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课件学案试题(共8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年级历史下册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课件学案试题(共8套新人教版)》 共有 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年级下册5.19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真题演练 ‎1.(2018广东中考)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C.印度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2.(2018新疆中考)九年级(1)班同学正在学习“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的相关内容。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A.亚非拉的奋起 B.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动荡的中东地区 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3.(2016海南中考)下框所示的一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A.亚洲独立与振兴 B.欧洲复兴之路C.非洲独立浪潮 D.拉美独立运动 ‎4.(2014山东德州中考)某校九年级(1)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 B.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土运河的主权 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5.1955年,世界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也就是——召开( )‎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亚非拉会议D.联合国会议 ‎6.(2018·山东滨州)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土运河主权 B.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5‎ D.纳米比亚独立 ‎7.二战后,亚非拉国家走向独立与振兴,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纳米比亚独立 ②万隆会议的召开 ③埃及独立 ‎④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⑤“非洲年”‎ A.③②⑤①④ B.②①③④⑤C.③②④⑤① D.②⑤③④①‎ ‎8.领导古巴人民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是( )‎ A.玻利瓦尔 B.纳赛尔C.卡斯特罗 D.甘地 ‎9.1999年,巴拿马人民取得了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重大胜利,主要表现在( )‎ A.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B.废除了封建大庄园制 C.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理论基础,万隆会议也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起源。万隆会议的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发起召开了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 ‎——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大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的独立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30多个国家获得新生。‎ 材料三 在非洲独立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拉丁美洲地区的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的独立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哪一年出现了17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情况?‎ ‎(3)根据材料三分析,领导古巴的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的人是谁?古巴最终走上了什么道路?‎ 5‎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洲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 材料三万隆会议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创举,倡导处理国际关系“十项原则”,形成了以“团结、友谊、合作、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为核心的“万隆精神”。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如果说60年前,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时代主题,那么60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则是人心所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应与时俱进,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驻印尼大使谢峰在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201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的诉求。简述上述诉求提出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中的“求同而存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与会各国的“异”“同”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赋予万隆精神怎样的新内涵。‎ 5‎ 参考答案 ‎1.D 解析:“狂风暴雨”是指殖民统治。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2.A 解析:尼赫鲁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纳赛尔领导了埃及民族解放运动;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故选A。‎ ‎3.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开展,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故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建立革命政府,使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5. A 解析: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世界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中国代表团代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选A。‎ ‎6. D 解析: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故选D。‎ ‎7. A 解析:纳米比亚独立是在1990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是在1955年,埃及独立是在1952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是在1999年底,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A项正确。‎ ‎8. C ‎9. C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1977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故选C。‎ ‎10.(1)万隆会议促进了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自主意识;美苏争霸对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威胁;亚非国家保持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2)1960年。‎ ‎(3)卡斯特罗。社会主义道路。‎ ‎11.(1)诉求: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促进文化交流。时代背景: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帝国纷纷瓦解;美苏冷战开始,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2)背景: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一些国家对新中国存在误解与猜疑。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国家都曾经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 5‎ 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与会国家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3)我们应该赋予万隆精神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内涵。‎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材料一,归纳总结答案即可。第二小问结合万隆会议的背景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了“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和含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分析材料三内容回答即可。‎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