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课件训练(共16套呼和浩特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课件训练(共16套呼和浩特版)》 共有 1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知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 专项提分训练 ‎(建议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包头]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B.瓦解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有利于西学向中国的传播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3.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  )‎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D.可以走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之路 ‎4.[2017·鄂尔多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比较,错误的是 (  )‎ A.都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B.发起的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都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公车上书和兴中会成立分别是其运动开始的标志 ‎5.[2017·鄂尔多斯]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 (  )‎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代表 B.发表过《庶民的胜利》‎ C.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D.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 ‎6.[2017·鄂尔多斯]1916年5月,李大钊曾撰文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材料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摘编自《革命文化是党和 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 材料二 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一部反对不公、反抗侵略、追求富强民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曲折革命斗争史。‎ ‎——引自《革命文化:中华民族 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 ‎(1)材料一中的“变局”指什么?并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2)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其伟大胜利的标志又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 材料二 1912年2月孙中山说:“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 ‎(1)材料一中这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指什么?其学习的重点是什么?这场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至少答出两项)‎ ‎(2)依据材料二谈谈辛亥革命的作用。‎ 4‎ ‎(3)材料三主要描述的是哪一近代化的探索活动?其性质是什么?‎ ‎(4)请你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三、简答题 ‎9.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临民族危机,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做出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4‎ 参考答案 ‎1.B [解析]洋务运动的本意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B ‎3.C ‎4.C [解析]根据题干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比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两派的目的都是救亡图存,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B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终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项资产阶级维新派走的是改良路线,学习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项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辛亥革命从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故正确答案为C。‎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B是李大钊的作品。D是胡适的作品。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根据材料中的“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和“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可判断出李大钊主张民主,反对专制。因此本题选A。而B、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因此都排除。‎ ‎7.(1)“变局”:列强的疯狂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绊脚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2)领导阶级新: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新:马克思主义;领导政党新:中国共产党;革命前途新:社会主义道路。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主题:革命或抗争。(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也可)‎ ‎8.(1)洋务运动。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筹建新式海军等。‎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 ‎(3)新文化运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4)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与题意相符,言之有理即可)‎ ‎9.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 4‎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