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训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版高三地理一轮训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第十二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题组1 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         B.经济 C.地形 D.人口 ‎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解析:1.A 2.D 1.读图可知,甘德国际机场位于纽芬兰岛,该岛屿位于横跨北大西洋航线的重要位置,所以导致该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2.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飞机制造技术提高,飞机续航能力增强,所以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就不需要经停甘德机场了。‎ ‎(2015浙江文综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3.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古代陆路运输的交通工具以马为主,马的运量小,运输途中易颠簸,瓷器容易损坏;海运的交通工具以船为主,运量大,比马平稳。故选C。‎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解析:4.D 5.B 6.B 第4题,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 ‎000 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第5题,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约‎30 km,距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离城镇过远。第6题,兰新铁路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所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水源关系密切,而绿洲地区有丰富的水源,所以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绿洲的分布。‎ ‎(2014浙江文综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7.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C 铁路运输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这是其主要优势;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材料及先进的技术,所以其修建总成本并不低;运输快捷及灵活方便并不是铁路运输的优势,而是公路运输的优势。‎ ‎(2014四川文综卷)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8.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 km B.600~‎‎800 km C.500~‎700 km D.400~‎‎600 km ‎9.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 解析:8.B 9.C 第8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在600~800 km的运距范围内,高速铁路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甲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在600~800 km的运距范围外,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均较小。第9题,由图示信息可知,甲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在运距‎600 km以内较低且变化小,运距为600~800 km时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在运距超过‎800 km后,客运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说明该运输方式在远距离运输方面具有优势,最有可能是航空运输。‎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题。‎ ‎10.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佳选择。哥伦比亚距美国较远,情人节时为冬季,对鲜花保鲜条件要求高,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所以应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 ‎(2012江苏地理卷)‎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1~12题。(双选)‎ ‎1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形谷 ‎1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解析:11.AC 12. CD 1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高速公路位于四川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且材料中明确给出沿线地区多高山、断崖、陡坡和深谷。溶洞对桥隧影响不大,角峰为冰川地貌,本地区极少分布。12. 冰川和冻土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在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极少分布。‎ ‎13.(2016北京文综卷)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下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解析:可从自然方面分析其筑港条件,包括港区的地形条件、水域的航行和停泊条件,然后结合经济腹地、依托的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14.[2015江苏地理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1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图1‎ 材料二 图2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图2‎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2)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港口位于阿拉伯海沿岸,邻近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区波斯湾,靠近霍尔木兹海峡,区位优势明显。第(2)题,读图可知,该铁路从我国的喀什到瓜达尔所经区域有高原、山地、平原,地势起伏大,所经地区有多年冻土、沙漠分布,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 (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2)地势起伏大 地质条件复杂 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任答3点)‎ ‎15.[2015天津文综卷]读图,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 ‎(1)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请各答一条。‎ 目前我国正在沿此路建设高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 ‎(2)高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将给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联系带来哪些好处?请列举两条。‎ 解析: 第(1)题,考查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从图中看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主要是山区,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是因为山间谷地地形起伏相对较小,以及山间谷地聚落较多、人口较多。第(2)题,考查现代交通运输的作用。首先明确现代交通运输线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之间的贸易和文化往来,再结合材料将高标准公路、铁路建成的作用具体化即可。‎ 答案: (1)自然: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人文:聚落较多(人口较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多;利于商贸和补给)。‎ ‎(2)增加了一条通向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使对外联系更加快捷);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有利于扩大对外联系的区域)。‎ ‎16.[2015四川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川企产品利用“蓉欧快铁”出口,请分别指出其相对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的突出优点。‎ 解析: 注意审题:本题实际上是问铁路运输相对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的优点;从交通方式主要特点(运费、运量、运速等角度)比较即可。‎ 答案: 比航空运输运费低,运量大;比海洋运输时间短。‎ ‎17.[2015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解析: 第(1)题,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可从加强丹麦和瑞典的联系,缩短距离,降低交通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第(2)题,首先要明确观点。赞成或不赞成,理由要与观点相一致,赞成的理由从工程建设角度出发,不赞成的理由从位置的合理性角度出发。‎ 答案: (1)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节约建设成本。或答不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两岸的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即可)‎ ‎18.(2014海南地理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巴拿马运河受宽度和水深限制,目前仅可通航7.6万吨级以下轮船,更大型轮船的货物则需分装、转运。轮船通过运河的时间约9小时。近期,哥伦比亚拟修建一条铁路,长约‎220 km,预计通过时间为3小时。下图示意巴拿马运河和哥伦比亚拟修建铁路的位置。‎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说明与巴拿马运河相比,哥伦比亚拟修建铁路在运输方面的优缺点。‎ 解析:依据交通方式优缺点的知识,铁路的优点主要从运量大、速度快、耗时短、受天气影响较小等方面叙述。缺点主要从运费高、运距长、连续性差等方面说明。‎ 答案:优点:适宜大宗货物运输,速度快,耗时少,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缺点:运费贵,运距长,(运输连续性较差)对小宗货物运输缺乏吸引力。‎ ‎19.(2014大纲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解析:第(1)题,主要从陆上水运方向、沿海海运条件等方面分析。第(2)题,原因主要从地形和土地类型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从运河连接多条河流、水位稳定以及受海浪影响小等方面分析。第(4)题,主要从经济腹地、海运条件以及河运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题组2 交通运输的影响 ‎20.(2014广东文综卷)下图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解析:C 首先阅读图例,然后对照各城市与许昌之间的日均流量进行判断。读图可知,许昌与郑州之间的日均流量等级最高,与平顶山、漯河、洛阳之间的日均流量等级依次降低,与济源、焦作、开封之间的日均流量等级最低。许昌与平顶山、新乡之间,与焦作、漯河之间,与郑州、洛阳之间的日均流量等级都不相同,故不选A、B、D。许昌与济源、开封之间的日均流量属于同一等级,故选C。‎ ‎(2014江苏地理卷)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2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解析:21.B 22.A 第21题,读图可知,该河流自西向东流,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故老城区东南码头处于河流的凹岸,泥沙不易淤积。第22题, 待建码头位于多条公路附近,且位于新城区的边缘,可实现各类交通的有效衔接。‎ ‎23.(2013广东文综卷)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解析:D 本题考查高铁站的选址以及高铁新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不对城市中心的交通造成影响,高铁站的选址应远离城市中心,‎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高铁新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故选D。‎ ‎(2013天津文综卷)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据此回答24~25题。‎ ‎24.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 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 ‎25.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解析:24.B 25.D 24.本题考查轨道交通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中所述的“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可以判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互相配合,实现了联运。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25. 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注意题中的关键词“网购”,即网络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不需要实际的商业网点,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网购”可以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可以排除C项;“网购”这种购物方式更灵活和方便,可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 ‎(2012广东文综卷)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7.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解析:26.C 27.B 26.甲模式穿过城市,会占用城市建成区部分用地,对城市建成区的景观和环境都会造成较大影响,而乙模式绕过城市建成区,不占用城市用地,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小。 27. 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模较小,高速公路建设一般会给城市建设留出空间,会采用乙模式,A项错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已建高速公路,可能会被城市包围,出现甲模式这种情形,B项正确,C项错误。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也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同时存在甲、乙两种模式,D项错误。‎ ‎28.(2016天津文综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图1 北方古“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图2 新“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 解析:第(1)问,由材料可知,北方古“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 ,而现在北方古“丝绸之路”沿线内陆段气候干旱,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由此导致古文明中心衰落,引发古“丝绸之路”的全线衰落。第(2)问,仔细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我国西部新“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应当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外交通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答案:(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答出3点即可) (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出2点即可)‎ ‎29.(2016北京文综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结合甲高速公路经过地区的地形、河流水系特征等,判断其建设难度大的原因;交通建设的意义可从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30.(2016江苏地理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图17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有________(填序号)。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 。‎ 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现有铁路网高铁线少,铁路标准低,布局不合理,这必然会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第(2)问,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规划在建的②线路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从图中可以看出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线经过河流、湿地,故其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主要是路基地质条件差、河网密布,地势低洼。第(3)问,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淮安有多条铁路经过,将成为江苏省新的交通枢纽,这将加强其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促进其经济发展。第(4)问,可以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促进与苏中、苏南的交流,促进产业转移等角度分析。‎ 答案:(1)部分铁路标准低 布局不合理 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2)② 地势低洼 河网密布 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3)多条铁路交汇,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 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 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促进南北产业转移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31.[2015北京文综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注意从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线、网等角度分析。比较1905年交通示意图和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很大,出现了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增多,交通运输网越来越密集。由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古驿站已成遗址,说明古驿站衰落;读图可知,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答案: 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古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32.(2015安徽文综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网的变化。交通运输网由交通运输的线和点组成,共同形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结合图中图例和图中信息不难作出描述。第(2)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城市化特点主要从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及所占比重等方面考虑。而交通运输加强了区域联系,促进了人口迁移,把两者结合起来回答即可。‎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33.(2013海南地理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由图文资料可知,M市是主要食客源地,修建高速公路之前,甲地位于通向M市的公路旁边,生意兴隆;但修了高速公路之后,交通方式和线路变化,甲地衰落而乙地兴盛起来。‎ 答案:M市为主要食客源地。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