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题-2018年浙江高三学考物理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4+6”(真题+全真模拟)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5题-2018年浙江高三学考物理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4+6”(真题+全真模拟)》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18浙江学考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4+‎6”‎(真题+全真模拟)‎ 第15题 ‎ ‎ ‎1、【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 a、b是两种单色光,其光子能量分别为和,且 A. 则a、b的光子动量之比 B. 若a、b入射到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则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之比 C. 若a、b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之差 D. 若a、b是由处于同一激发态的原子跃迁到a态和b态时产生的,则a、b两态能级之差 ‎【答案】BC 误.‎ ‎2、【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时,观察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速为 ‎ B.经1.4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cm C.时,处的质点Q第三次到达波谷 D.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BCD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知识点:波动图象、波速波长和周期关系、干涉条件 ‎【解析】首先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这列波的波长为‎2米.同时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是+y方向万。从0时刻开始到0.9s,P点恰好第三次到达波峰,表示经过了9/4个周期,得出周期TY=0.4s,所以波速v=λ/T=‎5m/s,故A错误,经过1.4s则P点恰好完成3个完整会周期加1/4周期,所以路程为‎70cm,故B正确,经过0.5s波传到Q点,则Q点运动了1.1s,恰好完成两个完整周期加3/4周期,处于波谷,故C正确,本列波的频率为2.5HZ,所以要与2.5Hz的波发生干涉,故D正确。‎ ‎3、【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加试题】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a光;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b光。a光和b光的波长分别为和,照射到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表面均可产生光电效应,遏制电压分别为和,则 ‎ ‎ A.‎ B.‎ C.a光的光子能量为2.86eV D.b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答案】BCD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考点:考查了光电效应,氢原子跃迁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所满足的规律,以及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掌握光电效应方程.‎ ‎4、【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摆球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单摆悬挂点高度相同,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选悬挂点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由图可知( )‎ ‎ ‎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是 B.ta时刻甲、乙两单摆的摆角相等 C.tb时刻甲、乙两单摆的势能差最大 D.tc时刻甲、乙两单摆的速率相等 ‎【答案】AC ‎【考点】单摆周期公式.‎ ‎【分析】由x﹣t图象直接得到甲、乙两个单摆的周期之比,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得到摆长之比,根据摆长,摆动幅度,判断摆角,有图可知tb时刻甲、乙两单摆的偏离平衡位置的差值最大,故势能差最大,tc时刻甲、两单摆的处于平衡位置,由动能定理求速率 C、有图可知tb时刻甲、乙两单摆的偏离平衡位置的差值最大,故势能差最大,故C正确 D、tc时刻甲、两单摆的处于平衡位置,由动能定理得:mgl(1﹣cosθ)=,‎ 由几何关系知:sinθ=,(A为振幅,l为摆长);联立得:v甲=,v乙=,故D错误 故选:AC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灯泡a、b、c和电阻不计的线圈L与内阻不计的电源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K闭合的瞬间,b、c两灯亮度不同 B.K闭合足够长时间以后,a、c两灯亮度相同 C.K断开之后,b灯突然闪亮以后再逐渐变暗 D.K断开之后,a、c突然闪亮以后再逐渐变暗 ‎【答案】BD 断开之后,b灯中有电流通过,故使得b灯突然闪亮以后再逐渐变暗,选项D正确。‎ ‎2、如左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20 Ω,R2=30Ω,C为电容器。已知原线圈接入电源电动势如右图所示则( )‎ ‎ ‎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 B.理想变电压器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220V ‎ C.电阻R2的电功率约为24.2W D.电阻R3有电流通过,会产生焦耳热 ‎【答案】 CD ‎【解析】原副线圈中交流电频率相同,交流电周期为0.02s,频率为50Hz,故A错误;理想变电压器的输入电压的有效值220V,输出电压的有效值22V,故B错误;则电阻R2电压有效值为22V,功率为24.2W,故C正确,电容器通交流,R3上有电流流过,会产生焦耳热,故D正确。‎ ‎3、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不计电阻的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如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把该交流电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 A. 在t=0.01s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B. 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50πt(V)‎ C. Rt处温度升高时,由于变压器线圈匝数比不变,所以电压表V1、V2的比值不变 D. 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答案】A 增大,而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输入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图象准确找出已知量,是对学生认图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及电压、电流比与匝数比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内分布着垂直于斜面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质量为m的矩形金属框从t=0时刻静止释放,t3时刻的速度为v,移动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在金属框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t3时间内金属框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B.0~t3时间内金属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0~t3时间内金属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 D.0~t3时间内金属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答案】AB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试题分析:t1~t3时间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先向上的减小,后向下的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框中的电流方向不变,选项A正确;0~t3时间内金属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则所受的合力为沿斜面向下的mgsinθ,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C错误;0~t3时间内金属框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θ,故机械能无损失,故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不等于,选项D错误;故选AB.‎ 考点:楞次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功能关系 ‎【名师点睛】此题是电磁感应的问题;关键是是分析题意,知道物理过程,知道线圈在任意时刻所受的安培力的合力为零,线圈只有重力做功.‎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的衍射现象和干涉现象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 B.军队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是为了防止桥发生共振现象 C. 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 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C、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 ‎【答案】BCD 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故D正确;‎ ‎6、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1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此时P质点正向y轴正方向运动 B.经过0.1s,P、Q两质点的位移可能相同 C.经过0.2 s,Q质点运动的路程为‎30cm D.经过0.4 s,P质点向x轴正方向移动了‎40 cm ‎【答案】AC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分析】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分析质点的振动方向;‎ 根据质点振动方向求出质点的位移,然后分析答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根据图象求出波长,然后求出波的周期,再求出质点的路程.‎ ‎【解答】解: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图示波形图可知,质点P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示波形图可知,质点P向上运动,质点Q向下运动,经过0.1s它们的位移方向不同,位移不同,故B错误;‎ C、由图示波形图可知,波长λ=‎40cm=‎0.4m,波的周期:T===0.4s,由图示波形图可知,质点的振幅为‎15cm,经过t=0.2s=T,质点的路程为:15×2=‎30cm,故C正确;‎ D、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向外迁移,因此,经过0.4 s,P质点向x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为‎0cm,故D错误;‎ 故选:AC. ‎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