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钠及其化合物(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版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钠及其化合物(有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二单元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6讲 钠及其化合物 ‎                   ‎ 教材习题回扣 ‎1.(必修1 P53-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2.(必修1 P88-13改编)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可用于洗涤,如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等。下列试剂不能将厨房中的食盐和碳酸钠区别开的是(  )。‎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AgNO3溶液 D.酚酞试液 3. ‎(必修1 P53-1改编)金属钠的性质非常活泼,露置在空气中很快就变质,原因是钠易与O2、H2O反应。分别写出钠在常温下与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必修1 P71-9改编)纯碱和烧碱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过去曾以纯碱、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烧碱,试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待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着火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2016届河南三门峡陕州中学月考)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 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 A.33.3% B.40% C.36% D.54.5%‎ ‎3.(2016届江西三校联考)向Ba(OH)2和NaOH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至过量,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V(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n∶n(NaOH)=1∶2‎ B.横坐标轴上p点的值为90‎ C.b点时溶质为NaHCO3‎ D.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2+2OH-===H2O+CO,CO2+H2O+CO===2HCO ‎4.(2015年安徽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5.(2015年广东卷改编)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生成白色沉淀 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 C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Cl2<I2‎ D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2017届北京四中顺义分校期中)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 D.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7.(2016届贵州遵义务川民族中学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2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①③④⑤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8.(2016届贵州遵义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将干燥纯净的CO2缓缓通过放有钠的已排尽空气的干燥玻璃管中,加热 钠燃烧,火焰为黄色 反应后冷却 管壁附有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 ‎(1)该小组同学对管壁的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讨论并提出假设:‎ Ⅰ.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 Ⅱ.白色物质可能是Na2CO3;‎ Ⅲ.白色物质还可能是__________。‎ ‎(2)为确定该白色物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①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__________成立。‎ ‎②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称取Na2O样品m g(假设只含有Na2O2杂质),请你与他合作从下面选用合适的仪器和试剂,设计一种可选用的实验仪器组合,填写下表以完成样品中Na2O含量的测定。‎ ‎ ‎ ‎ A   B   C  D  E F G H I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 可选用的试剂:‎ a.浓硫酸;b.水;c.盐酸标准溶液;d.NaOH 标准溶液;e.酚酞;f.碱石灰;g.稀盐酸。‎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所需仪器(用字母表示)‎ 实验所需试剂(用字表示)‎ 实验需直接测定的有关物理量(用文字说明)‎ ‎(4)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试样中Na2O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流程和实验数据如下:该Na2O产品中Na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9.A、B、C、D、E五种物质都含钠元素,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为单质。‎ (1) 除上述五种物质外还有一种常用于焙制糕点及治疗胃酸过多的钠盐是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将CO2通入E的饱和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6届福建龙岩上杭一中期中)向100 mL 3 mol·L-1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若是单一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1 mol·L-1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不考虑溶解于水)关系如图所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加入盐酸200 mL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第二单元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6讲 钠及其化合物 ‎【教材习题回扣】‎ ‎1.B 解析: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2.C 解析:AgNO3溶液与食盐和碳酸钠均可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 ‎3.4Na+O2===2Na2O 2Na+2H2O===2NaOH+H2↑‎ ‎4.CaCO3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能力提升训练】‎ ‎1.D 解析:钠与氯气在加热时着火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同时得到白色固体,A正确;钠与氯气在加热时产生的NaCl白色固体在气体中扩散,形成大量白烟,B正确;棉球①吸有大量的碱液,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防止其污染空气,C正确;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与KI发生反应产生了I2,说明氯气未被碱液完全吸收,D错误。‎ ‎2.D 解析: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方程式相加得CO+Na2O2===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CO的质量,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水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H2O+2Na2O2===4NaOH+O2,二者相加可得H2+Na2O2===2NaOH,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H2的质量。CO、H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就是原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和,所以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为‎16.5 g-‎7.5 g=‎9 g,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00%=54.5%。‎ ‎3.A 解析:Oa段:Ba2++2OH-+CO2===BaCO3↓+H2O,消耗30 mL的二氧化碳;ab段:2OH-+CO2===CO+H2O、CO+H2O+CO2===2HCO,ab段消耗(60-30)mL的二氧化碳;bp段:BaCO3+CO2+H2O===Ba2++2HCO。由Oa段和ab段的反应原理可知,消耗二氧化碳的量与Ba(OH)2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原混合溶液中Ba(OH)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0∶(60-30)=1∶1,故A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Oa与bp段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所以p点为90 mL,故B正确;ab段:2OH-+CO2===CO+H2O、CO+H2O+CO2===2HCO,所以b点溶液中溶质为NaHCO3,故C正确;ab段,当氢氧化钡消耗完时,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CO2+2OH-===CO+H2O,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钠、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O+H2O+CO2===2HCO,故D正确。‎ ‎4.C 解析:Na2CO3固体受热不易分解,故A错误;Fe(OH)3胶体是红褐色,故B错误;以上三种气体都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SiO2和氢氟酸反应,没有生成盐和水,不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 ‎5.B 解析:Na2CO3加热时产生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不是分解生成的,A错误;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B正确;淀粉溶液变成蓝色则生成了I2,说明氯水把I-氧化成了I2, 故氧化性:Cl2>I2,C错误;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H2O2把Fe2+氧化为Fe3+,体现了Fe2+的还原性,没有体现氧化性,D错误。‎ ‎6.C 解析: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故A错误;碳酸钠较碳酸氢钠易溶,故B错误;碳酸为二元酸,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继续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直接生成二氧化碳,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反应快,故C正确;1 mol碳酸钠消耗2 mol HCl,1 mol碳酸氢钠消耗1 mol HCl,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故D错误。‎ ‎7.D 解析:①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Fe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 ↑,2NaOH+FeCl2===Fe(OH)2 ↓+2NaCl,4Fe(OH)2+O2+2H2O===4Fe(OH)3,所以最终生成的是红褐色沉淀,错误;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是:3OH-+Al3+===Al(OH)3↓,Al(OH)3+OH-===AlO+2H2O,所以最终没有沉淀生成,错误;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OH)2+NaHCO3===CaCO3 ↓+H2O+NaOH,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正确;④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盐酸发生的反应为:AlO+H++H2O===Al(OH)3↓,氢氧化铝是白色沉淀,正确;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2O+CO2===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所以产生白色沉淀,正确。‎ ‎8.(1)Na2O和Na2CO3混合物 ‎(2)①Ⅱ ②4Na+3CO22Na2CO3+C ‎ ‎③不合理,因为反应物中无氢元素 ‎(3)(以下三种方法任选一种)‎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A、D b ‎①反应前锥形瓶、样品和水的总质量 ‎②反应后锥形瓶和溶液的总质量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G、C b 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 NaOH+HCl===NaCl+H2O D、H b、c、e 中和锥形瓶中样品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使用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4)80%‎ 解析:(3)第一种方法利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而反应前后总质量减少的量即为氧气的量,据此求得氧气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得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第二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原理相同,通过测量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求得氧气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得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第三种方法在过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充分反应得到氢氧化钠之后通过使用标准盐酸进行滴定从而求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4)2Na2O+O22Na2O2,设该试样中有Na2O x g,则(7.75-x)+×78=9.35,解得x=6.2,故Na2O质量分数为80%。‎ ‎9.(1)NaHCO3‎ ‎(2)CO2+H2O+2Na++CO===2NaHCO3↓‎ ‎(3)2Na+2H2O===2NaOH+H2↑ ‎ ‎2Na2O2+2H2O===4NaOH+O2↑ ‎ ‎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A、B、C、D、E五种物质都含钠元素,已知A 为单质,则A为Na,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为Na2O2,A在空气中短期接触生成B为Na2O,A、B、C都能和水反应生成D,则D为NaOH,可知E是Na2CO3。‎ ‎10.(1)Na2CO3 NaHCO3 NaOH和Na2CO3 ‎ Na2CO3和NaHCO3‎ ‎(2)①OH-+H+===H2O,CO+H+===HCO ‎②2240‎ 解析:(1)CO2与NaOH反应可生成Na2CO3或NaHCO3,二者溶液都呈碱性,则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如果是多种成分,若1<<2,溶质是NaHCO3、Na2CO3;若>2,溶质是Na2CO3、NaOH。(2)①加入盐酸200 mL时开始生成气体,当加入盐酸300 mL时不再产生气体,说明AB段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而OA段消耗的盐酸为AB段的两倍,应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都可与盐酸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OH-+H+===H2O、CO+H+===HCO。②AB段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消耗盐酸‎0.1 L×1 mol·L-1=0.1 mol,则产生0.1 mol 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0 mL。‎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