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与专题训练(23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与专题训练(23份含答案)》 共有 2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题型 3 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和城市化的影响 本题型2009-2018年全国卷考查情况(考查概率:60%)‎ 设题角度 情境模型 考查概率 考情分析 图像判读 据图判断迁移人口比重、劳动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38%‎ 图像判读是本题型高考命题中常见的设题角度。人口方面的试题,设题角度灵活,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考生应重视对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研究,配合教材主干知识,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原理运用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5%‎ 知识迁移 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变化特征 ‎8%‎ 逻辑推理 外来常住人口变化的原因,人口变化对职业构成、城市化的影响 ‎38%‎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2018·湖南郴州二模]某国2016年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这意味着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65岁及以上人口约3 417万人。完成1~3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该国最有可能是(  )‎ A.尼日利亚    B.美国 C.日本 D.印度 ‎2.有关该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少儿人口比重在40%以上 B.人口缓慢增长,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4%‎ C.人口增长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 D.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 ‎3.下列措施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是(  )‎ ‎①鼓励生育 ②产业升级 ③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 ④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 ⑤国际劳务输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解析:第1题,该国人口出生率0.78%,属于低出生率;“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说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为发达国家;则最有可能是日本。第2题,由“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可计算出该国总人口;结合 “65岁及以上人口约3 417万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可计算出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故D正确。第3题,该国人口现象是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鼓励生育及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从而增加新生人口,缓解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现象。通过产业升级可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缓解人口现象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故A正确。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不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国际劳务输出,会加重本国劳动力短缺。‎ 答案:1.C 2.D 3.A ‎[2018·河南安阳二模]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据此完成4~6题。‎ 类别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60岁 ‎16.3%‎ ‎33.2%‎ ‎4.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 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 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 ‎5.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 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 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6.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 B.构建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 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解析:第4题,表中数据显示:农村人口45岁以下占58.5%,45岁及以上占41.5%,但农业劳动力中45岁以下人口的比重仅为23.2%,45岁及以上人口占76.8%;说明有相当多的农村青壮年没有在农村务工,可能迁移到城市务工了。第5题,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会刺激家庭土地流转比例上升,促进农村小农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外出务工有更高收入,使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减弱。第6题,年龄结构现状是“老化”,可通过构建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应对。放开农村生育政策,短时间内不会增加劳动力供应,则难以应对现状;休耕养田不是应对“老化”的措施;限制流动是不现实的,可通过一定措施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答案:4.D 5.C 6.B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入为正值,人口迁出为负值。下面的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7~8题。‎ ‎7.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是(  )‎ A.1910年 B.1970年 C.2005年 D.2010年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7题,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在逐渐减小,但一直为正值;人口迁移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005年左右变为负值。由此可知图示时期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先增大后减小,但始终为正值,该地区人口先迅速增长后缓慢增长。第8题,人口增长取决于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率在2005年后变为负值,但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始终大于0,故在图示时期当地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答案:7.C 8.D 读下表,回答9~10题。‎ ‎200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按人口规模分组的人口迁移规模 城市规模 城市 个数 ‎(个)‎ 省内 迁移 ‎(万人)‎ 省际 迁移 ‎(万人)‎ 总 迁移 ‎(万人)‎ 占城市 总迁移 人口比 重(%)‎ ‎500万人以上 ‎9‎ ‎635‎ ‎1 670‎ ‎2 305‎ ‎44.27‎ ‎200万~500万人 ‎19‎ ‎599‎ ‎435‎ ‎1 034‎ ‎19.86‎ ‎100万~200万人 ‎66‎ ‎537‎ ‎322‎ ‎859‎ ‎16.49‎ ‎50万~100万人 ‎105‎ ‎489‎ ‎283‎ ‎772‎ ‎14.83‎ ‎20万~50万人 ‎61‎ ‎164‎ ‎66‎ ‎230‎ ‎4.4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万人以下 ‎3‎ ‎5‎ ‎2‎ ‎7‎ ‎0.13‎ 合计 ‎263‎ ‎2 429‎ ‎2 778‎ ‎5 207‎ ‎100.0‎ ‎9.此表说明(  )‎ A.各个级别的城市都以省内人口迁移为主 B.城市规模越小,省内与省际迁移数量之比越大 C.我国城市人口迁移总规模不到0.6亿人 D.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以50万~100万人为主 ‎10.目前50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有(  )‎ ‎①增大城市养老压力 ②促进该城市经济的发展 ‎③社会治安压力加大 ④城市空间利用率进一步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9题,由表格可以看出:500万人以上城市以省际人口迁移为主,其他城市以省内人口迁移为主,A错误;城市规模越小,省内迁移数量与省际迁移数量之比越大,B项正确;该题表格统计的是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迁移规模,不是我国城市人口迁移总规模,C项错误;因表中没有统计我国所有城市人口规模,故不能确定D项是否正确,D项不选,选B。第10题,表中500万人以上城市以人口迁入为主,迁移人口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能减轻本市养老压力,故①错误;人口大量迁入,劳动力数量增加,会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正确;由于人口数量增大,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突出,社会治安压力加大,③正确;人口增多,城市中土地价格上涨,会促使城市空间利用率进一步提升,④错误。选C。‎ 答案:9.B 10.C ‎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规划提出,北京将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新布局,即一个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个中心城区、一个北京城市副中心;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个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和一个生态涵养区。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核心区”主要为(  )‎ A.旅游区 B.行政区 C.商业区 D.住宅区 ‎12.规划中布局“多点”的主要原因是(  )‎ A.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13.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过程中,北京加强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是(  )‎ A.聚焦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 B.建设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C.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升国际交往功能 D.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区 解析:第11题,结合规划图明确“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区位特点。图中“核心区”即首都功能核心区,是中央机关所在地,故首要职能是行政。选B。第12题,规划中布局“多点”即5个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点地区。选D。第13题,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连接北京和周边区域,增强了区域协作能力,有利于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构建;建设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与区域协作关系不大;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升国际交往功能,对构建京津冀城市群体系影响较小;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区属于城市功能区布局。选A。‎ 答案:11.B 12.D 13.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对于城市组团绿心,需要在保护发展原有绿色空间的基础上适当提倡复合利用空间,发展多种生态复合产业,形成复合型城市绿心。下图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域最适合发展(  )‎ A.电子商务和服装生产 B.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加工 C.地理信息产业和立体农业 D.地理信息产业和生态旅游 ‎15.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建设可以(  )‎ A.增强城市间联系 B.缓解城市群“热岛效应”‎ C.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减缓城市“空心化”现象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14题,城市绿心的生态环境好,在保护发展原有绿色空间的基础上适当提倡复合利用空间,发展多种生态复合产业。湖南具有研发优势和人才优势,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城市群绿心区域环境优美,生态旅游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装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因此,最适合发展的产业是地理信息产业和生态旅游。选D。第15题,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中绿地和湿地面积较大,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群“热岛效应”,不会加快工业化进程。城市绿心主要作用是改善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因此不会增强城市间联系;随着城市中心环境质量的改善,地价上涨,城市“空心化”现象可能加重。选B。‎ 答案:14.D 15.B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五]下图为1996-2005年芜湖市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据图可知,1996-2005年芜湖市居民的(  )‎ A.平均交通通勤成本增加 B.平均工作时间延长 C.平均饮食生活成本提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17.与1996年相比,2005年芜湖市面积扩大最明显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交通用地 ‎18.未来芜湖市将修建连接新芜区和鸠江区的地铁线路。地铁贯通后将最有利于提升新芜区的(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职能 解析:第16题,图示就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负值,但居住人口却在增长;说明在当地居住,但到外区域就业的人口在增加,则平均通勤距离、时间要增加,必然导致平均交通通勤成本增加。第17题,材料显示芜湖市居住人口数量增加,则对住宅的需求量会增大,故该地住宅区面积扩大最明显。第18题,图示新芜区应该是城市中心区,而鸠江区位于城市边缘;则地铁的贯通最有利于扩大中心城区对郊区的影响,即可扩大新芜区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口数。服务种类、服务等级、服务职能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答案:16.A 17.B 18.C 下图为我国城市街道建筑物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9.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两侧建筑物的分布特征有利于缓解城市(  )‎ A.交通拥堵 B.大气污染 C.住房紧张 D.热岛效应 ‎20.实施专家的设计方案,最可能影响城市的(  )‎ A.服务种类 B.交通布局 C.等级职能 D.用地规模 解析:第19题,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两侧建筑物高度呈梯度变化,有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可缓解城市大气污染,B对。城市街道没有加宽,不能缓解交通拥堵,A错。城市街道两侧楼层降低,不能缓解住房紧张,C错。城市人口、工业等没有减少,释放的热量没有减少,不能缓解热岛效应,D错。选B。第20题,实施专家的设计方案,街道两侧楼房层数减少,但城市人口没有减少,需要扩大住宅区面积,最可能影响城市的用地规模,D对。城市等级不变,服务种类、等级职能不变,A、C错。道路两侧楼房高度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交通布局,B错。选D。‎ 答案:19.B 20.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