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单元质量检测(五)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的发生,其根本因素归根结底是( )
A.民族矛盾的尖锐
B.国家利益的争夺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霸权主义的盛行
解析:选B 民族矛盾的尖锐是诱发局部冲突的原因之一,故A项错误;国家利益的争夺是诱发战争的根本原因,故B项正确;意识形态的对立是诱发局部冲突的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霸权主义的盛行是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
2.“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材料中的“此次冲突”指的是( )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危机 D.越南战争
解析:选A 从题干中得知这场战争与美苏的两极对抗有关,而且是联合国成立后第一次授权的军事行动,所以这场战争应该是朝鲜战争,A项正确;B、C两项没有发生军事冲突,只是双方的对峙;D项不符合“军事联合行动”。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相对于印巴战争、中东战争而言更具冷战色彩,这是因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
A.爆发于冷战最为剧烈的时代
B.完全符合冷战的所有特点
C.具有更为浓厚的意识形态对抗特征
D.都由美国率先发动,随后苏联卷入战争
解析:选C 朝鲜战争是以东西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局部战争,是全面冷战的产物;越南战争是美国为配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冷战政策而在亚洲发动的侵略战争。
4.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表示:“假如当初我们能够将这场胜利转化为和平,我们也许可避免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这说明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是( )
A.以色列发动的
B.英法联合以色列挑起的
C.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发动的
D.美苏为争夺中东地区而幕后操纵的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解析:选C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大量阿拉伯国家领土,为了夺回领土,阿拉伯国家于1973年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即“十月战争”。
5.下列四幅地图所反映的国际局势,与联合国大会决议相关的是( )
解析:选A A项是由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有关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导致的;B、C两项是二战的产物;D项是冷战的产物。故选A项。
6.第一次印巴战争刚实现停火,就有军事评论家指出:“这只是暂时的休战。”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A.英国对印巴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B.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C.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D.确定的停火线使巴基斯坦占有大部分地区和人口
解析:选C 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线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但该次战争仍未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以后冲突的重要根源,故选C项。
7.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有许多相同点,下列各项中不是相同点的是( )
A.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
B.都有大国操纵和干预
C.都因为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而引起
D.争夺的焦点都是丰富的石油资源
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场战争都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都因领土、民族、宗教等问题而引起,且都受到大国干预,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两伊之间有石油资源之争,但印巴之间没有,故D项符合题意。
8.伊朗军队在八年的两伊战争中没有经历的是( )
A.进行“袭船战”
B.进行“袭城战”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使用化学武器
D.由“特种战”升级“局部战”
解析:选D D项内容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进程,伊朗军队没有此经历,故正确答案选D项。
9.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其行动的先后顺序是( )
A.“沙漠风暴”→“沙漠盾牌”→“沙漠军刀”
B.“沙漠风暴”→“沙漠军刀”→“沙漠盾牌”
C.“沙漠盾牌”→“沙漠军刀”→“沙漠风暴”
D.“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
解析:选D 1990年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1991年相继开始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故选D项。
10.如果你准备写一本关于海湾战争的书,至少要体现海湾战争的哪些特点( )
①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②海湾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③海湾战争冲击了传统的战争观念
④海湾战争使中东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也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①②正确;③是高科技战争的影响,正确。海湾战争只是增强了美国对海湾地区的控制力,但又使海湾地区形势更加错综复杂,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8分,第13题16分,共5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军队进驻朝鲜之后,金日成等朝鲜共产主义者们受到苏联支持开始掌握实权,并开始建立专制体制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们开始肃清民族主义者,并对民族主义理念进行镇压。很快完成了对朝鲜的共产化。1946年2月,金日成成为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通过颁布土地改革法令、重要产业国有化法令等,强化了共产主义体制的基础,并在1948年9月建立了朝鲜。朝鲜与苏联秘密签订军事协定,增强军事实力,为入侵大韩民国做准备。但当时韩国由于各地发生骚乱和罢工等,社会还没有完全恢复稳定,而且政党和社会团体也是各为其事,政界同样一片混乱。朝鲜一方面加快为南侵做准备,另一方面在表面上希望与韩国和平相处,以掩藏其南侵的意图。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开始南侵。
——韩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国史·大韩民国的建立·“6·25战争”的背景》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注:韩国称朝鲜战争为“6·25战争”)
材料二 一、南朝鲜侵略朝鲜的战争准备
1.政治生活的法西斯化
2.镇压革命力量
3.为战争做准备的“援助”
4.扩大傀儡军队
5.加快推进南朝鲜军事基地化
6.进行蓄意的武装挑衅
二、侵略朝鲜的战争
1.罗亚尔(美国陆军部部长)对“北伐计划”的指导
2.麦克阿瑟的指示
3.颁布非常警戒令
4.杜勒斯(美国总统特使)的进攻指示
由此可见,美帝国主义为进攻北方进行了缜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终于在1950年6月25日掀起了反对北方的侵略战争。
——朝鲜中学教材中有关“6·25战争”的目录和部分内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国在战争爆发背景叙述上的差异。(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6分)
解析:从材料出处可以看出,反映了朝韩两国对朝鲜战争爆发原因的看法。第(1)问,考查概括关键信息能力,从材料一、二的朝、韩教科书中的叙述分别总结即可。第(2)问,据第(1)问分析可知韩朝两国敌对,互相推卸战争责任,仍受到冷战思维影响。
答案:(1)韩国:朝鲜受苏联扶持,镇压统一力量,积极扩军备战,释放和平烟幕,玩弄两面手法;韩国国内局势混乱。(任答2点即可)
朝鲜:韩国受美国扶持,积极扩军备战;实行法西斯统治,镇压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挑衅。(任答2点即可)
(2)所处立场不同,双方处于敌对状态;受到冷战思维影响;尽力推卸战争责任。(任答2点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埃及5国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年):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又称“十月战争”。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对以色列的战争。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东战争”下定义,并概括中东战争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8分)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归纳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中东战争”定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东战争的特点根据材料从时间、规模、结果、外国势力干涉等角度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宗教矛盾、石油资源等方面回答。
答案:(1)定义:中东战争是二战以来在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总称。特点:持续时间长;参加国家多、规模大;外国势力插手;结果互有胜负,伤亡、损失惨重;埋下动荡隐患。(答出3点即可)
(2)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存在;民族、宗教的矛盾与冲突;国际势力的不断插手。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部,与苏联、中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9年12月27日,苏联以受到邀请为借口,派军队侵入阿富汗。苏军的侵略在阿富汗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阿富汗人民掀起了反苏高潮,大大小小的抗苏游击队遍及阿富汗全国各地……到1987年,联合国连续9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美国对阿富汗的抗苏力量进行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侵阿战争,苏联的军事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人民的不满也日益增大。1988年,苏联决定从这场代价高昂、不受欢迎而且是无法获胜的战争中撤出。1989年,联合国制定的协议导致了苏军最终从阿富汗全部撤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的背景和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原因。(6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当时的美苏争霸中苏联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美苏双方加强对中亚地区的争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是为了控制中东地区,夺取能源,控制印度洋,另一方面是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第(2)问,据材料“美国对阿富汗的抗苏力量进行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得出美国的大力支持;据材料“由于侵阿战争,苏联的军事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人民的不满也日益增大”得出苏联由于阿富汗战争经济和军事上不堪重负;据材料“到1987年,联合国连续9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得出联合国对苏联的压力;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当时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撤出阿富汗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答案:(1)背景:美苏争霸中苏联在军事上取得相对优势;美苏加强了对亚非拉“中间地带”的争夺。
目的:阿富汗战略地位重要,苏军入侵主要是为了控制印度洋和能源重地中东;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2)原因:阿富汗人民反抗,且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使苏联无法控制局势;苏联不堪承受沉重的经济、军事负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直接推动;联合国、中国等国际正义力量的呼声和压力。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