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山东临沂罗庄区)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山东临沂罗庄区)》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质量调研试题 ‎ ‎ 历 史 2019.04 ‎ ‎ 一、选择题:(1--15小题考查必修一第一单元内容,16--30小题考查选修三内容;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在中国古代,“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兽骨或龟壳。殷人占卜之风盛行。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如征伐、狩猎、疾病等,都要占卜以问吉凶,然后形成卜辞,这一现象说明 ‎ A.神权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C.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D.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 ‎2.“宗法分封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各级贵族的嫡长子是第一合法继承人。宗法分封在所有的等级中也只确保嫡长子的权益”,这容易导致 ‎ A.诸子争权祸乱四起 B.礼乐征伐自长子出 ‎ C.立大宗以长不以贵 D.宗主权能容易脱节 ‎3.周礼讲的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礼,然而司马迁却在他的自序中写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数。”这种变化说明 A.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微 B.礼成为周人的行事准则 C.周代治国理念不断变化 D.家国同构观念消失殆尽 ‎4.战国时期,文侯(魏)问李克(李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该措施实施后的产生的影响是 ‎ A.世袭贵族全力支持变革 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C.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 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5.在谈到我国古代农民心中的理想社会的时候,有学者认为,农民心中的最理想的国家形态其实是“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他们喜欢把官吏被称为‘父母官’,他们心目中的皇帝应当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国同构观念 B.宗法血缘关系 C.中央集权意识 D.安土重迁理念 ‎6.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帝”与“王”被“皇帝”所取代,在本质上反映了 ‎ A.嬴政神化皇权的意图 B.嬴政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7.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众说纷纭,近代大部分史学家持否定的态度,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确保政府选拔官员的公平公正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能使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 ‎8.右图反映的是秦朝时期皇帝在中央同时设立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秦朝设置三公的直接目的是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9.安史之乱后,唐室衰微,唐肃宗、代宗放任宦官专权,到德宗时,连禁军兵权、国库财权也落入宦官之手,这些宦官把皇上作为专权的傀儡。这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明朝时期也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这种现象实质是 A.君权至上的后果 B.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 C.君主专制被颠覆 D.皇权受到严重的制约 ‎10.武则天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名义上是修撰著作,但武则天密令他们参决朝政,“以分宰相之权”。下列官员与他们类似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的外朝制度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1.下表为《唐书》中所记载的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朝科举制 进士出身 士族 寒族 小姓子弟 分布比例 ‎71%‎ ‎16%‎ ‎13%‎ ‎ ‎ ‎ ‎ ‎ ‎ A.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B.使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 C.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D.使人才选拔的范围缩小 ‎12.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废除丞相后政府完全丧失了权力 C.明以前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性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13.明朝内阁是皇帝咨政机构,有人认为内阁“属于次君主权力层”,没有成为宰相;也有学者认为朱元璋的废相,实际上造成明代相权游离于监、阁之间,这“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从传统单相制向双相制的转化”,是对传统丞相制的变相恢复。造成这种不同认识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明朝内阁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B.研究者研究方法和所用史料不同 C.研究者的态度掩盖了历史真相 D.历史典籍对内阁记述的不准确性 ‎14.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 ‎15.下图反映的是清朝某机构的运作流程图,这反映了该机构 A.总揽了一切“军国大计” ‎ B.是执行皇帝决策的行政机构 C.成为皇帝独揽大权的工具 ‎ D.使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把世界各国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实际上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其依据是 ‎ 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B.一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C.一战中实际上的交战国全都属于欧洲国家 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往欧洲的14万中国劳工中高达3万余人死亡,长眠异国他乡。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劳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中国劳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成为了战胜国 ‎18.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在于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19. 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建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它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 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矛盾 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 ‎20.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和安全 B.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 C.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 ‎21. 二战期间,美国依据《租借法》向反法西斯国家大量提供战争物资,其中援助的国家主要包括英国、苏联、自由法国、中国等。《租借法》的出台反映了 ‎ A.法西斯侵略严重威胁了人类安全 B.美国参战后急需扩大盟国力量 C.美、英、苏三大国开始联合作战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22.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战争史上的一次著名海战,其结果是 ‎ A.日本把朝鲜变成了实际的殖民地 B.英国继续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 C.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 D.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是 A.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C.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 D.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24.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的发生,其根本因素归根结底是 ‎ A. 民族矛盾的尖锐 B.国家利益的争夺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霸权主义的盛行 ‎25.1950年,在苏联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这说明 ‎ A. 联合国安理会宗旨改变 B.“大国一致”原则的失效 C.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D.安理会有利于美国称霸 ‎26.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巴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 反映的问题是 ‎ A.紧张与动荡是当今世界主题 B.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C.阿以的麻烦来自于恐怖主义 D.巴以冲突是中东动荡不安的关键 ‎27.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发动这次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世界自由民主而战斗 B.为维护世界石油秩序而战斗 C.为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而战斗 D.为维护伊拉克的独立而战斗 ‎28.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态度是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这表明 ‎ A.中国要维护自己在海湾的利益 B.中国站在伊拉克一边 C.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是负责任的国家 D.中国反对美伊直接会谈 29.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 ‎ A. 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 ‎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 ‎ D.将冲突地区置于国际社会的共管之下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在这期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但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反而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原因在于 A.它是中国在外交实践中提出并成功运用的外交方针 B.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规律 C.反映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各国的国家利益 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 ‎ ‎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其中第31小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10分。注:31题考查必修一第一单元内容,32--34题考查选修三内容)‎ ‎31.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 ‎ ——摘编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 ‎ ‎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及其容易出现的弊端。(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制度相比,出现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6分)‎ ‎ ‎ ‎32.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上说是一种新形式的战争。战争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更具破坏性的技术,战争组织不仅包括大规模的兵役征发,还包括政府通过强制规划和定量配给的方式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它还包括对媒体前所未有的控制,而且通过以煽动情绪为目的的强有力的宣传,激发起对国家事业的责任感,以及对敌人深深的非理性的仇视。战争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军队和平民混淆起来,这种界限在先前的世界历史上常常限制了战争的破坏性。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予古老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封建制度以最后的一次打击。在土耳其、俄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各个单一的德意志国家,帝王宝座倒塌了。朝廷臣子,所有社会上的头面人物与拥有特殊利益的旧的土地贵族,全都随着国王的垮台而消失了。这次大战的确是民主制度的一次胜利,尽管是辛酸的胜利。它把如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那样时间长久、影响深远的过程更向前推进了。它使欧洲主要国家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它们面对的则是经济力量日益兴盛的美国,建立起革命政府的苏联,以及反殖民运动蓬勃开展的非洲和亚洲。‎ ‎——摘编自《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新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 ‎ ‎ ‎ ‎33.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刻,英、美、苏三大国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建立起了以美苏均势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它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等等。‎ ‎ ——摘编自(美)溥洛基《雅尔塔》‎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两大国的交易和对立的结果,冷战是这一体系的必然产物。它与战后国际危机相联系,由于美苏两国都想寻求世界霸权,因而形成多次危机。它与战后国际局部战争相联系,据粗略统计,在战后至今发生的20多场战争中,不仅美苏介入为其主要特点而且介入比例越来越高……同时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冷战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对抗,从而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 ‎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实质。(2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尔塔体系。(8分)‎ ‎ ‎ ‎ ‎ ‎34.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兴起了影响广泛的和平主义运动。成千上万的人发誓,不让美国重演1917年卷入战争的过程,对所有与战争和军备相关的事务表示反对和厌恶。1935年2月,墨索里尼向意属东非增派军队。3月,德国公开宣布重振军备,法国为此延长士兵的服役期。这引起美国和平主义团体对战争的恐惧,加上罗斯福提出和平时期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军事预算,便采取了新的行动,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平主义者认为,世界已进入“单一的经济整体”,只有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合作,才能避免战争的暴力。‎ ‎——摘编自熊伟民《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和平主义运动》‎ 材料二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将继续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将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让中国改革发展造福人类。‎ ‎ ——摘编自习近平系列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和平主义运动兴起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而做出的巨大贡献。(6分)‎ ‎ ‎ 高二质量调研试题 ‎ ‎ 历史参考答案 2019.04 ‎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DABA,CDDAD; 11.ACBBC,ABADD; 21.ADCBC,DCCB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其中第31小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10分)‎ ‎31.(10分)‎ (1) 由地方推荐。(2分)容易导致徇私舞弊,滋生腐败,不利于选拔人才。(2分)‎ ‎(2)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答出两点即可,2分)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促进文化教育发展等(言之有理答出4点即可,4分) 32.(10分)‎ ‎(1)运用更具破坏性的技术;战争组织的广泛性;出现了军队和平民混淆起来的新方式;(任答两点即可,4分)‎ ‎(2)欧洲的衰落和美国、苏联的兴起,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打击了旧制度;引起一系列革命,是民主制度胜利;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等。( 任意答出3点即可,6分)‎ ‎33.(10分)‎ ‎(1) 实质:美苏依其实力划分势力范围。(2分)  ‎ ‎(2)评价: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处置法西斯;在“控制战争”,尤其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起了重要的作用。(言之有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局限性:带有大国强权色彩;导致了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它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等。言之有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 ‎ 34.(10分)‎ ‎(1)人民反思一战,厌恶战争;国际局势紧张,引起对战争的恐惧;美国军事预算的增加;和平主义者的推动。(意思相近即可,4分)‎ ‎(2)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护行动等。(言之有理答出3点即可,6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