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名句名篇默写(共3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七 名句名篇默写 写名句的关键。‎ ‎20.【2018·安徽】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 ‎①所以动心忍性, 。 (《孟子》)‎ ‎②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 。 (郦道元《三峡》)‎ ‎④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⑤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1.(1)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山岛竦峙 ③沿溯阻绝 ④感时花溅泪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 ⑥山河破碎风飘絮(共6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②略无慕艳意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与识记。第(1)题考查直接性默写,注意“曾”不要写成“增”,“竦”不要写成“悚”,“絮”的上面不要写成“奴”。第(2)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分别抓住“借酒抒发思乡之情”“衣着华丽”“态度”等关键词便可确定所要默写的诗句。‎ ‎21.【2018·福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 (1)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 ‎ (2)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 (3)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黄鹤楼》)‎ ‎ (4)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 (5)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 (6)人生自古准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7)何处望神州? 。 (辛弃痪《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8)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 (9)酒酣胸胆尚开张。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10)《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 。‎ ‎【答案】(1)而无车马喧(2)长河落日圆(3)烟波江上使人愁(4)海日生残夜(5)东风不与周郎便(6)留取丹心照汗青(7)满眼风光北同楼(8)温故而知新(9)鬓微霜,又何妨(1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9)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10)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2)“长河落日圆”中的“圆”,不要写成“园”。(4)“海日生残夜”中的“生”,不要写成“升”。(5)“东风不与周郎便”中的“郎”,不要写成“朗”。(9)“鬓微霜,又何妨”的“微”不要写成“薇”;“妨”不要写成“防、仿”。(10)“谈笑有鸿儒”的“儒”不要写成“孺”。 ‎ ‎22.【2018·甘肃武威】古诗文默写(8分)‎ ‎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13‎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 ,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 ”。‎ ‎【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山回路转不见君 (5)断肠人在天涯 (6)采菊东篱下 陶后鲜有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5)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6)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1)“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不要写成“腊”。(2)“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作”不要写成“做”。(3)“无可奈何花落去”中的“奈”不要写成“耐”。(4)“山回路转不见君”中的“转”不要写成“传”。(5)“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涯”不要写成“崖”。(6)“采菊东篱下”中的“篱”不要写成“离”。‎ ‎23.【2018·甘肃白银】古诗文默写(8分)‎ ‎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 ,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 ”。‎ ‎【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山回路转不见君 (5)断肠人在天涯 (6)采菊东篱下 陶后鲜有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5)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6)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1)“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不要写成“腊”。(2)“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作”不要写成“做”。(3)“无可奈何花落去”中的“奈”不要写成“耐”。(4)“山回路转不见君”中的“转”不要写成“传”。(5)“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涯”不要写成“崖”。(6)“采菊东篱下”中的“篱”不要写成“离”。‎ ‎24.【2018·甘肃张掖】古诗文默写(8分)‎ ‎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 ,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 ”。‎ 13‎ ‎【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山回路转不见君 (5)断肠人在天涯 (6)采菊东篱下 陶后鲜有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5)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6)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1)“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不要写成“腊”。(2)“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作”不要写成“做”。(3)“无可奈何花落去”中的“奈”不要写成“耐”。(4)“山回路转不见君”中的“转”不要写成“传”。(5)“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涯”不要写成“崖”。(6)“采菊东篱下”中的“篱”不要写成“离”。‎ ‎25.【2018·广东】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①蝉则千转不穷,口口口口口口。(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独坐灯下的寂寞心情。(2分)‎ ‎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分)‎ ‎④口口口口口,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⑤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4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答案】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④山气日夕佳 ⑤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生注意平时要准确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除第②题外,其他小题均为直接型默写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第②题为理解型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短语“独坐灯下的寂寞心情”,结合本诗内容:诗歌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后两句写室内一灯如豆,诗人枯坐敲棋,寂静无聊,表现了诗人寂寞失望的心情。据此可得出考查的诗句应为“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注意:①“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猿”注意部首不要写错。④“山气日夕佳”中的“气”不要写成“汽”。⑤“云横秦岭家何在”中的“秦”不要写成“泰”、“横”不要写成“衡”或“恒”,“知汝远来应有意”中的“意”不要写成“义”,“好收吾骨瘴江边”中的“瘴”不要写成“葬”。‎ ‎26.【2018·广东】诗词默写(共8 分,每空1分)‎ ‎(1)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 ‎(6)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3‎ 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5.【答案】(1)烽火连三月(2)柳暗花明又一村(3)择其善者而从之(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默写。默写题要注意基本的要求:即不能添字、漏字、换字,还要知道基本的题型有:直接默写、理解默写、迁移默写等。要做好此类试题,除了积极背诵外,一定要深刻理解诗文作品,从句子的含义入手,深刻理解其中每一个字的意思,以此避免出现写错别字的情况。其中的①——④为直接默写,其中④是现代文默写,⑤——⑥为理解默写。本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字形:第①题中的“烽”,易误写为“峰”;第②题中的“暗”,意易误写为“岸”,要特别注意;第⑤题抓住关键词“典故”和“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即可判断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⑥题中抓住关键词“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判断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注意“作”不要写成“做”。‎ ‎27.【2018·河北】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 ”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1)化作春泥更护花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皆若空游无所依 影布石上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1)注意“作”不要误写为“做”。 (2)要注意“乘”的书写。(3)句为情景式默写,即结合已给的情境写出相应的句子。从第一句话“描写景物的佳句”中可以看出空缺处要求填写描写景物的句子,根据前文的提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写出后文中关于描写景物的句子,要注意“缤纷”的书写。第二处要求填补出关于《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之景的句子,同样文中给出了提示,只须按照原文内容正确书写即可,注意“皆”“影”的书写。‎ ‎28.【2018·湖北黄石】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2)人生自古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提困难,以“ , ”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杜甫《望岳》)‎ ‎(6)刘禹锡的诗句“ , ”,用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刘禹锡《秋词》)‎ ‎【答案】8.(1)芳草萋萋鹦鹉洲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学而不思则罔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中名言警句的掌握情况。(1)“萋萋”不要写成“凄凄”,(2)“汗青”不要写成“汉青”,(3)“燕”不要写成“雁”,(4)“罔”不要写成“惘”,(5)要扣住题干中“不畏困难”“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等字眼推断答案,并注意“凌绝顶”不要写成“陵决顶”,(6)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词语“鹤”以及“豪迈之情”,此外“碧霄”不要写成“碧宵”。‎ 13‎ ‎29.【2018·湖北襄阳】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口口口口口口口?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了却君王天下事,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思亲之情,是T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如王湾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次北固山下》)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 ‎(4)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口口口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5)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A.安得广厦千万间,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B.口口口口口口口”(文天样《过零丁洋》)的赤子之心;虽“不以物喜”,但有“C.口口口口口口,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从人“无求”到“有求”,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 ‎【答案】①问渠那得清如许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生于忧患 (5)A.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留取丹心照汗青 C.报君黄金台上意 ‎【解析】本题考查了诗句的默写能力。答题时一定要书写正确,不要出现错别字。(1)(2)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3)—(5)题为理解性默写题,因有上下句的提示,比较容易解答。(1)句的“清”不要写成“青”。(2)句中的“赢”不要写成“羸”,“生前”不要写成“身前”。(3)句中的“雁”不要写成“燕”,(5)句中的“庇”不要写成“蔽,“俱”不要写成“具”,“汗青”不要写成“汉青”。‎ ‎30.【2018·湖南衡阳】古诗文数写(8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长风玻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院溪沙》)‎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6)“孤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4.【答案】(1)恨别鸟惊心(2)落红不是无情物(3)直挂云帆济沧海(4)无可奈何花落去(5)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6)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名句及诗词的识记与默写能力。在正确背诵的基础上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加字、颠倒等现象。(1)-(5)句是识记型默写,平时按要求背诵,并注意字形、句式,借助记忆回答。(3)句注意“济”不要写成其他的形似字。(5)句注意“筋骨”的“筋”的写法。第(6)句是理解型默写,本题以诗解诗,我们除了要抓住题干中“离别”“依依不舍”这样的关键词,还要抓住所选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理解,寻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异曲同工的句子。‎ ‎31.【2018·江苏连云港】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0分)‎ ‎ (1)不愤不启,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 (2) ▲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 (3)潭西南而望, ▲ ,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 13‎ ‎ (4)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李煜《相见欢》)‎ ‎ (6) ▲ ,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 ‎ (7) ▲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8)纸上得来终觉浅。 ▲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 (9)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 ▲ 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答案】(1)不悱不发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斗折蛇行 (4)江山如此多娇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结庐在人境 (7)峰峦如聚 (8)绝知此事要躬行 (9)晴空一鹤排云上 枯藤老树昏鸦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主要考查学生积累古诗文情名句的能力。做好此类试题,除了积极背诵外,一定要深刻理解诗文作品,从句子的含义入手,深刻理解其中每一个字的意思,以避免出现写错别字的情况。其中的①—⑧为直接默写,⑨为理解默写。本题要注意第①题中的“悱”, 右边是“忄”旁;第②题中的“辩”,中间是“讠”;第④题中的“娇”,意为娇艳,所以为“女”字旁;第⑧题中的“躬”等字的结构,不要写错别字。⑨题中的同写秋天景色,侧重事物的描绘,紧扣“明艳”“肃杀”可以联想到具体景物。‎ ‎32.【2018·江苏南京】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 (《诗经·秦风》)‎ ‎ ②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 ③ ▲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④ ▲ ,疑是银河落几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贸《雁门太守行》)‎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⑦小时候/ ▲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⑧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答案】①在水一方②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③大漠孤烟直④飞流直下三千尺⑤甲光向日金鳞开⑥斜晖脉脉水悠悠⑦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识记与默写能力。①-⑦是直接记忆性默写,⑧是理解性默写。默写题答题的基本要求是: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错。解答本题时,要根据平时对诗歌的背诵和理解,筛选合适的语句来填写,特别注意诗句中的易错字。第⑤题要注意“鳞”不要写成“磷”。第⑥题中注意“脉脉”的写法;第⑦题注意“枚”的写法;第⑧题中注意题干的提示,“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写法。‎ 2. ‎33.【2018·江苏宿迁】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10分)‎ ‎ (1)稻花香里说丰年,_ 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2)落红不是无情物,_ 。 (龚自珍 《已亥杂诗》)‎ ‎  (3)_ __,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5)_ __,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13‎ ‎(7)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_ _》)‎ ‎  (8)中华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_ , _”。‎ 参考答案:⑴听取蛙声一片 ⑵化作春泥更护花 ⑶俱怀逸兴壮思飞 ⑷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⑸忽如一夜春风来 ⑹则孤陋而寡闻 ⑺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⑻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生注意平时要准确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并能够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第(1)~(7)题是直接型默写,考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上句或下句即可,第(8)题为理解型默写,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抓住题目中的“曲折美,层次美”,即可得出考查的诗句应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注意:(1)“听取蛙声一片”中“蛙”不要写成“娃”“呱”;(2)“化作春泥更护花”中“作”不要写成“做”;(3)“俱怀逸兴壮思飞”中“俱”不要写成“具”,“逸”中的“兔”不要写成“免”,“壮”不要写成“状”;(6)“则孤陋而寡闻”中不要写错“陋”和“寡”;(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幽”“禅”不要写错。‎ ‎34.【2018·江苏盐城】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天下兴亡, 。(顾炎武《日知录》)‎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峰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4)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7)《《论语》八则》中的 、 ”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答案】(1)匹夫有责(2)采菊东篱下(3)家书抵万金(4)一片冰心在玉壶(5)会挽雕弓如满月(6)各领风骚数百年(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能力。平时要对重点诗篇中名句的准确背诵,解答时能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别字。(1)—(6)题为记忆性默写,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和题目中的诗歌名、作者以及上下句子的提示,填出上句或下句;注意“匹”“篱”“抵”“壶”“雕”“数”等字的结构。(7)(8)题为理解性默写,需要在识记和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结合提示语,联想对应的诗句,第(7)小题紧扣“远道而来”“朋友”“欢迎”三个关键词,自然想到“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8)小题从提示语“新陈代谢”可以联系到新旧对比,自然能想到“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 ‎35.【2018·山东菏泽】将唐代诗人王勃的《送社少府之任蜀州》补写完整。(4分)‎ 城两辅三泰,风烟望五津。 , 。‎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13‎ ‎①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孟论学习》)‎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以中有足乐者,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④工欲善其事, 。 (传统文化·《论语》)‎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阳春三月,你参加“最美乡村行活动”,来到西塞山前,看到山青水绿、鸟飞鱼跃的景象,不禁随口吟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此处美景的句子: , 。‎ ‎②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想象将士们驰骋沙场,为国奋勇杀敌的句子: , 。‎ ‎【答案】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 ①学而不思则罔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④必先利其器3.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第1题和第2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第1小题中“同是宦游人”中的“宦”是形近字,不要写成“官”;“天涯若比邻”中的“涯”是易错字,不要写成“崖”。第2小题中“学而不思则罔”的“罔”容易写错。“云归而岩穴暝”的“暝”不要写成“瞑”。第3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第①题抓住关键词“西塞山前、水、鸟飞鱼跃”即可对应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第②小题中古代“驰骋沙场,为国杀敌”离不开“马”和“弓箭”,由此对应“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6.【2018·山东济宁】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苔痕上阶绿,   ▲   。  (刘禹锡《陋室铭》)‎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  (李清照《醉花阴》)‎ ‎(5)新时代呼唤创新,需要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人才不断涌现。赵翼在《论诗》中以“   ▲   ,   ▲   ”两句同样表达了自己“贵在创新”的写作主张以及对人才的渴望。‎ ‎【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  (2)星汉灿烂  (3)草色入帘青  (4)人比黄花瘦 ‎(5)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4)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5)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题目中提到“赵翼《论诗》”,应能熟练背出;然后,根据题目“‎ 13‎ 需要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人才不断涌现”,想到“才人出”一词;进而从“表达了自己‘贵在创新’的写作主张以及对人才的渴望”这一意思上,就能默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诗来。‎ ‎37.【2018·山东临沂】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世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答案】(1)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教然后知困 (4)入则无法家拂士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4)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5)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1)“山随平野尽”中的“尽”不要写成“近”“进”;(2)“江山代有才人出”中,“才人”不要写成“人才”或“材人”;(4)“入则无法家拂士”中“拂”不要直接写成“弼”。‎ ‎38.【2018·山东枣庄】古诗文默写。(8分)‎ ‎ (1)杜牧《江南春绝句》中“ ,水村山郭酒旗风”和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中“ ,斜日寒林点暮鸦”,可谓声色相谐,彰显生机之美。‎ ‎ (2)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 ”和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 ”,正是天人相安,诠释孤独之美。‎ ‎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 ,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杜甫《月夜》中“ ,双照泪痕干”,实乃时空相错,演绎穿越之美。‎ ‎ (4)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 ”和郦道元《三峡》中“ ,隐天蔽日”,原本山水相依,凝聚自然之美。‎ ‎5.【答案】(1)千里莺啼绿映红 平冈细草鸣黄犊 (2)只有敬亭山 独钓寒江雪 ‎ (3)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时倚虚幌 (4)天下独绝 重峦叠嶂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这四句话整体看是理解性默写,实质上是识记性默写,因为每句话都给出了上句或下句,难度较小。第(1)小题,“千里莺啼绿映红”中要注意“啼”和“映”的写法,不要误作“蹄”和“应”;“平冈细草鸣黄犊”句中要注意不要把“犊”写成“读”;第(2)小题,“钓”注意不要写成“钩”;第(3)小题,“幌”不要写成“恍”;第(4)小题,“重峦叠嶂”,“峦”不要误写为“栾、鸾”,“嶂”是山字旁,不要误写成巾字旁或木字旁。‎ ‎39.【2018·四川乐山】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原句。(每空1分,共10分)‎ ‎①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②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③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船头坐三人,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魏学洢《核舟记》)‎ ‎⑤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 ‎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 ‎⑧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 ,‎ ‎_____”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答案】①恨别鸟惊心②谈笑有鸿儒③天街小雨润如酥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⑤左右芼之 ⑥长烟落日孤城闭 ⑦肯将衰朽惜残年 ⑧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②“谈笑有鸿儒”中的“鸿儒” 不要写成“宏孺”;③“天街小雨润如酥”中的“酥”不要写成“穌”;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的“峨”不要写成“蛾”“髯”是难写字;⑤“左右芼之” 中的“芼”不要写成“冒”;⑥“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孤”不要写成“弧”;⑦“肯将衰朽惜残年”中的“衰”不要写成“哀”;⑧“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中的“恭”不要写成“工”或“躬”。‎ ‎40.【2018·天津】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 ‎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3)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 (4)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 (5)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6)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 ‎ (7)在古代,诗人常常借飞鸟来表情达意。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乡书何处达? ”,用雁儿送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的“山气日夕佳, ”,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了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 ‎【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2)化作春泥更护花(3)人生自古谁无死(4)柳暗花明又一村(5)会挽雕弓如满月(6)思而不学则殆(7)归雁洛阳边 飞鸟相与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本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1)“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 “啄”不要写成“琢”。(2)“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 “作”不要写成“做”。(4)“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明”不要写成“名”。5)“会挽雕弓如满月”中的“挽”不要写成“晚”。(6)“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不要写成“待”。(7)“归雁洛阳边”中的“雁”不要写成“燕”。‎ ‎41.【2018·新疆、新疆建设兵团】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蒹葭苍苍,______。(《诗经·蒹葭》)‎ ‎(3)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山不在高,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会当凌绝顶,_______。(杜甫《望岳》)‎ ‎(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7)今年新疆的春季雨水格外殷勤,春意浓浓,俨然江南。请你写出有关春天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⑵白露为霜⑶海内存知己⑷有仙则名⑸一览众山小⑹芳草鲜美⑺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3‎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能力。(1)—(5)属于直接默写题,根据已知诗句定位即可。注意(1)中的“之”不要写成“知”,(3)中的“己”与“已”的细微区别,(5)中的“览——揽”的区别,(6)中的“芳”不要写成“方”。 (6)题属于理解默写题,前面的语句是引题,并非审题的重点,只要能写出有关春天的连续两句古诗词即可。‎ ‎42.【2018·浙江湖州】读下面对联,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8分)‎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奋起,都学这秀才先生 ‎ (冯玉祥题山东青州范公亭)‎ ‎(对联一)‎ 正气足千秋,只今砥柱中流,得力在惶恐滩头、零丁洋里 忠臣唯一死,壮此崇祠孤屿,触景到罗浮山下、扬子江心 ‎(清·黄惟诰题浙江温州文天祥祠)‎ ‎(对联二)‎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题山东济南稼轩祠)‎ ‎(对联三)‎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清·顾复初题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对联四)‎ ‎(1)对联一下联说“都学这秀才先生”。“今人”可以向范仲淹学些什么?用《岳阳楼记》中连续且意义完整的两句话回答。‎ ‎(2)对联二上联赞扬文天祥的崇高气节。联系《过零丁洋》,写出诗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正气足千秋”的连续的两句。‎ ‎(3)对联三下联赞扬辛弃疾抗金复国的爱国精神。联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出词人报效国家,实现理想的凌云壮志的连续的两句。‎ ‎(4)对联四下联说“先生亦流寓“,是指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联系《月夜忆舍弟》,写出诗中情景交融,抒写思念之情的连续的两句。‎ ‎【答案】(1) 示例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示例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在理解对联内容的基础上判断、书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所给对联的关键词及题目中的提示来理解、判断所要填的古诗文名句。(1)题应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范小老子”“优乐关天下”及“《岳阳楼记》中连续意义完整的两句话”等的提示进行判断;(2)题应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惶恐滩头”“零丁洋里”“忠臣唯一死”及“《过零丁洋》最能体现文天祥‘正气足千秋’等的提示进行判断;(3)题应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美芹悲黍”“南宋”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写出词人报销国家,实现理想的凌云壮志”的提示进行判断;(4)题应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先生亦流寓”“草堂”及“《月夜忆舍弟》,写出诗中情景交融,抒写思念之情”的提示进行判断。在书写时还要注意,“汗”不要写成“汉”,“青” 不要写成“清”,“己” 不要写成“已”。‎ ‎43.【2018·浙江义乌】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10分)‎ 13‎ ‎ (1)蝉噪林逾静, ▲ 。(王籍《入若耶溪》)‎ ‎ (2) ▲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 (3)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4)晓雾将歇, ▲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 ▲ , ▲ 。‎ ‎ (6)杜甫《春望》一诗中,“ ▲ , ▲ ”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 (7)在美丽的义乌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 ▲ , ▲ ”的田园美景。 (《饮酒》其五)‎ ‎【答案】(1)鸟鸣山更幽 (2)鸟下绿芜秦苑夕 (3)猿鸟乱鸣 (4)衡阳雁去无留意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6)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7)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4)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5)—(7)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但要注意不能写别字。(1)题中的“幽”字不能写成“优”,(2)题中的“芜”不能写成“芜”;(3)题中的“雁”不能写成“燕”;(4)题中的“猿”不能写成“袁”;(5)题中的“燕”不能写成“雁”;(6)题中的“溅”字,不能写成“践”字;(7)题填写时要抓住“田园美景”来理解。‎ ‎44. 【2018·甘肃平凉】古诗文默写(8分)‎ ‎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 ,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 ”。‎ ‎【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山回路转不见君 (5)断肠人在天涯 (6)采菊东篱下 陶后鲜有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5)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6)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1)“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不要写成“腊”。(2)“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作”不要写成“做”。(3)“无可奈何花落去”中的“奈”不要写成“耐”。(4)“山回路转不见君”中的“转”不要写成“传”。(5)“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涯”不要写成“崖”。(6)“采菊东篱下”中的“篱”不要写成“离”。‎ ‎45. 【2018·甘肃定西】古诗文默写(8分)‎ ‎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 ‎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 ,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 ”。‎ ‎【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山回路转不见君 (5)断肠人在天涯 (6)采菊东篱下 陶后鲜有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5)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6)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1)“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不要写成“腊”。(2)“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作”不要写成“做”。(3)“无可奈何花落去”中的“奈”不要写成“耐”。(4)“山回路转不见君”中的“转”不要写成“传”。(5)“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涯”不要写成“崖”。(6)“采菊东篱下”中的“篱”不要写成“离”。‎ 1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