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电荷守恒定律练习4(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考物理总复习电荷守恒定律练习4(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电荷守恒定律 (4)‎ ‎1. 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这说明(  )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 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 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 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2. 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金属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 A.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两球原来带有同种电荷 C.两球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两球中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3. 有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C,其中A、B两球带电情况相同,C球不带电.将A、B两球相隔一定距离固定起来,两球间的库仑力是F,若使C球先和A接触,再与B接触,移去C,则A、B间的库仑力变为(  ) A.F/2 B.F/‎4 C.F/8 D.F/10 ‎ ‎4. 将不带电的金属球A和带有负电荷的金属球B接触后,导体A中的质子数将(  ) A.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小 C.不变 D.减小 ‎5. 有四个带等量正电荷的相同验电器,它们金属箔的张角均为30°,甲乙丙丁形状相同的四个带电体分别与验电器接触,请根据产生的现象判断,甲乙丙丁四个物体中哪个物体带电荷最多?(  ) A.甲使金属箔张角变大20°,甲最多 B.乙使金属箔张角变小20°,乙最多 C.丙使金属箔张角变为0°,丙最多 D.丁使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再张开10°,丁最多 ‎6. 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个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  ) A.-Q B.Q C.2Q D.4Q ‎7. 一个带电导体与另一个不带电导体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导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B.两个导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 C.两个导体可能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D.两个导体可能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8.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的 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的 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9. 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A小球带有3×10-‎3C的正电荷,B小球带有2×10-‎3C的负电荷,小球C不带电。先让小球C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再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试求这时三个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 ‎10. 对于摩擦起电现象,下面观点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 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 参考答案:‎ ‎1. 答案: CD 解析:  ‎ ‎2. 答案: A 解析: 当两球带有等量异种电荷时,两者接触,发生中和,之后两者无作用力,故A不可能互相排斥,B、C、D三种情况相互接触再分开都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本题选A.‎ ‎3. 答案: C ‎4. 答案: C ‎5. 答案: D 解析: 原来四个验电器均带等量的正电荷. A.张角变大说明甲可能带正电,但是张角增大了20°,验电器比30°小,说明甲的带电量比验电器少;‎ BC、三个角度都是先变小的,说明它们都带负电,乙张角变化了20°,丙张角变化了30°; D.丁张角总共变化了40°,原理是正负电荷先中和,然后负电荷还有多的,故丁带电荷最多.‎ 故带电量的顺序(不考虑电性):丁>丙>乙=甲 ‎6. 答案: C 解析: 两带电体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将电量中和,故接触后两带电体带电总和为:5Q-Q=4Q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当两带电体分开后,将总电量平分,所以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2Q,故ABD错误,C正确 ‎7. 答案: BC 解析: A、一个带电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电荷会转移到不带电物体上,所以一定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B正确; C.若两个物体完全一样的话会平分电荷,否则不平分,故C正确,D错误.‎ ‎8. 答案: 玻璃棒; 橡胶棒;排斥;吸引 解析: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负电荷,毛皮带正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9. 答案: qA=-2.5×10-‎4 C qB=6.25×10-‎4 C qC=6.25×10-‎‎4 C ‎10. 答案: BD 解析: 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荷.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荷.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 A.摩擦起电现象使电子转移,而不是产生,故A错误; 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B正确; 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故C错误;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荷,故D正确;‎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