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平区2017-2018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天津和平区2017-2018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I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甘冒不韪(wěi) 草菅人命 大笔如椽 咄咄逼人 B.汗流夹(jiā) 背 病入膏肓 合衣而卧 寥若晨星 C.虚与委蛇(yí ) 语焉不祥 沧海一粟 依违不决 D.车载(zǎi) 斗量 物富民安 锋芒必露 倍道兼程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木与看戏之______。‎ ‎②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___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___,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A.迥乎不同 机缘 苍茫 B.迥乎不同 机会 苍莽 C.迥然不同 机会 阔大 D.迥然不同 机缘 苍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B.被告显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D.张国立表示,“我们的创作者还要面对大量的金科玉律。很多现实的、反腐的事件本身就是‘大片’,创作者却不能拍,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导演黄建新认为,由于过去的主旋律影片创作掌握资料不足,将领袖人物的性格往往模式化,让观众难以接近。‎ B.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 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潋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 D.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信息就是各种媒体。‎ S.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305首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的称谓是汉代才有的。‎ B.苏轼,字子瞻,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创作的《前赤壁赋》将个人的遭际化入浩渺的自然,将眼前情景融于哲理的思索,表现出一种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 C.陶渊明,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D.《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1题(16分)‎ ‎(一)‎ 金谷诗序 石崇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 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二)‎ 石崇传(节选)‎ 崇字季伦,少敏惠,勇而有谋。苞(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石崇父) 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为言,苞曰:“此兒虽小,后自能得。”年二十余,为修武令,有能名。‎ 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征为大司农,以征书未至擅去官免。顷之,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假节、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于此焉。至镇,与徐州刺史高诞争酒相侮,为军司所奏,免官。复拜卫尉,与潘岳谄事贾谧。谧与之亲善,号曰“二十四友”。广城君(晋贾充妻郭槐,司马衷即位后,封为“广城君”) 每出,崇降车路左,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 及贾谥诛,崇以党与免官。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 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觳,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 “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囧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 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日:“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 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晋书。石崇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备: 完备 B.与潘岳谄事贾谧 谄事: 逄迎侍奉 C.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 竟: 竟然 D.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 致: 招来 ‎7.下列各组句了巾,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余以元康六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感性命之不永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C.崇、建亦潜知其计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8.下列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太仆: 官名。始于春秋时。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 B.使持节: 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 C.祭洒: 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主管祭祀的官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武林或商界的首脑人物。‎ D.帐饮: 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送别。唐杨炯《送徐录事》诗序: “临御沟而帐饮,就离亭而出宿。”宋柳永《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康六年,为了给征西大将军王诩饯行,石崇在金谷园举行盛宴,邀集苏绍、潘岳等30位名士,以为文酒之会。其后,石崇留下轰动一时的《金谷诗序》。‎ B.石崇的《金谷诗序》与《兰亭集序》,都是诗集的序言,可以看做书序。‎ C.石崇聪明有才气,但行为不检点。任荆州刺史时竞抢劫远行商客,取得巨额财物,以 此致富。后来被征召为大司农,囚征召的诏书未到他就擅离职守而被免职。‎ D.石崇富可敌国,权倾朝野,却因为宠姬绿珠而招来杀身之祸。虽然他谄事贾谧的行径令人不齿,但是能够为了爱情不惜一死,也还是令人同情的。‎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1小题,共82分。‎ ‎10.《兰亭集序》作于《金谷诗序》之后,苏东坡有如下评论:“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逸少闻之甚喜。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 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不仅王王羲之与石崇的人品有高下之分,对照两文,虽有某些相似的笔法,但其境界显然也是后来居上。‎ 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这两篇“序”的不同。(4分)‎ ‎(答题时,可把《兰亭集序》)简称《兰》,把《金谷诗序》简称《金》)‎ I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4分)‎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问题。(6分)‎ 金谷园 唐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诗句(任选一句)写景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落花犹似坠楼人”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不痛哉!‎ ‎(3)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6)暧暖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8)孔子日: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______________________,益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分)‎ 千古兰亭 祝勇 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自那真迹被隐匿起来,后人一直苦心孤诣地复原着它原初的形状。这些后人包括: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八大山人、陈邦彦……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 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那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在漫长的时光里,这些摹本、刻本、拓本,都被编入一个紧密相连的互动结构中。白纸黑字的纸本,与黑纸白字的拓本的关系,犹如昼与夜、阴与阳,互相推动,互相派生和滋长,轮转不已,永无止境。中国的文字和图像,就这样在不同的材质之间辗转翻飞,摇曳生姿。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而复始,衍生不息。‎ 中国文化一开始往往依托于巨大的青铜器和建筑(比如长城),通过外在的宏观控制人们的视线,让文字附着在青铜礼器之上,通过物质的不朽实现自身的不朽,文字因此具有了神一般的地位,最早的语言——铭文,也借助于器物,与权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但纸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它使文字摆脱了权力的控制,与每个人的生命相吻合,书写也变成均等的权力。自从纸张发明的那一天,它就取代了青铜与石头,成为文字最主要的载体,汉字的优美形体,在纸页上自由地伸展腾挪。在纸页上,中国文字不再带有刀凿斧刻的硬度,而是与水相结合,具有了无限舒展的柔韧性,成了真正的活物,像水一样,自由、潇洒和率性。它放开了手脚,可舞蹈,可奔走,也可以生儿育女。它们血脉相承的族谱,像一株枝桠纵横的大树,清晰如画。王羲之或许还不会想到,他对良辰美景的流连与哀悼,对生命流逝、死亡降临的愁绪,能借助一纸《兰亭序》从时间的囚禁中逃亡,获得了自由和永生。所有浩荡无边的岁月,被压缩、压缩,变得只有一张纸那么大,那么的轻盈可感,轻得像蝉的透明翅膀,中国人的文化与生命,就是在这份轻灵中获得了自由。‎ 当这十几个世纪里的字画卷轴排列在一起时,我们才能感觉到文字水滴石穿一般的强大力量。文字它以临摹、刻拓的方式,从死亡的控制下胜利大逃亡,一步步步完成跨越千年的长旅。从物质性上讲,纸的坚固度远远比不上青铜,但它使复制和流传变得容易,文字也因为纸的这种属性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永恒。当那些纪念碑式的建筑化作了废墟,它们仍在。它们以自己的轻,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重。‎ ‎14.第二段中引用老子的话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简要概括本文第三段的论述层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对文末“它们以自己的轻,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重”的理解,阐释本文标题“千古兰亭”的内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说,“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余秋雨在《笔墨祭》中写道:“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传承毛笔文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限100字内。)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6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日:“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日:“现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 聊寄做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1) 这是《三国演义》三十七回中的一段描写,这一回的回目中含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典故是:___________文中“拥炉抱膝而歌”的人是:____________。‎ ‎(2) 这段描写借一副对联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一来表现诸葛亮的志向怀抱,但是这副对联出现在这里不太合情理,你能说明理由吗?‎ ‎19.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几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元夕家家宴,宵月千里明 B.晴空一镜悬月明,夜市千灯照云碧 C.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不夜天 D.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 六(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失之于学得过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走马观花,急于求成),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礼记·学记》)‎ 这则材料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示。‎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一个方面,谈谈你的体会和认识,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和平区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期末质量调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10分)‎ ‎1.A (B汗流浃背 寥若辰星C语焉不详D车载zai 物阜民安 锋芒毕露)‎ ‎2.A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机缘,机会与缘分。苍莽,指无边无际的样子)‎ ‎3.A (B擢发难数,擢:拔。意为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难以计算。C江河日下,通常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D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守则,信条。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 ‎4.C (A 语序不当,“由于”放在“掌握”的前面;“往往”放在“将领袖人物的性格”的前面B 项句式杂糅,去掉“所致”D 对代词“其中”出现错误理解所导致,为使句子前后保持一致,应该用“其中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另外,“信息就是各种媒体”主语和宾语也不搭配。)‎ ‎5.A (其中“风”是从民间收集而来的民间诗歌,“雅”则是那些世族、贵戚们的诗歌作品,“颂”是当时的君主进行祭祀时所用的歌颂神灵的祖先的作品。)‎ 二、(16分)‎ ‎6.(2分)‎ C (崇竟不许 竟: 终究; 终于。①完毕; 结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②终; 整; 全。《谭嗣同》:“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项脊轩志》:“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③终究; 终于。《毛遂自荐》:“平原君竟与毛遂偕。”④竞然; 居然。《屈原列传》:“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⑤究竟: 到底。刘禹锡《天论》: “道竞何为邪?”⑥‎ 通“境”,国境。《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因而问俗。”【竟使】 假使; 假如.)‎ ‎7.(2分)‎ D (A 介词,在/介词,因为B 助词,不译。取取消独立性/动词,达到的意思C代词,他(的) /助词,无实在意义D而,在这里是连词)‎ ‎8.(2分)‎ C(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 ‎9.(2分)‎ D (能够为了爱情不惜一死,错)‎ ‎10.(4分) (言之成理即可。石崇《金谷诗序》传达出的是奢靡、享乐的精神气韵,而王羲之《兰亭集序》传达出的则是淡雅、清妙的精神气韵。《金谷诗序》只是消极地感叹人生无常(这也是魏晋时代的普遍心态),《兰亭集序》虽然也有对生命有限的感慨,但更深层次上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 ‎11.(4分)‎ ‎(1) (2分) (译文: 我在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外任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另一处住所在河南县界金谷润中,那里有的地方高峻,有的地方低下,有涌流的请泉,茂密的树林,还有各种果树、竹子、松柏、草药之类,没有不齐备的。又有加工粮食的水碓,养鱼池,土窟等,那些作为赏心悦目的东西也都具备了。‎ 当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回长安,我与众贤一起给他送行,到涧中去。白天黑夜地游乐欢宴,多次变更地方。有时登高临下,有时依次坐在水边。当时把琴、瑟、笙、筑和乐人一起载于车中,众人同时演奏。等到了住地,让他们与鼓吹轮流顺次演奏。王是众贤都饮酒赋诗来抒发心中感怀,有的作诗不成,就罚酒三斗,感慨生命的短暂,恐怕死亡的没有一定期限。因此一一列举当时人的官号、姓名、年纪,并把他们所写的诗著录在后面。后世的爱好诗文的人,可以尽情地阅览啊!参加游宴的一共有30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五十岁,是其中为首者。)‎ ‎(2) (2分) 但我接受命令来要绿珠的,不知道谁是(绿珠) ?‎ 三、(14分)‎ ‎12.(6分)‎ ‎(1) (3分) 以乐写哀 不管人世间的沧桑,流水照样潺谖,春草依然碧绿,它们对人事的种种变迁,似乎亳无感触。“草自春”的“自”字,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字用法相似。春日鸟鸣,本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赏心乐事。但是此时红日西斜,夜色将临; ‎ 此地一荒芜的名园,再加上傍晚时分略带凉意的春风,在沉溺于吊古之情的诗人耳中,鸟鸣就显得凄哀悲切,如怨如慕,仿佛在表露今昔之感。日暮、东风、啼鸟,本是春天的一般景象,着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感伤的色彩。‎ ‎(2) (3分) 比喻贴切,联想奇特 诗人把特定地点(金谷园) 落花飘然下坠的形象,与曾在此处发生过的绿珠坠楼而死联想到一起,寄寓了无限情思。一个“犹”字渗透着诗人多少追念、怜惜之情! 绿珠,作为权贵们的玩物,她为石崇而死是毫无价值的,但她的不能自主的命运不是同落花一样令人可怜么? 诗人的这一联想,不仅是“坠楼”与“落花”外观上有可比之处,而且揭示了绿珠这个人和“花”在命运上有相通之处。比喻贴切自然,意味隽永。‎ l3.(8分) ‎ ‎(1) 及其所之既倦(2) 死生亦大矣(3) 凌万顷之茫然(4) 取之无禁(5) 周公吐哺,(6) 依依墟里烟(7) 信誓旦旦(8) 友多闻 ‎14.(3分)老子的话表明一物繁衍出万物的生生不息过程,(1分) 充分地印证了《兰亭序》 诞生后,历代的摹本、刻本、拓本不断产生,日益丰富,(1分) 表明了《兰亭序》具有永恒的非凡的艺术魅力。(I 分)‎ ‎15.(3分) 首先回溯了文字在发明纸张之前是被权力控制,具有神圣性的历史状况;(1分) 接着分析了自纸张发明后,文字摆脱权力控制,书写权利均等,文化得以延续和扩展: (1分) 最后阐述了王羲之的生命感悟正是借助轻盈的纸张,获得长久地流传。(1分)‎ ‎16.(3分)“它们以自己的轻”,表达了文字书写的自由与纸张的轻盈; (1分)“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重”,表现了艺术作品以柔弱的姿态抵抗了权力的重压。(1分) 《兰亭序》与千古的关系,写出了“轻”的艺术作品在“重”权之压下,以强大艺术力量,跨越千年,获得了永恒和不朽。(1分)‎ ‎17.(5 分) 言之成理即可。‎ 五、(6分)‎ ‎18.(4 分)‎ ‎(1) 三顾茅庐,诸葛均 ‎(2) 这一句出自诸葛亮的《诚子书》,应该是他晚年所写。对联形成于唐宋,三国时期大概还没有人会在“门上大书一联”。‎ ‎19.(2分)‎ D (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 二是词性相当; 三是结构相称; 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二)上下联各自旬内平仄交替。六是内容相关)‎ 六、(40分)‎ ‎20.作文。(40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