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病句辨析
1.(2018·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祇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
2.(2018·山东日照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微信社交平台承担起了繁荣公共文化、满足民众文化需求。
B.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C.上合青岛峰会不仅会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而且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D.为了切实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活动。
3.(2018·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4.(2018·广东广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5.(2018·甘肃白银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6.(2018·天津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6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7.(2018·湖南衡阳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8.(2018·湖南长沙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9.(2018·江苏扬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10.(2018·四川巴中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11.(2018·四川乐山中考)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济利益的驱动使越来越多的食品商贩抛弃了诚信经营的信条,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出现在市场。
B.去年,杭州三小伙先盗窃后救人的感人事迹,到底该赏还是该罚,引起了网友热议。
C.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D.《战狼Ⅱ》反映出已经足够强大的中国,在拯救境外遇险同胞、捍卫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2.(2018·湖北随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6
B.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13.(2019·改编题)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从北京到新疆的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使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了近1 300公里。
B.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C.《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热捧,其原因是它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D.对诗圣杜甫的祭拜仪式是后人表达对先贤的尊崇的一种方式,“人日游草堂”则秉承传统民俗文化特点,成为极具成都特色的节日文化活动。
14.(2018·浙江杭州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乌镇,曾经只是江南众多的古镇。但如今,乌镇人却自豪地说,“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B.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15.(2018·湖北武汉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鼓舞着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C.淄博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以浓郁的时代气息、鲜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人民的赞许和社会的承认。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使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16.(2018·江西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湍急的黄河水日夜奔流,滋养着周围的土地和人民,也目睹了岸边所发生的一切。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17.(2018·河南洛阳模拟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
C.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6
D.通过《黑豹》这部电影,使我从服装、道具、场景、语言、仪式等方面全方位地感受了非洲文化。
18.(2018·江苏徐州模拟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第三次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三位学生的家长最后发言,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B.市政府、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长效治理工作的意见》,公布监督电话,严禁不再出现有偿补课等现象。
C.警方提醒市民,遇到重大社会事件,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D.“空乘人员”除了要掌握航空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掌握英、日、法甚至手语等多语种,以便为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9.(2018·山东济南历下区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湖一环”景观照明项目是济南城市灯光亮化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电影《红海行动》再次点燃中国人的大国豪情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担当精神。
D.济南地铁的修建,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20.(2018·山东滨州无棣县模拟)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彰显的是一个民族。
B.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C.中国男子游泳在世界大赛上至今共获得15枚金牌,孙杨独揽12枚。
D.钢厂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6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去掉“看着”;C.语序不当,“解决并提出”应改为“提出并解决”;D.搭配不当,应在“运动”后面加上“这一理论”。
2.B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需求”后面添加“的重任”;C.语序不当,“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应与“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调换位置;D.搭配不当,“改善”应改为“提高”。
3.C 【解析】 A.语序不当,应为“策划、筹备、开展”;B.成分残缺,应在“货运”后加“的需求”;D.搭配不当,“增长”和“知识面”不能搭配,所以应把“面”去掉或将“增长”改为“拓宽”。
4.C 【解析】 A.句式杂糅,应去掉“才能够实现”;B.搭配不当,“素质”和“加强”不能搭配,可把“加强”改为“提高”;D.语序不当,“建设和规划”应调整为“规划和建设”。
5.B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去掉“随着”或“使”;C.搭配不当,应去掉“国家”;D.语意重复,应去掉“切忌”或“不可”。
6.D 【解析】 A.搭配不当,“改善”与“水平”不搭配,可把“改善”改为“提高”;B.语序不当,应把“发扬”与“继承”调换位置;C.成分残缺,应去掉“随着”或“使”。
7.C 【解析】 A.搭配不当,可将“发扬”改为“发挥”;B.否定词误用,应去掉“不再”;D.成分残缺,应去掉“在……中”或“使”。
8.D 【解析】 A.语意重复,应去掉“大约”或“左右”;B.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使”;C.句式杂糅,应改为“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或“是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9.B 【解析】 A.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准备”;C.语意重复,应去掉“约”或“左右”;D.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10.C 【解析】 A.语序不当,应改为“推举、讨论和表决”;B.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D.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11.B 【解析】 搭配不当,“感人事迹”不能与“赏罚”搭配。
12.D 【解析】 A.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应将“尽管……也……”改为“不仅……而且……”;B.偷换主语,应在“2017年”前加上“随着”,在句末加上“的称号”;C.语序不当,应改为“开发和利用”。
13.A 【解析】 成分残缺,应去掉“随着”或“使”。
14.D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江南众多的古镇”后添加“之一”;B.句式杂糅,应在“发布”后加“的”;C.“了解、学习”与“环保意识”搭配不当。
15.C 【解析】 A.语序不当,应该把“坚持始终”改为“始终坚持”;B.前后矛盾,“文艺工作者”包括“画家”;D.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使”。
16.A 【解析】
6
B.句式杂糅,应去掉“是可以预期的”;C.关联词语的位置错误,应把“不仅”和“议论”的位置互换;D.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过程”。
17.C 【解析】 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感受”不能“拓展”;B.“生态环境”后缺少宾语“需要”;D.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使”。
18.C 【解析】 A.“三位”修饰的是“学生”还是“家长”不明确;B.多重否定不当,去掉“不”;D.并列不当,“手语”并非语种。
19.A 【解析】 B.语序不当,“策划”与“开展”互换位置;C.“点燃”与“精神”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应去掉“其目的”或“为了”。
20.C 【解析】 A.成分残缺,“彰显”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骨气”;B.语意重复,“大约”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一即可;D.用词不当,“须眉”指男子,不合语境,可将“不让须眉”改为“不甘落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