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单元检测3 (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版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单元检测3 (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单元检测(三)‎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 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2I-+4H+‎ C.25 ℃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时NaCl溶液的Kw D.100 ℃ 时,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2.对于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可大量含有:NH、Cu2+、SO、Cl-‎ B.苯酚溶液中可大量含有:Na+、HCO、SO、Cl-‎ C.过氧化钠与冷水反应:2O+2H2O===4OH-+O2↑‎ D.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的反应:Al3++3OH-===Al(OH)3↓‎ ‎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其中容器Ⅰ中5 min时到达平衡。‎ 容器 编号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O Cl2‎ COCl2‎ COCl2‎ Ⅰ ‎500‎ ‎1.0‎ ‎1.0‎ ‎0‎ ‎0.8‎ Ⅱ ‎500‎ ‎1.0‎ a ‎0‎ ‎0.5‎ Ⅲ ‎600‎ ‎0.5‎ ‎0.5‎ ‎0.5‎ ‎0.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 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 ‎4.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某科研人员设计了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 ℃~900 ℃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电极甲为电池正极 B.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O C.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图示中的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5.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 为金属元素,且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 K 层电子数,而 C 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D 的阳离子半径;若往 E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能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的氢化物和E的氢化物能反应,且得到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 C.五种原子中E的原子半径最大 D.A的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B的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 ‎6.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正确的是(  )。‎ A.H2(g)+X2(g)===2H(g)+2X(g) ΔH2<0‎ B.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有关,所以ΔH1≠ΔH2+ΔH3‎ C.若X分别表示Cl、Br、I,则过程Ⅲ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D.Cl2,Br2分别发生反应Ⅰ,同一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7.某同学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配制50 mL 0.001 mol·L-1 FeCl3溶液、50 mL对照组溶液x,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1滴1 mol·L-1 HCl溶液、1滴1 mol·L-1 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M点对应的pH,说明Fe3+发生了水解反应 B.对照组溶液x的组成可能是0.003 mol·L-1 KCl C.依据曲线c和d说明Fe3+水解平衡发生了移动 D.通过仪器检测体系浑浊度的变化,可表征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8.(14分)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有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显得尤为重要。‎ ‎(1)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①N2(g)+O2(g)===2NO(g) ΔH1=+180.5 kJ·mol-1;‎ ‎②C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393.5 kJ·mol-1和-283 kJ·mol-1。‎ 则2NO(g)+2CO(g)===N2(g)+2CO2(g)的ΔH=____________kJ·mol-1。‎ ‎(2)将0.20 mol NO和0.10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CO在0~9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1·min-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12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入NO C.加催化剂  D.降低温度 ‎②该反应在第24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烟气中的SO2可用某浓度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且所得溶液呈中性,该溶液中c(Na+)=________________(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4)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能将水与燃煤产生的CO2转化成HCOOH和O2。已知常温下0.1 mol·L-1的HCOONa溶液pH=10,则H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 ‎9.(14分)工业上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其工业流程如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溶浸工序中原料的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除铁工序中,在加入石灰调节溶液的pH前,加入适量的软锰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净化工序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Cu2+、Ca2+等杂质。若测得滤液中c(F-)=0.01 mol·L-1,滤液中残留的c(Ca2+)=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锰工序中,298 K、c(Mn2+)为1.05 mol·L-1时,实验测得MnCO3的产率与溶液pH、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沉锰工序中得到纯净MnCO3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洗涤、____________。‎ ‎(6)副产品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10.(15分)Ⅰ.恒温,容积为1 L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ΔH2=__________kJ·mol-1。‎ Ⅱ.工业上常利用醋酸和乙醇合成有机溶剂乙酸乙酯:‎ CH3COOH(l)+C2H5OH(l)CH3COOC2H5(l)+H2O(l) ΔH=-8.62 kJ·mol-1。‎ 已知CH3COOH、C2H5OH和CH3COOC2H5的沸点依次为118 ℃、78 ℃和77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该研究小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0 ℃下反应40 min与70 ℃下反应20 min相比,前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为40 min、温度超过80 ℃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Ⅲ.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H2O(g)H2(g)+CO2(g)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800 ℃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填字母)。‎ 选项 n(CO)‎ n(H2O)‎ n(H2)‎ n(CO2)‎ A ‎1‎ ‎5‎ ‎2‎ ‎3‎ B ‎2‎ ‎2‎ ‎1‎ ‎1‎ C ‎3‎ ‎3‎ ‎0‎ ‎0‎ D ‎0.5‎ ‎2‎ ‎1‎ ‎1‎ E ‎3‎ ‎1‎ ‎2‎ ‎1‎ ‎(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C(s)+CO2(g)2CO(g) 平衡常数为K;‎ C(s)+H2O(g)CO(g)+H2(g) 平衡常数为K1;‎ CO(g)+H2O(g)H2(g)+CO2(g) 平衡常数为K2;‎ 则K、K1、K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重铬酸钾(K2Cr2O7)主要用于制革、印染、电镀等。其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 ‎(1)已知有关物质溶解度如图1。用复分解法制备K2Cr2O7的操作过程是: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填化学式),搅拌溶解,调节溶液pH约为5,加热溶液至表面有少量晶体析出时,____________,抽滤得到粗产品,再用重结晶法提纯粗产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 图1 图2‎ ‎(2)以铬酸钾(K2CrO4)为原料,用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2。‎ ‎①不锈钢作________极,写出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阳极区能得到重铬酸钾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铬酸钾的转化率达到x时,阳极液中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3)铬对环境能造成污染。某酸性废水中含有Cr2O,处理时可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将Cr2O转化为毒性较低的Cr3+,再调节pH约为8,使铬元素沉降,分离出污泥后检测废水中Cr3+浓度,低于0.5 mg·L-1则达到排放标准。‎ ‎①Na2S2O5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上述工艺处理后的废水,理论上Cr3+浓度约为________mg·L-1{已知室温下Ksp≈6×10-31}。‎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单元检测(三)‎ 1. A 解析:SO2通入碘水中应被氧化为硫酸,B项错误;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项错误;‎100 ℃‎ pH=2的硫酸溶液c(H+)=10-2mol·L-1,pH=12的NaOH溶液 c(OH-)=1 mol·L-1,故二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 ‎2.B 解析:Cu2+能使蛋白质变性,A项错误;Na2O2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C项错误;NaOH过量,Al3+不足应生成AlO,D项错误。‎ ‎3.C 解析:根据反应:CO(g)+Cl2(g)COCl2(g)和容器Ⅰ中数据知前5 min内CO和COCl2物质的量变化相等,均为0.8 mol,则Δc(CO)==1.6 mol·L-1,则前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32 mol·L-1·min-1,A错误;根据等效平衡的概念判断‎500 ℃‎容器Ⅰ中起始加入1.0 mol CO、1.0 mol Cl2、0 mol COCl2与起始加入0.5 mol CO、0.5 mol Cl2、0.5 mol COCl2能建立等效平衡,达平衡时容器Ⅰ内COCl2的物质的量为0.8 mol,与容器Ⅲ数据对比,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分析表中数据知容器Ⅰ和容器Ⅱ反应温度均为‎500 ℃‎,平衡常数相同,利用三行式分析。‎ 容器Ⅰ:    CO(g)+Cl2(g)COCl2(g)‎ 起始浓度/(mol·L-1)  2   2     0‎ 转化浓度/(mol·L-1) 1.6  1.6    1.6‎ 平衡浓度/(mol·L-1) 0.4  0.4    1.6‎ K==10;‎ 容器Ⅱ:    CO(g)+Cl2(g)COCl2(g)‎ 起始浓度/(mol·L-1)  2   ‎2a    0‎ 转化浓度/(mol·L-1)  1   1    1‎ 平衡浓度/(mol·L-1)  1   ‎2a-1   1‎ K===10,解得a=0.55 mol,C正确;分析表中容器Ⅰ中数据知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为80%,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相当于容器Ⅰ减小压强,结合反应的特点知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80%,D错误。‎ ‎4.D 解析:该燃料电池是以肼为燃料,在反应中肼失去电子,甲为电池负极,故A错误;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故B错误;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故C错误;阴离子总是从正极移向负极,故D正确。‎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5.B 解析: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A是C元素;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N元素;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D为Mg元素,而C的阳离子半径大于D的阳离子半径,且C的原子序数大于B而小于D,所以C为Na元素;若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能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则E是Cl元素。B的氢化物是氨气、E的氢化物是HCl,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错误;C是Na元素,其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故B正确;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元素,故C错误;A的氢化物是甲烷,B的氢化物是氨气,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成正比,且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氨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甲烷且氨气中含有氢键,所以甲烷熔沸点低于氨气,故D错误。‎ ‎6.D 解析:化学键的断裂要吸热,焓变大于0,H2(g)+X2(g)===2H(g)+2X(g) ΔH2>0,A错误;反应焓变与反应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 ,B错误;途径Ⅲ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形成HCl、HBr、HI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逐渐减小,C错误;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氯气和氢气化合更容易,则K1>K2,D正确。‎ ‎7.B 解析:FeCl3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原因是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Fe3+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故A正确;对照组溶液x加碱后溶液的pH的变化程度比加酸后的pH的变化程度大,而若对照组溶液x的组成是0.003 mol·L-1 KCl,则加酸和加碱后溶液的pH的变化应呈现轴对称的关系,故B错误;在FeCl3溶液中加碱、加酸后,溶液的pH的变化均比对照组溶液x的变化小,因为加酸或加碱均引起了Fe3+水解平衡的移动,故溶液的pH的变化比较缓和,故C正确;FeCl3溶液水解出氢氧化铁,故溶液的浑浊程度变大,则水解被促进,否则被抑制,故D正确。‎ ‎8.(1)-746.5 (2)①4.4×10-3 D ②22.2% 3.4‎ ‎(3)‎2c(SO)+c(HSO) (4)1.0×10-7‎ 解析:(1)CO的燃烧热是-283 kJ·mol-1,即②CO(g)+O2(g)===CO2(g) ΔH2=-283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2NO(g)+2CO(g)===N2(g)+2CO2(g)的ΔH=-746.5 kJ·mol-1。(2)①在0~9 min内CO浓度减少了0.04 mol·L-1,所以v(CO)=4.4×10-3。该反应的正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浓度升高,A错误;加入一氧化氮时,一氧化氮的浓度应该是先升高再降低,与图中不符,B错误;加入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C错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符合图中的曲线变化,D正确。‎ ‎②    2NO(g)+2CO(g)===N2(g)+2CO2(g)‎ 起始/mol   0.2   0.1   0    0‎ 变化/mol  2x    2x    x    2x 平衡/mol (0.2-2x) (0.1-2x)  x    2x 由题意得:(0.2-2x)=0.14,所以x=0.03 mol。‎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该反应在第24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CO2的体积分数为:×100%=×100%=22.2%;化学平衡常数K==3.4。(3)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中遵循电荷守恒:c(Na+)+c(H+)=‎2c(SO)+c(HSO)+c(OH-),又因为是中性溶液,有c(H+)=c(OH-),所以c(Na+)=‎2c(SO)+c(HSO)。‎ ‎(4)    HCOO-+H2OHCOOH+OH-‎   0.1        0    0‎  0.0001     0.0001  0.0001‎  (0.1-0.0001)   0.0001  0.0001‎ 所以该反应的水解平衡常数:Kh=1.0×10-7,又根据Kh=,所以Ka===1.0×10-7。‎ ‎9.(1)搅拌、适当升高温度、研磨矿石、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任写一条)‎ ‎(2)MnO2+2Fe2++4H+===2Fe3++Mn2++2H2O ‎(3)1.46×10-6 mol·L-1 ‎ ‎(4)pH等于7.0时反应速率最快,且MnCO3的产率最高 (5)过滤 干燥 (6)(NH4)2SO4‎ 解析:(2)主要成分是FeS2的黄铁矿在酸浸过程中产生Fe2+,因此流程第二步除铁环节的铁应该转化为Fe3+才能更好除去,所以需要加入氧化剂软锰矿使残余的Fe2+转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2Fe3++Mn2++2H2O,再加入石灰调节pH使Fe3+完全沉淀。(3)由于流程第二步加入石灰引入了Ca2+杂质,因此除去溶液中的Cu2+、Ca2+等杂质可分别使用(NH4)2S和NH‎4F,生成CuS、CaF沉淀除去,根据已知氟化钙的溶度积和c(F-)可知:c(Ca2+)===1.46×10-6 mol·L-1。(4)从沉锰的图象可以看出,在已给的几个pH条件中,pH越大得到的MnCO3的产率越高,且需要的时间越短,且在pH=7时,有更好的效果。(5)从沉锰工序中得到纯净MnCO3,只需将析出的MnCO3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即可。(6)得到的滤液中还有大量的NH和SO没有反应,因此副产品A为(NH4)2SO4。‎ ‎10.Ⅰ.(1)S(s)+O2(g)===SO2(g) ΔH=-297 kJ·mol-1 (2)-78.64‎ Ⅱ.(1)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  (2)小于 (3)反应可能已达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过高,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使反应物利用率下降 Ⅲ.(1)BCE (2)K= 解析:Ⅰ.(1)S燃烧生成SO2,所以对应焓变为ΔH1。(2)读图知ΔH2对应的是生成0.8 mol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SO3,ΔH2=-×0.8 mol=-78.64 kJ·mol-1。‎ Ⅱ.(2) ‎60 ℃‎下反应40 min的转化率虽然略高,但反应时间是‎70 ℃‎下反应20 min的两倍,前者速率应该略小。(3)从温度、物质损耗的角度回答对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 Ⅲ.(1)假设容器为‎1 L,根据正反应方向移动时Q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