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历史阶段测试(五)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一大联考 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 文科综合--历史 ‎24.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8年,楚司马苏掩奉命整治军赋,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 的测量和计算,然后依据收入确定军赋的数额。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 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 B.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 C.国家专营思想开始出现 D.诸侯争霸推动各国变法开展 ‎25.东汉改西汉御史大夫为司空,不负监察之责,而将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 百官。这一改变意在 A.减少决策失误 B.建立强有力监察系统 C.加强君主权力 D.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 ‎26.图7是《清明上河图》(局部),刻画了北宋京师汴梁规模最大的酒楼“正店”,门前人头攒动,生意兴隆。 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业宣传开始出现 C.政府放松了市场管理 D.商业经济较为繁荣 ‎27.明太祖朱元璋三编《大诰》并颁行,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嫁赋役、侵吞税粮、抗租误役、流亡 隐匿和使用凌迟、枭首等重刑的案例。朱元璋的做法 A.践行了重典治国政策 B.保证了小生产者利益 C.实现了社会秩序稳定 D.遏制了官场腐败产生 ‎28.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由追求“富国强兵”,到“兴民权”“开民智”,再到改造国民性和全 面的文化更新。这一演变 A.说明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 B.得益于资产阶级的大力宣传 C.遵循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方针 D.推动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29. 1927年,毛泽东指出,过去我们责备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而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 事运动,专做群众 运动。但蒋介石、唐生智等都是靠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其意在 A.走苏俄式革命的道路 B.放弃群众运动 C.加强党的武装领导权 D.开展土地革命 ‎30.‎ 表1为1936—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下华北煤、生铁的生产量统计表。这一状况 ‎ A.扰乱了国统区工业秩序 B.适应了侵华战争的需要 C.遏制了根据地经济发展 D.推动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31.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指出,“这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 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在此,中共中央 A.剖析了人民公社废除的背景 B_阐明了乡镇企业开创的意义 C.认可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公元1 一2世纪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经常在其《罗马史》的标题中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 和约而遭到可耻的失败等带有明显個I向性的词句,表达对违背法律规则者的谴责和蔑视。这反映出当 时罗马 A.官员违法现象的严重 B.社会生活缺乏法制约束 C.法律信仰已深人人心 D.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 ‎33.伽利略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的新方法 A.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B.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开展 D.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34.1791年,美国批准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规定体现了 A.各州自治原则 B.共和制原则 C.各州平等原则 D.联邦制原则 ‎35.1929—1941年,苏联共建成大型国营企业9 000多个,新增大型国营农场2 752个,拖拉机站7 064个, 新建铁路13 412公里,新增邮电企业3.6万个。苏联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计划体制的实施 B.深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C.借助了二战的有利时机 D.受到罗斯福新政的推动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 材料一 费边社会主义19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国。费边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使所有的人都获 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的计划”,他们反对阶级斗争,主张使资本家赚取的利润“让给整个社会”,由社会 举办各种事业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费边派社会主义是特殊的英国式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不是 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工厂法、废除实物工资制法令、雇主责任条例、公共卫生条例、 工人住房条例和教育法令。”费边社会主义对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保障立法产生过重要影响。‎ ‎—-摘编自曾国安《论17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演进》‎ 材料二 以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己任的孙中山,以科学社会主义及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并吸收中国古代社会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太平天国农业社会主义思想中合理的成分,创造性地建立了民 生主义思想。他说:要想使中国“幸免于欧美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恶例,非讲民生主义不可”。孙中山 认为,只有实行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才可使社会分配做到相对公平合理;必须“发达国家资本”,“由国家管理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所有”。还必须实行“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决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 ‎——摘编自庞昕《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费边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费边社会主义相比,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13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3能够反映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进口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45.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 材料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对以其“藩府旧臣”为主体的儒臣十分信任和重用,实行 了卓有成效的汉 化政策。具体表现在:建元表岁,改元“中统”,且指出“祖述变通,正在今日”。设立中书省,以儒臣赵璧 为平章、廉希宪为右丞、张文谦为左丞;地方上设立十路宣抚司,其长官亦多用儒臣。在华北地区建立起 了七个“世侯”军事集团,建立了一支杂糅蒙汉军制的武装力量。仿照中国传统制度建立礼仪制度。根 据儒臣建议,立真金为太子,并令姚枢等儒臣对其进行教育。‎ ‎ 忽必烈建立政权之初,实行了规模空前的行汉法运动,史称其为“ 一期儒治”。“一期儒治”时期的 汉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摘编自陈秋速《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忽必烈汉化改革成就取得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忽必烈汉化改革的意义。(9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上述活动开展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上述活动开展的影响。(9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 材料 李世绩(594—669年),出身于一个地方官家庭,青年时期参加了翟让领导的起义,后受魏徵的劝说归唐。在唐军平服河北和山东的战争中,他是一员主要将领,仅次于李世民。高祖晚年,他在原来的 唐军基地山西北部的太原作军事长官,防御突厥。太宗非常相信他适于这个任务,他在太原这个重镇任 军事长官直到641年,并在629年至630年平服东突厥的战争和事后安置突厥降民事务中起了关键性 的作用。太宗曾这样说过,李世绩之抗击突厥“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 641年,他任兵部尚书时被召回朝廷。同年,一度率军远征薛延陀,此后就在朝廷过安定生活。643 年他作了宰相,直到太宗末年都留在这个位置上。这一时期他多半外出征讨,一是在644年出征高丽,一是在646年抗击薛延陀。虽然最后这几年他没有在朝廷,但依然是一个对朝廷政治有影响的人物,因 为他不仅是宰相,643年后还是太子詹事。‎ ‎——摘编自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1)根据材料,概括李世绩的主要活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李世绩的活动。(9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