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课件教案及练习(共18套部编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课件教案及练习(共18套部编人教版)》 共有 1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画杨桃》‎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同。‎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画画》(出示课件)‎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你们喜欢画画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3.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 ‎4.(齐读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把课文中的事情理出一个思路来,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靠、而、班、哈、倒、审、视、页、肃、晌、抢、嘻、悦、诲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班、晌、诲、肃、抢。‎ ‎(1)比较认识“晌”和“抢”: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2)“诲”字注意读音。“huì”读四声,不读三声。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占格,把字写好看。‎ ‎(3)“肃”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图片进行学习)‎ ‎(4)“班”也比较熟悉,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按照汉字书写的要求,书写时候注意衔接,配合猜谜语进行识记。‎ ‎5.猜谜语。‎ 两个王分了家——班 太阳的方向——晌 每日必说话——诲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一起来认真学习《画杨桃》。‎ ‎1.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一段很长,我们要认真地读,不要丢字落字,要读通顺哦!)‎ ‎2.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7‎ ‎(小伙伴们都在嘲笑我呢!比一比谁读得语气好!)‎ ‎3.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态度如何?小伙伴的态度又如何?)‎ ‎4.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了。半晌(shǎnɡ),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ɡ)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老师的语调要严肃,小伙伴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呢!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5.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6.“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语气要读出同学们的心中所想啊!)‎ ‎7.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读出老师的语气:和颜悦色。)‎ ‎8.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注意“教诲”的读音,注意读得有真情实感!)‎ 五、课堂展示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1)杨桃是这个样子吗?‎ ‎(2)好——笑!‎ ‎(3)像……五……五角星。‎ ‎(4)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7‎ ‎2.试着分角色读一读这个故事。‎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图、课、摆、座、交、哈、页、抢、嘻。‎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 重点学习:“课、交、哈、抢”的注意要点。(预设:“课”注意左窄右宽;“交”注意上窄下宽。“哈”注意“口”小而偏上;“抢”想一想其它“扌”的字。)‎ ‎4.学生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词语练读。‎ ‎2.给生字组多个词,出示词语,多种方法训练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关于“杨桃”的故事?‎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一)品读第1自然段。‎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出示课件)‎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哪些信息呢?‎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根本”是什么意思?‎ ‎4.你可以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5.开头点明文题——画杨桃,引起下文。‎ ‎6.哪些词语能看出我的认真啊?(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二)交流分享。‎ 7‎ 想一想:我画的杨桃为什么跟别的同学画的不一样?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吧!‎ ‎(三)品读第2—11自然段。‎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了。半晌(shǎnɡ),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ɡ)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1.“哈哈大笑”也是在嘲笑!‎ ‎2.你体会到什么?‎ ‎3.思考:还有哪些句子有这样的表达?‎ ‎4.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反问句)‎ ‎5.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感叹句)‎ ‎6.你从这些句子说读出了什么?大家都在嘲笑我。‎ ‎7.思考: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 ‎8.审视:仔细看。写出了老师的严肃、认真。‎ ‎9.半晌:好长一会儿;半天,半日。‎ 这个词语说明老师在思考该怎样改变同学们的看法。‎ ‎10.“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 破折号的作用:‎ ‎(1)表示转折;‎ ‎(2)表示解释说明;‎ ‎(3)表示声音的延长。‎ ‎(四)课堂展示。‎ 7‎ 想一想,讨论一下: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五)品读第12—18自然段。‎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1.注意引号的书写。‎ ‎2.注意“教诲”的读音。‎ ‎3.省略号的作用: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看法错了。‎ ‎4.讨论一下:省略号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5.和颜悦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5.试着用“和颜悦色”说句子。‎ ‎6.老师的教诲是什么?‎ ‎(六)交流分享。‎ 老师说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七)课堂展示。‎ ‎1.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你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中心点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做事情也要动脑筋思考啊!‎ 7‎ 四、作业布置 把这堂课的收获写到“我的小本本”上,搜集关于启示的小故事。‎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