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检测试题(湘教版16份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检测试题(湘教版16份有答案)》 共有 1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一章 第三节 ‎ ‎2009年6月5日‎,安徽省发生2起大范围风雹灾害,造成人员死亡22人,失踪4人,受伤215人,范围涉及15个市63个县、区,总计受灾人口达482万多。完成1~2题。‎ ‎1.这次风雹灾害在成因和特点分类上属于(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海洋灾害 D.生物灾害 答案: A ‎2.造成这次风雹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①酸雨 ②全球变暖 ③自然因素 ④人类工程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④③ D.②④‎ 答案: B ‎1998年6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这是长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受灾面积0.212亿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 700多亿元。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1998年6月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人为因素是(  )‎ ‎①流域内普降暴雨 ②上游乱砍滥伐,森林覆盖率下降 ③行洪区被农田、建筑占据 ④下游入海口挖沙采沙现象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本次洪涝灾害中,虽大灾却小害的主要原因是(  )‎ A.防灾系统完善 B.政治稳定,救援及时 C.加入防洪防灾保险 D.社会经济基础雄厚 解析: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题,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流域内普降暴雨属于自然原因,下游入海口处挖沙是为了清理河道,只能造成溯源侵蚀加剧,而不会造成洪水。行洪区的侵占既“放大”了灾情,同时又阻滞了洪水的下泄,加重了洪涝灾害。4题,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组织抗洪救灾,保住了长江大堤,减少了灾害,及时恢复了灾区生产,因此政治稳定、救援及时是大灾小害的主要原因。‎ 答案: 3.B 4.B 读美国1933年4月发生的“黑风暴”分布图,回答5~7题。‎ ‎5.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 ‎6.引发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 A.砍伐森林 B.过度耕种 C.温室效应 D.灌溉不合理 ‎7.对于此种灾害主要发生地点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落基山区 B.土壤—红壤 C.植被—草原 D.土地利用—混合农业区 解析: 5题,“黑风暴”是强风侵蚀裸露的地表而产生的一种灾害。6题,美国西部原先有较好的植被覆盖,后来美国在向西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破坏植被,许多地方被开垦为农田,从而使地表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出现了“黑风暴”。7题,此种灾害发生于美国西部的高原区,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是美国主要的草原分布区。‎ 答案: 5.A 6.B 7.C ‎8.不考虑岩性影响,在①②③④四处修建越岭的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应该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若不考虑岩性影响,修建越岭公路容易出现滑坡的应是②和④,因为②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部位修建公路后,上面的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着岩层与岩层之间的界面下滑,从而形成滑坡。‎ 答案: B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 A.洪涝灾害 B.地面沉降 C.海水入侵 D.大水漫灌 答案: B ‎10.造成图中问题的原因是(  )‎ A.洪涝灾害 B.地面沉降 C.海水入侵 D.过度开采地下水 答案: D 读我国某地土地利用及规划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引起此地区土地利用及规划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当地改善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本地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全球变暖,本地平均气温有所提高 答案: D ‎12.以上变化可能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河流地表径流可能变化,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产值产量肯定提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本地生态有所改善,并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下去 答案: B ‎2009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 ℃‎左右,据此回答13~15题。‎ ‎13.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答案: B ‎14.与人类活动可能有关的因素是(  )‎ A.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B.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 C.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D.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灌溉 答案: C ‎15.CO2排放量的增多,会使全球气温显著增高。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两极冰川大量融化及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气压梯度力减小,大气环流减弱 答案: C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能够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  )‎ A.硫氧化物 B.碳氢化合物 C.氟利昂 D.二恶英 答案: C ‎17.臭氧层耗竭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太阳红外线辐射增强导致皮肤癌 B.太阳紫外线增强使白内障患病率提高 C.酸雨增多,使大面积森林死亡 D.破坏人造卫星等航天器,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答案: B ‎18.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洪水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在甲图所示的时期,其灾害损失是:淹没农田‎200 km2,毁损房屋20间,死亡人数20人;在乙图所示时期,灾害损失是:淹没农田1 ‎000 km2,毁损房屋500间,死亡人数300人。造成这种灾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生活在该区,为减轻灾害损失,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在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 答案: (1)①甲图时期河流两岸土地被广泛开垦。②乙图时期河流两岸城镇密集,人口密度增大。水土流失加重等。‎ ‎(2)在河流两岸的洪水高风险区,不建永久性居住地。‎ ‎19.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其中尤以华北平原为甚。华北平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下表为华北平原某些城市采用地下水的统计。‎ 地区名称 中心位置 补给模数(×‎104m3‎/km2·a)‎ 实际开采模数(×‎104m3‎/km2·a)‎ 唐山市 东矿区 东林 ‎30‎ ‎54.5‎ 唐山 市区 水泥厂 ‎30‎ ‎42.8‎ 北京市 近郊区 东郊 ‎50~60‎ ‎80.0~100.0‎ 保定 纺织厂 ‎25‎ ‎66.8‎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市区 保定市 一亩泉 一亩 泉村 ‎30‎ ‎85.4‎ 石家庄 市区 第一印 染厂 ‎30‎ ‎147.4‎ 邯郸化 工区 树脂厂 ‎15‎ ‎83.2‎ 安阳 市区 ‎30‎ ‎56.6‎ ‎(1)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最深的时候出现在________(季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980年的埋深过程线出现A、B两个波谷,而1999年和2000年只出现一个波谷,这说明北京市平原区的用水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地下水埋深越来越深,导致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为防止华北平原上面所示生态问题的进一步发展,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出现地下水漏斗区,引起地面沉降和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2)夏季 夏季气温高,生活用水量大增 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比重增加 春季小麦返青耗水多,同时,工业与生活用水也持续增多,导致地下水位春夏季持续下降 ‎(3)地面沉降和地裂缝 加强管理,规划地下水禁采区;合理开采,建立采补平衡,建立有偿采水制度;推广节水技术,提倡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开展雨季回灌。‎ ‎1.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化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解析: 图中有三条曲线,其中一条表示自然降水过程,在图中已作说明。①②两曲线表示相同降水量流量的变化过程。显然曲线①与②相比,洪峰陡且出现的时间提前,应该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城市化后由于建筑用地取代了草、林地,水循环中下渗水量减少,与其相伴而生的是地表径流增加,且地下径流减少。楼群与硬化的路面不仅阻碍了水下渗的通道,还截断了蒸发的渠道,城市化后的蒸发量会减少。‎ 答案: D 据新华社报道,秘鲁南部‎2007年8月15日发生里氏7.5级强烈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回答2~3题。‎ ‎2.秘鲁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该国(  )‎ A.位于海岭附近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 D.大陆地壳很薄 答案: B ‎3.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板块的运动才会引起地震 B.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并且还可以诱发其他自然灾害 C.强烈的地震都发生在陆地人口集中的地区 D.距地震中心距离相等的两点,其震级和烈度相同 答案: B ‎4.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这种灾害主要是由大风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的,使局部地区猛烈增水,酿成重大灾害。孟加拉国极易受风暴潮的侵袭。‎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970年发生的某次特大风暴潮灾害,导致恒河三角洲一带约30万人丧命,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读下图,分析孟加拉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  )‎ ‎①地理位置特殊,是飓风多发区 ②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印度洋 ‎③沿岸地势低平 ④人口密集 ⑤海底地震 ⑥地壳运动 A.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 恒河三角洲地理位置独特;孟加拉湾呈喇叭口朝向印度洋,风暴潮加剧;地势低平,一旦来潮水,人们无处疏散,且人口密集,易酿成大灾。这儿的风暴潮是由台风(飓风)引起的,与海底地震、地壳运动无关。‎ 答案: D 读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完成5~6题。‎ ‎5.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易被溶蚀的是(  )‎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答案: B ‎6.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滑坡、泥石流 D.土壤盐碱化 答案: D ‎7.读塔里木盆地图,判断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移向地势高的地方的原因主要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答案: D 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8~9题。‎ ‎8.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区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9.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9题,从t1→t4,该地区林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城镇在扩大,森林是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所以t4时期在丰水期会出现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的现象。10题,从图示可看林木砍伐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流下游河床,易发生洪水灾害;同时由于城镇面积扩大,会导致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增加。‎ 答案: 8.A 9.A ‎10.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07年6至7月,淮河流域出现持续性强降水,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7月12~13日,温家宝总理赴淮河抗洪一线,指导抗洪救灾工作,慰问抗洪军民,并要求采取最高限额补助淮河分洪区的灾民。‎ 材料二 淮河流域图。‎ ‎(1)请填出图中字母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湖泊A________;省会城市B________;C________。‎ ‎(2)淮河流域处于我国的多重自然过渡带,请举例说明。‎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答案: (1)洪泽湖 郑州 合肥 ‎(2)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的1月‎0 ℃‎等温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相一致,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淮河流域是南方和北方自然区的过渡带。‎ ‎(3)原因: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支流众多。措施:上游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天然湖泊,建设蓄、行洪工程;下游疏通河道。‎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年温暖季节,特别是5月中旬到6月初,黄河河套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新疆交界地区,会形成一个高温干燥的大陆热低压,又干又热的气流围绕着这个低气压旋转起来,形成了干热风,在它离开源地东移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加干热。干热风盛行时正值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的乳熟期,造成冬小麦大幅度减产,当地农民伤心地称之为“杀麦刀”。‎ ‎(1)材料中所述地区造成干热风的大陆热低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2)针对干热风的危害,北方人民在和灾难作斗争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防御和减灾措施,你能写出几条吗?‎ ‎(3)干热风东移沿途也是沙尘暴多发的地区,请说出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 答案: (1)温暖季节,我国内陆地区气候炎热、雨水稀少,地表增温强烈,空气受热膨胀,近地面气压大大降低,形成高温干燥的大陆热低压系统。‎ ‎(2)采取早熟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植树造林调节气温,增加湿度,削弱风力;在干热风到来之前进行灌溉,降低农田的温度、增加土壤湿度;加强干热风预报;利用3S技术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3)一是物质条件,地面干燥裸露,有大量疏松堆积物;二是动力条件,风力强劲;‎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三是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图是中国网 2006—06—26标题为“小虫入侵成害,正在毁掉‘椰岛’海南标志”的体长仅‎1.5厘米的椰心叶甲图片。‎ 材料二 据统计,从2002年至今,海南省正遭受着一场“恐怖袭击”——一种外来入侵昆虫“椰心叶甲”横扫了全省几乎所有市县,造成椰子树大片枯黄。专家表示:如果不加以控制、防治,海南的椰子树将有全部死亡的危险!‎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总体损失达到1 198亿元,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6%。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大祥指出: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亚于军事入侵!‎ 材料三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侵入物种的流入。当它们定居于自然栖息地,成为变化的主体并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后,外来物种就被认为是具侵略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软体动物、植物、鱼、哺乳动物和鸟类。‎ ‎(1)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 ‎(2)若你是某市环保局的局长,你市海洋水族馆要引进新的观赏类鱼类和海洋植物,为避免威胁当地海洋生态系统,你认为应当怎样做?‎ 答案: (1)降低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破坏物种多样性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2)在引入外来物种前应进行可行性论证,研究要引进物种生存的环境;制定法规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的机理;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综合治理,加强宣传,引起全社会关注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等。‎ 北美黑风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 400公里,南北宽1 440公里,高3 ‎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惩罚。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森林的不断砍伐,致使土壤风蚀严重,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纽约时报》在当天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专题报道。‎ 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当时美国谷物市场的波动,冲击经济的发展。同时,黑色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灾区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大自然都要做出相应的反应。继北美黑风暴之后,前苏联未能吸取美国的教训,历史两次重演,1960年3月和4月,前苏联新开垦地区先后再次遭到黑风暴的侵蚀,经营多年的农庄几天之间全部被毁,颗粒无收。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是无情的。3年之后,在这些新开垦地区又一次发生了风暴,这次风暴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哈萨克斯坦新开垦地区受灾面积达2千万公顷。‎ 北美和前苏联的黑风暴灾难的发生,向世人揭示:要想避免大自然的报复,人类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说,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还要自觉地做好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否则将会自食恶果。‎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