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4.13罗斯福新政
真题演练
1.(2018·江苏宿迁)下表反映的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表中失业率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2018·甘肃武威、白银)“新政不但对摆脱大萧条起了最直接的作用,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这里的“新政”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3.(2018.吉林长春)为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美国政府颁布了(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 D.《国家工业复兴法》
4.(2018·广西梧州)在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例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金融;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指导。这些措施的特点是( )
A.通过立法干预经济 B.采用自由放任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全力发展重工业
5.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作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实行的新政( )
A.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B.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C.体现了自由放任的思想D.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6.(2018·安徽)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7.(2018·山东莱芜)“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
5
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战争”的领导者是( )
A.华盛顿 B.林肯C.罗斯福 D.杜鲁门
8.(2018·四川成都)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人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农产品堆积如山,农户喜笑颜开B.挖野菜根、嚼野葱头成为时尚
C.住在舒适的“胡佛小屋”看电视D.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
9.(2018·江苏连云港)下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实行的一项措施,该措施( )
A.恢复了银行信用 B.弥补了农业损失C.加强了政府调控 D.提供了就业机会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工业化的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导致20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计划指令性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工业化所不具备的优势。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5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和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斯大林“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列举斯大林在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 1928—1937年)实践这一方针采取的措施。这一方针对苏联的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式的经济发展道路所具备的优势是什么。材料四中中国的“新事业”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在哪里?
(4)结合以上四则材料,纵观各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5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相关史实。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故选A。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呵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故选D。
3.D
4.A 解析: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褸顿金融,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指导。这些措施反映了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干预经济。故答案为A。
5.A 解析: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选项,B、C、D的表述都有错误。故选A。
6.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30年问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第二年,美国率先提高了进口商品的税率,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做法纷纷采取报复措施,西方国家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这种关税战造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使危机进一步恶化。故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事迹。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争取民主政治生存”“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要求的只有罗斯福。故选C。
8.D
9.C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政府为发展经济而采取了“蓝鹰计划”,标志的图案是一只蓝色的鹰,右边“WE DO OUR PART”意为“我们尽自己的本分”,这是罗斯福在工业方面实行的政策,是国家加强对企业调控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故选C。
核心素养全练开放探究感悟创新
10.(1)特点:自由主义工业化或“自由放任”。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措施:农业集体化。影响:加快了苏联工业化进程,但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优势: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表现: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社会主义国家。
5
(4)任何经济模式都应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应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并不断调整,防止僵化;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等。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英、法、美工业化的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可知“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自由主义工业化;第二小问,从“20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可以判断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是指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然后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据此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考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分析材料三可知,苏联式的经济发展道路的优势是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第二小问,材料四中的“新事业”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新在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社会主义国家。第(4)问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答案即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