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南山区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广东深圳南山区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 三 教 学 质 量 监 测 文 综-历史 ‎24.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先天弊病”是指 A.贵族执政 B.代远情疏 C.尊卑有秩 D.层级严密 ‎25.明代中央秘书机构及各部门的秘书由进士通过馆选,进入翰林院学习后才能担任。同时实行了进士观政、监生历事的实习制度和从地方现任职官中挑选秘书的“观政进士”。明代的这一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制约力度 B.促使君主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C.提高了秘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 D.保证了秘书选拔的公平公正和实效性 ‎26.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 B.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 D.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 ‎27.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28.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 “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 ‎29.下图是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图片信息可以反映出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 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 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 ‎30.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持久抗战胜利的因素等四个方面论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认识。对上述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认识较为准确的是 A.报纸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 B.在抗战相持阶段中报纸凸显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的精神 ‎ C.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强调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决心 ‎ D.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以牵制日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31.1949—1965年,安徽省宁国县人口自然变动呈多峰型增长。能够正确反映该县这一时期人口变动的选项是 ‎32.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 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 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3.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报案者称,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苏格拉底是贵族酒会的常客和主角,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材料反映雅典 A.聚众饮酒违反城邦法律 B.城邦精神排斥私人空间 C.法律体现了公平与公正 D.公民都有权利管理城邦 ‎34. 1713 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说,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为此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也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 A.英王权力仍在强化     B.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 C.枢密院对内阁负责     D.内阁与国王共同进退 ‎35.列宁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旨在 A.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 ‎ B.说明建立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 C.论述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 D.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官学教育“科举嚣张,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公元1179年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并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书院讲学形式活泼,主讲人不限于本院讲师,还可别请名师做临时主讲或作专题讲授;听讲者不限于本院生徒,四方学士都可前来。‎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19世纪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克莱因特别提倡“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他长年的积极努力之下,哥廷根大学的整个自然科学终于脱离了哲学领域,并先后成立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技术和机械学院。……1898年,哥廷根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成功谈判,导致了“哥廷根应用数学与应用物理学促进协会”的建立。……从而成为当时唯一的一所发生了科学重心从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转移的大学。‎ ‎——李工真《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 材料三: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原本是晚清供官吏进修的机构,1917年蔡元培从欧洲留学归来就职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其摆脱了“官员预科学校”基调,设置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语言文学三大部分,聘用大量学贯中西的教师。北大改革的成功部分由于新教师质量高,部分也由于京师大学堂时代便有的师生讨论学术问题的传统……北大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标志着高等教育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白鹿洞书院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办学理念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北京大学办学理念发生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17分)‎ ‎42.(12分)“全球化”‎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关乎人类的共同利益。对此,人们的 看法不一。‎ ‎“全球化”Karkatur von Luts Murschetz, 1998‎ 解读漫画并结合所学,围绕全球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请考生在第45—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做题(三选一)‎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亦称密折。明朝及清初制度,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要经通政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通常在皇帝审阅之前其内容已为外界知晓,致使上奏人不便畅所欲言,下情不能完全上达,而且往来周转,耽误时间。自康熙时起,开始出现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上奏人撰写奏折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奏折起初的用途,主要是让一些在外公干的近臣汇报地方情况和官民舆论,皇帝阅后在原折上朱批发回,顺便交代新的任务。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规定内外大臣对属于机密、紧急的事务均可先以奏折上闻,然后再写题本作为正式报告。奏折撰写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一部分中下级官员经皇帝批准后也获得了此项权力。按照雍正的要求,他们对政务利弊、吏治勤惰、上下级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地方风俗各方面事务,凡有重要问题,不必等到完全核实,即可先在奏折中“风闻”上报。为加强保密性,对奏折的缮写、呈递过程都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有违犯要受到严厉处分。这样奏折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文书,题本、奏本则变成例行公事。 ‎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从康熙到雍正时期奏折制度的主要变化。(6分)‎ ‎(2)依据材料,简析奏折制度的作用。(9分)‎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巴黎和会未能完全解决的另一个问题。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保障问题。 ‎ 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各方应个别地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德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第二条:德国和比利时,同样德国和法国相互约定,双方彼此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不得诉诸战争。 ‎ ‎——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相互保证条约(1925年10月) ‎ 材料二:洛迦诺会议后,欧洲一片欢腾。施特莱斯曼(时任德国总理)说,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白里安(时任法国外交部长)一回到巴黎就兴高采烈地宣称:“和平终于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他们二人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原因,并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其内容。(9分)‎ ‎(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批驳材料二的观点并请客观评价《洛迦诺公约》。(6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经学有“南学”、“北学”之分,“南人约简,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各自以不同方式推动经学向前发展。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许多经学师尊或遇难身亡,或逃遁荒鄙担任教授,儒经的教授传习也由滔滔洪波转为涓涓细流。唐高祖、唐太宗时,礼遇儒士,习儒谙经蔚为风气。但是,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这和唐皇朝一统宇内,力求思想文化趋同如一的国策是相违背的;同时,唐太宗看到儒学典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令中书侍郎颜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春秋》、《诗经》、《周易》、《礼》、《尚书》),对“五经”中讹缺的文字详作订正,书成后奏上。为使该书获得时人承认,太宗召集当时名学硕儒重新论对。颜师古所作五经《定本》多引晋、宋以来江南传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十一月,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注:经学—专注于对儒学经典字面解释和对其义理的阐释。)‎ ‎——张书林《隋唐经学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颜师古考订《五经》的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颜师古的贡献。(6分)‎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 D C A C B C A A B 题号 ‎34‎ ‎35‎ 答案 B D ‎ ‎ ‎41. (25分)‎ ‎(1)同:探索新的办学方式;为现实需要服务。‎ 异:宋代书院旨在弘扬儒家的伦理道德:哥廷根大学把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相结合。‎ ‎(其中相同点4分,每点2分;不同点4分,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 (2)变化:从培养官员转变为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主导转变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6分)‎ ‎(每点3分,共6分。)‎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中国传统教育的启发;(每点2分,共8分。)蔡元培的个人经历和改革精神。(3分)‎ ‎(补充答案:如果答出“新文化运动宣言民主和科学,冲击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或“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也可以同等给分。“科举制度的废除和近代教育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政体的变化或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等也可以同等给分,每点2分。其中“蔡元培的个人经历和改革精神”3分)‎ ‎ ‎ ‎42. (12分)评分标准 分值 要求 ‎10—12‎ 所提炼的观点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 ‎7—9‎ 所提炼的观点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 ‎4—6‎ 所提炼的观点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 ‎0—3‎ 所提炼的观点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 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 ‎(1)从漫画可以看出作者把全球化比作是一条大蛇把地球吞入口中,这是批判悲观的态度。(2)很明显,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结合教材知识,一分为二的评价经济全球化。‎ 示例:我认为全球化使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区域一体化为全球化提供了范例。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协调机制,有利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构建;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促进其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全球化的实质使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南北关系”日趋紧张: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跌现,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出现温室效应、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等现象;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危险程度增加。总之,经济全球化把人类社会的联系发展到一个全所未有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 ‎ ‎ ‎45.(15分)‎ ‎(1)变化:呈报内容增加;使用人员(范围)扩大;保密性日益强化。(每点2分,6分) ‎ ‎(2)作用:便于皇帝获得信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控制官僚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每点2分,最高9分)‎ ‎ ‎ ‎46.(15分)‎ ‎(1)原因:一战后欧洲国家对和平的渴望;巴黎和会未能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4分)(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但总分不能超过4分)‎ 内容:维持法德比间的西部边界领土现状(维持德国西部边界领土现状);维持缔约国之间的和平(反对以战争方式解决国家间问题)(5分) (答对1点得2分,2点得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但总分不能超过5分)‎ ‎(2)观点:德国后来侵占莱茵非军事区撕毁《洛迦诺公约》。(2分)评价:暂时缓解一战后国家的矛盾(暂时维持一战后欧洲的和平);并未从根本上限制德国的扩张。(4分)‎ ‎(评价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积极作用2分,消极作用2分。)‎ ‎ ‎ ‎47.(15分)‎ ‎(1)背景:经学发展,南北有别;儒学解读观点不一,且存在大量错误;大一统局面形成,统治者重视思想文化的融合、统一;以儒学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制确立和发展等等(9分) ‎ ‎(每点3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9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同等赋分,但总分不能超过9分)‎ ‎(2)贡献:颜师古考订的《五经》文字准确,持之有据,得到官方和儒士的认可。统一南北经学,顺应了唐代大一统局面的思想文化需求;推动了科举制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6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同等赋分,但总分不能超过9分)‎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