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日常生活的变化
1.背景
( 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 物价 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2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2.表现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3.交通
( 1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
( 2 )表现
①铁路、 公路 、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
运输网。
②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
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
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4.通信
( 1 )概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改
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
( 2 )表现:我国的 电信网络规模 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 3 )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
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 生活方式 。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知识点2
日常生活的变化
1.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
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B
)
A.解放战争时期 B.改革开放前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2.下图直观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C )
我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变化
A.城乡收入增加B.温饱问题解决
C.居住环境改善 D.交通条件改善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知识点2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3.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出行方式是( B )
①乘坐火车 ②乘坐高铁 ③乘坐汽车 ④骑共享单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 A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课后巩固提升
1.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 单位:千克 ),此表不能说明 ( D )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C.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2.下列社会生活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C )
A.强令男子剪发辫 B.新礼服代替翎顶补服
C.使用网络聊天 D.凭票购买粮食课后巩固提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于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
代看天上( 太阳),20世纪70年代看墙上( 挂钟 ),20世纪80年代看手上( 手表 ),20世纪90
年代看腰上( 手机 )。这反映了( B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课后巩固提升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
的最高追求;20世纪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消费
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消费热点。
材料三 我们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课后巩固提升
(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变化: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用品科技含量
增加。原因: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
( 2 )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采取
了哪些措施。
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
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等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等。( 答出两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