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议论文阅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议论文阅读

ID:195474

大小:13.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项训练7现代文阅读(议论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牛和人,谁是谁的奴仆  郑也夫  ①我留学美国时,曾造访一个家庭农场,农场主是叔侄二人,他们的最终产品是牛奶。他们种植和收获玉米及青饲料,每日喂牛和挤奶,操心奶牛的繁殖,日子过得充实惬意,收入高于工人。但他们对我说:只有一桩事情不好,就是不能外出,不能旅行,因为每日都要给牛挤奶。  ②他们是牛的主人,也是牛的奴仆。牛被他们圈养,同时牛无须绳索、围墙,也捆绑住了他们。一方驯化或控制了另一方,形势似乎是由强势一方的目的和意愿造就的,其实不然:驯化者拥有的目的和意愿是被驯化者允许他们拥有的目的和意愿,是被彼此间的互动塑造了的目的和意愿。  ③人类驯化了野生的麦子和稻子,削弱了其晚熟、倒伏和果实皮厚的品性,它们服帖地遵从人类的意愿:按时成熟,不倒伏,果实饱满。  ④但很少有人意识到:驯化是互动的,人类驯化了作物,作物也驯化了人类。作物失去了野性,人类也失去了野性:不再做身无长物、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不是人类的生活节奏决定作物的生活节奏,而是作物的生活节奏决定了人类的生活节奏。春播、夏锄、秋收、冬藏,莫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作物。  ⑤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个体的多数行为发生在与他者和外界的互动中。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事者的目标和手段,塑造了他们的心理和性情。但不幸的是,身在庐山中的人们不识庐山真相,常常高估了某一方的主观目的性和意志力。  ⑥军备竞赛中的双方肯定有各自的目标和方案。身处持久抗衡、取胜无望之中,他们未必不想削减军费,乃至享受和平的红利。也就是说,正在实施的增加军费的方案,与其说是他们的主观意愿,毋宁说是“囚徒困境”式的互动所致——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  ⑦即便其中一方的首领是战争狂人,其心态未必不是长期恶性互动的结果。双方或多方博弈的结果,非但远离各自的初衷,而且超出各方预料。历史上军备竞赛的负面效应历历在目,其未来的续存更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  ⑧这种互动也给了人类文明发展以超强甚至特异的促进。武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其转化为民用技术乃势所必然。而没有军事对峙和军备竞赛,也就没有最先进技术频繁地、不计成本地更新换代,其中自然孕育着发明乃至突破。对文明发展的此种动因和轨迹当然要反省和质疑,但前提是对其的全面认识和领悟。  ⑨互动产生了新的格局、关系、心理和性情。  ⑩人类与动植物尚且是相互驯化的,人类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何尝不是这样?绝大部分人被彻底管束住,一小部分人的身体、心灵也被其背负的监管重任彻底异化,独立于互动的目的已不复存在。  (有删改)  1.阅读前两段,简述农场主“也是牛的奴仆”的原因。  农场主要为牛种植饲料、喂牛、挤奶和操心牛的繁殖,不能外出,不能旅行。  2.这篇文章的开头叙述了作者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次见闻,有何作用?  ①以具体的事例引出本文论点;②同时这一事例作为论据证明了本文论点;③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军备竞赛的实例,具体论证了“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事者的目标和手段”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若将第⑦段中的画线句改成“即便其中一方的首领是战争狂人,其心态一定是长期恶性互动的结果”,可不可以?为什么?  不可以。原句中“未必不”意思是可能,运用“未必不是”的表述,显得委婉,有分寸,更加准确,表示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而改句中“一定是”的表述过于绝对,显得武断,不够严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个体的多数行为发生在与他者和外界的互动中,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新的格局、关系、心理和性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幸福必须是单纯的  徐长才  ①作家麦家说:“幸福必须是单纯的。”单纯一点,欲望就会少一点。欲望少了,人就会感到幸福。我们审视贤德人士,他们看待幸福无一不是单纯的。  ②钱学森一心扑在研制“两弹一星”的工作上,回到家里,就听听夫人蒋英唱歌,或听听她的钢琴演奏,心情自然愉悦。他觉得这样的日子才开心,这样的生活才幸福。钱学森姓钱,但不谈钱、不爱钱,他的幸福是单纯而又浪漫的。裘法祖则要求自己:“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他一生淡泊名利,生活朴素,拼命工作,兢兢业业,在手术中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他觉得自己这样就活得幸福。裘法祖的幸福是单纯而又高尚的。  ③屠呦呦十几年致力于青蒿素的研制工作,通过191次的实验,才研制成功。为了检验药理性质,她竟然以身试药,服下青蒿素,得了急性病毒性肝炎,但她一点也不后悔。后来,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在非洲,用青蒿素来治疗疟疾,成功率高达97%,每年能挽救几十万人的生命,她为此感到很幸福。当时,她并没有想到得奖,更没有想到要赚很多钱。她想的是治病救人,做好这事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都幸福。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她坚持说青蒿素是集体研究的成果。屠呦呦的幸福是单纯而又可敬的。  ④出身草根的歌手刘和刚说,现在家庭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父母虽然老了,但身体都很健康,“我很幸福,是个福中之人。”刘和刚的幸福也是单纯的。  ⑤特型演员刘劲的周恩来扮相深入人心,这导致他在接戏时受到的限制较多。尽管与普通专业演员相比经济收入少一些,表演的机会也少一些,但他认为,人不能为钱而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能为人民做出贡献,要不断取得进步,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扮演周总理,是很多演员渴望而不可得的,我得到了,真是三生有幸。”刘劲的幸福同样单纯。  ⑥一个人的幸福与欲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欲望宜小不宜大。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的欲望越小,他的幸福就越大。”一个人要想自己的欲望小,就要让自己的幸福变得单纯、简单,而人世间真正的幸福正是那种简单的幸福。金钱不能贪,欲望不能贪,幸福也不能贪。因为廉者有威,贪者无福。  (节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幸福必须是单纯的。  7.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结合本文内容可知,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第②~⑤段举例论证论点,第⑥段收束全文。  8.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裘法祖的幸福是单纯而又高尚的。  指裘法祖淡泊名利、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和希望拯救他人生命的品格十分高尚。  (2)屠呦呦的幸福是单纯而又可敬的。  指屠呦呦以身试药、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精神令人敬佩。  9.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列举屠呦呦潜心研制青蒿素,并在成功后以“每年能挽救几十万人的生命”为幸福,有力地证明了“幸福必须是单纯的”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0.请阅读下列材料,你认为哪则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笛卡尔自幼体弱多病,八岁时进入皇家大亨利学院接受了八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并对法学、医学、力学、数学、光学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校方为照顾他孱弱的身体,特许他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材料二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年,不丹被评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该国“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  材料二。材料一叙述的是笛卡尔早年的受教育经历,与本文观点无关。材料二中,不丹王国经济并不发达,但人们知足常乐,并不贪求过多的物质享受,他们的幸福是单纯的,这一事例能证明本文的观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少说是一种智慧  江旺明  ①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大师对话语的精辟见解让人颇受启示。  ②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在生活和工作之中,人与人之间运用适当的语言,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增添乐趣和促进工作。然而,话语过多、夸夸其谈,便会让人生烦起厌。  ③历史上的文臣武将,都明白“多言必败”“多事多患”的道理,都知道管好口舌的重要性。东汉名将马援,是位很讨厌议论别人长短的人,他说:“儿孙中若有人有这种行为,我会难受得宁愿去死。”清代名臣曾国藩也认为“多言失德”,他说招致品德败坏的是“长傲”与“多言”。  ④“善言不必多,言多必有失。”话语过多,往往会表现出自己的虚伪浅薄。俗语“一壶水不响,半壶水叮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看一个人,评价一个人,智者不会光听这个人是怎样说的,而是要揣摩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更要看这个人是怎样做的。少说话,不是不说话,是要抓住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说话之前,注重观察、审视、酝酿和蓄力,如同拉弓射箭一样,拉弓蓄力,射出去的箭才铮铮有声。麻雀每天从早到晚,“啾啾”叫个不停,却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楚南有鸟,“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⑤少说话,多倾听。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倾听自然,回归自然,净化心灵,找回真实的自己。你也可以倾听自己,与自己对话,了解自己,真正读懂自己,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加热升温,摈弃虚华与浮躁,驱逐烦恼和郁闷,创造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旋律。  ⑥少说话,多微笑。对朋友和家人,多一些微笑,保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面对无奈之事,淡然处之,微微一笑,若无其事,乃是最好的应对办法。面对天灾人祸,多一些微笑,保持乐观的态度和豁达的心境。  ⑦少说话,多思考。多思考,就不会片面看问题;多思考,话语和行为就会少出错或不出错;多思考,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更容易被人接受。  ⑧少说话,多做事。生活和工作难免陷入困境,不将“难”字挂在嘴上,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做出成绩后不表功,不炫耀,不居功自傲,要学会守拙,善于推功揽过。被人误解、受到委屈时,也要少说话,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⑨少说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还是一种美丽、一种智慧。记住大师的告诫:话语应像黑夜的星星。黑夜的星星虽然少,但给人光亮,照人前进,被人欣赏,受人赞扬。  (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解析】本文采用的是“引论—本论—结论”式结构,第①②两段引出议论的话题,第③~⑧段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少说是一种智慧”的观点,最后一段得出结论。  12.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引用朱自清的名言,引出本文论题;②引用朱自清的名言充当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东汉名将马援和清代名臣曾国藩的例子,说明了“管好口舌的重要性”,有力地证明了“善言不必多,言多必有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4.第⑤~⑧段是从哪些方面阐述中心论点的?请简要概括。  ①少说话,多倾听;②少说话,多微笑;③少说话,多思考;④少说话,多做事。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