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时跟踪检测(九)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工厂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开展 D.海外市场的扩大
解析:选B 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
2.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出现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的行业是( )
A.棉纺织业 B.采煤业
C.冶金行业 D.机器制造业
解析:选A 1865年,珍妮纺纱机出现,这属于棉纺织业,故A项正确。
3.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 )
A.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标志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D.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以推断出该事件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英国的生产能力提高,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A项正确。
4.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 )
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
年份
1813
1820
1829
1833
1850
1861
台数
0.24
1.4
5.5
10
25
40
A.改变了世界格局 B.密切了国际交流
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解析:选D 材料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机器数量的增加,直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故D项正确。
5.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电灯的发明 B.飞机的发明
C.蒸汽机广泛使用 D.内燃机广泛使用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选D 电灯的发明与电的发明有关,故A项错误;飞机的发明只是内燃机应用的一个方面,不能正确解释材料的现象,故B项错误;蒸汽机广泛使用推动煤的开采,不是石油,故C项错误;石油是内燃机的能源,内燃机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开采,故D项正确。
6.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
A.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B.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C.公司规模扩大 D.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解析:选B 材料信息体现了19世纪末美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其实质是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A、C、D三项只是表象,不是本质。
7.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解析:选A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业,如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等,科学进步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
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解析:选B 由题目中的信息“大工业仍使……”“大工业创造了……”“它(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可知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影响,促使世界联系加强,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6分)
(3)材料三中图1和图2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2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6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为一层,第二、三句话为一层,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贸易范围和贸易种类的变化,从对比中分析变化,从其时代背景中分析原因。第(2)问,从“1845年”的时间信息所反映的中国时代背景中去分析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关联度。第(3)问,图1讲的是交通工具由帆船到汽车,这说明动力发生了变化;图2讲的是由从欧洲出发到世界各地,反映了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从二者的联系上可以看出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答案: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2)原因:白银外流;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信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