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八市2019届高三理综4月第三次测评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理科综合答案.pdf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河南八市2019届高三理综4月第三次测评试卷(含答案)》

共有 15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河南八市2019届高三理综4月第三次测评试卷(含答案)》 共有 1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理科综合答案 第 1 页 共 12 页 理科综合答案 第 2 页 共 12 页 八市•学评 2018-2019(上)高三第三次测评 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物理部分 14.【答案】B 【解析】A 项:卢瑟福通过分析 α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A 错误; 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B 正确;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说,认为光子是一份 一份能量,即 퐸 = ℎ훾 ,从而建立的光电效应方程: ℎ훾 = 푊 + 1 2 푚푣2 ,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 应现象;康普顿效应也是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即光子和石墨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后,光子的 频率减小,且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C 错误;D 项:基态的一个氢原 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 n=3 激发态后,当该原子向地能级跃迁时,可能的途径是: n=3→n=1→n=1,所以可能发射 2 种频率的光子,D 不符合题意。 15.【答案】C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落到底端时竖直分速度为: 푣푦 = √푣퐵 2 − 푣0 2 = 3 2 푣0 ,则运 动的时间为: 푡 = 푣푦 𝑔 = 3푣0 2𝑔 ,设斜面的倾角为 휃 ,则有 tan휃 = 1 2𝑔푡2 푣0푡 = 𝑔푡 2푣0 = 3 4 ,解得 휃 = 37° ,C 正确。 16.【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得① b a rwl mG 2 2 = ,② a b rwl mG 2 2 = ,①式、②式左右 两边分别相加得 lwrrwl mmG ab ba 22 2 )( =+=+ ,变形得 ( ) 32lwmmG ba =+ ,设 mb=m,变化 前 323 lwmG = ,变化后 3 1 2)2 3(2 lwmG = ,解得 ll 3 2 1 = ,而此时两星球质量相等,所以 lrr ba 3 1== 17.【答案】C 【解析】电场强度变为 2E,粒子从 DC 边离开,运动时间变为√2 2 푡,水平位移变为原来的√2 2 , A 错误;粒子穿过电场过程中,设电场力做功为 W,则W = 1 2 푚푣1 2 − 1 2 푚푣2,电场强度加倍, 电场力做功变为 2W,射出电场的速度不等于 2v1,B 错误;粒子入射速度变为푣 2,穿出电场的 时间不变,水平位移减半,C 正确;电场力做功不变,根据动能定理,D 错误; 18.【答案】B 【解析】小球向下摆的过程中, 对小球的拉力一直增大,A 错误;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细绳的 力最大为 3mg,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一直减小到零,B 正确;对物块和斜面组成的整体分析可 知,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减小,摩擦力一直增大,C 、D 错误。 19.【答案】BC 【解析】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电场力向上,故粒子带负电荷,A 选项错误;电容器与 R2、 R3、R4 这部分电路并联,当粒子匀速穿过电容器时 R2、R3、R4 这部分电路的总电阻为 2Ω,根据 串联分压特点可得这部分的电压 U0=2V,电容器电荷量 Q=CU0=3×10-9C,所以 B 选项正确;当粒 子匀速穿过电容器时, mgqE =0 ,粒子在电容器中的运动的时间 sv lt o 4 1== ,当粒子向上偏 转且刚好经过上极板最右端时,在竖直方向上, 2 2 1 2 atdy == 得 a=2m/s2,由牛顿运动定律 mamgqE =−1 ,可得 ' 0 ' 0 6 5 U U E E == ,由此得 R2、R3、R4 这部分电路总电压 VU 4.2' = ,则 VU 6.01 = , AI 6.01 = ,可得 R2、R3、R4 这部分电路总电阻 = 4总R ,由此算出  73.54R ,故 C 选项正确;同理,经过下级板最右端时加速度 a=2m/s2,可得 VU 6.1'' = ,解得  69.04R 20.【答案】BD 【解析】由右手定则知感应电流的方向沿 abcda 的方向,A 不符合题意;线框匀速进入磁场过 程中:l=v1(t2-t1),B 正确;仅在线框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过程中有安培力,进入时安培力等 于重力,离开时安培力大于重力,开始减速,故开始离开瞬间安培力最大,功率最大为푃푚 = 퐵2푙2푣22 푅 ,在金属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金属框所受安培力等于重力,则得 mg=BIl,其中 퐼 = 퐵푙푣1 푅 ,联立解得: 퐵 = 푙 푣1(푡2−푡1) √푚𝑔푅 푣1 ,푃푚 = 푚𝑔푣22 푣1 ,C 错误、D 正确。 21.【答案】AD 【解析】由于地面光滑,所以物块和小车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A 符合题意;由于物块和小车 之间有摩擦力,所以系统机械能不守恒,B 不符合题意;设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 v , 以 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푚2푣0=(푚1 + 푚2)푣 ,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 动摩擦力为 푓 ,则 푓=휇푚2푔 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 −휇푚2푔푡=푚2푣 − 푚2푣0 ,解得 푡 =理科综合答案 第 3 页 共 12 页 理科综合答案 第 4 页 共 12 页 푚1푣0 휇(푚1+푚2)𝑔,代入数据得 푡=0.4푠,两车的相对位移∆l = 푣0+푣 2 푡 − 푣 2 푡 = 0.6m < 푙,即物块不会从 小车右端滑下,C 错误;系统产生的热量Q = μ푚2푔∆푙 = 6J,D 正确; 22.【答案】(1)8 25 20 (每空 1 分) (2)B(2 分) 【解析】根据甲图可知,F=0 时,弹簧长度为 8cm,即弹簧原长为 8cm,根据胡可定律弹簧弹 力:F = k(x − 푥0),图象斜率即为弹簧劲度系数 k=25N/m,图乙弹簧弹力为 3.0N 时,根据甲图 知弹簧长度为 20cm;根据图象解析式:F = k(x − 푥0),a 的原长小于 b 的原长,A 错误;B 正 确,C 错误,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D 错误; 23.【答案】( 1)142.0Ω (2)6.0 × 10−3A(3)1.5V 0.5Ω(4)大于 (每空 2 分) 【解析】(1)略(2)电流表量程为 10mA,50 个刻度,所以 30 格处为6.0 × 10−3A;( 3)根据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两表笔短接时:E = 퐼𝑔(푅 + 푟),接电阻箱 R1=100Ω 时,E = I(푅 + 푅1 + 푟), 解得:E=1.5V,r=0.5Ω;( 4)电源电动势降低,测电阻时电流减小,读数结果偏大; 24.【解析】粒子带正电,在磁场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设粒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则圆周运 动轨道半径 R = 푚푣0 푞퐵 (2 分) 如图(a)所示,粒子能够到达 x 轴正半轴最远处为 A,设 A 点坐标为 xA,根据 几何关系 푥퐴 = √(2푅)2 − 푦푃 2 (3 分) 解得: 푥퐴 = 12푐푚 (2 分) 如图(b)所示,粒子能够到达 x 轴负半轴最远处为 B,设 B 点坐标为- xB,此时 粒子圆周运动的圆心为 O1,根据几何关系 푥퐵 = √푅2 − (푦푃 − 푅)2 (3 分) 解得: 푥퐵 = 8푐푚 (2 分) 即 x 轴上有粒子穿过的坐标范围为: −8cm < x ≤ 12cm。 (2 分) 25.【解析】(1)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时速度最大,设此时小球速度为 v1,弧形槽 A 速度为 v2,弧形槽 A 和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m푣1 = 2m푣2 (2 分) 根据机械能守恒 mgh = 1 2 푚푣1 2 + 1 2 2푚푣2 2 (2 分) 解得 푣1 = 2√3𝑔ℎ 3 푣2 = √3𝑔ℎ 3 (3 分) (2)小球冲上弧形槽 B 后,上滑到最高点再返回分离,设分离时小球速度反向, 大小为 v3,弧形槽 B 速度为 v4,整个过程二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 m푣1 = −푚푣3 + 푀푣4 (2 分) 二者机械能守恒 1 2 푚푣1 2 = 1 2 푚푣3 2 + 1 2 푀푣4 2 (3 分) 小球还能追上 A,则有 푣3 > 푣2 (2 分) 解得 M > 3m (3 分) 即弧形槽 B 的质量 M 与小球质量 m 应满足 M > 3m。 (1 分) 33.( 1)【答案】ACD (2)【解析】①初始状态左侧气体压强 P1=75-45=30cmHg,V1= L1S 当A对管顶部没有压力时左侧气柱长L1ʹ,则体积V1ʹ= L1ʹS,压强P1ʹ=25cmHg 有玻意耳定律可知: 1111 VPVP = (2 分) 解得:L1ʹ=15cm (1 分) 左侧水银柱下降 cmLLL 5.2111 =−= (1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 x O · P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 x O · P B (b) O1 D 理科综合答案 第 5 页 共 12 页 理科综合答案 第 6 页 共 12 页 则右侧气体压强 cmHgLhhP 652 121 =−+= (1 分) ②当 B 水银柱左右液面向平时,左侧水银柱又下降 cmLhL 202 2 12 1 =−= (1 分) 右侧气柱压强 P2ʹ=25cmHg,气柱长度为 L2ʹ 由玻意耳定律知, SLPSLP 2220 = (2 分) 解得 L2ʹ=37.5cm (1 分) 则活塞 C 一共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cmLLLLh 5.472211 =−++= (1 分) 34.( 1)【答案】BDE (2)【解析】(1)如图所示,为光在三棱镜中的光路图,根 据几何关系可知,从 AB 面出射光线恰好与 AB 面垂直,α=60°,θ=30°,β=45°,根据折射定律: n = sin 훽 sin 휃 (3 分) 解得:n = √2 (2 分) (2)设三棱镜由棱镜射向空气的临界角为 C, 则: sin 퐶 = 1 푛 (2 分) 解得:C = 45° (1 分) C < α (1 分) 即 AC 面无光线射出。 (1 分) 化学部分 7.答案:D 解析: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一定是合成高分子材料,因此 D 错误。 8.答案:A 解析: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mol,因此 A 错误。 9.答案:D 解析:分子组成均符合 CnH2n+2 的两种物质可能是同系物也可能是同分异构体,A 错误;丙酸甲 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羧酸的也就是丁酸(C3H7COOH)只有两种,B 错误;甲苯可以使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C 错误;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浓硫酸的作用之一是吸水使平衡正向移动以提 高产率,若换成稀硫酸则不具备吸水性,产率降低,D 正确。 10.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判断 W、X、Y、Z 依次是 H、Mg、N、S。原子半径 X >Z>Y>W,A 错误;NH3 和 N2H4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B 错误;稀硫酸和浓硫酸常温下均能和铁反应(钝化也属于化 学反应),C 正确;镁常温下与水缓慢反应,与热水迅速反应,D 错误。 11.答案:C 解析:测定等浓度 Na2S、NaCl 溶液的 pH 可确定 H2S 和 HCl 的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需 要通过比较 H2SO4 和 H2ClO4 的酸性强弱,A 错误;制硅酸胶体需要用稀的硅酸钠溶液和稀 盐酸,浓溶液会直接生成硅酸沉淀,B 错误;除去 Na2CO3 溶液中的 NaHCO3 应加入适量 NaOH 溶液,D 错误。 12.答案:B 解析:改进型电池以 ZnCl2 溶液为电解质,由于锌离子的水解溶液仍然显酸性,B 错误。 13.答案:D 解析:c 点时 CuCl2 溶液与 Na2S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铜离子与硫离子浓度相等且均为 10-17.6mol/L,因此 Ksp (CuS)=10-35.2,其数量级为 10-36,A 错误;a 点是 CuCl2(水解促进水的电 离)溶液,c 点是 NaC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溶液,d 点是 NaCl 和 Na2S(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混合溶液,因此 c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 a 点和 d 点溶液,B 错误;b 点溶液中 2c(Na+)=c(Cl -),C 错误;d 点溶液中 NaCl 和 Na2S 的浓度之比为 2:1,且溶液显碱性,因此 c(Na+)>c(Cl -)>c(S2-)>c(OH-)>c(H+), D 正确。 26.( 14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答案:(1)分液漏斗(球形)干燥管(各 1 分) (2)吸收未反应的 HBr 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⑤ 是(1 分) (3)使装置中残留的 HBr 被充分吸收,避免造成污染 (4)①难挥发性/高沸点②2NaBr+2H2SO4(浓) Na2SO4+Br2↑+2H2O+SO2↑ ③没有(1 分) SO2 与铁不反应,Br2 与铁生成的 FeBr3 在高温下会迅速分解为 FeBr2 (SO2 与铁不反应可以不写) 解析:(2)碱石灰除吸收 HBr 外还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⑤使溴化亚铁潮解变质。尾气 中含有大量氢气,若不处理可能会发生爆炸。 (4)③用浓硫酸作反应物进入素瓷烧反应管的 HBr 中含有溴蒸气和 SO2,SO2 与铁不反应,溴 加热 α α θ θ β 理科综合答案 第 7 页 共 12 页 理科综合答案 第 8 页 共 12 页 与铁加热生成的 FeBr3 在高温下会迅速分解为 FeBr2,不影响产品纯度。 27.(14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113 (2)①0.04mol/(L·min) 40%②AD (3)①>(1 分)②升高温度(1 分) ③0.0125MPa(不写单位不扣分) ④恒压条件下增大氩气的比例相当于减压,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了丙烷的平衡转 化率(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H=2×332+8×414—(6×414+332+611+436)=+103 kJ/mol (2)①平衡压强是起始的 1.4 倍,因此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2.8mol,增加了 0.8mol。 因此 v(H2) =0.8÷2÷10=0.04mol/(L·min) 丙烷平衡转化率=0.8÷2=40% ②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变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可以证明体系达平衡状态;起始只充入了丙 烷,C3H6 与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 1:1,不能证明体系达平衡状态;纯气体体系且恒容,气 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证明体系是否达平衡状态;C3H8 的分解速率等于 C3H6 的生成速率, 也就是 C3H6 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可以证明体系达平衡状态。 (3)①其它条件一定,加压平衡逆向移动,丙烷的平衡百分含量增大,因此 p1>p2。 ②根据(1)计算结果或者图像均可知正反应吸热,升温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平衡转 化率。 ③Q 点丙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因此物质的量分数均为 25%,丙烷、丙烯、氢气的平 衡分压依次为 0.05 MPa、0.025MPa、0.025MPa,因此 Kp=0.0252/0.05=0.0125MPa。 28.(15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答案:(1)增大铅矿石与浮选剂的接触面积,提高浮选效率(答案合理即可) (2)O2 1:3(各 1 分) (3)2SO2+O2 2SO3 SO3+H2O=H2SO4 (4)10(9.5~10 均给分)(1 分) Pb(OH)- 3 +OH-===Pb(OH)2- 4 (5)产生大量 H2S,造成污染 已经 解析:(1)浮选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对矿石进行富集的方法,因此要注意破碎的目的不是提高 反应速率。 (3)富 SO2 烟气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硫酸,因此其原理是 2SO2+O2 2SO3SO3+H2O=H2SO4。 (4)pH≥13 时,Pb(OH)- 3 浓度减小,Pb(OH)2- 4 浓度增大,Pb(OH)- 3 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 Pb(OH)2- 4 ,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Pb(OH)- 3 +OH-===Pb(OH)2- 4 。 (5)废水中 S2-浓度为 2.0×10-20 mol/L,根据 Ksp(PbS)=8.0×10-28 可算出 Pb2+浓度为 4.0×10- 8 mol/L,即(4.0×10-8×207×1000)mg/L=8.28×10-3mg/L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