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泰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建永泰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永泰一中期中考 高中三年地理科试卷 ‎ 完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3题。‎ ‎1.某绘图者沿90°E画该区域的地形剖面图,为了突出地势起伏,应(  )‎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2.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 A.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C.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D.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3.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 A.‎200m B.‎220m C.‎260m D.‎‎300m 住合肥市(32°N,117°E)的王先生准备在小区停车场租一个车位,停车场位置及车位分布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为了避免汽车被长时间阳光晒,最好的车位选择 A. 乙 B.丁 C. 戊 D. 己 ‎5.王先生傍晚6:30下班回家,发现车位上仍然有阳光,车影子落在的车位是 A. 甲 B. 丙 C. 丁 D. 己 ‎6.王先生的车位一年中阳光晒的时间最长(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月份可能是 A. 1月 B. 5月 C. 6月 D. 12月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风力小于③处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为湖风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8.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岸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风减弱 B.退田还湖使湖陆风增强 ‎ C.湖岸城市热岛效应使陆风增强 D.湖陆风使湖岸城市湿度下降 ‎9.与图中相对应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是(  ) ‎ 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该地冬季气候特点是(  )‎ A. 温和多雨 B.高温多雨 C.寒冷干燥 D. 寒冷少雨 ‎ ‎1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悉尼       B.上海 C.纽约 D.开普敦 ‎12.在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此时( )‎ A.福州闽江口附近海区盐度较低 B.南极周围海洋的浮冰减少 C.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势力增强 D.北半球山地雪线下移 青海湖平均深度‎18 米,该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 ‎16℃‎,底层水温平均为 ‎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底释放热量增多     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14.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A.盐度表层高于底层     B.水温表层高于底层    ‎ C.湖岸比湖面中部结冰早     D.湖水含氧量增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东北信风 B.②——盛行西风 ‎ C.③——西南季风 D.④——极地东风 ‎16.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B.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C.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D.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17.若图中弧线EOF为晨昏线,则此时(  )‎ A.福州日落西北 B.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C.北京昼短夜长 D.全球今天和昨天各占一半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不同厚度的积雪融化后对牧草生长量的影响,选了一块试验地。根据积雪厚度来设计,设计了同面积的两种样地和一个对照样地。样地A:积雪厚度30cm;样地B:积雪厚度10cm;对照样地:无积雪区(通过人 工处理)。下面为一段时期的实验结果对比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根据试验可以得出 A.积雪地的牧草生长快于无积雪地 B.各样地牧草的生长速度前后一致 C.积雪越厚则牧草生长的速度越快 D.积雪利于增加牧草地的生物量 ‎19.根据实验推测,在牧草发育期,积雪有利于土壤 A,保温 B.保土 C.增肥 D.增湿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回答20-22题。‎ ‎20.该山脉北坡为(  )‎ A.背风坡、向阳坡 B.背风坡、背阳坡 C.迎风坡、向阳坡 D.迎风坡、背阳坡 ‎21.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  )‎ A.耐干热 B.喜温凉 C.耐低温 D.喜湿热 ‎22.关于该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 A.1月南坡大于北坡 B.7月北坡大于南坡 C.南北坡都是7月大于1月 D.相等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23~25题。‎ ‎23.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涨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 D.退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 ‎24.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 A.基本稳定 B.呈上升趋势 C.反复升降 D.呈下降趋势 ‎25.若此后潟湖演变成淡水湖,原因可能是(  )‎ A.大规模海退 B.大规模海进 C.河流改道入海 D.沙坝面积缩小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海水透明度和水色是海水之美的两个基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数值越大,透明度越高。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随太阳高度的变化,水色发生变换。中国最美的海在南海,春季是南海海水最美的季节。下图是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 ‎ 材料二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1)简述我国四大海域海水透明度的分布规律。(4分)‎ ‎(2)分析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4分)‎ ‎(3)简述永兴岛的气候特征,以及该岛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4分)‎ ‎(4)指出夏季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地面崎岖,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海拔2469米。国家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均朝同一个方向生 长,好像人的发型一样,梳向一侧。火地岛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当地民居多为低矮的木屋,屋顶坡度大。下图示意火地岛位置范围。‎ ‎(1)描述图中西海岸地形的突出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推测甲地的树木树冠指示什么方向,并分析自然原因。(4分)‎ ‎(3)当地民居特点反映了哪些自然环境特征?(4分)‎ ‎(4)简述火地岛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原因。(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陕西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板块结合部。全长约53千米,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端浅宽,下端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 ‎(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2分)‎ ‎(2)说明汉江水流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3分)‎ ‎(3)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简要说明秦岭所起的作用。(4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纳米比亚地广人稀,其西部沿海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其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难以散去的海雾,但却无法形成降水。此海岸西部经常出现“倒沙入海”现象。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辛巴人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3分)‎ ‎(2)分析当地沿岸“倒沙入海”景观形成的主要成因。(3分)‎ ‎(3)从适应环境角度简述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3分)‎ 高中三年地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D C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C C B B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B 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6分)‎ ‎(1)透明度地区差异大(1分);透明度大致由北向南逐渐升高(1分);透明度由近海(海岸)向远海逐渐升高(离陆地越远透明度越高) (1分);透明度变化近海大于远海(1分)。(共4分)‎ ‎(2)南沙群岛海域离陆地远,面积广阔,海水深度较大,水体自净能力强(2分);无(少)河流流入,泥沙少(1分);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海水污染小(1分)。(共4分)‎ ‎(3)特征: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干湿)两季(1分)。珊瑚岛面积小(1分);地势低平(海拔低)(1分);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 地下水)的条件差(1分)(岛上无河流、湖泊),所以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共4分)‎ ‎(4)规律:夏季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1分)。原因:夏季近岸含沙量大,营养盐丰富(1分);水温东西差异小,营养盐和水温影响较小(1分);自西向东含沙量不断减少(1分),海水透明度升高,水中光照逐渐增强(1分),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共4分)‎ ‎27(共16分)‎ ‎(1)海岸线曲折(1分),多岛屿、峡湾(1分); 山地(安第斯山余脉)边缘逼近海岸,地表起伏大(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隆起,岩石破碎)(1分),海岸线曲折;纬度高,冰川侵蚀形成峡湾(1分),加剧了海岸线曲折程度。(共4分)‎ ‎ (2)方向:东南(或偏东方向)(1分)。地处西风带,全年盛行强劲的西北风(偏西风)(1分),甲地以南海峡走向与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1分),树冠受风的影响而向东南(偏东)方向发展 (风力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冠)不断生长)(1分)。(共4分)‎ ‎(3)位于西风带,风力强劲 (1分) ;当地降雨降雪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1分);材质以木头为主,当地森林覆盖率高 (1分);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或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 (1分) 。(共4分)‎ ‎(4)纬度较高,热量不足;降水丰富,云雾多,光照不足;地形起伏大,耕地面积少;冰川侵蚀,风力大,土层薄。(共4分)‎ ‎28(共9分)‎ ‎(1)黄金峡地处古板块汇合处,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地壳抬升(1分);汉江长期下切侵蚀形成峡谷(1分)。(共2分)‎ ‎(2)上段水流缓慢,有助于泥沙堆积(1分);山高谷深,两岸森林茂密(1分);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轻,进入峡谷的泥沙少(1分)。(共3分)‎ ‎(3)秦岭阻挡冬季风,兴隆岭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温暖(1分);秦岭阻挡来自黄土高原的风沙(1分);秦岭抬升夏季风,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兴隆岭降水丰富(1分);地势起伏大,气候差异显著,增加兴隆岭生物多样性(1分)。(共4分)‎ ‎29(共9分)‎ ‎ (1) 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1分);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1分);副高下沉气流(风力较弱)使得雾不易扩散(1分)。(共3分)‎ ‎(2)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1分);沿岸寒流减湿作用形成直逼海岸的沙漠,为“倒沙入海”提供了重要的沙源(1分);东南信风将沙子搬运到西部沿海,形成“倒沙入海”这一景观(1分)。(共3分)‎ ‎(3)抵御烈日暴晒;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任答3点得3分)‎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