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能演练提升 ‎1.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 B.中共中央推行“左”倾错误主张 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 D.国民党武器装备好 ‎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摘自《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与敌人决战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4.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八七会议 ‎5.“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6.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7.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下图有关的是(  )‎ 6‎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下面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该有(  )‎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 A.吴起镇 B.井冈山 C.遵义 D.南京 ‎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1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力量之源。下列不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 A.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患难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 C.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为人类和平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3.学习历史要学会进行总结,学完本课后,我们应知道:红军从被迫战略转移到长征胜利,这一历程说明(  )‎ ‎①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是失败的 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④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阅读下列材料:‎ 长 征 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 ‎(3)“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军事意义?‎ 6‎ ‎(4)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15.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材料二 《长征组歌》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6‎ 片段二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片段三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片段四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片段五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 ‎ B.④②③① ‎ C.②④①③ ‎ D.②④③①‎ ‎(2)根据材料一,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长征是一个壮举,它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吗?‎ ‎(4)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至少两条)‎ 答案:‎ 6‎ ‎1.B 题目中四个选项都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红军以自己的劣势对抗敌人的优势,第五次反“围剿”注定要失利。‎ ‎2.B 长征主要是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目的是保存红军的实力。‎ ‎3.B ‎4.A 解答本题可以从时间“1935年”入手。1935年召开的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C、D三项中的会议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21年、1922年、1927年。故选A项。‎ ‎5.C 1935年1月召开的会议是遵义会议,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6.C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7.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展示的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其是一座铁索桥,故B项符合题意。‎ ‎8.B 漫画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的画面。A项描述的是秋收起义,B项描述的是红军长征,C项描述的是渡江战役,D项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 ‎9.C ①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③遵义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④南京是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 ‎10.A 11.D ‎12.D 长征精神是指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但不包括国际主义精神。‎ ‎13.C ①的说法是错误的,②并非是长征的经验,③④是正确的。‎ ‎14.参考答案 (1)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4)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15.参考答案 (1)B ‎(2)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 ‎(3)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是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三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答出两条即可)‎ ‎(4)如《锄禾》;居安思危,戒奢从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艰难困苦,玉汝以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 6‎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