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整合练习(人教版打包5套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1)‎ 一、地球运动 ‎(2017·11月浙江选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 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 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 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 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 ‎(2)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 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根据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天体的相对位置,可知C正确。第(2)题,火星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火星表面的辐射吸收少,火星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故昼夜温差大。‎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2017·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 ‎(2)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甲地两侧都有断层,且相对断层两侧的地块上升,故为地垒。第(2)题,乙处岩石是片麻岩,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的,属于变质岩。‎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17·11月浙江选考)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平方千米的人工湖。关于库区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云雾天数增多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降水天数减少 D.气温年较差增大 答案 A 解析 人工湖形成后,库区水分蒸发加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云雾天数增多,A对;水汽充足更易形成降水,降水天数增加,C错;水库对局部小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使气候的海洋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会减小,B、D错。‎ 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2017·4月浙江选考)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 A.冰期B.间冰期C.温暖期D.寒冷期 ‎(2)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 A.养分循环加快 B.污染程度减轻 C.水热条件变差 D.生产潜力下降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观察图中两条曲线位置,可知多年冻土层的南界向北移动,反映了近两百年来气候呈变暖趋势。注意“冰期”与“寒冷期”的含义不同。冰期与间冰期体现的是地质历史尺度(距今1万年前,单位是10万年),温暖期和寒冷期体现的是历史尺度(距今1万年以来),故D正确。第(2)题,图示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北移后,甲地气候变暖,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养分循环加快,故A正确。全球变暖与土壤污染程度没有直接关系;热量条件变好;生产潜力可能上升。‎ 五、人口与城市 ‎ (2017·4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 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答案 B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 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必须加强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不能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同时扩大粮食进口规模也不能作为最主要措施,故A、C选项错;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多和经济收入高等原因,外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难以重新再回流至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故D选项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是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合理措施。‎ 六、区域产业活动 ‎(2017·11月浙江选考)浙江某山区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下列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科学技术、市场需求 B.市场需求、自然条件 C.自然条件、国家政策 D.国家政策、科学技术 答案 A 解析 “互联网+农产品”的模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条件,体现了科技的变化;其产品销售的范围扩大,体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七、区域可持续发展 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下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 围海养殖;填海造地 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 解析 第(1)题,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质。第(2)题,根据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图可看出海岸线长度的变化特点;由于围海养殖和填海造地,导致人工岸线增加,这种变化又会导致湿地资源减少,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人工岸线的环境污染加重,使得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恶化。第(3)题,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需要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