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中2016-2017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武汉二中2016-2017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武汉二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教师: ‎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4×2=48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图为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示意图,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 B.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C.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集权格局 ‎ D.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形成时期。下面关于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 B.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C.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 D. 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3.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郡、县长官全部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 ‎ B.郡、县都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组织 C.郡 县制的建立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 D.秦朝与西汉都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 ‎4.农业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下列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民所有 B.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D.唐代开始实行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5.宋代商业发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B.乡村可设市进行交易 C.市分散在城中 ‎ ‎ D.交易活动受政府的直接监管 ‎6.我国古代有个机构官员处理公务时把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个机构是 A.明代内阁 B.清代内阁 ‎ C.清代军机处 D.清代南书房 ‎7.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8.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 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鸦片战争 B.通商战争 ‎ C.中英战争 D.夷匪犯境 ‎9.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 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B.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 C.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 D.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10.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A.北伐战争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不懈探索。对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12.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是 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 B.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局面 C.“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 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 ‎13.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4.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 话,通称“南方讲话”。不符合南方讲话精神的是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为辅,大力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15. 某同学在学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整理了一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知识框架。下表空白处遗缺的知识点是 A.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B.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贵任制,推行厂长负责制 D.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16.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 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 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国王 B.首相 ‎ C.议会 D.最高法院 ‎17.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他称赞的是 A.三权分立制 B.联邦制 ‎ C.中央集权制 D.共和制 ‎18.如下图,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已成熟 ‎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阶段 C.工业革命没有增加财富反而加剧矛盾 ‎ D.此时期历史发展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19.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由此表可以推知,‎ A.欧美发达国家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发展迅速 ‎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有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 B.胡佛政府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 C.胡佛政府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D.胡佛政府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1.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 ‎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22.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马歇尔计划”,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有关“马歇尔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复兴的重要因素 B.它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背景下,美国与苏联对抗的表现 C.美国借此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 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3.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要求国际贸易中货币结算多样化 ‎ B.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C.由于出现贸易逆差,要求实现浮动汇率 ‎ 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内在的矛盾性 ‎ 24.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 B.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 D.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 ‎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民间手工业的生存空间狭窄。他们为了生活和避免无谓的竞争,彼此之间总是对技术秘密实行封锁,甚至为保守一技之长,传子或传媳而不传女,或有女不嫁。……再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社会动荡,不仅使数十年、数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而且使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家族不断更换,难以长期和连续发展。还有我国的多子继承制度所造成的折产不断,致使生产资本的积累和生成规模的扩大极为缓慢。‎ ‎——摘编自张九洲《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二 洋务派幕僚郑观应主张与外国“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他说:“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造作则借官率以兴创之”。对于采矿业,他认为,“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赀,则众擎易举。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于是“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摘编自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材料三 苏俄(联)政府从新经济政策初期的被动容忍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逐渐转变为主动地适当地利用和发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1921年12月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年—1922年,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 ‎——摘编自李冠乾《苏联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阻碍古代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 指出洋务思想家们为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提出了怎样的经营方式?‎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提出此经营方式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联)政府利用和发展私营企业的意义。(9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存在三重结构:中心、边缘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半边缘。中心国家是那些在世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支配其他国家的国家;边缘国家指那些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而半边缘国家指那些既可以某种程度上控制边缘国家,又在某种程度上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他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区域即中心区、边缘区、半边缘区,被派定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因而使用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三种角色中缺掉任何一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就不可能存在。” ‎ ‎——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 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至少三个)的角度,任取中心区、边缘区、半边缘区中的一个,选取有代表性的国家,说明影响该区域地位形成的原因。(12分)‎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 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中国人的饮食开发出不少美味佳肴,可是其中最为丰富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质与素食的蛋白质。” ‎ 材料二 《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到:雅典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雅典的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城邦1/4的消费量,更多的粮食需要用橄榄油、葡萄酒的土特产品与外部交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和希腊城邦雅典饮食特点的异同。(7分) ‎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外饮食特点差异产生的原因。(8分) ‎ 武汉二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24×2=4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A B D B D C A C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B B B B B B C D B D A 二.非选择题 ‎25.(25分)‎ ‎(1)官营手工业的压制;技术上封锁保守;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多子继承制度造成折产不断,难以积累生产资本。(8分)‎ ‎(2)经营方式:官督商办、官商合办。(2分);理由:迅速发展民族经济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摆脱封建主义的压迫、干预和勒索;民间商人资金不足,可借官力解决一部分困难。(6分)‎ ‎(3)意义:大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补充了国营企业的不足;可以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搞活国家经济;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9分)‎ ‎26.【答案】(每一个代表性国家正确给2分。多角度论证,史实清楚、结论正确得8分。总结性的概括得2分。 )‎ 示例:可以从比如资本、技术、劳动分工、市场、资源、政治制度等加以说明。 ‎ 中心区:例如:美国(2分):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实现民族独立,确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社会稳定;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领先世界;国内资源丰富,西部领土的扩张扩大了国内市场;参与海外殖民扩张,占有以美洲为主的殖民地,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8分) ‎ 由于美国在以上几个方面处于世界的前列,确立起美国世界强国的优势,成为世界体系的主导,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区。(2分) ‎ 边缘区:例如:中国(2分):自明清以来,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政治制度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由于国内人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外市场受到限制;传统的教育使中国自然科学在明清时落后于世界,技术更新缓慢。(8分) ‎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受到西方国家侵略,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处于边缘区的状态。(2分) ‎ 半边缘区:例如:日本(2分):由于处于封建幕府统治之下,日本的政治制度处于落后状态;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外市场狭小。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近代天皇体制,确立君主立宪体制,发展教育,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加紧对外扩张,成为侵略亚洲各国的主要国家。(8分) ‎ 日本一方面通过侵略他国,增强实力,同时与西方国家谈判,逐渐摆脱被殖民的地位,成为世界体系的半边缘区。(2分)‎ ‎27.(15分)‎ ‎(1)同:都重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生活条件;都注重美食的开发;美食多样化。 (3分) ‎ 异:饮食构成上古代中国以农作种植物为主,而古雅典肉 类、果蔬等副食品种类比较多,饮食以副食品为主。 饮食来源上古代中国长期处于自然经济阶段,食品靠自给自足,而古希腊主要靠海外贸易获取食物。 (4分) ‎ ‎(2)原因:中国(中原地区)河流、平原较多,自然环境适合农作物种植,形 成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以生产粮食为主。(4分) 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自然环境不适合农耕,粮食不能自给,适合工商业和海外贸易,食品来源 多,也导致其饮食更加多样化。(4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