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测试题(共8套新人教版甘肃地区)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阶段检测(一) 世界地理(上)‎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是圆形 ②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 ④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5.1万千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是赤道,约是4万千米。‎ 读右图,完成第2~3题。‎ ‎2.飞机乙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飞 B.自东向西飞 C.自北向南飞 D.自南向北飞 ‎3.若a是本初子午线,那么b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 A.0° B.90°W C.90°E D.180°‎ 答案 2.B 3.C 解析 第2题,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飞机乙位于纬线上,飞行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飞行。第3题,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读图分析可知,b位于90°经线上,依据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可知b的经度是90°E,故选C项。‎ 9‎ ‎4.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录。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民间自古流传至今,正如节气歌所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至,漠河白天最短 B.春分,观看北京香山红叶 C.冬至,南京学校正午国旗杆影子最长 D.秋分,黄河正值汛期 答案 C 解析 夏至时,漠河白昼最长,故A项错误;春分时,不能看到北京香山的红叶,故B项错误;冬至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南京学校正午国旗杆的影子最长,故C项正确;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黄河的汛期也出现在夏季,故D项错误。‎ 梅岭古道翻越南岭山脉,被誉为古代的京广线,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要道,随着现代交通状况的改善,先后又有323国道和韶赣高速经过该地区。读南岭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完成第5~7题。‎ ‎5.关于梅岭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点的海拔是500米 B.南坡比北坡要陡 C.冬季南坡的气温比北坡要低 D.全长约2.5千米 ‎6.三条经过南岭的道路中,需要开凿较长隧道的是(  )‎ A.梅岭古道 B.323国道 C.韶赣高速 D.都需要 ‎7.323国道在经过南岭时,向西绕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绕过河流,不必建桥 B.沿等高线修建,降低成本 C.连接城镇,方便出行 9‎ D.少占耕地,保护农田 答案 5.D 6.C 7.C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梅岭古道经过处最高海拔在500~600米,大于500米;从等高线可以看出,南坡等高线比北坡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冬季南坡比北坡气温高;量得梅岭古道的图上距离为图上比例尺的2.5倍,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2.5×1千米=2.5千米,故选D项。第6题,读图可知,韶赣高速穿越的山区面积最广大,需要开凿较长的隧道;梅岭古道路程最短,翻山越岭,不用穿过隧道;323国道没有经过隧道,故选C项。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323国道经过处,村镇密集,323国道在经过南岭时,向西绕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连接城镇,方便出行,与经过桥梁、占用耕地无关,故选C项。‎ ‎8.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9.“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答案 B 解析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描述的是云南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 据气象台预报,1月15日,某市白天到夜间有中雪,西北风3~4级,最高气温4℃,最低气温-5℃。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下列天气符号,能正确表示此天气预报内容的是(  )‎ ‎11.该地当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 ℃ B.-1 ℃ C.9 ℃ D.-9 ℃‎ 9‎ ‎12.会出现上述天气状况的地方最可能是(  )‎ A.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温带地区 D.回归线附近 答案 10.B 11.C 12.C 解析 根据材料,天气符号应该是中雪、西北风4级。A是雨夹雪、西北风4级,B是中雪、西北风4级,C是小雪、东北风6级,D是中雨、东北风6级。气温日较差等于一天之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4℃-(-5℃)=9℃。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极地地区终年寒冷,南回归线附近1月份是夏季,北回归线附近1月份平均气温也在0℃以上,故题述天气状况最可能出现在温带地区。‎ 读亚欧大陆略图,完成第13~14题。‎ ‎13.A→B→C→D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14.影响C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答案 13.B 14.B 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A地位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地中海区域,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C地位于中高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位于亚洲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第14题,C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降水稀少,因此海陆因素是制约该地降水的主要因素。‎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第15~16题。‎ 9‎ ‎15.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16.e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空气稀薄 B.地势太低 C.气候湿热 D.气候干热 答案 15.C 16.A 解析 第15题,图中c处位于亚洲东部,以黄种人为主。第16题,e处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人口稀少。‎ 家住北京的小明同学利用暑期游历了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据其见闻完成第17~18题。‎ ‎17.小明见到的当地主要人种是(  )‎ A.黄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白种人 ‎18.当地人多数脖子上戴一个十字架,有到右图建筑物做礼拜的习惯,他们信奉(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答案 17.D 18.A 解析 第17题,欧洲西部主要的人种是白种人。第18题,由图可知,图为基督教堂,信仰该宗教的人,多数脖子上戴一个十字架。‎ ‎19.我们现在都在学习英语,主要原因是(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 9‎ C.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D.英语是世界上最容易学会的语言 答案 C 解析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为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在其殖民统治期间将自己的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20.符合“北半球,发达国家”两个条件的有(  )‎ A.美国、印度 B.澳大利亚、法国 C.中国、巴西 D.美国、日本 答案 D 解析 美国是位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印度是位于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发达国家,法国是位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位于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巴西是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位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故D项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4分)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跨东西半球的是  。 ‎ ‎(2)将图甲中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9‎ ‎(3)在图乙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4)地球绕日公转时,    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来回移动。 ‎ ‎(5)图甲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四季更替明显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 ‎ ‎(6)12月23日,甘肃当地的昼夜长短关系是        。 ‎ 答案 (1)① ② ③‎ ‎(2)①②③‎ ‎(3)画图略(在公转轨道上画逆时针箭头)。‎ ‎(4)地轴 南北回归线 ‎(5)② ③‎ ‎(6)昼短夜长 ‎22.(16分)图甲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乙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地形部位名称:A是    ,B是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不低于    米。 ‎ ‎(2)A地位于王庄的     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  千米。 ‎ ‎(3)图乙是沿图甲中    (填“aa'”或“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判断理由是              。 ‎ 9‎ 答案 (1)山顶 山谷 150‎ ‎(2)西北 8‎ ‎(3)bb'‎ ‎(4)B B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150米。第(2)题,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A地位于王庄的西北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4厘米×200000=8千米。第(3)题,沿bb'剖面线经过山谷→山脊→山谷→山脊→山谷→山脊,所以图乙是沿图甲中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第(4)题,B、C两处河段,B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 ‎23.(16分)读甲、乙两地年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多的是  地。 ‎ ‎(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         ,可判断甲地地处  带;同时甲地的降水特点是         。因此,甲地的气候类型为(  )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3)乙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因此,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在北半球的分布规律是               。 ‎ 答案 (1)乙 甲 ‎(2)全年高温 热 全年多雨 B ‎(3)1 降水少 7 降水多 地中海气候 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解析 该题综合考查了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能力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读图可知,甲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为地中海气候。‎ ‎24.(14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1)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 ‎ ‎(2)①地区主要分布着    人种;②地区居民主要使用    (语言)。 ‎ ‎(3)③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                   。 ‎ ‎(4)图中A所指的国家首都2017年面积约2 190平方千米,人口数为1 337.21万,图中B所指的国家首都2017年面积约16 808平方千米,人口数为2 203.52万,计算:A国首都人口密度为       ,B国首都人口密度为       ,其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 ‎ 答案 (1)中低纬 沿海 (2)白色 英语 ‎(3)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炎热 ‎(4)6 106人/千米2 1 311人/千米2 A国首都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第(2)题,读图可知,①地区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②地区是北美洲,由于历史上殖民活动的原因,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主要使用英语。第(3)题,读图可知,③地区为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人口稀少。第(4)题,通过计算,A国首都人口密度为6106人/千米2,B国首都人口密度为1311人/千米2,其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A国首都。‎ 9‎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