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2《明天不封阳台》练习及教案(共5套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明天不封阳台》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沐浴:比喻受润泽。文中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使人无法捉摸。‎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幽:深远。‎ 变迁: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蜷(quán)缩:蜷曲而收缩。‎ 孵(fū)育:孵;孵化。‎ 遗弃:抛弃。‎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瑰丽:异常美丽。‎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归属:属于;划定从属关系。‎ 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蚂蚱(màzha):指蝗虫。‎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咆哮(páoxiào):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 恬(tián)淡:①不追求名利;淡泊。②恬静;安适。‎ ‎2.作家作品 杜卫东,1978年调入中国青年出版社当编辑。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自197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先扣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和报告文学作品近300万字。近年,专攻报告文学写作,已结集出版报告文学集8部,获各种报告文学奖5次。现为人民文学杂志社副社长。‎ ‎【文本解读】‎ 一、 谋篇立意 4‎ 本文叙说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写“明天要封阳台”。‎ 第二部分(3—7):写因见到鸽子提出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第三部分(8—10)写“明天还要封阳台吗”?‎ 第四部分(11—13):写“明天先不封阳台”。‎ 三、写作方法 ‎1.本文夹叙夹议,不断推进,线索清晰。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串全文,无论写“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都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叙“我和儿子站在阳台上,从12层的高处眺望着沐浴在晚霞中的都市”,议“都市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叙“负伤又有了‘身孕’”的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及儿子的问话,议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们“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而在精神上产生的“失落感”;叙儿子要帮鸽子做窝备食,议要重视大自然本身的“叙说”“呐喊”和“控诉” ,并全面总结“不封阳台”所寓含的重大意义。综观人文,叙说在不断往前推进,议论也在不断往纵深开掘,叙议并进,虚实交融。‎ ‎2.课文抓住特征描写,虽简洁而传神。文章在记叙甚至在议论之中,兼有描写之笔,如对鸽子的描写、对内蒙古草原风光的描写,都充分抓住对象特征,用笔虽不很多,却显得生动传神。写人要写眼睛,写一般动物也可以写眼睛,文章描写鸽子,就突出了对鸽子眼睛的描写,如“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等等。动物的眼睛,同样是心灵的窗户。对鸽子的眼睛的描写,表现在鸽子的心灵世界里原先对人的提防戒备,同样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映。‎ ‎3.本文用语形象,议论往往使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构成判断,进行逻辑的推演,本文的议论却较多地使用形象的画面来说话,如文章在强调人们应“用心去贴近自然”,“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时写道:“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这里以四幅典型的形象画面,使“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的抽象事理具体化,强化了表达效果;四幅画面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并表现了美好的期盼,使语言有了更多的意味。‎ 4‎ 四、问题探究 是什么促使“我”“明天不封阳台”的?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仅仅是不封阳台吗?‎ 是为了让一只受伤的鸽子和它的下一代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因此“我”决定不封阳台。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人不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将自己与自然界分离。‎ ‎【练习解答】‎ 一 看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书架底下孵蛋,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与“我”决定明王码不封阳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考虑?你认为全文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解答:本题主要训练对文意的具体理解和对中心意思的把握。看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书架底下孵蛋,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是出于对这一只鸽子的忧虑和喜爱。“我”则不但关注着这一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着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着自然界,而且关注人类自身。全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界共生共荣。‎ 二 写人要写眼睛,写一般动物也可以写眼睛。读读下两句写鸽子眼睛的话,讨论问题。‎ ‎1.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 鸽子的眼睛为什么“惊恐”?它想到了什么?身子“蜷缩”与“惊恐”有没有关系?‎ ‎2.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使我不由想起了冯至深情的诗句……‎ 鸽子不“惊恐”了,为什么眼睛还“紧紧盯着我们”?从“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来看,鸽子有什么心理活动?‎ 解答:1.鸽子眼睛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源于对人类的害怕,鸽子的心灵世界里,存有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可怖印象,它自身就是一只“惊弓之鸟”,它想到的可能就是人类会以多种手段猎杀烹煮它们,对于自投罗网的它更不会放过,因而它无比惊恐。身子“蜷缩”一方面是由于孵蛋,一方面也是由于“惊恐”,“惊恐”加剧了“蜷缩”。‎ ‎2.鸽子不“惊恐”了,但它仍是孤单的,弱小的,受伤的,而且还要孵蛋,它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护爱,所以眼睛还“紧紧盯着我们”。从“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来看,鸽子可能在想:我受了伤,又要孵小鸽,太需要得到你们的保护了,太需要得到你们的支持了,最低限度,你们不能封闭阳台,让我能有一个自由进出的通道,让我能把小鸽带到外面的天地……‎ 4‎ 三 爱护这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用布条帮鸽子做窝,找来水和玉米粒,用作鸽子的晚餐;但是,怎样“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你有什么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解答:本题要求关心现实,多方面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并能提出自己的创造性的见解和方法。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收集、整理“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的方法:‎ ‎1.保护生态环境,如下乱砍乱伐,不排放废水废气,不使用可能危及其他物种的农药等。‎ ‎2.保护野生动物,如设立保护区,禁区捕捞猎杀,对于濒临灭绝的物种实行人工护养繁殖等。‎ ‎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地球意识。‎ 本题与《都市精灵》“探究·练习”第四题相近,可一并思考。‎ 四 熟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两段。‎ 解答:略。‎ 4‎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