岩像喷泉一样翻涌奔腾,气势汹涌,势不可挡。夏威夷 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属于( B ) A.死火山 B.活火山 C.休眠火山 D.不能确定 13.当我们在采石场看到如图所示的弯曲岩层时,我们可以判断( A )图 3-4-3 A.该地曾受过水平方向的挤压 B.该地的地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C.该地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 D.该地不可能会发生地震 14.分析下面四条资料,完成列表。 资料一 1692 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 3/4 沉入海底。 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资料二 近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在 3000 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片汪洋,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 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 资料三 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现在渤海仍是 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之而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仍处在水下。 资料四 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 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泻,形成一个盆地。 属于上升运动的 属于下降运动的 属于缓慢运动的 属于剧烈运动的 资料二、资料四 资料一、资料三 资料二、资料三、 资料四 资料一 【拓展创新】 15.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这个小岛白天出现,晚间消失,这个小岛的这种变化是地壳变 动的结果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不是。地壳的变动或缓慢或剧烈迅速,不可能出现如此有规律性的变化,这个小岛 白天出现,晚间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海水的潮涨潮落。第 4 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学生用书 B30]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__地球内力__的作用下,发生__断裂__或__错位__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据专家估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 500 万余次,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极其__轻微__的, 只有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才能测知。而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__20__次。 2.地震的发源地叫__震源__。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叫__震中__。 3.世界地震分布和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__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__以及__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__一带。 【夯实基础】 1.地震的形成离不开( B ) A.火山活动 B.内力作用 C.太阳的引力 D.地球的转动 2.地球内部能量剧烈释放的形式是( D ) A.地壳运动 B.褶皱、断层 C.褶皱和地壳运动 D.火山、地震 3.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的科学家是东汉时期的( A ) A.张衡 B.蔡伦 C.祖冲之 D.李时珍 4.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破坏性就越大。2018 年 5 月 12 日是 5.12 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地震,里氏震级达 8.0 级,请根据表格说明汶川地震的破坏性属于 ( D ) 震级 3.0~4.4 级 4.5~5.5 级 5.6~6.5 级 6.6 级以上 破坏性 轻微破坏 性 一般破坏 性 严重破坏 性 特大破坏 性 A.轻微破坏性 B.一般破坏性 C.严重破坏性 D.特大破坏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地震绝大部分都会造成破坏 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空间的房屋里或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6.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 5 月 12 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 避险方法是( B ) A.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7.现代科学家在地震研究上能够做到的是( A ) A.地震的准确测量 B.地震的准确预报 C.都仅局限于古人的水平 D.掌握地震的发生和分布规律,并作出精确预报 8.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是( D ) A.集中分布在各大洲内部 B.集中分布在各大洋内部 C.火山与地震的分布没有任何关系 D.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震发生时的情况的是 ( A ) A.遍地干旱,作物枯萎 B.大地上下颠簸,左右摇晃,房间中吊灯剧烈摆动 C.大地褶皱开裂,地面隆起或凹陷 D.山体发生滑坡,河水翻滚 10.据美国《波士顿邮报》报道,自从进入 2015 年以后,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事件。图 3-4-4 (1)历史上,智利南部的卡尔布科火山曾爆发过 36 次,2015 年 4 月 23 日,卡尔布科火山再次 喷发。卡尔布科火山是一座__A__。 A.活火山  B.死火山  C.休眠火山 (2)智利不但是一个火山多发的国家,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智利位于__环 太平洋__地震带。 【能力提升】 11.如图是地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图 3-4-5 A.A 是震源,B 是震中 B.AB 的距离是震源深度 C.BC 和 BD 的距离都是震中距 D.地震对 C 的影响大于对 D 的影响 12.2017 年 4 月 12 日,浙江临安发生 4.2 级地震时,杭州多地区有震感。下列有关地震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深,距震中越远,地震烈度就越高 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13.一位记者报道:凌晨 3 点 10 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 的光出现,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现象预示着发生的地质现象是( B ) A.泥石流 B.地震 C.火山喷发 D.滑坡 (2)下列关于此类灾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此类灾害主要发生在海洋边缘地带 B.此类灾害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C.此类灾害一般多发生在暴雨集中的季节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强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14.读“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3-4-6 (1)地震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减轻其危害?(列举一点) __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教室里,要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__。 (2)对比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__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非常相似__。 【拓展创新】 15.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 2018 年 4 月 9 日凌晨 1 时 32 分(北京时间 0 时 32 分),位 于日本本州岛西南部的岛根县发生 6.1 级地震,已造成至少 4 人受伤,另有部分建筑物、道 路受损,多处民宅停水停电。面对地震,同学们应懂得更多的防震抗灾知识,从而保护自己, 救护他人。 (1)从全球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和__地中海——喜马拉雅山__一带。 (2)在地震中,不少遇难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挤压受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 杀”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C ) 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 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 (3)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来预报地震的是__D__。 A.猪不进圈,鸡不入窝 B.井水浑浊,泉水暴涨C.出现地光,异常屡现 D.人不吃饭,情绪不好第 5 节 泥石流 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__暴雨或其他原因__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特别是__陡峭地形__)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 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 冲刷;③有__暴雨或持续性__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__地震__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 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__积雪融化__引发的泥石流也经 常发生。 【夯实基础】 1.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气候特征往往是( D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 ) A.陡坡修筑梯田 B.围湖造田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上垦殖草原 3.受暴雨影响,下列地区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B ) 图 3-5-1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4.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B.活动频繁,历时长 C.危及面狭窄,且重复成灾 D.突发性强,历时短 5.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6.为了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事故多发地区应密切关注( D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7.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 8.2017 年 4 月 19 日,在哥伦比亚中部卡尔达斯省马尼萨莱斯市,警察和士兵在泥石流灾害 发生地清理现场。此次泥石流导致至少 11 人死亡。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地质灾害,下 列泥石流的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 C ) A.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B.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C.由于山区地形特殊,房屋可以占据泄水沟道 D.雨季来临后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9.下列有关泥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泥石流的发生是由于强降水,跟人类活动无关;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大量的松散碎屑物, 容易被水流冲刷形成泥石流;③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④泥石流发生 时,要马上爬到树上避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前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沟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 B.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C.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D.由于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所以其发生前不会有任何征兆 11.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具有长期效益的是( B )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12.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图 3-5-2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 A 处发生的现象是__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 A 处发生的现象是__水流中伴随大量的泥 沙物质向下流淌__。 (3)在 A 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__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等__。 (4)若在 B 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量,A 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 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__。 (5)由此可见,__良好的植被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能力提升】 13.下列自然灾害中具有关联性的是( C )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地震—山崩—泥石流 D.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14.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表 中数据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C )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 (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 差(m) 植被覆盖 率(%)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A.① B.② C.③ D.④ 15.如果你是一位桥梁设计师,要在可能发生泥石流的不是很宽的河道上建一座公路桥,万 一发生泥石流时,要求尽量使泥石流能顺利通过桥梁,又要保证桥尽可能不被冲毁。则下列 设计思路中正确的是( B ) A.建在河道拐弯处,单孔大跨度 B.建在河流直道处,单孔大跨度 C.建在河道拐弯处,多桥墩小跨度 D.建在河流直道处,多桥墩小跨度 16.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3-5-3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C ) ①地形陡峭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D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 【拓展创新】 17.“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相关问 题: 图 3-5-4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__西南地 区__。 (2)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_华东地区__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 (3)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 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 __开山采石,必然会破坏山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需慎重(合 理均可)__。第 6 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1.__魏格纳__依据__大西洋__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大 陆漂移说”。 2.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处在不断的__运动__和__变化__之中,板块的__碰撞__和__张裂__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板块的碰撞形成了__巨大的山脉__,板块的张裂形成了__裂谷和海洋__,如东非大裂谷和 大西洋。 【夯实基础】 1.板块漂浮在( A ) A.软流层上 B.岩石圈上 C.岩石上 D.地壳上 2.根据“海底扩张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中  ( B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 C ) A.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4.澳大利亚大陆属于下列哪个板块( D ) A.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 5.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C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6.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如图所示,它们分布在两大陆海岸的原因是( B ) 图 3-6-1 A.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C.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间来回活动 D.两大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它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起活动 7.下列有关板块运动及海陆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板块运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运动导致地中海的扩大 C.美洲板块全为北美洲和南美洲构成 D.南极洲板块为唯一的大陆板块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__地磁__学研究的成果支持了陆地断裂分离的观点,并形成了一种 新的__大地构造__学说。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__大洋中脊__(海底山脉) 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__老__,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__洋中脊__),那里热的__地幔__物质 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9.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 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__板块构造__学说。根据该学说的观点, 全球由__六__大板块组成。 10.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 3-6-2 (1)写出图中各板块的名称: A__非洲板块__;B__亚欧板块__;C__太平洋板块__;D__美洲板块__;E__印度洋板块__; F__南极洲板块__。(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边缘地带,地壳__不稳定__(选填“稳定”或“不稳定”,下 同);板块内部,地壳__稳定__。 11.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地变化。地壳变动有时激烈、迅速,有时 缓慢、难以被人察觉。 (1)下列选项中属于地壳变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____AB____(可多选)。 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 D.台风 (2)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这一事实说明了__ 地壳是在变动的(或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__。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__张裂__形成了海洋和裂谷。 【能力提升】 12.下列关于科学假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科学假说是没有任何材料和事实为依据的,因此一定不正确 B.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因此一定是正确的 C.科学假说有一定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但仍需在实践中检验 D.科学假说从形成开始就是一成不变的 13.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每年以 0.5~1.2cm 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 约 2 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C ) A.地球转动的结果 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人为因素影响的结果 14.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论述,错误的是( B ) A.全球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B.每一大板块之中都有一块大陆 C.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四大板块之间的是太平洋板块 D.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在不断地张裂 15.下列叙述中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D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16.2016 年 10 月 26 日晚,意大利中部发生 5.9 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结合图判断,此次 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A ) 图 3-6-3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交界处 17.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所 示)。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问题: 图 3-6-4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B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D ) A.渭河谷地的形成 B.日本地震的发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拓展创新】 18.20 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 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 1915 年正式确立“大陆漂 移说”。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 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 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碰 撞和张裂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BC__。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_不对, 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__。 19.现在南极洲地层有很多的煤,煤是由于温暖气候下大片森林埋入地下而形成的。那么, 冰天雪地的南极洲过去怎么会有森林的呢?请用本节课知识加以解释。 【答案】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的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的位置都有可能经过 “漂移”,南极洲过去可能处在温暖气候的位置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并形成了煤,后来由 于板块的运动,才处于现在寒冷的高纬度位置上。(合理即可)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