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提能卷10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区域环境问题
夯基提能卷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江西景德镇质检]某骑行爱好者骑自行车从甲地到庚地,行车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己的海拔为500米),回答1~2题。
1.该骑行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坡度相对较平缓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戊
答案:D
解析:根据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黑点密集说明骑行速度慢,应为上坡路,稀疏说明速度快,应为下坡路,黑点分布均匀应为坡度平缓路段,故选D。
2.该骑行路线位于( )
A.湖南 B.台湾
C.广东 D.四川
答案:B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该骑行路线位于台湾,故选B。
[2019·湖北武昌模拟]图示为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完成3~5题。
3.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增加绿色植被,丰富沿途景观
B.增大摩擦减弱风力,截留水分
C.改变气候类型,有效增加降水
D.降低气温年较差,阻止沙漠化
答案:B
10
解析:本题考查草方格沙障的生态功能。该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B正确;草方格沙障不属于绿色植被,无法丰富沿途景观,不能改变气候类型,A、C错误;沙障可以减弱风沙侵袭,无法降低气温年较差和阻止沙漠化,D错误。
4.图中山脉至河流区域,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山地—高寒牧业 ②沿河平原—河谷农业
③山麓—畜牧业 ④河流—水产养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主要农业类型的适宜分布区域。图中山脉至河流主要地域有山地(贺兰山)、山麓、沿河(宁夏)平原、河流四部分,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不同,图示区域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有河流流经的地区发展灌溉农业,②错误;贺兰山主峰海拔3 556 m,不属于高寒地区,故此地没有高寒牧业,仅在山麓地带发展畜牧业,①错误,③正确;水产养殖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④正确。所以C正确。
5.图中种植业分布区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除土地沙漠化外还有可能( )
A.土地盐渍化 B.水土流失
C.湿地破坏 D.森林破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图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种植业主要类型为灌溉农业,由于种植季节高温,蒸发旺盛,容易引起土地盐渍化,A正确。
[2019·山东淄博模拟]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