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分知识点练习题(共28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政治分知识点练习题(共28套)》 共有 2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做知法守法的人 一、选择题 ‎1.“上下课的铃声是音乐,水龙头分为高中低,课桌椅可以调节高矮。”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________的规定。‎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答案】B ‎2.下列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A. 小张买到劣质运动鞋与店主发生争执打了起来 B. 同桌借钱不还,小王就在同学间传播其隐私 C. 遇到敲诈勒索,小刘寻找时机拨打110报警 D. 小李因在学校违纪被父亲责打,就离家出走 ‎【答案】C ‎3.浙江省检察机关践行“绿色司法”理念,联合“关工委”以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被害人。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4.针对手机诈骗问题,热心网友撰写防骗指南供大家参考。撰写防骗指南的主要目的是告诉我们 A. 公安部门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 B. 骗子们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C. 公民应该要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D. 打击手机诈骗需法律保障 ‎【答案】C ‎5.对犯罪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①根据其违反的法律,也叫严重违法行为 ②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 ‎ ‎③是对社会危害程度比较大的严重违法行为 ④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 ‎⑤犯罪的特征体现了犯罪与一般违法的区别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答案】D ‎6.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严控初中特长生招生比例、方便随迁子女入学等要求。这些要求是为了 ‎①体现义务教育强制性特征 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体现出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④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7.某明星因无证驾驶被罚款2千元,并处行政拘留7天。这一案例表明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无证驾驶是刑事违法行为 ‎③无证驾驶属于民事违法 ④无证驾驶属于行政违法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8.安徽省砀山县刘某因虐待女童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对案件理解正确的是 ‎①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有期徒刑属于主刑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A ‎9. ‎2017年4月28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南宁市委原书记余远辉受贿一案,对被告人余远辉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这说明(  )‎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 ‎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必然结果 ‎③被告人收到的制裁有刑事制裁和民事制裁 ‎④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10.学生闫某因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被法院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半。闫某被严惩是因为其行为(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④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11.在武汉,有一个10岁女孩被3名歹徒劫持后,利用歹徒吃夜宵的机会,趁歹徒不注意,一面向饭店老板暗指3名歹徒,一面表情痛苦地用双手卡自己的脖子,老板明白后立即设法报警。几分钟后,3名歹徒被民警抓获。10岁女孩智斗歹徒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面对歹徒,要不惜一切代价与其展开生死搏斗 B. 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 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只要机智,不要勇敢 D. 青少年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只能依靠警察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在网络技术发达、网络交往频繁的时代,我们要特别注意网络安全。‎ 材料一:‎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起正式施行。从此,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有了基础性的法律保障。‎ 材料二:被告人苏某与他人商议,制作网站后通过“百度推广”功能发布虚假的招聘“刷信誉兼职”信息,并使用QQ账号及电话与被害人联系,以完成任务后即支付佣金为诱饵,要求被害人用指定手机号码在指定网站购买手机充值卡,后将被害人购买的手机充值卡卡号及密码通过网络转售给他人,非法获利,再又以各种理由让被害人反复充值或让被害人直接汇款到指定账户,苏某等人通过上述手段骗得巨额资金,最后,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苏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 (1) 苏某为何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4分)‎ (2) 请从以下两个角度简要说说青少年应该怎样进行网络交往?(4分)‎ 道德上: 。‎ 法律上: 。‎ ‎【答案】‎ ‎(1)因为苏某的网络诈骗行为触犯了刑法,严重危害社会,应受到刑罚处罚,(3分)这是一种典型的犯罪行为。(1分)‎ ‎ (2)道德上:遵守网络交往规则,做到诚实守信,健康文明地交往。(2分)‎ ‎ 法律上: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意自我保护。(2分)‎ 4‎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