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人教版含解析20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人教版含解析20套)》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2)‎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答案】D ‎【解析】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是因为法国属于北约组织,迎合美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遏制的需要,D正确;A不符合20世纪60年代事实;B中意识形态分歧不符合事实;C是20世纪70年代。‎ ‎2、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A. 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 各自具有片面性 C.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 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答案】A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分别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 ‎3、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C 【解析】中国传统的外交观念是“华夷之辨”,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称谓逐渐不再使用“夷”,说明中国逐渐接受平等的外交观念,即清政府开始接受国际惯例,故C正确;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不符合本题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中国摒弃天朝观念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B错误;洋务运动自始至终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反对,故D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列强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争••清政府外交近代化 ‎【名师点睛】本题以清政府外交称呼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认识,意在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晚清近代化是海南卷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一定要掌握。晚清近代化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晚清经济、军事、教育、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洋务运动。‎ ‎4、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名师点睛】本题以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礼乐制度和宗法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破坏、战国时期崩溃瓦解,礼乐制度是西周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为了维护和调和等级制度。‎ ‎5、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答案】D ‎【解析】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利用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机会,与国民党签订《中美友好航海条约》,材料中“美国,占总量 44. 10%”说明美国此时在华投资处于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英国投资比例难以说明国际地位上升,故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项错误;日本此时属于战败国,材料中没有体现日本投资信息,故B项错误;C中完全掌控说法绝对。‎ ‎【考点定位】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美国对中国经济侵略 ‎【名师点睛】在高考复习中,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要掌握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一条主线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两个重点:一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是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要掌握重点概念,如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6、黑市交易是指未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暗中进行的非法交易活动。学者研究英国经济时发现: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以汽油为代表的黑市经济非常活跃,对民众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启动 D.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答案】B ‎7、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演说中强调:“除非欧洲的各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否则欧洲复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取得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说明 A. 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占支配地位 B. 美国强大得益于欧洲统一市场形成 C. 西欧联合有利于美国的冷战政策 D. 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大 ‎【答案】C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东西方的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的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由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反抗与探索 ‎【名师点睛】本题是本试卷考查知识最多的题目,它几乎涵盖到了整部中国近代史,考查的能力水平高。解决本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归纳出中心观点,然后再依据这个观点进行阐述。其次要选准论据,这个论据要准确而典型,影响大。材料短短的几句文字高度概括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旷古未有的变局”的原因及影响,学生围绕着这个观点进行整合答案即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